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切换到宽版
切换风格
登录
立即注册
用户名
Email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connect_header_login_tip!
!header_login_tip!
登录
QQ登陆
微信登录
搜索
搜索
热搜:
川藏线
骑行北京
骑行攻略
骑行西藏
装备
新手
山地车
公路车
本版
文章
帖子
用户
163自行车俱乐部
骑行论坛
骑行论坛
骑行装备
骑行装备
骑行知识
骑行知识
骑行路线
骑行路线与攻略
自行车库
户外品牌
户外品牌
户外保险
户外保险
快捷导航
自行车装备
人身装备
自行车配件
山地车保养
骑行经验
骑行技巧
骑行健康
骑行安全
美利达
捷安特
喜德盛
ucc
大行
闪电
死飞
请
登录
后使用快捷导航
没有帐号?
立即注册
长沙163自行车俱乐部
»
骑行论坛
›
骑友交流
›
旅途故事
›
极夜的世界真的伸手不见五指吗?
推荐主题
快手账号交易网-当日注册快手白号(微博跳
囐!抖音号自助购买平台-抖音号自助购买平
羼!淘宝白号小号交易平台在线转让--淘宝直
锛!dy小号批发自动发货网站(抖音账号出售1
蠼!淘宝账号购买平台--tb小号如何购买?淘
燀鼩!抖音号怎么买卖交易?
返回列表
查看:
84
|
回复:
0
极夜的世界真的伸手不见五指吗?
[复制链接]
[view_bdseo_push]
苦行僧
当前离线
积分
238428
窥视卡
雷达卡
苦行僧
楼主
电梯直达
发表于 2020-4-17 00:15:52
|
只看该作者
|
倒序浏览
|
阅读模式
踏入北极之门,到极夜的世界里
2018的第一天,离开跨年的斯德哥尔摩,进入挪威进入北极圈,打开北极之门。
挪威被誉为峡湾之国,当飞抵挪威境内的上空便可见狭长的河流在被冰雪覆盖的巍峨群山之间蜿蜒流淌。
从斯德哥尔摩中转奥斯陆飞往有着“北极之门”美誉的特罗姆瑟,它位于北极圈以北350公里,也是挪威北部最大的城市。特罗姆瑟机场不大,自驾的话你可以在轻易的找到相应的租车公司完成租车手续。我们的行程从特罗姆瑟机场提车,到埃沃内斯机场异地还车。除了特罗姆瑟几天,我们之后的行程都是自驾,五天租金+保险约6000多挪威克朗,算上全程油费约1200左右挪威克朗,人民币约1000元/天,人均250(一个略微尴尬的数字)。
冬天出行真的后悔没有提更大的车,四个人五个行李箱一放,坐后座的小伙伴被挤成狗,每次都要记住行李摆放的位置强塞进去。
当然你也可以选择公交或者机场大巴到达市区,相关信息在机场出口处的电子触控屏上就可以进行查询。而市区一些热门酒店都是停靠的站点。
由于大多当地体验如极光团,观鲸团的集散地都在RADISSON BLU HOTEL TROMS? 集合,因此如果选择住这里也是不错的。
我们则选择住在RADISSON BLU HOTEL TROMS? 对面的Scandic ishavshotel,酒店就在码头边,离市区的步行街,图书馆都很近。
靠码头这边的房间景观特别棒,拉开窗帘就可以看到特罗姆瑟最经典的风景。
酒店与北极大教堂隔岸相望,出了酒店门口就可以在码头看到这美妙的画卷。
忍不住眼前美景的诱惑,把自己的DJI 精灵4 Pro 飞上天,用不一样的视角去记录特罗姆瑟的美。
注意:特罗姆瑟市区离机场不远,请确认是自己是否在禁飞区内,且是否符合当地规定和许可才进行飞行。
温馨提示:在码头起飞其实干扰特别严重,本身金属过多且停靠着好几艘大游轮,指南针被干扰时,我都只能靠自己辨别方向手动飞行。
冷调的天幕和暖调城市灯光,这个时刻也是最出片子的时候,其实拍摄的时候也就是当地时间下午3点多。以雪山为背景的城市自然给自己的美丽加分不少。
从这个角度拍摄,跨海大桥和北极教堂,弯曲的公路,看起来真的好美。看来明智的选择带上精灵4 Pro 是对的,接下来的日子都只能在这样的光照条件下拍摄,夜景的画质就显得尤其重要了。
在空中,特罗姆瑟几大地标一览无遗。
很快天色就完全变黑,风势也越来越大,屏幕上出现了强风警告,好在DJI 精练4 Pro的抗风能力确实给力,还能拍到稳定的画面和视频素材。
特罗姆瑟被长长的海峡分成了东西两部分,特罗瑟伊松大桥这跨海大桥把东西两岸连接起来。
巍峨的雪山脚下,跨海大桥划过海面,而大桥的一侧,白色三角形的北极教堂安静庄严地守护着这座美丽的极光之城。
北极大教堂(Artic Cathedral),又称特罗姆斯达伦教堂(Tromsdalen Kirke),特罗姆瑟的地标性建筑,网红级的打卡点,据说教堂的设计灵感来源于断裂的冰川。
最具魅力的无疑是南面那彩色玻璃幕墙,耶稣降世的画面被以黄、蓝、黑色为主的彩色玻璃演绎得神圣又美丽,感觉就像绚丽的极光在白色的冬季天空的结合。(然而在此遇上暴风雪,镜头甚至不能举高,脚下的积雪也已经齐膝。)
航拍时除了遇到大风,暴风雪也说来就来,我只能切到运动模式拼命从对岸飞回来。城市上空瞬间被厚厚的云层覆盖,暴雪瞬间而至,庆幸来得及把无人机飞回来。
此时的码头漫天雪花,密密麻麻雪花模糊了前方的道路。
元旦夜到了特罗姆瑟,在街上走了一圈,发现所有餐厅都停止营业,连号称星球上最北的汉堡王也关门,还好最后在商业街找到一家中东人开的披萨店,才不至于第一天就饿肚子。至于最北的汉堡王,第二天打了卡,由于人民币近几年升值,挪威克朗的汇率约等于1:0.8 ,类似8折这样的价格,已是可接受的范围。
充满艺术感图书馆以前卫建筑设计在夜晚显得格外璀璨。
还没有退下舞台的圣诞装饰点亮了特罗姆瑟商业街整个街道,街道两旁商店橱窗中透出温暖的光芒,从天空飘落的雪花覆盖了车道,让我奇怪的人行道上的并未被雪花所覆盖。特罗姆瑟旅游局的Evgenia告诉我,这是因为地上有地暖,这样人行道就不会积雪了。果然有钱的国家就是任性。
人生第一次吃驯鹿肉,当时的内心旁白是:鹿鹿那么可爱怎么能吃鹿鹿? 之前是拒绝的,但是人家好心推荐,却之不恭,勉为其难吃了,口感像是有点老的牛肉。
装逼四人组再次聚首,人齐开始挪威装(bao)逼(xue)之旅。(此处自信不失尴尬的微笑)
极夜是伸手不见五指的黑?
1月的特罗姆瑟已经进入极夜,这意味着24小时里,太阳从未过能爬上地平线。
未到极夜的北极圈,我也曾疑问那么极夜的北极圈是不是一片漆黑的世界?
其实不然,虽然太阳不会出现在地平线上,没有了日出和日落,但每天还是有3小时左右天是亮的,类似于日出的鱼肚白的状态。
当然这样的时光也非常非常短暂,这样给了我们出行带来很多不便,基本能拍照的时间非常非常短,当然如果你想追极光倒是提供了更长的时间让你欣赏极光。然而(又一个转折)一月份的挪威天气不大稳定,人品和运气不够好的话会经常遇到暴风雪,也让你观测极光带来一些困难。
我们便是介于幸运和不幸运之前那几位,每天出行前都要在把车从雪里挖出来,铲雪变成了每天的日常。
到萨米人的家里唱K喂鹿
在北欧这片纯净的辽阔领土数千年的时光里,有一群人是世代在这里生活,他们是欧洲最大的原住民之一,也是目前仅存的游牧民族--萨米族。
我们订了一个行程去去感受传统萨米牧人的生活,去看看那些与萨米人相伴的驯鹿。
萨米人的驯鹿基地大概离特罗姆瑟30分钟的车程,从集合地RADISSON BLU HOTEL会有大巴车接送到此。
开始喂养驯鹿前聚在萨米人的帐篷里烧起篝火,在篝火中聆听萨米人的故事。
萨米人对自己的文化遗产甚是自豪,比如他们身上穿的民族服饰“考尔特”(kolt) ,小哥哥把靴子,帽子,手套,驯鹿皮都一一给我们展示。
红、黄、蓝是萨米人最喜欢的颜色,这也在他们的传统服饰得以体现,以深蓝色为底,领口、前襟、肩部、袖口和下摆镶上红色与黄色的花边,尤其是类似披风的那件穿起来也是非常拉风的。而深蓝捆红彩花边的传统衣饰其实从细节上讲有着不同的颜色图案,这是用来区分不同的萨米族群。
还有一处细节,男性腰带上的花纹其实暗藏玄机,如果纽扣是圆形的代表未婚,而已婚的男性的纽扣则会变成了方形。小哥哥说他的纽扣圆形的所以未婚,但是他有两个儿子。(小哥哥的世界真精彩)
除了讲解萨米的传统文化,小哥哥还进入才艺表演的时间,表演了萨米族的传统歌唱形式--吟唱 (Yoik) 。传统吟唱是用歌曲来描述是人和事的,吟唱里通常也含有动物的声音。
最后萨米小哥哥开始讲解喂养驯鹿的一些小知识,特别提醒千万不要以这样的姿势喂鹿,否则.......你懂的。(特别是男生)
传统的萨米人大致分为两类:游牧型和靠海型,游牧型以驯鹿为生,根据适合驯鹿的草场而迁居;靠海型则以捕猎鱼类、海豹或鲸鱼等为生(脑海浮现有海王拿三叉戟的画面)
驯鹿是萨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萨米人眼里几乎全身都是宝,它为萨米人提供了日常生活的食物和日用品的原材料。鹿皮和鹿角被用来制作手套鞋子和刀具,而富含矿物质又少脂的鹿肉则是他们的盘中大餐。
当然,曾经驯鹿还是他们重要的代步工具,而现在驯鹿拉雪橇变成了游客项目。
在保留传统的同时,他们也拥抱科技,更喜欢用雪地摩托来代步。
或者这样代步 :)
驯鹿在白茫茫的雪地上就像一只只眼神纯净,体态轻盈似精灵一样。
看到你到这食物,就会蜂拥而至,甚至为了食物会用鹿角干起架来。
他们力气可不小,喂养时一头埋进桶里,你不用力就会失去对饲料桶的控制权。
当然为了表示友好,你也可以给自己装上两个鹿角,这样他们会对你友善很多。
喂完它们,进到小屋恢复小体温,而这次变成它们喂你,一碗热乎乎的驯鹿肉汤。
我被迫第二次吃了驯鹿肉。
萨米小哥哥说:“谢谢你们,以前我们累死累活要喂这么大群驯鹿,现在可好,你们不怕脏不怕累,还喂得很开心,关键是干了我的工作,你们还付我钱。真的是助(qian)人(duo)为(ren)乐(sha)”
巨鲸的爽约--99%观鲸概率,我们挑战那1%
哇!看到这慕溪官网产品图片,动了心,选了出海观鲸。
同样一早(8:45)从酒店集合店出发,乘上观光船。天色还是这样淡淡的蓝。
风依旧不小,而天气并没有好转,感觉暴风雨随时来临,在船舱内的电视循环播放着观鲸的震撼视频和一些鲸鱼的知识。
传说99%出航都能看到鲸鱼,因此今天还是蛮大机会可以遇到着海里最大的生物体。
很多人留在舱内休息,更多人不惧严寒,到甲板上欣赏峡湾两侧的风景,守候鲸鱼出现的一刻。
船舱内提供防寒防风的服饰,人肉亲测,真心防寒防风,一点冷的感觉都没有。
当然前提是你有个密不透风的手套,和把头也严严实实的包起来,如果有更防风眼镜就更完美了。
傻Fufu 站在甲板近三小时,告诉自己99%可以看到鲸鱼耶,来了,马上它就出现了。
就这样在海上航行了5个多小时,看遍了两岸的风景。
岸边的小屋和船在水墨画的背景格外显眼。
最后机舱内的广播终于宣布我们要回程,天气原因,鲸鱼太害羞了,而我们成为那幸运的没有遇上鲸鱼的1%。
毕竟像我们这样的机遇很难得,如果你来特罗姆瑟,还是强烈建议安排这个行程,因为1%的机率已经被我们消耗了,你们看到的机会大增了。
追极光的极光团
上一次看到极光已经是一年前了,在最爱的大冰岛,把极光看腻。
而特罗姆瑟被誉为极光之城,来到这里,极光自然成了打卡的标准。
在冰岛帖子提过,虽在极光之城,极光几率非常大,但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极光指数,云层情况等天气因素,无光污染,一个好的前景拍摄点,好的人品都重要。
于是我们分别体验了各种极光团和自己追光,而喜悲参半,有几次的极光团驱车几个小时却仅仅是在篝火前与各国友人聊八卦,报了狗拉雪橇看极光却因为暴风雪取消变成,骑马追极光也变成了驱车追光。而反而在不经意间,一个雪中漫步在山顶看到了飞舞的极光。
追光团相比自己追光的优势在于他们有观测极光的基地,可以在篝火前守候极光,喝口热汤和热饮补充热量,如果你觉得冷还有一些御寒的衣服,以及提供三脚架免费借用等。
山谷雪橇犬农场
离特罗姆瑟约40分钟车程的山谷雪橇农村,可以体验一个非常有趣的狗拉雪橇活动,这个全长约 15 公里,90 分钟里哈士奇队伍会带着我们在美丽的山谷间和极光下狂奔,画面多么美好,可是,再次可是,暴雪和天气原因,变成在狗场里遛狗。
这些可爱的小家伙看到我们就莫名兴奋起来,一只叫了,全场都在呼应,空旷的营地里此起彼伏。
而说好的极光在再次架起三脚架后爽约。
既来之则安之,我们旅行心态早已佛系,已经不如以前那样执着。留在营地里吃吃美食,好友聚在一起聊聊天消磨时光也不错的。
Polar Park 面基极地神兽
离开错过极光特罗姆瑟,我们继续在挪威北的领土上驰骋,前往纳尔维克,而路上我们选择到地球上最北的野生动物园Polar park 看看可爱的麋鹿和生活在极地的动物。
从特罗姆瑟到Polar Park 车程约2小时40分钟,但由于是雪路路滑,山路难行,为安全起见,建议控制车速慢行,最终我们花了约3个半小时才到达。
极地公园是地球最北端的野生动物园,位于北极圈内,纳尔维克以北75公里处。面积超过500平方公里,而整个园区的动物都是野生放养,这也是为了保护动物们的生存环境,仅仅是为了游客的安全在一些肉食动物的区域用铁丝围栏隔离。
冬季极地公园美得像童话世界,高耸的树上挂满的积雪,白茫茫一片。
挂在树上的警示牌提醒你,这里主角是他们,只要稍微留意,你就可以在从林中发现他们的身影。
麝香牛浓厚的毛发和造型让我想起了星爷大话西游里牛魔王的形象。
四大神兽
而北极狼、北极狐、棕熊和猞猁山猫是极地公园的“四大神兽”。其实我个人蛮期待北极狐这样的灵兽,可惜这次它们和熊一样害羞,无缘相见,其他两种神兽面基成功。在极地美女的陪伴下,我们来到了猞猁的领地,这同属猫科,但比猫体型更大,尾巴很短。耳朵后面长有簇状的黑毛。绝大数情况下并不会袭击人类,但是毕竟是肉食动物,投喂时把肉扔进去围栏之内时,它们兽性就展现无遗了。
野狼之吻,狼群中入睡
极地公园之所以闻名世界,很大原因归功于这里的野狼。我们的认知里,野外生存的狼群通常会惧怕人类甚至会攻击人类,并不友好。但是极地公园的野狼却很享受着人类的陪伴,与人类和平相处甚至会主动对游客跪舔!
想要有这样的特别体验,首先你必须年满18岁,身高不低于160厘米,穿着得当,身体状况良好(行走方便),并且能够听说英语(不需他人翻译),以便能听从工作人员的指示。这也是为了游客的安全,毕竟是狼的野性还是天生的,而我们又是香喷喷的小鲜肉。
更让人谈及的或许是这个与狼共居的概念旅馆—狼舍(Wolf Lodge),极地公园负责人亨斯(Heinz Strathmann)与管理人斯蒂格(Stig Olsen)一次思想碰撞后的奇思妙想后便有了这间特别的住所,他们希望给来到这片广袤的极地公园的游客带来不一样的新鲜感刺激感,回归自然的“狂野”的味道。
这里目前养了七只狼(七匹狼,莫名的熟悉感)。大屋子内有六个大小不一的房间,每个房间都有大大落地玻璃,而窗外就是狼群的生活空间,住客可以清楚观看野狼戏耍,生活。礼尚往来,野狼也会时不时窥探人类的生活,想想睡在这里,夜里听见阵阵狼嚎声,是不是非常刺(kong)激(bu)是极其特殊的体验。
这次没有机会住在这里,下次我还真的蛮想试试,来看看官方提供的图片种个草。
如果有兴趣可以写邮件咨询相关入住细节
Bardu, Troms, Northern Norway
68°41’31.02″N 18°06’41.56″E
stay@wolflodge.no
当山峦遇见峡湾 — 美好的纳尔维克
离开Polar Park,驱车前往纳尔维克(Narvik),纳尔维克对于大多人来说可能稍有陌生之感,她不及特罗姆瑟,奥斯陆甚至卑尔根所为游客所熟知。其实纳尔维克这歌挪威北部一个依山傍水的小城有着独特的峡湾风光。
北纬68°的纳尔维克虽处于北极圈内,但得益于墨西哥暖流,港口终年不冻,这也是地球上最北的不冻港。
冰雪上的速度与激情
冬季来到纳尔维克,雪上运动自然是不容错过的体验项目,而滑雪是北欧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活动。纳尔维克最著名的纳尔维克滑雪度假村(Narvik Fjefleet)就在城市市中心步行仅十余分钟的位置。
由于极夜期间,日照时间短,纳尔维克旅游局的 Morten 提醒我们尽早到达这里,一来是夜路不安全,二来原来是安排了一个小惊喜给我们。
雄伟山峰和深深的峡湾围绕着纳尔维克约莱特滑雪度假村,从山下乘坐缆车只需10分钟就到达山上的观景台,而这里的观景台是欣赏这座城市最好的位置。
站在观景台上把峡湾与城市尽收眼底,单这一片景色就值回票价了。
而如果你觉得室外太冷,还可以在咖啡厅里喝着热咖啡,看着窗外的风景。
Morten 留了一个小彩蛋给我们,原本可以用缆车或者骑上炫酷的雪上摩托车下山就餐。
而他则让我们体验下特别的下山方式—Tobogganing 。这种平底雪橇就像雪上的卡丁车,稍着滑雪道下山非常刺激非常有趣,现在我明白之所以让我们早点到,是因为雪道17:00后将向公众开放夜场,这个时候我们可以包场很安全的滑下去。
此时才是下午4点多,天空已经剩下一丝丝蓝色,暗黑的夜晚已经到来。
我们也在留言本上用这样方式留下我们的赞。
除了普通雪道,针对滑雪开辟的野外滑雪路线,难度更高,也更加刺激,而我们在下山的过程中就遇到一群直接在丛林雪道里滑雪的小毛孩,看年纪差不多也就10岁左右,但技术娴熟的程度简直如在平地里散步一样。
纳尔维克虽然不大,但是真的给了我惊喜,或许原本没有期待的事情更能给你意想不到的惊喜,所以我一向的旅行都不会做非常详细的攻略,生怕来之前已经把风景再出发前看透。
天微微亮起来,而对岸的雪山的轮廓更为明显,这个人脸的造型被当地人称为“国王的脸庞”
在纳尔维克的住宿Scandic Hotel是当地最高的酒店,图中最高的建筑就是它。
由于是最高的建筑,酒店的顶楼酒吧也是欣赏城市的一个非常不错的机位。查了极光预测的app,显示纳尔维克今晚看到极光的机率不小,于是到了酒店顶楼,果然等了一会,之前在特罗姆瑟的羞涩的极光也终于舍得与我们见面。
不满足有光污染城市景观下拍极光,如果只是拍天空又过于单调,于是驱车在城郊晃悠了一圈,寻找拍摄极光的前景,纳尔维克附近的确有很多地方适合作为极光的前景,小屋,港口,灯塔等等。
不过被冰岛大爆发的极光宠坏的我实在对这样极光程度兴趣不大,因此按了几张就回酒店入梦。
为了和平,记住战争的残酷 — 纳尔维克战争博物馆
一早Morten就来酒店接我们,一来可以让我们在短暂的天亮时间短继续我们的行程,二来也亲自并在博物馆未开放的时候更详细给我们讲解。
纳尔维克战争博物馆(Narvik War Museum)是纪念二战时期纳尔维克战争的博物馆,位于市中心新落成Narvik squares的4th corner,与我们住的酒店非常近,和停车场相通,走过停车场发现这里停着帅气的消防车,且不谋而合今天我们四个都穿了红色的衣服。于是来张红色主题的合影,许下愿望:丹心碧血只愿世界和平。
馆内展览以1940年德国对纳尔维克和挪威的袭击以及未来五年的战争和占领为基础,用新颖投影的方式重新那次著名的纳尔维克海战。
很多当年战争的物件,武器都被保留下来作为展览向世人重现那场血战。
当年英军士兵的战服,以及当地居民为士兵们编织的保暖手套(不得不说很时尚)。
当年战舰的关键零件,甚至击落的德军水上飞机“海鹰号”座舱仪表盘,发动机,螺旋桨推进器等也在此展出。
这枚深水炸弹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用于对付水下的潜水艇。探针连接弹簧,用于撞击雷管从而引爆炸药,虽然它现在已经不可能爆炸,但是想想这杀伤性还是蛮触目惊心的。
影像区用不同亲历了那场战争的幸存者讲述当年的故事,那段悲惨的故事。
展览分为三层,分别是Attack,War和Zona。而最特别的是ZONA区,这个经过特别设计的区域,很难用语言去形容它,只有你亲历现场才能体会。
这个区域利用历史文物与最先进的视听设备,设计和舞台布景相结合,就与战争和冲突有关的主题进行全新思考和诠释。
日内瓦公约(标志着现代国际人道法的诞生)
世界目前的战争状况和冲突
什么造就了难民
战争与冲突的背景是什么:气候,宗教,思想体系?
宣传与鼓动
刑罚
我们不禁思考为什么有战争?人类真的那么丑恶?侵略和杀戮真的是我们的劣根性?
而我们也更加坚定的热爱和平,热爱生命。这也是博物馆用这样展现战争一面来提醒人们珍惜和平!
Narvik War Museum
地址:
Kongens gate 39,Narvik
营业时间
周一至周日:10:00至16:00
门票
成人100 挪威克朗, 儿童50挪威克朗
最北的火车站—纳尔维克火车站
纳尔维克有着这个地球最北且尚在使用的火车站,而有趣的是,地处挪威的它却从来没有通往自己首都奥斯陆的火车,而是通往瑞典的首都斯德哥尔摩。皆因相邻不远的瑞典基律纳拥有储量惊人品质极好的铁矿,因此即使地处高寒险峻地带,这条铁路从其百年前建成那一刻起就担任着把基律纳铁矿的优质铁矿砂运到纳尔维克这个不冻港运往世界各地,这也是当年为什么希特勒窥视这个重要战略地的原因。
我们到这里的时候正好有运矿的火车经过,长长的火车呼啸而过。
本来计划拍上一段火车进过,钻进群山峻岭和峡湾的航拍,看了火车站里的班次表。
下一趟的时间要接近两个小时,天黑得快只能放弃,有机会的话一直想拍一段《东方列车杀人事件》那火车在冰雪间行驶的画面。
当然没有频繁的班次倒是给了在这里慢慢拍拍无路人的留意有了足够的时间和空间。
站里的一个火车头也是个好道具,最北火车站打卡Get~
通往罗弗敦之路
离开纳尔维克,前往罗弗敦群岛,罗弗敦群岛散落在汹涌湍急的挪威海中,但正是这样的地理位置造就了它能够坐拥崇山峻岭,深不见底的峡湾,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展现得淋漓尽致。
靠海吃海,罗弗敦得到上帝的眷顾,得天独厚的环境给了这里的居民丰富的渔业资源,而其闻名于世的自然景点以及远离喧嚣的小村庄也让有了令人羡慕的旅游资源。
进入群岛范围后基本就可以脱离导航,基本在E10公路(也称奥拉夫五世公路)这横贯罗弗敦群岛东西的主干道驰骋。
V?gan教堂 - 罗弗敦大教堂
在前往酒店的路上会途径V?gan教堂,它也被称为罗弗敦大教堂,成立于1898年10月,位于Kaberv?g以东约1公里的Kjerkv?gen。外部是黄色和棕色的教堂是挪威北部最大的木结构建筑。这所新哥特风的十字教堂也是挪威北部最大的教堂。每年的捕鱼季,来自挪威各地的渔民从罗弗敦港口出海前都会到此寻求上帝的庇护和精神的支柱。
之所以被称为称为罗弗敦大教堂,是因为1929年5月9日,主教伯格格拉夫(Eivind Berggrav)在 这个 V?gan教堂举行祭司会,原本只有1200个座位的教堂座无虚席,甚至走道上也挤满了,除了就坐的1200人,还有800个人是站着参加完那次礼拜。伯格格拉夫非常感动,他在讲台上表示他感受到了他在大教堂里才有的气氛。 因此就有了罗弗敦大教堂一说。
光线的变化稍纵即逝,我们分工合作,一个人航拍一个人拍摄地面镜头,记录这座美丽的百年教堂。
Vin?ya Rorbuer —住进古老的渔民小屋
罗弗敦群岛的群山如同鱼鳍一般从深不可测的峡湾露出海面,似乎在海里自由自在的鱼群也想窥探上海上的世界。而与它们相伴的是一排排可爱的小木屋,他们色彩鲜艳,为白茫茫的冬季增添了温暖的色彩。
这些古老的渔民小屋称为rorbuer,当渔船乘风破浪、扬帆满载而归时,渔民把渔船系在小屋下方的支柱上,然后回屋里休息。
而这些小屋就这样的被保留下来,随着旅游业的发展,罗弗敦群岛的人们也重修修缮了这些小屋,改造为现代的旅舍,酒店。
我们就住在这样的小木屋,坐落于Svolv?r斯沃尔韦尔的Svin?ya Rorbuer。这也是此行最赞的住宿体验。我们入住的是Superior Cottage with Sauna,海边一间独立的小木屋。
走出小露台一边是蔚蓝无际的大海,一边是连绵起伏的群山,不由哼起了:“那在山的那边,海的那边,有一群蓝精灵.........??????”
住在这里,想想如果当个渔夫在呆坐在这个群岛上也蛮不错,蛮幸福的。
房间则是独栋双层复式小别墅的设计,空间很大,4间房间,可以入住8个人。
一楼是会客厅,餐厅和厨房,一家人或者朋友间在这里可以做做饭,聊天开黑吃鸡。
当然最特别是一楼还设有桑拿房,想像下在冷飕飕的冬季钻进桑拿房,把自己蒸热,然后跑出去小露台,扑通一声跳进冰冷的海水里,享受冰火两重天的刺激。
二楼则是3个客房和一个小客厅,当然还有一个带天窗的卫生间,坐在马桶上,抬头就是一片星空,星空下如个厕,想必也是有不一样的感觉吧?
靠海边的阳台还自带了一个小阳台,能欣赏海边的风景。
而在阳台上支起脚架,躲在室内的暖炉片前用无线遥控,按下快门,就可以得到如此的美景。
而这个区域的景色本身就好美,港口,桥梁,渔船,码头,鱼排所有的事物在这样的景色里都觉得特别美好。如果运气够好,极光爆发,这些都会是最美的前景。
老码头的美食
在酒店的不远处有一家被授予“挪威美食印记”的餐厅 — B?rsen Spiseri,它是罗弗敦最有特色的餐厅之一,餐厅沿用了一座历史可追溯至 1828 年的古老码头仓库改成,并承袭了建筑的历史特征,原有特色都被保留下来。
踏进餐厅,脚底残留的雪发出沙沙的声响,与木板吱吱声相互呼应。这里有关于船,关于渔,关于海洋的一切。谢霆锋的十二道锋味曾经在这里取景
至于菜色自然是用罗弗敦独特而新鲜的当地食材制作的挪威风味的美食,如鳕鱼等。
而早餐也是在这里享用,比较传统的西式早餐,面包,炒蛋,西红柿(出来这么多天,我想吃虾饺烧卖,油条豆浆,糯米鸡,肠粉)
The Aurora J?ger -- 暴风里的极光狩猎者
再次与经验丰富的极光者The Aurora J?ger 的极光团出发追光,然而,是的,再一次,再一次遇到暴风雪,作为火象星座去到哪里都是阳光的我,肯定是两只天蝎是水象的缘故,肯定是,肯定是!
不过The Aurora J?ger的老司机真的经验丰富,硬是看着天气预报和极光预测,开着车追着极光跑了2个多小时,终于在路边停下,兴奋的叫起来,看极光!
而他兴奋的原因在于,他看过无数极光,却从没有像这样在暴风雪之夜也能硬是杀出一条血路,找到极光的踪迹,此刻他就像个小孩子找到心仪的玩具那样雀跃。
而我还是那个被极光爆发宠坏的孩子,下车按了几张就躲进车里,佛系追极光。
Sea Eagle RIB Safari 鹰击长空
预约了出海欣赏美丽的峡湾,投喂海鹰的喷气快艇体验活动。由于快艇速度极快,且峡湾风非常大,因此防风耐寒的衣服非常重要,Sea Eagle RIB Safari提供衣服,手套以及防风眼罩。
穿上后基本区分不了谁和谁了?于是我们机智的带上了口罩,没错“天才”就是我。
浩浩荡荡的队伍出发了,前往快艇停靠的码头。
马达飞速的转动,在港口呼啸而过,我们的快艇就直奔大海,时不时扑来的一个大浪,让我感觉海水是非常硬的,撞击着我们的船体。
经过一个又一个的峡湾,穿梭于此真的觉得非常美,冬天白茫茫一片,夏天这里必是另外一番景色,被冻住的瀑布应该是从头而降的倾泻到汪洋大海之中。
开启了装逼模式后,当船停在海中央的时候,开始各种凹造型摆拍。
而当然也不会错过任何一个拍照的机位
而最特别是投喂海鹰,来到它们老巢附近,船长会从将带来的一桶鱼,甩到天空,而敏锐的海鹰从天而降,瞬间就将刚刚掉到海里的美食抓起来,带回家里慢慢品味。
有着40年多航海经验的船长说道他们7年前开始用这样的方式喂养这里的海鸟和海鹰。
梦一场足球场,梦一场雷纳
早上醒来(约9点左右)其实极夜虽没有日出,但是还是有烧红天空的火烧云时刻。
今天计划前往雷纳,这个被称为挪威最美丽的村庄,大多杂志,明信片,宣传画册上都是它的身影。而在路上还计划去我心仪已久的足球场打个卡,当时在ins看到这张航拍后,被深深的种草。
我毫不夸张的说我已经到达角球区,然而,然而再一次,狂风肆虐着球场的上空,我连无人机升空的机会。只能在隔海相望拍拍对岸的风景,或许下次回来我就亲自在我热爱的绿茵场上好好踢上一场球。
既然在这里无法完成航拍,在路上看到不错的风景,我就不在放过,升起精灵4 Pro,从空中去记录挪威北的美。
还没有到雷纳,但这一路的风景已经让我们大饱眼福。红房子真的和雪景很搭,词穷上图,自己感受下。
而沿途的路一遍海湾一边雪山,让人不知应该欣赏哪一面的风景。
原本的好天气说变就变,一过了桥进入雷纳就开始暴风雪,整整三个小时只能躲在便利店里面啃汉堡,而雪稍微小了,却发现天黑了,完全没有光线适合拍照了。圣诞留下的六芒星灯饰终于在风雪后重新绽放光芒,
几乎用能接受的最极限的ISO值将无人机升空拍下几乎全黑的雷纳渔村。
恍惚间,这一切如同一个梦,留个念想,下次必将旧地重游。
雪中漫步,极光终究飞舞
为了方便去机场,我们选择距离埃沃内斯机场仅有15分钟车程的Tsjelsund Hotel机场酒店。
地址:Tjeldsundbrua 214, 9440 Evenskjer
网址:https://www.tkh.no/en/
贪玩的我们并没有停止探索的脚步,决定到酒店对面的山上体验雪中漫步。
在教练的指导下穿上雪地靴,戴上头灯,拿起登山棍,装束完毕。
雪中漫步的诀窍在于每踏一步尽量抬高脚,落脚踩稳,控制好重心再继续前行,虽说到达山顶距离不算远也不算陡,但是厚厚的雪里漫步远比想象的耗费体力。
到达山顶后,向导叫我们关掉所有灯,然后向后倒下,把自己埋在雪里,抛开一切杂念,享受黑暗和寂静。
挖了个雪坑,燃起了篝火取暖,而此时有位小姐姐兴奋的说,有极光。
我测试了一张,还真还有。
而这也是我们这次在挪威看过最美的一次,极光终于飞舞起来,看到了会动的极光。
欧若拉女神这次终于在我们即将离开挪威时跳上一曲离别时的眷恋。
最后来说点什么关于自驾,天气和路况
挪威冬季不稳定的天气,忽如其来的暴风雪和极夜短暂的日照,对我拍摄的影响远远大于我的预估,特别对延时和航拍的影响真的蛮大的。拍摄一个旅行视频计划也只能作罢,在有限和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拍了以上这些照片。
正如我之前说的极夜并非24小时都是黑夜,虽说没有日出日落,太阳也不会爬出地平线,但是还是有机会拍到朝霞和火烧云,鱼肚白的光照大约也就上午10点到下午3点期间,请合理安排自己的拍摄计划以及自驾的计划,夜路雪地危险性大。我们在路上见到不少侧翻在路边或是陷入雪里的车辆。
在挪威自驾真的好美,一面峡湾一面雪山,和冰岛自驾不一样,在冰岛看到美景时候,可以停在安全的路边拍摄甚至航拍。在挪威,这些美景大多你只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绝大部分路都没有机会和位置停车,也提醒各位不要为了拍摄违章停车,不顾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冬天的挪威降雪量很大,一个晚上甚至一个午餐时间,车子都会把雪覆盖,而且冬季车窗玻璃容易起霜,这个时候这种在超市可以买到小铲子就是铲玻璃窗上的冰霜的神器,强烈入手,这样无需在启程需要打热吹风等候很长时间才能清好车窗的视野。
关于设备
因为自驾,这次可以稍微带多点设备。
这次用索尼a9 最大感受就是电池续航能力较之前a7系列有了显著的提升,在约零下10度左右的情况拍摄,基本可以维持1天半的拍摄需求,500多张照片。
而对于我这样一个不喜欢支脚架的懒人,极夜的弱光环境,a9的高感宽容度也是喜人的。由于都是大的风景场景,广角镜头使用率较高,定焦和长焦用于拍摄人像。当然拍摄极光还是需要脚架,我这次带了曼富图的Befree Live ,轻巧实用也足以应付我拍摄极光的需求。
航拍:DJI 精灵4 Pro 考虑到极夜的弱光场景,1英寸、2000万像素的传感器让我拍到很多画质满意的航拍照片和视频。更重要是能够扛住时不时刮来的大风,抗风性也让我安心满意。
智云Smooth 3 手持稳定器 + iPhone X 是在车上拍摄和记录的利器,即使在行车中也能获得平稳的镜头,本来想偷懒用智云配合自带的app和iPhone X 拍摄大范围延时
摄影
,没有好的光线和场景,也放弃了。
关于网络
这次跨年20天里,在波罗的海(拉脱维亚,爱沙尼亚),芬兰,瑞典,挪威都是用
「亿点连接」的数据网络服务。使用体验是:
1.能选择不同的国家组合的数据套餐这点非常方便,我选择的是欧洲38国套餐,就覆盖了我这次行程。
2.信号和速度都非常好,保障我们随时随地沟通,导航,发发朋友圈微博,甚至直播。即使在海上也能获得3G信号。
特别鸣谢
特别感谢慕溪北欧旅行和挪威北旅游局,这次定制的行程非常详细,我平时工作太忙,基本是说走就走的出发也不喜欢做太多的攻略,而你们的细心让我这段旅程完全没有一点费心。
还有精心准备了珍贵的证书证明我们踏上了北极圈大陆上。
走一次挪威已被她的美深深的种草,或许我会在夏天极昼的时候再来一次,看看午夜的太阳,看看不一样的挪威。
这次行程的活动体验都是通过慕溪北欧旅游预订的,
拍摄设备
索尼 a9 /a7r2 + FE16-35 ,70-200G ,8514GM
索尼黑卡RX100M5
iPhone X
航拍:DJI 精灵4 Pro
智云Smooth 3 手持稳定器
纳尔
,
极光
,
维克
,
挪威
,
特罗姆瑟
生活圈制作
转载请说明出处,本文地址:
http://www.bike163.net/thread-12401-1-1.html
分享到:
!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qq!
!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qzone!
!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t!
!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pengyou!
收藏
0
相关帖子
•
「干货篇」不爱冬不爱夏,只爱北欧绚烂的秋 // 五国17天 // 失望与惊喜的冰岛10天探险记,冰岛旅游攻略
•
凯于图凯努-挪威芬马克郡凯于图凯努旅游指南
•
斯塔万格-挪威罗加兰郡斯塔万格旅游指南
•
卑尔根-挪威霍达兰郡卑尔根旅游指南
•
特罗姆瑟-挪威特罗姆斯郡特罗姆瑟旅游指南
•
北角-挪威芬马克郡北角旅游指南
•
扬马延岛-挪威扬马延岛旅游指南
•
奥勒松-挪威默勒-鲁姆斯达尔郡奥勒松旅游指南
•
谢拉格山-挪威罗加兰郡谢拉格山旅游指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千斤顶
显身卡
返回列表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骑行知识
骑行保健
骑行视频
骑行攻略
骑行装备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