长沙163自行车俱乐部

标题: 山东 探访崂山太清宫 揭秘崂山道士穿墙术 [打印本页]

作者: 苦行僧    时间: 2020-2-8 08:13
标题: 山东 探访崂山太清宫 揭秘崂山道士穿墙术


关于崂山,估计大多数人都是因为蒲松龄的小说《聊斋志异》里王七学道的故事知道的。
初冬时节,我跟着祈愿的香客,走进太清宫,点燃三柱香,插上香案。





作为中国道教最大派别全真派的十方丛林之一,崂山有着“神仙之宅,灵异之府”之称,这座道教名山在全盛时期,曾有九宫八观七十二庵,住有上千名道士。著名道教人物丘处机、张三丰都曾来此修道,山上的太清宫规模宏大,历史久远。昔日秦皇汉武登临此山寻仙,唐明皇也曾派人进山炼药,历代文人名士纷至沓来,其中崂山道士穿墙的传说,更给崂山涂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





太清宫是崂山道教祖庭,从初创到现在已经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历史,几乎每朝每代都进行过修茸,其建筑风格至今依然保持着宋代建筑的典型特征。





太清宫道观主体分三官殿、三清殿、三皇殿三大部分,另有关岳祠和东西客堂、坤道院等附属设施。在三清殿供奉着道德天尊、灵宝天尊、元始天尊三清神像,其中道德天尊即为老子。





三官殿内供奉的三官大帝,即天官、地官、水官,亦称“三官”,又称“三元”。道经称:“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三官大帝是道教早期尊奉的三位天神,有一种说法是:天官为唐尧,地官为虞舜,水官为大禹。
正殿两侧,分别供奉有“雷神”、“真武”二神。真武属水,雷神至刚,一柔一刚,正应了“阴阳相生、刚柔并济”的道家思想。





在关岳祠前,我比划着太极拳招式,想像着蒲松龄笔下道士穿墙的情景。





虽然时令已是冬季,三面环山、邻海而居的太清宫却是满园秋色。据说这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全年平均气温在12摄氏度左右。





徜徉太清宫,古树名木,蓊蓊郁郁,殿宇深深,布局井然。逢仙桥畔,道长肃立,檀香弥漫,钟馨梵呗,悦耳清心。





在幽静的道观内,少了游客的打扰,那火红的枫叶,如漫天飞霞,醉了红尘,横空铺笺写下了一季的感动……




青岛当地有一句古语说:“泰山虽云高,不如东海崂”,崂山地域辽阔,面积达446平方公里,以崂山为主体,景点甚多,主要包括太清宫游览区、华严游览区、仰口游览区、巨峰游览区和九水游览区。景区很大,一天无论如何是游不完的,我们只好忍痛舍弃九水游览区,用两天时间来走其余四个地方。





“松径深处是幽宫,幽人无声胜有声。回眸千年兴亡事,晨钟声声盼太平”。从太清宫出来,我们前往仰口,在那里,有崂山最古老的道观——太平宫。




太平宫正殿祀妈祖,东、西配殿分祀关圣、真武。殿堂共9间,另有道舍、客堂、厨房8间,皆为硬山式建筑。





道观内松柏参天,虬枝交错,传为宋初建宫时所植,在崂山古树中首屈一指。据元代张起岩《聚仙宫碑》载,太平宫修建于宋代太平兴国年间(公元976~984年),是宋朝的开国太祖皇帝赵匡胤在建隆元年为道士刘若拙敕建的道场,金代明昌年间始改称为太平宫。若拙之名取自《老子》中“大智若愚、大巧若拙”的典故,赵匡胤因刘若拙不肯留在京阙,而敕修太清宫,并新建上清宫和上苑(太平宫),同时敕封他为华盖真人。




华盖就是天子所用的伞盖。上古黄帝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有五色云气、金枝玉叶笼罩在他头上的天空,有花葩之象,黄帝于是做了华盖,寓意覆护天子。赵匡胤希望得到神仙庇护,刘若拙便是与神仙沟通的人。






道家和道教信徒认为,“所谓得志,非轩冕之谓也,轩冕在身,非性命也,物之傥来寄去者也,其来不可圉,其去不可止也”,“故不为轩冕肆志,不为穷约趋俗,其乐彼与此同,故无忧而已矣”。只有山与天地最接近,“夫大莫若天地,然奚求焉而大备矣。”





走出太平宫,沿石阶而上,一座刻满了“寿”字的山峰矗立在面前。





道教认为只要守心归真,“不请福而福来,不攘祸而祸去矣”。崂山太平峰百“寿”中最大的一个字,高20米、宽16米,令人叹为观止,堪称中国第一大寿。






继续往上攀爬,一处高约百米的峭壁挡住了去路,须钻入由巨石叠摞而成的狭窄山洞,方可上到山顶。





洞口仅容得下一人,洞内盘旋曲折,自上而下共有10层,伸手不见五指,且极其狭窄,几乎没有空隙可以穿过去,须照灯而行。历经艰险,终于登上天苑顶峰,仰口湾的美景尽收眼底。





“远远的街灯明了,
好像闪着无数的星星;
天上的星星现了,
好象点着无数的街灯。
我想那缥缈的空中,
定然有美丽的街市……”
站在山巅,环顾四周景色,再读郭沫若的这首诗,没有比“天上的街市”更贴切的比喻了。





山下,平静的海水一望无际,远处隐约可见两三个小岛。





依偎在海边的小渔村是清一色的红色的瓦片堆砌的小楼,错落有致,恍若置身于某个欧洲小镇。





如此仙地,引得高僧法显也在这里登陆上岸,开创了道佛同山的千年道场。




邻海而居的人们依然保持着传统的生活方式。清晨天刚亮,六十多岁的王树清(音)老人划着泡沫船收渔归来,老伴已守候在岸边多时。老俩口挑着刚刚上岸的各色海鲜来到村口,被附近的餐馆老板和居民们一抢而空。





第二天,雪后初晴,前往崂山顶峰巨峰的索道开通了。我们坐上缆车,凌空而上。





但见缆车之外,远山眉黛,怪石嶙峋;脚下的风景,就如画家不小心打翻了的颜料瓶,肆意地泼洒在山石之间。





随处可见的象形山石惟妙惟肖,栩栩如生,诵经、打坐,处处透着玄机。崂山山脉系燕山期花岗岩地貌景观,山石造型奇特,海拔500米以上的山脊上奇峰突兀,象形石比比皆是,素有天然雕塑公园之称。




走出缆车,见一茶馆,三两枝茅草,几枝红野果,处处布置看似简单,细品皆有一种禅意。





稍作休息,继续向山顶土进发。移步换景,清风徐来。有游人捏了三个雪人儿,倚在栏杆之上。





一只松鼠在林间悠哉游哉地嗑着它的松果。





行至半山腰,赫然见一块岩石上镌刻着“海上名山第一”的字样。在全国的名山中,唯有崂山是在海边拔地崛起的。绕崂山的海岸线长达87公里,沿海大小岛屿18个,构成了崂山的海上奇观,它是中国18000公里海岸线上最高的山峰,也是我国海岸线上唯一一座海拔超千米的高山。





林木庇荫之下,沿石阶一路向上,过八卦门,终于登上顶峰。





站在山巅,无限风光尽收眼底,一树野果在雪中怒放,傲然立于悬崖峭壁之上。





巨石堆叠,草木嵌缝,迎面而立。





人行其间,如处仙境。





极目远眺,雄山险峡,山海相连。面对此景,你会感到心胸顿是时开阔起来。





太阳渐渐没过山头,道教音乐在山谷中缭绕,让人沉浸在大自然的怀抱里,那种空灵,直沏心底。轻轻地闭上眼睛,仿佛时光倒流一千年,我看到一位正在溪水边温水煮茶的道士,一位仙人盘坐于巨石之上抚琴弄音。





老子说:“以辅万物之自然不敢为”,“天地间真滋味,惟静者能尝得出;天地间真机括,惟静者能看得透”。那一刻,我忽然明白,一直以来,人们津津乐道的崂山道士“穿墙术”,也许是一种清静无为的境界,你的心清静下来了,摆在你面前的“墙”自然也就“无”了……


-----------------------分-----------------------割-----------------------线------------------------

TIPS
1?门票

崂山流清—仰口游览区联票成人票 网上购买100元
仰口索道:崂山仰口索道(双程) 网上购买55元
太清索道:崂山太清索道(双程) 网上购买75元
2?交通
703路机场大巴在青岛大剧院下车,转304路或104路公交车前往崂山大河东客服中心下车。




3?食宿
崂山食宿非常方便。推荐仙居崂山主题文化民宿。这家民宿以前是一个小渔村,共有23套院落,每套院落各不相同,例如有的院子里种的新鲜时蔬,客人可以自行采摘。值得一提的是,每套院落都有厨房可供使用,自己就可以做海鲜大餐了。




欢迎光临 长沙163自行车俱乐部 (http://www.bike163.net/)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