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来西亚、
新加坡游记:第八天:
新加坡 2010.10.9 星期六 照片太多,上传较慢,看照片和更多内容请访问博客: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8286320100nuz5.html 出了牛车水地铁站(Chinatown)就能看到中国城的大排档。鼻子闻到菜香味,肚子紧跟着就有了饥饿感觉。不知不觉已是下午2点多了,我先到各个摊位转了一圈,看看都有什么可吃的,走着走着就发现这会儿吃饭的都是当地的老头、老太太,有的连走路都费劲,还撑着活动折叠椅出来吃饭。 最后看到这个“培记酿豆腐”摊位上排队的人最多,就跟着站在了队尾,人多的摊儿它的东西肯定好吃。 酿豆腐摊位里的师傅正在给我盛呢,一碗酿豆腐4新币。 绿碗里黄条的就是酿豆腐,白色的是鱼丸,黄碗里是面条。味道不错,以前没吃过。 北方之家-主要是包子、饺子、面条,对我这个北方人来说没啥新意。 南洋小厨,以锅仔饭为主,还有各种养生羹汤。 在这家要了一个砂锅田鸡煲,8新币,1只田鸡,几根青菜外加1碗米饭。 天津冯记,没有
天津特产“狗不理”包子,也是以面条、锅贴、饺子等面食为主。要了1盘煎饺,6新币。 大排档,基本上都是当地老年人在这儿吃饭,没见到几个游客。大排档每根立柱上的电扇都在不停地摇着头,但仍感觉到热浪滚滚而来,吃完这顿饭已是汗流浃背。当地人肯定早已习惯了这种天气,都在悠然自得地吃着饭、谈着天。老邻居见了面还相互问候、寒暄。 这儿的大排挡比
小印度的干净多了,至少没有那么刺鼻的咖喱味和香料味,卫生也好,客人吃完的碗筷,很快就被清洁工收走了。 出了大排档看到这个饮料、甜食摊,里面有好多听都没听说过的甜食,看着这些图片也想都尝它一遍。最后只要了一碗龟苓膏,5.5新币,肚子实在是太撑了。 吃过午饭,走过横跨新桥路(New Bridge Road)的天桥,去中国城内几条著名的商业、食品街转转,那里比较知名的有:宝塔街(Pagoda Street)、庙街(Temple Street),史密斯街(Smith Street),丁加奴街(Trengaganu Street)、硕莪街(Sago Street)。从过街天桥向下望,新桥路上巨大的中文“中秋”条幅挂满了街两侧,肯定是刚过完中国的中秋节,庆贺横幅、彩旗还没来得及摘下来,使整条街看上去仍洋溢着喜庆的气氛。 在过街天桥旁亭子里休息的老人,这情景和国内公园里的差不多,老头儿、老太太们扎堆一起聊天。在国内,公园里的人可多了去了,还有唱戏、唱歌、扭秧歌、演奏乐器的。 彩旗飘扬的宝塔街。因街口伫立着
新加坡最古老的兴都庙,高耸的楼塔深深撼动人心,故将这条街起名为宝塔街。这条老街两边店铺的外观也涂着鲜亮的色彩,店内销售各种中国风味的古玩和纪念品。 五颜六色、形状各异的灯笼装扮着的宝塔街入口。 八道馆鱼虾蟹,门口的餐桌椅都摆到街上了,占了不少人行道,要在国内,城管的“大爷”们肯定得要求餐馆整改。 麻辣诱惑,不知道和北京的麻辣诱惑有没有关系,此时正在招服务员呢。 宝塔街也有好多卖纪念品的店铺,冰箱贴、小相框、钥匙链等及其价格都挂在旋转的展示牌上,客人自己挑选。 沿着宝塔街一直向前走,过丁加奴街就没什么商铺了。街的一侧是一面围墙,墙上扒着一头白色的神牛。墙内一座小楼的两扇木门上各刻着一个双手合十、扭动腰肢的女子,一看就知道这是座印度教庙宇。 小楼的圆形门拱上雕满了蹁跹起舞的女子。印度教偏爱的色彩总让人感到有些冷。 再往前走到街口,右转就能看到庙的正门,门上方有一座上面装饰有无数立体人物的楼塔,这就是中国城里的印度教庙宇-
马里安曼兴都庙(Sri Mariamman Temple),它也是宝塔街名字的由来所在。 所有进庙参拜或参观的人都要把鞋脱在门口,真正的印度教或兴都教(流行在南印度)徒进出正门时还要摇一下门口的铃铛,我们只是凑个热闹就免了。 楼塔雕刻、装饰极为精美,上面数不清的印度神明身穿鲜艳服饰,围绕在楼塔四周或站或坐,姿态万千、神态各异。 走进大门,看到庙的屋顶上坐满神态威严、怒目圆睁的神明和表情严肃的圣物,两个张着大口的狮子和毫无表情的神牛趴在主人两侧。这是我第一次参观印度教庙宇,个中的很多细节都不甚了解。 象头神伽内什(Ganesha),这可是印度神话中的智慧、财富之神。 手持钢叉的湿婆神,在印度教中他是毁灭和再生之神,额头上的第三只眼能喷毁灭一切的神火。妻子是雪山神女。 趴在墙头上的神牛。在印度教中,牛为圣物,不能宰杀。 在庙里逛了20多分钟,绝大多数的绘画和雕塑都没看懂,走马观花看了一圈。因为是第一次进印度教庙宇,什么都觉得新鲜。出门时,看到大门边有一个牌子上写着:照相要交3新币,说是为了保护古迹,和国内庙里的功德箱意思差不多。我相都照完了,就赶紧“闪”了。 出了兴都庙,过马路沿着南桥路向前走,因为这条路上的人行道有屋檐,防晒。 街的一侧有不少商店,主要是卖中药、滋补品、珠宝、绸缎等。我们买了瓶正骨水,类似正红花油,9.3新币。 位于史密斯街的牛车水美食街。这是条步行街,街内有12家老字号餐馆和18家街边小吃摊,街边摊位卖的小吃有沙爹、猪肠粉、鱼圆面、羊肉汤、薄饼、五香、炒粿条、海鲜烧烤和虾面等,餐馆有广东菜、马来娘惹菜肴、鱼头米粉、北京菜等。 刚下午4点半,各家小吃摊就把桌子摆在路中间占地儿了,不过,桌子排的还挺整齐的。 据说晚上人很多,大部分摊点都要等位,来这里吃饭的游客比中国城的大排档要多些,那里基本上是当地人去吃。 摊位车上卖的当地小吃,看图片都挺好吃的。 找到这家炒粿(guo)条摊儿,攻略上说炒粿条是
新加坡十大百姓小吃之一,得尝尝。这是个夫妻二人共同经营的摊位,丈夫负责洗涮,怀孕的妻子挺着大肚子负责炒菜,都不容易啊。 炒粿条,一盘4新币。颜色看上去很深,味道还可以,不是很咸。在别的摊位上还买了碗花生汤圆,2新币。 这是夹在宝塔街和史密斯街中间的庙街,街两边有一些商店,因为可以过车,所以显得很拥挤。 牛车水地铁站内的“
台湾游”广告-“旅行台湾,感动100”。 打算晚上多花些时间逛
新加坡机场的免税店,所以5点钟就离开了中国城。先去酒店取了行李,再接着坐地铁东西线,6点多到了机场1号航站楼(T1)。 机场内到处摆着花草树木,感觉像走进一个温室花园,脚下的地毯超厚,走起路来软软的,感觉很舒服。去DFS退税的柜台退了6新币。 在机场,最多的就是化妆品店,几乎每个航站楼都有好几个大的化妆品免税店,还能刷“银联”卡,肯定是中国人到这儿购物的多了。这里的价格和香港差不多,有的略便宜一点,手表比香港便宜很多,烟酒不太清楚。机场有免费上网的电脑供游客使用,一次好像能上20分钟(记不清具体时间了),时间到后自动断线,网速不快,查查邮件还行,看图片感觉有些慢。 为了买Hard Rock Cafe 的纪念品-小瓶子,我乘坐机场的摆渡小火车去了T3航站楼。 2008年1月建成的T3航站楼,装修风格与其他的航站楼迥异。 T3航站楼屋顶很高,显得室内空间很大,很宽敞,但花啊、草啊的没有T1多。 我们的飞机是晚上9:20的,所以有一大把时间可用来在各个航站楼之间、各个商店内穿梭。 晚上10:30飞机正点降落在吉隆坡LCCT机场,由于这是个廉价机场,所以附近只有一家像样的酒店-Tune Hotel,其他好一点的酒店都在车程一小时以外的市内。我们这次动手准备有些晚,没订上当晚Tune Hotel的房间,于是打电话订了一个在网上留下地址、电话的私人酒店,他们说可以负责接送机,酒店离机场大约25分钟的车程,在没有其他选择的情况下,只得订这家(网上还有几家地点更远或价格超贵的酒店,没订)。预订也只是打电话留下达到日期、航班号、姓名、手机号、人数,没要求预付押金和留下信用卡号。 出机场时我眼睛挨个扫过每一位接机人手里举着的牌子,没发现有我的名字(汉语拼音),心想没准今儿真得在机场大厅呆一晚了。心有不甘地又回去找了一遍,没放过任何一个人。猛然间我看到在门边地上坐着一位戴着头巾的中年马来妇女手里的牌子写着我的名字,于是我上前和她核实了酒店的名字,这回算是找到接我们的人了。见到我们她是又高兴又意外,因为早些时候她曾打电话给我,但一直没打通,核对了她记的手机号,发现她少了一位,那肯定打不通,所以她对能否接到人没抱有太大的希望,真的接到我们她自然很高兴。 和她寒暄几句后,就跟着她走向停车场,上了车,一路上飞奔,车子开的得有七、八十迈。开出机场后四周就是一片漆黑,每当看到有零星的灯光时就以为到目的地了,但她丝毫没减速的意思,就这样过了好几处看似有点像小镇的地方。一路上我还在思量,这酒店有多远啊,她该不会是个骗子,把我们拉到一个事前安排好的偏僻地方抢窃吧,要真是那样我们也毫无办法,在这儿语言不通,人生地不熟。路上偶尔和她聊几句,得知她只负责为酒店接送客人,估计是接到人就有提成的那种。在车上我不停地看表,估摸着这会儿离机场的大致距离。车子行驶了大约25分钟,在我的希望和失望交替起伏中,终于在一处亮着昏暗灯光的建筑物前停了下来。下车后我仔细把面前的楼房打量了一下,确实看到了酒店的招牌,算是放下一半心。 提着行李,通过狭窄而又陡直的楼梯爬上楼,看到一位黑瘦的马来人站在前台,觉得他就是酒店老板。他很快给我们开了一间临街的房间,进屋后,发现窗户隔音很差,路上过辆车就好像就在耳边一样,巨吵,晚上肯定没法睡觉,走过去想把窗户关上,根本就关不严。于是,就和带我们来的马来妇女说要求换一间不临街的房间,她马上跑过去和店老板商量,很顺利地就换到了旁边的一个房间。此时已经是晚上12点多了,没看到酒店有其他客人进出,也许是时间太晚,也许是今晚整个酒店就我们住,感觉酒店很空。 进房间后马来妇女先试了试空调、电视和电热水器,一切都没问题后,我们把房费交给她,并和她约好第二天早上6点来酒店接我们去机场。 酒店设施很简陋,洗手间里的洗脸盆超小,镜子也是歪七扭八的,条件简直比国内的招待所还要差,但价格不便宜,160马币(合350元人民币)。能伸直腿凑合睡一晚就行,也不要求那么多了,反正明儿下午就能到北京,那时再舒舒服服睡一觉吧。洗漱完毕后就进入梦乡,结束了奔波的一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