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切换到宽版 切换风格
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connect_header_login!

!connect_header_login_tip!

!header_login!

!header_login_tip!

查看: 10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自驾滇西 游走在人与神的居所间——大理、怒江大峡谷、独龙江峡谷。

[复制链接] [view_bdseo_push]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20-4-11 06:10:3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怒江大峡谷以其神秘、神奇一直深深吸引着我,2月底,我和朋友晓琳一起如愿成行,了却了多年的心愿。



大理虽属故地重游,仍是满心向往,经过一个春节的迎来送往,正好清静两天,放松一下。洱海边的确适合伸伸懒腰、晒晒太阳、发发呆。



独龙江则完全在计划之外,却带给我意外惊喜。有时候,出来玩儿就是这样,惊艳往往在不经意间。



按原计划是2月26号早上的航班从北京飞大理,然后租车直接到怒江州首府六库,再沿怒江一路北上到达丙中洛,最后在大理待两天,4号晚回北京。无奈人算不如天算,虽按时到达机场,却阴错阳差,导致延误了航班,最终未能登机。好在赶上了天津机场中午的航班,不过到大理时已是傍晚,索性先玩玩大理吧,这样在大理的时间被分隔成两段。

在丙中洛时遇到一位在上海工作的土生土长的怒江人,他强烈建议我们去趟独龙江,说独龙江是个世间稀有的谧境,才有了之后独龙江的行程。





从大理到怒江峡谷再到独龙江,移步换景,景色步步引人入胜,越走越迷人、越走越静谧、越走越原生态、越走越接近神的世界。有人说苍山下、洱海边最适合人类居住,还有人说丙中洛是人神共居之地,我觉得独龙江峡谷更像是属于神的专属领地,8天的行程下来,感觉像是在人与神的居所间游走。


【关于滇西】



是指:楚雄、大理、怒江、保山、德宏区域。这里处在滇藏、滇缅交界,青藏高原边缘,横断山脉由北向南纵列而下,地貌上形成了高山峡谷、江河并流的大地奇观,闻名于世的世界自然文化遗产——三江并流,就在这一区域。
一起了解一下三江并流。三江并流是指金沙江、澜沧江、怒江这三条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大江,在云南境内自北向南并行奔流,穿行崇山峻岭170公里,江水并流而不交汇,堪称神奇。三江并流区域汇聚了高山峡谷、雪峰冰川、高原湿地、森林草甸、河流湖泊,珍稀动植物等。还有多达16个民族在此聚居,形成一个世界罕见的多民族、多语言、多种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并存的区域。


【关于路线】:


北京(飞)——大理(自驾)杭瑞高速、S228——泸水(六库)——福贡——贡山——丙中洛——贡山(贡独公路)——独龙江——贡山——福贡——泸水——大理——(飞)北京。
大理(桃源村)——泸水(六库):270公里,用时4小时40分。
六库——福贡:135公里,用时3小时20分。
福贡——贡山:113公里,用时3小时。
贡山——丙中洛:43公里,用时1小时30分。

贡山——独龙江:81公里,用时3小时10分。

独龙江——大理(双廊云七毗舍客栈):613公里,用时14小时30分。
大理(双廊云七毗舍客栈)——大理机场:46公里,用时50分钟。

自驾总里程:1553公里。


【关于行程】:
第1天(2月26日),北京飞大理,宿大理古城附近榕雅居客栈,游玩大理古城。
第2天(2月27日),大理古城、环海西路、龙龛码头、桃源码头、宿桃源村明月世内桃源客栈。
第3天(2月28日),大理——丙中洛,宿丙中洛贡当宾馆。
第4天(2月29日),丙中洛观景台、怒江第一湾观景台、贡当神山观景台、桃花岛,宿丙中洛怒峡宾馆。

第5天(3月1日),那恰洛大峡谷、秋那桶、雾里村。丙中洛——独龙江,宿独龙江乡政府内哈磅瀑布大酒店。
第6天(3月2日),独龙江峡谷——中缅边界41号界桩,宿哈磅瀑布酒店。
第7天(3月3日),独龙江——大理,宿大理双廊大理云七毗舍客栈。
第8天(3月4日),双廊、大理飞北京。


【关于交通】:
大理的空中、铁路、公路交通都很方便,这里不赘述。
去怒江最好的方式是自驾,也可在大理或怒江州首府六库包车,相比较六库更方便。六库是个镇,即是怒江州府所在地又是泸水县城,这里有公交大巴直达昆明、大理,保山、楚雄等地,也有达福贡、贡山的公交和农村客运小巴。县之间的农村客运小巴班次挺多,很方便。
去丙中洛须在贡山坐车,往返于贡山、丙中洛之间的农村客运小巴不少。在丙中洛游玩可在当地包车,一般酒店客栈都有这业务,客运小巴也可以,但很少。
去独龙江只能在贡山坐车,具体时间班次不太清楚。
总的来说怒江州的交通虽然不发达,只一条S228连通外部,但比想象的要好很多,只要不往大山深处去,公交出行基本没问题。


【关于路况】:
大理——六库段,路况非常好,只是有时山间容易有雾。
六库——贡山县城段,是S228,路基本沿怒江峡谷修建,道路狭窄、弯多、弯急,有时候遇到稍大点的车会车就不太容易,需要选择稍宽的地方等候,所以很多地方特意修的宽一点为会车用。比较麻烦的是沿途很多村镇分布在公路两侧,房子紧邻公路,再加上房前堆放杂物、车辆、甚至施工,还有孩子玩耍等,给通行造成困难,因而很多村镇路段容易拥堵。再有一点就是这一路段地质结构比较复杂,容易落石、甚至山体滑坡,尤其雨季需格外小心。
贡山县城——丙中洛段,属于乡道,路况稍差,这一段差不多都是上坡,好在基本没什么村落,车也不多,走起来也还可以。
丙中洛——滇藏交界段,目前正在修路,路况很差,每天7——12点、下午1点半——至晚6点半禁止通行。
贡山县城——独龙江乡(孔当)段,是贡独公路,一路都在翻山,路面不宽,一侧是峡谷,一侧是峭壁,弯多且急,常有落石,山顶的时候,道路还有积雪。唯一的好处是车少。
独龙江乡(孔当)——中缅交界41号界桩段,路更窄,要经过个别水毁路段,过马库后有两、三公里在修路,不大好走。


【关于行车】:
整个怒江大峡谷包括独龙江,正常情况下小轿车通行没大问题,为保险起见,最好是越野车或SUV。
S228省道过六库后,进入怒江峡谷。路窄,有时会车有困难,很多地段特意修的宽一些,专门为会车用的,注意选择这些地段等候。一路摄像头很多,限速基本在40——50公里之间,村镇有的限速20公里,尽管有些摄像头没开,还是要控制好车速。
山区开车最忌讳的是弯道超车,即使直路也要准确确认对象无来车、前车通行无障碍、并提示前车、果断超越。弯道时一定控制车速、鸣笛示意。
遇堵车时切记顺序等候,否则很容易堵死,那就麻烦大了。
这一路段沿途经过很多村镇,千万注意避让小孩儿、行人、农用车、以及牛、马、羊等牲畜。
途径涉水路段、落石路段,不能贸然通行,必须查看清楚,再果断通过。
不要随意停车,因为路窄,多是弯道、坡道,随意停车可能对自己或者对别的车辆、行人造成危险。非要停车时,必须停在可以停车的安全地带。
沿途加油不成问题,县城都有加油站,丙中洛有个加油站但没有开,独龙江没发现有加油站,最好在贡山把油加满。
出发前,务必检查随车工具、备胎,一旦车辆出现故障,一定停在地势高、宽阔、视线好的地方,不能停在急弯、山根处。各县城、丙中洛、独龙江乡有修车点。


【关于吃住】:
大理,
大理的美食,网上一搜一大堆,什么大理沙锅鱼、永平黄焖鸡、凉米线、乳扇之类。我推荐品尝过的喜洲粑粑,位于喜洲古镇四方街严家大院旁的摊位,现烤的香甜酥软。还有一家位于大理古城的叫老宅子私坊菜馆,饭菜可口、环境有感觉。
大理的住宿可选的很广,从古城到古城周边,再到洱海两岸。双廊比较热闹也比较贵,桃源码头一带相对就清静得多也便宜些,关键看你的喜好。
怒江大峡谷,
怒江州一带的饮食油炸油煎的多些、辣的多些,像漆油鸡,另外琵琶肉很有名。在丙中洛有幸品尝了琵琶肉,非常香,就是太肥了。对于游客来说吃饭都很方便,米线、饵块、面条之类让你填饱肚子绝对没问题。
怒江峡谷沿途各个县城、个别村镇都可以住宿,像丙中洛、秋那桶、老姆登等,条件基本都可以,价格很实惠,一般在几十块钱、一百多块钱。我们在丙中洛住的怒峡酒店就相当不错,很新、很干净、热水很足、有空调,每天价格138元。
独龙江,
独龙江的饮食跟怒江州其他地方没大区别,独龙江的鱼值得一尝,独龙江还产一种独龙牛,牛肉特别鲜美。
独龙江的吃住大多集中在乡政府所在地孔当,条件都不错。推荐乡政府院内哈磅瀑布大酒店,旁边就是乡政府食堂,吃住都方便。还有一家叫碧庐 秘境独龙江酒店,位于普卡旺村,环境那是相当棒。另外巴坡、熊当、钦兰当、迪政当等地均有客栈,能满足一般人的需求,价格在100元/晚左右,想要深入体验独龙族民风、民俗,最好住这些地方。


【关于季节】:
大理,
一年四季都适合旅游,最好是春季,冬季相对不是很舒服。
怒江大峡谷,
最好的时候是春节前后至三月中,这时候水碧绿、天湛蓝、花正艳,很多民族节日也大多在这个时间段。每年三月中旬后,随着上游降雨,怒江水就会发黄变混。夏季最不适合旅游,因为多雨,道路极易落石塌方,行走艰难、危险。
独龙江,
独龙江峡谷是云南降水最丰富的地区,每年有近2/3的时间在下雨,听当地人讲有时候能一个多月连续下雨。以前每年11月底到来年6月都会因降雪封山,现在虽然隧道修通了,但冬季还是有封路的危险,我们走到山顶的时候还赶上了飘雪花,路边的积雪还挺厚。所以独龙江最适合旅游的时间是在每年的5月和9月份,那时雨季未到或者刚过,雨水较少,道路无雪,植物生长茂密,独龙江水质清澈,景色最漂亮。
顺便说说关于穿衣,
二、三月份,无论大理还是怒江大峡谷晚上都很凉,温度低的时候只1、2度,带件羽绒服是必须的。白天怒江峡谷温度会高,一般在十几、二十几度,所以夏天的衣服也要带几件。这个时间还很可能下雨,要随身携带雨具。


【特别提示】

怒江州位于边境地区,要随身带好相关证件,以备查验。

由于山高林密、人类活动少,生态环境相对比较原生态,在保护环境 、保护野生动物的同时,防止受到伤害。雨季时注意蛇、蚂蟥等,最好穿长裤并扎紧裤腿。
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避免打扰当地人的生活。
怒江属于高海拔地区,需准备防高反的药物及防晒霜。一般河谷地段海拔不高,如翻山要经过海拔高的地段,高原反应明显的人需谨慎。
时间安排上尽量宽裕些,进入峡谷地区,道路情况不可控因素很多,可能和预计时间相差巨大。车上备足水、干粮、御寒衣物,以备遇到堵车之类情况时用。




大理篇






在大理的时间总共两天三晚。



到达当晚(3月26日)住在大理榕雅居客栈,位于古城西门外,临三月街,是典型的白族建筑。
第二天(3月27日),沿苍山脚下达苍山公园、天龙八部影视城、大理古城,之后沿环海西路游洱海、喜洲古镇、晚上住在桃源村。

天有些阴,苍山掩映在雾色中,不是上山的好时候,影视城之类的人造景观对我也没有吸引力,随后前往大理古城。



经过苍山脚下的一塔,可俯瞰大理。
大理古城内老的东西已不很多,和很多古城古镇一样面临同质化、商业过度化的问题。古城内环境不错,干净整洁,走在青青的石板路上,感觉蛮惬意的。
大理博物馆在古城内,值得一去,可以了解下大理的历史,不收门票。



大理古城南城门。



老城墙。


正赶上大理茶花节,古城内满眼盛开的茶花。



五华楼。





古城内一角。
出古城后,去往洱海边。




古城外的景致。



农村风光。


村民新建的宅院。



初见洱海。



龙龛码头。
沿环海西路往喜洲走的路上,可远观崇圣寺三塔。



这是新建的牌楼。



崇圣寺三塔。
到喜洲古镇时已是正午时分,从西门进古镇,在四方街吃了据说是最正宗的喜洲破酥粑粑——复兴破酥粑粑,很好吃,就是太甜了。四方街西南角就是严家大院,由于要收20元门票,所以没进。



西门(正义门)。



虽然很多是新建筑,感觉也还不错。



进西门100多米,有一棵500年的古榕树,依旧枝繁叶茂。



四方街。



漫步在古镇的石板路,穿行在白墙青瓦的一座座古老院落中,细细品味白族民居美学与自然、建筑与环境的完美结合,才是来喜洲最值得做的。喜洲的民居建筑除了严家院,还有杨家院、董家院,甚至叫不上名的院落大都很有看头。



古镇外,草青青、云淡淡、山蒙蒙。
其实这绿油油的真不是草,是青蒜。


天渐渐透亮了,水变的更蓝了。



见到一拨人在洱海边烧烤,看一个个开心的样子,一定喝得很嗨,记得把垃圾清理干净呦。
下午五点多到达桃源村我们预订的酒店。



明月世内桃源酒店,绝对的一线海景。



酒店规模不大,很舒适、安静,非常适合度假。主管是个青海小伙儿,很热情、健谈,到街口接我们,还帮我们拿行李。



酒店的两只猫也很可人,时不时凑到人脚面与人亲近。



对面就是双廊。



桃源码头近在咫尺。





水面不时有海鸥飞过。


在大理最后一晚(3月3日),我们选择住在双廊。
双廊位于洱海东北岸,最早是个渔村,现在完全变成一个度假区,客栈、酒吧、餐馆密布,尽管如此,每到节假都可能一房难求。个别有些名气的酒店不仅价格奇贵还需提前几个月预定。

双廊虽人多,有些过于嘈杂,不少地方在施工,但景致还是很吸引人,有些酒店也的确有情调。其实对于喜欢清静的人,完全没必要住双廊,白天在双廊走走足以。



我们住的云七毗舍海景客栈。



白族民居特色建筑。



临海。



院内鸟语花香。



看海、发呆、晒太阳任你选。



凭窗远眺。



公共空间足够大。



客栈养了两条金毛,六六和小七,每天懒洋洋的,招人喜欢、惹人羡慕。
最后一天完全属于双廊。



太阳刚刚升起,洱海一派静谧,玉几岛仿佛还在睡梦中。



双廊枕山面海,位置绝佳。



红舟绿水,白房黛山。
从左侧这棵大树边进去可到玉几岛,树下有人卖票,每人10元,我们没进。玉几岛上有著名舞蹈家杨丽萍和画家赵青的别墅,日月宫、青庐,现在都不能进入参观,如果您手头儿钱富余,可在这里住两天,这儿有双廊最贵的酒店。






沿海岸边行走,可一路欣赏南诏岛。





一家家客栈、酒店在岸边比肩而立。





这家的雪纳瑞正在门口迎客。



观庐。






半岛63号。





海地生活。










在海地生活抓拍的几张美女。


可以坐游船。



还可乘直升机。
大理的古朴、美丽、安逸耐人回味,两天三晚略显匆忙,有时间一定再来慢慢体会。
(游大理最好的方式是租辆自行车或电动车沿洱海骑行,大理租车点很多,非常方便,绝大部分店铺还可以免费充电)。




怒江大峡谷篇






怒江大峡谷在云南怒江州境内,东有碧罗雪山,西有高黎贡山。怒江奔腾于这两山之间,两岸山势雄伟,海拔均在3000米以上,山谷幽深,河流落差大,水流湍急,形成长310公里、深2000—3000米的大峡谷。尤其大峡谷的上段——秋那桶,纳卡洛段,峡谷更深达3000—4000米,显得异常幽深、险峻、神秘。
2月28日,早晨7点准时从桃源村明月世内客栈出发,走大保高速自澜沧江、六库出口转入S228,约12点到达怒江州首府(泸水县城)六库镇,这里真正进入怒江大峡谷。



盛开的木棉象征峡谷山城人的热情。



六库跨怒江两岸,是怒江州首府和怒江州最大的城市,也是游览怒江峡谷的游客集散地和起始点。




六库镇北行10多公里的登埂温泉。温泉就在江边,有十多个泉眼,水温高的有七、八十度。
这里就是著名的怒江澡塘会。
澡塘会是傈僳族久远的习俗,每年春节前后,居住在峡谷两岸的傈僳族同胞携全家男女老少,带着吃喝在怒江边的温泉中集体沐浴,就像参加聚会一样,持续数日。澡堂会期间,江边坡地上会搭起各色帐篷,还会有对歌、民族舞蹈等传统活动,像过节一样,热闹非常。



现在路边建起了客栈,可以接待游客。



江边还有少许帐篷,估计也是接待游客用的。
我很担心随着怒江峡谷与外界的联系不断密切,游客的不断涌入,这种传统风俗会遭到破坏。希望游人们尊重这种原始、古朴、神秘的风俗,不要过分打扰,让这种风俗能原汁原味的长久流传下去。
越往上游走江水越清、峡谷越深。



金满银滩。




一个不知名的村镇。



峡谷风貌渐显。



两岸村民过江的方式逐渐由这种索桥取代了以前的溜索。




石月亮。
过福贡县城约30余公里,怒江西岸高山之巅可见一巨型园洞穿透山体,状若明月,这就是被称为“傈粟之根”的石月亮。公路边建有观景台,真要登临石月亮大约需要一天的时间。
继续前行3、4公里,怒江上有专供游人游玩的溜锁,每人30元,有当地人陪伴,安全不成问题,可以一试。



腊瓦朵。这里的江面变窄,水流很急。
快到贡山县城时天色渐暗。



见到雪山了。
进入丙中洛风景区入口时天完全黑了,入口也没人收票了,好像白天每人要收100元呢。
晚8点半到达丙中洛,入住丙中洛贡当宾馆,标间98元/每天,宾馆条件一般,位置非常好,进丙中洛就能看到。丙中洛不大,只一条主街,吃住都很方便。办理完入住,随便找了个饭馆解决了晚饭顺便规划一下第二天的行程。


在饭馆儿看到这个图片,原来这里是进藏的一条通道,丙中洛-察瓦龙-察隅也就是丙察察,很多玩越野、探险的人热衷的一条线路。



丙中洛的景点也多在这条线路上。据饭馆老板讲,这条路现在正修路,路况很差,每天早7点至12点,下午1点半至晚7点断路。
吃晚饭的过程初步确定了在丙中洛两天的行程。
第一天(2月29日):丙中洛街、丙中洛观景台、怒江第一湾观景台、贡当神山观景台、桃花岛、沙滩、第一湾岛、贡丙公路、丙中洛街。
第二天(3月1日):丙中洛街、重丁村、石门关、四季桶、雾里村、朝红桥、茶马古道、秋那桶、那恰洛峡谷、丙中洛。
丙中洛晚上的气温大概2-3度,好在空调还算给力,夜里睡得挺舒服。


早饭随便在街上对付了一口,之后,先奔丙中洛观景台。



晨曦中的丙中洛。
丙中洛是云南省与西藏交界最后一个乡,被称为“人神共居之地”,是怒江流经贡山的一处开阔地。这里“雪山环抱,江河为池”。公路下边的梯田,起伏有致,色块分明,四周云雾飘渺。
春节前后,江水碧绿,桃花粉红,油菜花金黄,说她是世外桃源已不足矣,这里简直就是天堂。



丙中洛观景台看到的怒江大拐弯,为了与第一湾区别,我们叫她怒江第二湾吧,与第一湾最明显区别就是有个吊桥,中间的半岛就是知名的桃花岛,从丙中洛下到江边、吊桥走过去可到桃花岛,岛上的村子叫扎那桶。这里距丙中洛2公里,与怒江第一湾相邻,往来时的方向不远就是怒江第一湾观景台。



怒江第一湾观景台。



怒江第一湾。

怒江流经这里,由于悬岩绝壁的阻隔,江水的流向从由北向南改为由东向西,之后又被丹拉大山挡住去路,只好再次调头由西向东急转,在这里形成了一个U形大湾,准确讲应该是倒置的Ω形,人们称她为怒江第一湾。



换个角度看看。



第一湾中间是个半岛,岛上的村子叫坎桶村。



岸边有片沙滩,远处有吊桥,能走到公路边。
想看到怒江第一湾的壮观和全貌,就要上到贡当神山观景台。
从丙中洛观景台往丙中洛街走的路上,快到丙中洛加油站时,左手边有一条上山的水泥路,沿路走6公里,再经过约900米土路,见到一养鸡场,从养鸡场穿过往上爬过一个山坡,就到了贡当神山观景台。这里不仅能欣赏怒江第一湾的壮美,还能看到丙中洛周围的雪山及丙中洛全貌。
看下图。



上山的路很好走,十几分钟便到。
养鸡场的老板是大理人,很热情,还给我们泡茶喝,他说在这里要建个客栈,估计将来可以躺床上看第一湾。



站在贡当神山观景台,怒江第一湾像个倒置的巨大字母Ω。



贡当神山上看怒江第一湾,雪影依稀、峰峦叠嶂、江水像条碧绿的彩带蜿蜒在山谷间,江面薄雾升腾,伴着山间的缕缕炊烟,像一层薄纱把整个山川装扮得如仙境一般。



山谷里的村落有梦幻般感觉。
传说有十大神山守护着丙中洛坝子,而且每座山都有自己的神主。除此之外,每个奇峰
怪石,每一棵大树,每一条箐沟,都有自己的神灵。










在贡当神山可以看到周围的一座座雪山。



贡当神山真的很神奇,峭壁上工工整整的书写着一个大大的“人”字。



近看,原来确是自然形成的。




贡当神山俯瞰丙中洛。丙中洛建在怒江边的坡地上,现在已经有一定规模。
从贡当神山下来,在丙中洛街上吃了中饭,住宿换到另一家酒店-丙中洛怒峡大酒店,这里比贡当宾馆新,条件也好,双人间每天138元。



房间望出去能看到怒江。
简单休息后,沿着去往江边的小路前往桃花岛。



回头望,山坡上是成片的油菜花,远处是贡当神山,中间的橘色建筑就是贡当宾馆。



遇见马帮。现在岛上的运输还得靠人背马驮。



走过吊桥就到桃花岛。



岛上的村子叫扎那桶。



隔江与丙中洛相望。




村子总共十几户人家,春季满眼桃花盛开,谓桃花岛。


牛生长在这种环境里,将来会成神牛吗?
从扎那桶村出来,继续沿江往东、往南行走。



江边有片沙滩,马队正在运沙子。







这一带江面开阔、水流平缓,水面平静如镜。江水的颜色随着光线的变化而变化着,从墨绿、浅绿、到浅蓝。在怒江难得一见的小舟像浮在水面的蜻蜓,为画面平添几分生动。



水的绿、花的黄,色彩明艳,对比强烈。



画家应该来这里写生。


江边的人家好像生活在画中。



江水在岸边画出美丽的图案。



这才是真正的世外桃源。



天色渐暗,经过4个多小时徒步,穿过坎桶村与外界联系的索桥,我们到达公路边,搭小巴士回丙中洛。



看看走过的路线。
晚饭在三江源饭店,点了个琵琶肉,很香,就是太肥,剩了大半。


由于往西藏方向的路在修,害怕断路,早上六点便早早的上路。路况真的很差,不注意车会托底,只能小心翼翼、蹒跚而行,20公里路颠簸了大约一个小时,到达那恰洛峡谷,这时天才刚刚亮。





那恰洛峡谷。
没来得及好好欣赏,路边施工的工人告诉我们,七点半将要断路,只好匆匆往回返。



赶在断路前,到达秋那桶村。这是一家客栈,条件还行,如果有时间的话,可以在这里住一晚,秋那桶、雾里、茶马古道都可以走一遍。



秋那桶教堂。
在这里结识了一位来自上海的怒江小伙,他请我们吃早饭,最后和我们一起回到丙中洛并建议我们一定去趟独龙江,以致改变了我们后面的行程。



石板粑粑。



琵琶猪。



早餐:荞麦粑粑、奶茶。
秋那桶是云南最靠近西藏的一个村落,有好几个小村组成。






初岗村。



这里虽偏远,却几乎每个村都有篮球场。



看来刚刚打过比赛。



教堂更是标准配置,村村都有。



有幸到村长家做客,村长很热情,非要请我们喝他自己酿的酒。右手这位就是来自上海的小伙,小朋友是村长的外孙。村长对现在的生活很满意,他最高兴的就是村里现在通路了。





秋那桶的另两个小村,不知道名字。
接近中午,趁着放行,抓紧往丙中洛赶。



彩玉岩。由于逆光看不出效果,据说光线好时,岸边的岩石像彩色的玉,故名彩玉岩。



雾里村。时间的关系,只能隔江远望。
本来想去重丁教堂看看,一打听要找丁大妈开门,还要收费,只好作罢。


有关独龙江的行程,在其他的部分介绍,这里介绍下从独龙江回程时经过的老姆登和知子罗。
独龙江回程时,过福贡县城约40公里有一岔口,上行12公里即到老姆登村。


老姆登村是个古老的怒族村落,背靠碧罗雪山,面对高黎贡山,山脚下是奔腾的怒江,在怒族人眼中这里是个风水宝地。



皇冠山是这里的标志。



老姆登村依山而建。这座山叫笔架山,也有叫靠椅山的,几块巨石像把大椅子,护佑村民安稳、富足。





老姆登教堂是这里的名片。
教堂建在村头山坡高地上,居高临下,旁边有一片水塘。以前水塘里有一泉眼,常年有清泉流出,现在泉眼已枯竭,水塘也基本干涸。教堂白墙、红窗,色彩明快、线条柔和,虽算不上华丽,也庄重大方。在这峡谷深处的山村里,属于最漂亮、出众的建筑了。
据考证,1902年,法国传教士进入怒江峡谷传教、建教堂,1930年在老姆登上、下村各建教堂一处,之后,经拆、重建、改建,从草房、木板房到砖房,教堂由两处合并一处。现在的建筑是1983年所建,目前仍是福贡地区最大的教堂。
看到老姆登教堂,我不禁感慨。100多年前,西方传教士来到如此偏远、环境险恶、外人很难进入的地方,克服语言、饮食等诸多困难,传播洋教,并使洋教在大峡谷广泛发展。是什么力量支撑他们?是信仰、是信念。所以说有信仰的人最有力量。



教堂居高临下、视野开阔。



水塘虽近干涸,山村依然美丽。
从老姆登村继续上行,大约4公里,便到知子罗。



路边景色迷人。



知子罗曾是怒江州和碧江县府邸,后因地质灾害等原因先后搬迁,直至1986年碧江县撤销,相关机构拆分,知子罗渐渐废弃。所以知子罗被称为“废城"、”记忆之城“。



八角亭是知子罗的标志性建筑。
没到知子罗之前,想象中知子罗应是破破烂烂、冷冷清清、死气沉沉的地方,到了后发现完全不是这样子,虽破旧房屋挺多,但大多有人住,还有地方再盖新房,街上人不少,大都喜笑颜开,有一些店铺在迎客,小巷深处不时传来悠扬的音乐声。



估计这里曾经是个机关,现在变球场了。



仿佛回到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



伟大领袖毛主席的光辉形象依然清晰可辨。



工人俱乐部里歌声嘹亮。



这里尘封了时光的记忆。



雪山默默关注这里的昨天、今天、明天。




独龙江峡谷


独龙江的行程并未在当初的计划中,由于丙中洛至滇臧交界段修路,在一个怒江小伙的建议下,临时增加了去独龙江的安排。事实证明,这个决定是相当英明的。



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独龙江、独龙江峡谷、独龙族、独龙族纹面女。
独龙江发源于西藏察隅县境内,向南流经担当利卡山和高黎贡山之间的峡谷,即独龙江乡,转而向西进入缅甸,改称为恩梅开江,全长250公里。
独龙江作为“三江并流”核心区最西的一条江,与人们熟知的金沙江、澜沧江、怒江并行,有“第四江”之称。

独龙江峡谷是一个遥远而神秘的河谷,由于高山阻隔、积雪冰封、地理气候环境复杂,长期以来不通公路,只有一条人马古道与外界通联,使它很久处在一种与世隔绝的状态中。因此独龙江峡谷一直保持原始生态环境,物种丰富、景色秀美,被誉为“最后的秘境”。
独龙江峡谷生活着一个封闭古老的民族——独龙族,是我国人数较少的少数民族,总人数约7000人,独龙江乡占多半,约4000人。从前,独龙族女子有纹面的习俗。少女长到十二三岁时,根据自已的意愿纹面,即从眉心、鼻梁到脸颊和下巴,连缀刺出小菱纹,再以锅底灰和草汁涂沫,形成了永远也洗不掉的青蓝色纹样。据史料记载和民间传说,历史上随着藏族土司和傈僳族奴隶主势力的入侵,独龙族人民深受残酷剥削和压榨,特别是年轻漂亮的少女,常常面临被掳走他乡的危险,柔弱的她们只好采取这种消极办法自毁容颜,以免遭欺凌与践踏的厄运。解放后,这一习俗已废止,现在整个贡山地区的独龙族纹面女不足20人,年龄都超过70岁。

独龙族的神秘、独龙江的原始,令人神往、令人着迷,给外界带来极大诱惑。无奈,不通公路让外人无法进入。唯一进出独龙江的人马古道,沿普拉河(怒江支流)逆流而上,经过吉速底、双拉娃、朱里当到嘎足再到其期,经东哨房,翻越高黎贡山,直至原独龙江乡政府所在地巴坡村,全长65公里,一般人从贡山县城到独龙江乡政府所在地巴坡要走两天一夜。该人马古道始建于1956年,1964年11月最终建成,路基宽1.2—1.5米,建有石台木面桥3座,小桥16座。驿道建成后,成为独龙族人和外界沟通的唯一通道。每年赶在大雪封山前,县里的马帮运输队和来自福贡、迪庆、丽江等地的马帮就聚集到贡山县城,往独龙江驮运过冬的物资,当时的场景很是壮观,记录片《最后的马帮》就是讲述的那一段历史。

1999年,贡山至独龙江的独龙江简易公路建成,改变了独龙江是全国唯一一个不通公路的少数民族聚居地的现状,进出独龙江的人马古道永远成为历史,独龙族人第一次可以坐汽车走出独龙江。由于当时条件的限制,公路隧道依然建在海拔3000米的“雪线”以上,因此每年12月至次年6月近半年多时间,独龙江乡依然被大雪阻隔,无法进出。

2014年底,高黎贡山黑普坡罗垭口新隧道全面完工,新贡-独公路建成通车,从贡山县城到独龙江的通行时间缩短为3小时。从人马古道的两天一夜,到简易公路的8、9个小时,再到现在的3小时,随着交通的便捷,独龙江峡谷渐渐褪去其神秘面纱,越来越多的人可以一睹她的美丽、探究它的神秘。
我们很幸运,现在这个季节可以进入独龙江,这在一年多前是不可能的。
从丙中洛到贡山县城后,简单吃了午饭、加满油、洗了车。下午3点,驶上贡-独公路。导航显示:贡山县城至独龙江乡政府全程81公里。
沿途有几个观景台,迪莫帕、神树桩、神田水景,可停车休息。



迪莫帕观景台。
公路在山谷间蜿蜒盘旋,画出一道优美的线条。

其实整个路程就是在翻越高丽贡山。一侧是崖壁,一侧是山谷。柏油路面,虽窄,会车没问题,路上车很少,偶见山上的落石。






雪山一路相伴,变幻着不同的姿态,或藏在云中,或露出半张脸。
天时阴时晴,山谷越来越深,不时飘过一阵雾气,谷底的景致越来越看不真切,以至神田水景没有看到,也许现在不是时候。
车子盘旋着往山顶爬,植被种类越来越丰富,树木越来越茂密、越来越粗壮,像进入原始森林似的。实际上贡山的大部分地区都属于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范围,尤以独龙江峡谷最原生态。





神树桩。很多树木可能树龄太久,主干已干枯,成为一棵棵树桩,依然顽强挺立,而且造型优美。还有的枝杈又生出浓密的树叶,表现出顽强的生命力,很神奇。



随着海拔的升高,温度越来越低,阔叶林变成了针叶林。看一眼路边竟然有厚厚的积雪,羽绒服派上了用场。到隧道前一段,天空飘起大大的雪花,不一会儿路面上就有积水了,看来这里的天气真是变幻莫测,难怪以前有半年时间要断路封山。
降雪路段持续到隧道。隧道修的不错,双向两车道,长6公里多,里面有照明。不过估计冬季可能会结冰。
出了隧道,开始下坡,路标显示,距目的地37公里。天放晴了,雪也完全停了,路好走了很多。气温不断升高,不多一会儿,又回到春天的感觉。



孔目。
接近独龙江乡镇府所在地孔当的一个村落,像是在建电站,这条河流是独龙江的一条支流。



晚6点20分,用时3小时20分,抵达独龙江乡哈磅瀑布酒店。酒店位置相当好,在乡政府院内,推开窗户就能看到独龙江,条件也不错,新开业不久,很干净,双人房240元/每天,在当地应算是比较好的酒店了。
酒店的餐厅就是乡政府的职工食堂,据酒店员工介绍,当天正好赶上怒江州新任州长来独龙江考察,我们有幸吃上当地特产-独龙牛肉,好像平常还不容易吃到,不过确实好吃,肉质细嫩,做的也很地道。


第二天(3月2日),酒店的早餐实在简单,一碗面条。早饭后,9点,开始沿独龙江往下游游玩。自独龙江乡政府至月亮瀑布全程45公里。



乡政府所在地孔当,房子大都新建的,颜色、式样基本一致,街道很干净。



早上,雾在山间飘荡,独龙江静静流淌,孔当有如仙境。



江对岸的村落很整齐、漂亮,都是政府扶贫项目统一建的。



索桥取代了溜索,可以走车,住在峡谷里的独龙人出行方便多了。
过了这座索桥是个丁字口,往上游(北)是献九当、迪政当、雄当方向。迪政当是个有名的独龙族村落,据说沿江的景色相当漂亮,可以看到独龙族纹面女。现在要看到纹面女不太容易,往上游(北)方向的少数古老村落会有,最好向当地人打听清楚。还有一个地方可以看到纹面女,就是下游方向(南),距孔当4公里的独龙江乡敬老院。往下游(南)走是巴坡、马库、月亮瀑布、中缅边界41号界桩。我们选择往下游(南)走,这也是游览独龙江的常规线路。
这座索桥位于独龙江峡谷的中间位置,从这里南下、北上就可基本游完独龙江峡谷,实际上我们只走了一半。



溜索已经成了摆设。



旧索桥也废弃了。回望孔当,仙气欲浓了。



很多村落都由山上搬到山脚下、公路边,独龙人的生活比以前大为改善。
沿江公路属于简易公路,不宽,还算平坦,基本没车,所以开起车来比较舒适。可以开的很慢、可以下车走一段、甚至可以下到江边和水亲近一下。



沿江面望去,山影朦胧、薄雾升腾、江水碧蓝、蜿蜒向前。



这里左手边有一条独龙江的支流汇入,沿江边的小路进入,不远就是布卡旺村,总共13户人家,政府帮扶计划项目出资给每家盖了新房,同时给每家建一处用于搞旅游接待的房子,也就是碧庐秘境独龙江酒店。酒店环境一流、条件不错,价格也是独龙江最贵的。
越往前走,水越蓝、谷越深、树木越茂密,几乎见不到人、也碰不到车,纯粹的原始生态环境,绝对的神仙居住的地方。
独龙江的美在独龙江的水、在独龙江的静谧、在独龙江的原生态。










水的颜色或翠绿、或碧蓝、或浅蓝、或深绿,能与九寨媲美。




水清如翡翠,水质明澈、透亮,没有一丝杂质。捧起来喝一口,清冽、甘甜,比我们平时喝的水不知强上多少倍。



有的地方水面异常平静、悄无声息。









有的地段则水流湍急,激起层层浪花,哗哗的流水声在静寂的峡谷里回荡,显得格外响亮,大老远就能听到。



有的地方还形成沙滩。
蓝的天、白的云、绿的树、翠色的水、银色的沙,五彩斑斓、美艳动人。



两岸是茂密的原始丛林,树木苍翠,生长茁壮,常见野花翘立岸边。



这一带丛林中生活着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戴帽叶猴。
独龙江峡谷区域山高林密、气候湿润,自然环境优良。由于长久几乎与外界隔绝,人类活动少,因而成为野生动植物的天堂,至今生活着很多珍稀动植物,戴帽叶猴就是其中一种。
戴帽叶猴,脸部为黑色,身体除了四肢的末端和尾巴为黑色外,其余是银灰色或黄色,顶毛蓬松,冠顶色深,如在头上戴了一顶“小帽”。戴帽叶猴野生数量很少。为昼行性群居动物,每群10-30只不等,栖于树上,以各种鲜嫩树叶、枝芽、花朵、水果为食。分布于印度东北部、缅甸北部,中国云南西北部。目前在贡山独龙江河谷地带仅存500-600只,被称为独龙江峡谷最美的精灵。



(此图片来自网络)

路边有戴帽叶猴观景台,由于种群数量少,分布的区域面积较大,想在密林中发现戴帽叶猴需要极佳的运气,即使等上一月、两月,也不见得能见到它的踪影。



现在过江溜锁已经很少,这条有些特别,一根索,一条绳,人吊索上,拽着绳子,一点一点到对岸。



巴坡新村。



巴坡旧址。
1999年独龙江乡政府迁往孔当前,这里是乡政府所在地。在观景台的上方,就是通往贡山县城的人马古道的起点。这条路要翻越海拔3800米的雪山,每年入冬前,所有生产生活物资都要通过人背马驮由此路进入独龙江。
过了巴坡,峡谷变深,山势变陡,路更窄,有部分土石路段,行车略显困难起来。



车逐渐爬升,路距江面越来越高,独龙江时隐时现。



瀑布像条银链坠落谷底。
现在不是丰水期,瀑布很细。据说到雨季宽度要大几倍,整个独龙江峡谷大小瀑布有几十条之多。



车越爬越高,路已经在半山腰了,峡谷越来越深。
这时候从公路往下看,景色欲加梦幻迷人。独龙江象一条从天上飘下的翡翠丝带,缠绕在郁郁葱葱的山腰,轻盈婉转,一直飘向无尽的峡谷深处。


近看,江水碧绿盈透,岸侧有小溪汇入,远处索桥飞架,两岸青山作伴。



马库村是独龙江乡最靠近中缅边界的一个行政村。



钦兰当,属于马库村的一个村民小组,这里有客栈,可以住宿。
这里距中缅边界41号界碑2.5公里,是一段土石路,正在修。



快到边界了。



月亮瀑布。



中缅边界41号界碑。



进入缅甸境内,完全没有路了。独龙江像着急赶路似的,一头扎进缅北茫茫高山密林深处,不见踪影。
这里是最开放的边境,完全无需什么查验证件之类,两国的边民像到邻村走亲戚一样,随意往来。不过游人还是不要随意跨越边界进入缅甸,一是容易迷路,二是据说缅甸境内蛇特多,好多是毒蛇。



下午6点,回到酒店。晚饭,点了一条独龙江鱼,很鲜、肉很细嫩,刺有点多。



晚饭后,沿江边散散步。这是街头的一个雕塑,应是独龙牛吧。


3月3号,独龙江直接回大理,用了整整一天的时间。
早上7点准时上路,天还黑,路上一辆车没有,过了隧道很远才碰见对向一辆车上来。上午9点,已经到达贡山县城,比去时省了差不多一半的时间。
晚9点半,历时14个半小时,到达大理双廊云七毗舍客栈。




【后记】



回顾整个行程,我们很幸运,能遇到好客的当地人、热情的游客。贡当神山上养鸡场老板请我们喝茶;秋那桶初岗村老村长请我们家中做客;来自上海的怒江小伙建议我们一定去趟独龙江,让我们见识了独龙江大峡谷的神奇、静谧,领略了神仙居所的原始、纯净、幽深。
我们真的很幸运。在那恰洛大峡谷,修路工人提醒我们很快要断路施工,告诉我们抓紧返回,不然的话我们可能被困在路上不知多久。独龙江回贡山的路上,一辆吉普车坏在路中间,我们的车勉强通过,如果真过不去的话,别说一天到大理,两天也没把握。
我们确实很幸运。一路天公作美,无风无雨,天气晴朗,整个行程平平安安、顺顺利利。
就在整理这篇游记时,偶然看到一则2016年3月11日云南日报消息:3月9日,由于近日贡山县独龙江公路沿线连降大雪,独龙江公路K30-K40、K47-K53段,路面积雪达30厘米,导致车辆通行困难。当日上午11时30分,K39+100处,长13米雪棚洞上方发生雪崩灾害,导致大雪倒灌雪棚洞,致使交通中断,40余辆车被困。哎呦喂!这就在我们去之后没几天呀,想起来真有些后怕。

回想起独龙江的安排,觉得有些冒失,毕竟之前没做功课,对独龙江缺乏了解,对路况缺乏了解,希望有计划去独龙江的朋友,仔细查看天气预报,合理安排出行时间,千万别冒然行动。
回顾整个行程,时间上还是太紧了,如果再加三、五天,会玩儿的更舒服、更深入。不过留下些遗憾也好,这么美的地方,肯定还会再来的。


全篇完。
生活圈制作

转载请说明出处,本文地址:http://www.bike163.net/thread-12163-1-1.html
分享到:  !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qq!!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qq! !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qzone!!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qzone! !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t!!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t! !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pengyou!!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pengyou!
收藏收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