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切换到宽版 切换风格
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connect_header_login!

!connect_header_login_tip!

!header_login!

!header_login_tip!

查看: 9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180头牦牛过冰河致坍塌,死亡107头,一头牦牛究竟价值多少?

[复制链接] [view_bdseo_push]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20-3-14 07:25:4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1月10日17时10分左右,在果洛州甘德县江千乡。两位牧户:措热与桑旭格加,在驱赶180头牦牛在途经东柯曲河时,因冰面不够结实和牛群密集原因,导致冰面塌陷,107头牦牛掉入冰坑溺水死亡。


事故发生后,为减少农民损失,当地政府立即组织了300多人次以及重型装备,在最低温-25.3℃的天气条件下,作业50多个小时,感谢他们的不辞劳苦。





事发:百头牦牛坠入冰河几乎全部溺亡


1月10日,甘德县当地天气预报显示最低气温-25.3℃,最高温度仅为1.6℃,寒风刺骨。


17时10分左右,甘德县江千乡政府的电话急促地响了起来:“恰曲纳村措热、桑旭格加两位牧户驱赶180头牦牛在途经东柯曲河时,因冰面不够结实和牛群密集原因,导致冰面塌陷,已经有很多牦牛溺亡了,请政府帮忙救援打捞。”





接到信息后,乡政府第一时间派出人员到达现场了解实情。工作人员到达现场后根据牧民的描述初步将事故情况汇报到了乡政府:107头牦牛掉入冰坑溺水死亡,直接经济损失达642000元。(642000÷107=6000元)


与此同时,县级工作组在政法委书记仁青尖措、县人大副主任金江的带领下到达现场,通过现场勘查,发现冰面不够结实,水流较急,加之天色已晚、人力无法打捞等原因,为确保安全,打捞工作暂时延缓。





救援:联合救援,外地调遣设备


当晚深夜,甘德县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安排协调落水牦牛打捞工作,并安排县交通局积极协调设备和人员,因果洛州各县无适合作业的机械设备,通过协商决定从西宁调遣。





1月11日,副州长拉昂才旦与州农牧局、县农牧局、县兽医站、保险公司等部门的同志赶赴事发现场,在维持现场秩序的同时,进行拍照取证和损失数据的统计。


并为受灾牧户发放了慰问金和生活物资,鼓励他们勇敢面对生活,党和政府将竭尽所能给予帮助,减少群众损失。


拉昂才旦在现场强调:
一是此次突发事件给牧户带来了巨大的损失一定要做好受灾牧户安抚帮扶工作,为其树立生活信心;
二是一定要维护好现场秩序,在相关机械未到达现场时,切勿盲目打捞,防止出现人员落水的情况发生;
三是积极与民政局、保险公司等部门协调沟通好,争取将牧户损失降到最低。


1月12日上午,从西宁调遣的打捞机械设备和人员到达事发现场,经过简短的安排部署,打捞人员和设备冒着严寒和危险进行打捞工作。





感动:现场自愿向受灾牧民捐款暖人心


12日15时左右,在县委县政府的协调安排下,组织开展了向牦牛落水受损牧户捐款救助的倡议,在现场工作组的带头下,进行了捐款活动。大家纷纷伸出援助之手,现场捐款共计7480元,当场送到了两户受灾牧户手中。
18时左右,共有35头落水牦牛被打捞出来(大牛29头,小牛6头,其中1头在事发现场500米处被发现),其余还在人工搜寻中。虽说没有放血的牦牛肉腥味很大,会相应贬值,但现场群众出于人道救助立场,积极认购冰死牛肉,现场群众以小牛500元/头、大牛3500元/头全部自愿认购,大大降低了牧户的损失。





截至目前,此次落水牦牛打捞工作出动人力300余人次,挖掘机、半挂车各一辆。经过50余小时的打捞,破冰面积达1500平方米,打捞牦牛35头。并为受灾户发放了慰问金16000元,捐款7480元,以及各类物资。现场的各位,你们辛苦了。


总结:107头牦牛掉入冰坑溺水死亡,直接经济损失达642000元。

“上次开了两路虎去那边玩,撞了一头牛,牧民很客气的把我们请到他们家,好吃好喝招待了两天,最后把我们送上了回家的火车。”
——网友编的段子


自驾去西藏,很多人都会担心高原反应、雨季时的泥石流等路况天气问题,但,如果突然撞到一头牦牛,有么有想过如何解决呢?在这个网络时代发达的今天,我们对藏区依然存在很多误会和不理解,这些误会大部分都是因为对藏区的风俗习惯不了解造成的。






也许牦牛在大家的心里和藏族人心里的区别有所不同。牛对于我们来说只是当作一头可以卖钱的牲畜,而在藏人的心里,牦牛不仅是他们的精神信仰,更是日常生活中离不开的小伙伴,可以说藏区人们的生活方方面面都是从牦牛身上获取的。





其实,牦牛作为高原的运输工具,至少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前,在西藏阿里的象雄遗址处就曾发现牦牛驮鞍的残片。2000多年来,牦牛驮着牧人的家,四处游牧,甚至在古代战争中,牦牛还曾成为过勇士们的坐骑。


川藏线旅游,从林芝八一镇前往雅鲁藏布大峡谷的路段一般都会拥堵不堪,堵在路上的并不是车,而是动物。有时候是一群牦牛,有时候是一群羊,也有时候是一群藏香猪。


它们优哉游哉的走在路上,对鸣笛充耳不闻,时不时抬起头瞄一眼经过的车,眼神里全是漠视。遇见这种情况千万要淡定,办法只有一个,停下车等着。一些朋友一定会想,为什么不直接撞过去?





如果撞上去,就一头和鞋差不多大小的小黑猪,撞死8000元!撞死一头牦牛,当地人一来就喊价6万元,少一分钱都不行。结果弄来弄去,最终以3万元买下这个教训。


不要以为你可以逃得过,藏民的眼睛比测速摄像头还尖,现在四下无人,说不定你一踩油门,后面就有老乡举着电话说:“哎,扎西,我是桑吉,刚才一辆猎豹撞死了咱的牛,正往雅江大峡谷去呢”不出2千米,你会看见一群康巴汉子扛着各式工具拦住你的车,问你收3万块钱。


这个时候你有两种选择,一是乖乖交钱,然后走人,二是,报警,警察看着你交钱,然后走人。总之遇见这个情况,千万要淡定,办法只有一个,停下车等着。





川藏线旅游有好多地方都是区间测速,路上的牛和猪全面取代了交警和摄像头的功能,全权完成了限速任务。虽然这些动物给游客带来了极大的不便,但是川藏线上基本都是限速很低的国道和省道,一般不存在高速途遇动物闯入的情况。所以遇见友猪和友牛都是可以躲开的。


而更多的时候你会遇见一群,华丽丽的拖着尾巴横穿马路,这个时候只能停下来,或者以确保对方能够在你到达之前通过的速度行驶。总之,珍爱动物,珍爱牦牛的生命,行车务必小心。真要撞到,你可别想肇事逃逸。


进藏旅游,你和牦牛有过一段难忘的故事吗?欢迎在评论区分享


欲了解更多资讯,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318国道之旅
生活圈制作

转载请说明出处,本文地址:http://www.bike163.net/thread-9305-1-1.html
分享到:  !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qq!!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qq! !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qzone!!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qzone! !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t!!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t! !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pengyou!!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pengyou!
收藏收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