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座教堂1882年开建,原本是要建一座哥特式教堂,它就是一座普通的教堂,不是巴塞罗那大主教的坐堂。1883年高迪接手整体设计和建造,完全采用了自己的风格。教堂的建设是靠私人捐赠,后来加入参观门票收入。因为资金来源少,所以进展缓慢,高迪1926年去世的时候只完成了三个主立面中的一个,就是上面这个朝东的正立面。按照目前的进度,计划在2026年高迪去世一百周年的时候能全部完工。
高迪的设计结合了哥特式和他自己的自然主义风格,高耸林立尖塔,内凹式拱门,大面积彩色玻璃窗和各立面上的人物雕塑都是哥特风格的。但是外墙的造型和装饰,立柱的样式等等又全都是高迪的风格,没有一个平面,全都是弯弯曲曲的,而且加入了很多植物形状,他的自然主义风格在这里达到了登峰造极。
上面这个朝东的正立面叫做“耶稣诞生立面(Nativity Facade)”。这个立面有四座高塔,上面的顶现在还用苫布罩着,没有全部完工。每座高塔的根部都有一座人物雕像,因为和外墙颜色一样,看得不是很明显。它们代表基督教的四位圣人:圣马提亚(Matthias the Apostle),耶稣受难后,犹大自杀,圣马提亚接替犹大的位子,成为耶稣十二门徒之一;塞浦路斯的圣巴拉巴斯(Saint Barnabas),耶稣的早期传道者;圣达太(Jude the Apostle),耶稣的十二门徒之一;和圣西门(Simon the Zealot),也是耶稣的十二门徒之一。四座高塔之间有一棵绿色的树,上面有白色的鸽子飞翔,这是“生命之树”。
看看,全都是曲面而非平面,曲线而非直线,装饰也是自然界里的各种树叶、花瓣等等;甚至栏杆和楼梯都是做成各种弯弯曲曲的形状。装饰上还有很多文字,都是来自祈祷文。
我们离开的时候,教堂里的大风琴响起了音乐,是巴赫的《耶稣,人们渴望快乐(Jesus, Joy the Men's Desiring)》。
这座教堂真是让人十分震撼,从来没见过这样的教堂,据说是全世界独一份。这是高迪的巅峰之作,还没完工就已经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在西方艺术史里,这座教堂是现代派建筑的典型案例,说明了它从历史上的借鉴和发展。
巴塞罗那古城区也是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米拉之家就在这个古城区,它那条街叫做感恩大街(Passeig de Gracia)。感恩大街上有很多专卖店,看看这个西班牙时尚品牌罗意威的专卖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