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图上的十个重要海峡
马六甲海峡
马六甲海峡又译做麻六甲海峡(英语:Strait of Malacca;马来语:Selat Melaka)是位于马来半岛与苏门答腊岛之间的海峡。马六甲海峡呈东南-西北走向。它的西北端通印度洋的安达曼海,东南端连接南中国海。海峡全长约1080公里,西北部最宽达370公里,东南部最窄处只有37公里,是连接沟通太平洋与印度洋的国际水道。马六甲海峡还被誉为日本的“海上生命线”。(注意:被西方国家誉为海上生命线的是“霍尔木兹海峡”),海峡现由新加坡、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三国共同管辖。
霍尔木兹海峡
霍尔木兹海峡是连接波斯湾和印度洋的海峡,亦是唯一一个进入波斯湾的水道。海峡的北岸是伊朗,有阿巴斯港,海峡的南岸是阿曼,海峡中间偏近伊朗的一边有一个大岛叫做格什姆岛,隶属于伊朗。霍尔木兹海峡自古以来就是东西方国家间文化、经济、贸易的枢纽,16世纪初葡萄牙开始入侵该地区,其后成为英国、荷兰、法国、俄国等争夺的重要目标。作为当今全球最为繁忙的水道之一,霍尔木兹海峡又被称为世界重要的咽喉,具有十分重要的经济和战略地位,是海湾地区石油输往世界各地的唯一海上通道。霍尔木兹海峡被誉为西方的“海上生命线”。
英吉利海峡
英吉利海峡(English Channel),又名拉芒什海峡。是分隔英国与欧洲大陆的法国、并连接大西洋与北海的海峡。海峡长560公里(350英里),宽240公里(150英里),最狭窄处又称多佛尔海峡,仅宽34公里(21英里)。英国的多佛尔与法国的加莱隔海峡相望。
直布罗陀海峡
直布罗陀海峡(Strait of Gibraltar ,拉丁语作Fretum Herculeum)是沟通地中海与大西洋的海峡。位于西班牙最南部和非洲西北部之间(西经5度36分,北纬35度57分);最窄处在西班牙的马罗基(Marroqui)角和摩洛哥的西雷斯(Cires)角之间,宽仅13公里(8哩)。
沟通大西洋和地中海的唯一通道。位于欧洲伊比利亚半岛南端和非洲西北端之间。全长约90千米,西宽东窄,西部最宽处43千米,东部最窄处仅14千米。平均水深375米,西部入口处水深300米,东部有一深海区,水深1181米。海峡中海流分上下两层,上层水(200米以上)由大西洋流向地中海,下层水(200米以下)由地中海流向大西洋。
土耳其海峡
被称为“天下咽喉”的土耳其海峡,是地中海通往黑海的唯一海峡,故又称黑海海峡。它包括博斯普鲁斯海峡、马尔马拉海和达达尼尔海峡三部分,全长345 km,整个海峡呈东北-西南走向,是亚、欧两洲的分界线。东北端为博斯普鲁斯海峡,西南端为达达尼尔海峡,两海峡之间是土耳其内海马尔马拉海。两岸主权均属于土耳其。冷战时期,美苏均将黑海海峡确立为全球最重要的海上咽喉之一。冷战后,北约仍视黑海海峡为欧亚大陆的战略要点之一。
台湾海峡
台湾海峡(Taiwan Strait),简称“台海”,是中国福建省与台湾省之间连通南海、东海的海峡。北起台湾台北县富贵角与福建省平潭岛连线,南至福建东山岛与台湾鹅銮鼻连线。主要以大陆棚为主,其水深(岩床最大深度)为70米。海域上的岛屿,除靠近福建的沿海岛屿外,尚有澎湖群岛与台湾屏东的小琉球。
白令海峡
白令海峡位于亚洲最东点的迭日涅夫角和美洲最西点的威尔士王子角之间,西经169度零分,北纬65度30分,约85千米宽,深度在30-50米之间。这个海峡连接了楚科奇海(北冰洋的一部分)和白令海(太平洋的一部分)。它的名字来自丹麦探险家的维他斯·白令,他在1728年俄国军队任职时候穿过白令海峡,同时他也是第一个穿过北极圈和南极圈的人。
朝鲜海峡
朝鲜海峡,是朝鲜半岛与日本九州岛之间,连接黄海、东海和日本海之间的要道,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用法。广义的朝鲜海峡指位于朝鲜半岛和九州岛之间的整个水道。朝鲜称朝鲜海峡(朝鲜海峡)、韩国称大韩海峡(大韩海峡)、日本称对马海峡(対马海峡)。狭义的朝鲜海峡指朝鲜半岛与对马岛之间的水道,宽67公里,平均水深95米。朝鲜和韩国均称为釜山海峡(釜山海峡),日本则称为朝鲜海峡(朝鲜海峡)或对马海峡西水道(対马海峡西水道)。
德雷克海峡
德雷克海峡(Drake Passage) 位于南美南端与南设得兰群岛之间,长300公里,宽900~950公里,平均水深3400米,最深4750米。德雷克海峡是世界上最宽的海峡,其宽度竟达970公里,最窄处也有890公里。同时,德雷克海峡又是世界上最深的海峡,其最大深度为5248米。如果把两座华山和一座衡山叠放到海峡中去,连山头都不会露出海面。表层水温冬季为0.5~3.0°C,浮冰可漂浮至南美南端;夏季为3.0~5.5°C,无浮冰。表层水富含磷酸盐、硝酸盐和硅酸盐,自北向南递增。这里是世界上已知的营养盐丰富,有利于生物生长的海区之一。
曼德海峡
曼德海峡,也称巴布-埃尔-曼德(阿拉伯语:??? ???????),通称“曼德海峡”或“曼达布海峡”(the Mandab Strait)是连接红海和亚丁湾的海峡,位于红海南端也门和吉布提之间。位于亚洲阿拉伯半岛西南端和非洲大陆之间,连接红海和亚丁湾、印度洋。苏伊士运河通航后,为从大西洋进入地中海,穿过苏伊士运河、红海通印度洋的海上交通必经之地,战略地位重要。海峡宽约26~32公里,平均深150米,其间分散着一些火山岛,丕林岛将海峡分成小峡和大峡,小峡在亚洲一侧宽约 3.2公里,水深30米,是曼德海峡中主要航道;大峡在非洲一侧宽约25.8公里,水深 323米,多暗礁和一些小火山岛。

巴士海峡属于哪国?
不属于任何一个国家,巴士海峡,位于中国台湾与菲律宾北部巴丹群岛之间,平均宽185公里即100海里,最狭处小兰屿—雅米岛之间为96公里即52海里。
南海九段线的第一段就画在这里,宽达数十海里,是中国与菲律宾分界的海峡。这是一条繁忙的国际水道,是所谓第一岛链地带一条重要水道,中国海空军进入西太平洋一般走巴士海峡和宫古海峡,个别时候走吐噶喇海峡或大隅海峡。
扩展资料:
重要位置
巴士海峡和菲北海峡,已经成为国际海缆最为密集的地区之一。但不幸的是,这里也是活跃的火山带,发生地震的概率也极高。由于政治问题,所有的海缆都不走台湾海峡,而走巴士海峡。而巴士海峡是存在争议的水域,所以光缆集中在很窄的范围内,所有向南去的海缆都要经过这里。
2006年12月,台湾省大地震就导致所有途经台湾省南部海域和香港特区周边海域的国际海缆不同程度发生阻断,其中包括中美海缆、亚太2号、亚欧3号等八条海缆。东南亚、中华人民共和国、美洲的互联网访问受到巨大影响,引发的经济损失难以估量。
2007年9月,台湾省宜兰县再次发生地震,同样造成部分海底光缆断裂,香港及珠三角地区网络受到影响。
2008年6月1日,在巴士海峡(北纬20.1°,东经121.3°) 发生6.3级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地震后包括中国台湾、中国香港、美国、菲律宾、日本等各国和地区的海底缆线,都因受波及,网际网络一度中断。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巴士海峡
中国地图这条虚线是什么?
这是中国南海划定领海海域的界线。叫“九段线”。
九段线是中国对南海海域权益边界的一种画法。在中国版图中,在南中国海里有条由9条断续线组成的U形线,通常称为九段线,线内区域为中国南海。因此,九段线区分了南中国海(面积350万平方公里)与中国南海(面积210万平方公里)。
1947年中国政*府编绘出版《南海诸岛位置图》,以未定国界线符号标绘了十一段线。这是继承历史主权区,长期统治东南亚的欧洲列强长期尊重线内区域的中国主权。二战后收回南海诸岛是国际认可的,因此断续线地图广被国际认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新中国地图继承了这条线,只是将11段改为9段,取消中国海南岛与越南之间的两段。
世界上主要的海峡和运河的具体地址(要加上经纬度)
巴拿马运河 巴拿马共和国的中部, 京杭大运河 地理位置: 大运河北起北京,南达杭州,流经北京、河北、天津、山东、江苏、浙江六个省市,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1794公里。 苏伊士运河 埃及境内 海峡名称 沟通海域 长度(公里) 宽度(公里) 深度(米) 白令海峡 北冰洋的楚科奇海与太平洋的白令海 60 35-86 35-50 鞑靼海峡 鄂霍次克海与日本海 633 40-342 30-230 宗谷海峡 日本海与鄂霍次克海 101 43(最窄) 50-118 津轻海峡 日本海与太平洋 110 18.5-78 131-521 朝鲜海峡 黄海、东海与日本海 390 180-200 80-230 对马海峡 日本海与东海 222 46.3(最窄) 92-129 根室海峡 鄂霍次克海与太平洋 35-70 5-30(一般) 关门海峡 日本海与濑户内海 24 0.7(最窄) 13-20 大隅海峡 东海与太平洋 28.2(最窄) 117(最深) 济州海峡 黄海与朝鲜海峡 100-130 140(最深) 渤海海峡 渤海与黄海 115 105.6 30-74 台湾海峡 东海与南海 380 130-280 40-1,680 琼州海峡 南海与北部湾 70 18(最窄) 100(最深) 巴士海峡 南海与太平洋 95.4(最窄) 2,200-5,126 巴林塘海峡 南海与太平洋 82(最窄) 50-200以上 巴布延海峡 南海与太平洋 217 28-40 200 苏里高海峡 太平洋与保和海及苏禄海 18.5(最窄) 新加坡海峡 南海与马六甲海峡 110 4.6-37 22-157 巽他海峡 爪哇海与印度洋 120 22-105 50-1,080 巴厘海峡 巴厘海与印度洋 3-20 龙目海峡 巴厘海与印度洋 80 32-64 164-1,360 阿拉斯海峡 巴厘海与印度洋 56 7-13 90-180 松巴海峡 萨武海与印度洋 48-88 卡里马塔海峡 南海与爪哇海 210-250 36(最深) 望加锡海峡 苏拉威西海与爪哇海 500 130-200 50-2,458 托雷斯海峡 珊瑚海与阿拉弗拉海 130 59-170 14-50 巴斯海峡 塔斯曼海与印度洋 317 128-224 50-97 库克海峡 塔斯曼海与太平洋 205 23-150 71-457 福沃海峡 塔斯曼海与太平洋 32.2(最窄) 马六甲海峡 南海与印度洋安达曼海 1,080 37-370 25-151 胡安.德富卡海峡 普吉特湾与太平洋 160 18-32 70 金门海峡 旧金山湾与太平洋 8 1.6-3 (二) 大西洋 海峡名称 沟通海域 长度(公里) 宽度(公里) 深度(米) 戴维斯海峡 巴芬湾与北大西洋 1,000 330(最窄) 446(最深) 哈得孙海峡 哈得孙湾与北大西洋 800 100-240 200-704 丹麦海峡 格陵兰海同北大西洋 520 260-450 227-1,600 斯卡格拉克海峡 北海与波罗的海 300 110-130 100-809 卡特加特海峡 北海与波罗的海 200 60-122 10-124 利姆海峡 卡特加特海峡与北海 180 24(最窄) 3-5(最小) 厄勒海峡 北海与波罗的海 110 3.4-24 12-28 大贝尔特海峡 北海与波罗的海 115 10.5-25 12-58 小贝尔特海峡 北海与波罗的海 125 0.6-15 10-80 费马恩海峡 北海与波罗的海 18(最宽) 30(最深) 卡尔马海峡 波罗的海 140 3-22 伊尔别海峡 里加湾与波罗的海 63 33(最窄) 10-20 穆胡海峡 里加湾与芬兰湾 83 16-27 3.8(最小) 北克伐尔肯海峡 波的尼亚湾南、北部 75 6-29 北明奇海峡 北海与大西洋 40-70 小明奇海峡 北海与大西洋 20-40 北海峡 爱尔兰海与大西洋 170 20(最窄) 272(最深) 圣乔治海峡 爱尔兰海与大西洋 160 80-153 55-113 英吉利海峡 北海与大西洋 520 32-180 35-172 多佛尔海峡 北海与英吉利海峡 56 33(最窄) 27-64 直布罗陀海峡 地中海与大西洋 90 14-43 301-1,181 博尼法乔海峡 第勒尼安海与西地中海 19 12-16 69(最深) 墨西拿海峡 第勒尼安海与爱奥尼亚海 40 3.5-22 85-1,240 突尼斯海峡 地中海东、西部 200 148(最窄) 300-1,305 马耳他海峡 地中海东、西部 93(最窄) 奥特郎托海峡 亚得里亚海与爱奥尼亚海 120 76(最窄) 115-978 科孚海峡 亚得里亚海与爱奥尼亚海 48 2.4-27 基西拉海峡 爱琴海与地中海 100(最窄) 卡尔帕托斯海峡 爱琴海与地中海 42.6(最窄) 达达尼尔海峡 爱琴海与马尔马拉海 65 1.3-6.4 53-106 博斯普鲁斯海峡 黑海与马尔马拉海 30 0.72-3.6 27.5-80 刻赤海峡 黑海与亚速海 41 4-15 5-15 贝尔岛海峡 圣劳伦斯湾与大西洋 56 12-24 44-146 卡博特海峡 圣劳伦斯湾与大西洋 90 50-161 380-529 佛罗里达海峡 墨西哥湾与大西洋 480 80-240 110-1,490 尤卡坦海峡 墨西哥湾与加勒比海 270 216(最窄) 90-2,202 向风海峡 加勒比海与大西洋 230 80(最窄) 290-1,700 莫纳海峡 加勒比海与大西洋 110 105(最窄) 60-1,570 牙买加海峡 加勒比海 187 阿内加达海峡 加勒比海与大西洋 60 1,800(最深) 多米尼加海峡 加勒比海与大西洋 30-40 瓜德罗普海峡 加勒比海与大西洋 55 圣卢西亚海峡 加勒比海与大西洋 31.5 圣文森特海峡 加勒比海与大西洋 约40 麦哲伦海峡 南大西洋与南太平洋 590 3.3-33 20-1,170 德雷克海峡 南大西洋与南太平洋 300 900-950 2,800-5,840 (三) 印度洋 海峡名称 沟通海域 长度(公里) 宽度(公里) 深度(米) 十度海峡 安达曼海与孟加拉湾 125(平均) 730(最深) 保克海峡 孟加拉湾与印度洋 137 55-137 2-9 八度海峡 印度洋与阿拉伯海 702 一度半海峡 印度洋东、西部分 90 161-1,000 明打威海峡 印度洋不同海域间 90-137 霍尔木兹海峡 波斯湾与阿拉伯海 150 56-125 10.5-219 曼德海峡 红海与阿拉伯海 50 26-43 30-323 莫桑比克海峡 南、北印度洋 1,670 386-960 2,100-3,533 奔巴海峡 印度洋不同海域间 57 桑给巴尔海峡 印度洋不同海域间 36 (四) 北冰洋 海峡名称 沟通海域 长度(公里) 宽度(公里) 深度(米) 喀拉海峡 巴伦支海与喀拉海 33 45-58 50-119 尤戈尔斯基沙尔海峡 巴伦支海与喀拉海 39 2.5-12 15-36 马托奇金沙尔海峡 巴伦支海与喀拉海 98 0.6-2 12-150 拉普捷夫海峡 拉普捷夫海与东西伯利亚海 150 50-63 10-14 朗加海峡 东西伯利亚海与楚科奇海 95 125-165 40-4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