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切换到宽版
切换风格
登录
立即注册
用户名
Email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connect_header_login_tip!
!header_login_tip!
登录
QQ登陆
微信登录
搜索
搜索
热搜:
川藏线
骑行北京
骑行攻略
骑行西藏
装备
新手
山地车
公路车
本版
文章
帖子
用户
163自行车俱乐部
骑行论坛
骑行论坛
骑行装备
骑行装备
骑行知识
骑行知识
骑行路线
骑行路线与攻略
自行车库
户外品牌
户外品牌
户外保险
户外保险
快捷导航
自行车装备
人身装备
自行车配件
山地车保养
骑行经验
骑行技巧
骑行健康
骑行安全
美利达
捷安特
喜德盛
ucc
大行
闪电
死飞
请
登录
后使用快捷导航
没有帐号?
立即注册
长沙163自行车俱乐部
»
骑行论坛
›
骑友交流
›
旅途故事
›
带着娃去东北旅拍:冰雪童话の哈尔滨、雪乡之行
推荐主题
快手账号交易网-当日注册快手白号(微博跳
囐!抖音号自助购买平台-抖音号自助购买平
羼!淘宝白号小号交易平台在线转让--淘宝直
锛!dy小号批发自动发货网站(抖音账号出售1
蠼!淘宝账号购买平台--tb小号如何购买?淘
燀鼩!抖音号怎么买卖交易?
返回列表
查看:
67
|
回复:
0
带着娃去东北旅拍:冰雪童话の哈尔滨、雪乡之行
[复制链接]
[view_bdseo_push]
苦行僧
当前离线
积分
238428
窥视卡
雷达卡
苦行僧
楼主
电梯直达
发表于 2020-4-21 14:45:36
|
只看该作者
|
倒序浏览
|
阅读模式
毛主席1936年的一首《沁园春·雪》将北国风光渲染得淋漓尽致、大气磅礴。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这对生长在南方的人们来说不禁无限遐想这辽阔壮美的冰雪世界。
去北方看中国最美的雪,这个念头在去年年底形成,在今年成行。抓住2017年的尾巴,来一次说走就走的冻人之旅。 以下是行程&游记,100多张精美照片带您一路向北去看雪。
D1:上海 - 哈尔滨
(中央大街、索菲亚教堂、老道外、松花江)
D2:哈尔滨 - 二浪河林场
(二浪河林场)
D3:二浪河林场 - 中国雪乡
(秃顶山、冰雪画廊、中国雪乡等)
D4:中国雪乡 - 哈尔滨
(中国雪乡、中央大街、伏尔加庄园)
D5:哈尔滨 - 上海
关于行程
交通:
飞机往返哈尔滨,哈尔滨至雪乡往返为拼车,二浪河林场至雪乡为包车,哈尔滨市内可以打车(8元起步费)或滴滴。拼车费用可以事先约定商量好,司机上酒店接,哈尔滨至雪乡行车需4-5小时(冬天,路面湿滑),哈尔滨太平机场至中央大街附近打车约130。
住宿:
哈尔滨一般选择中央大街附近的酒店,也可以选择松花江两岸附近,哈尔滨市内的热门景点比较集中。二浪河及雪乡(也称为双峰林场)建议选择家庭旅馆(民宿),价格起伏很大,得谈,而且旺季的雪乡住宿紧张,需要提前预定。
餐饮:
哈尔滨市区饭店很多,随意。雪乡的话可以选择在所居住的家庭旅馆,住宿又吃饭,价格当然比下馆子会实惠些,而且口味也不会差太多。
景点:
哈尔滨市内的景点挺多,但除了中央大街及附近的索菲亚教堂、老道外,其他都没有太大兴趣。另一个感兴趣的景点:伏尔加庄园(对
摄影
师来说,很不错),由于本次时间不够充裕,而且离市区较远,遗憾错过。雪乡的景点下面的游记中会谈到。
滑雪:
不会,而且也不指望短时间内能学会,其实很多去东北滑雪的,仅仅是体验和感受,谈不上滑雪,虽然去雪乡会途径亚布力滑雪场,但我们没在行程内安排。
保暖:
东北的室内外温差很大,室外必须保暖,建议棉裤+冲锋衣+高帮防滑鞋+雷锋帽(遮耳朵的那种)+口罩+暖宝宝。带上感冒药以及板蓝根、生姜之类的驱寒。
备注:
去东北的注意事项及当地攻略,网上一搜到处都是,景点也是热门而成熟的。关于各种价格,可以留言或私信我,你懂的。
关于拍摄
器材:
2机3镜,镜头:50mm拍摄人像、17-40mm拍摄大场景、70-300拍摄远景(用的并不多),1台Rx100小卡片用于随身拍摄及录像。其他附件主要是快门线和三脚架。
注意:
东北的室内外温差大,相机容易在温度变化时起雾、结霜,影响操控,因此每次拍摄进室内前,先把相机装进摄影包内,并在进屋后半小时以上再打开;另外,非专业相机在低温下更容易缩短电池使用时长,因此建议多一块备用电池,并对机身做好保暖(比如暖宝宝,或者在不用的时候,贴着身体)。
这次去东北,必须穿上厚厚的冬装,由于上海这几天气温也较低,所以提前穿着也并不觉得有什么不妥,在登机前的机场摆渡车上,拍摄了本次旅行的第一张照片。
在飞机起飞的过程中,还是自嗨了一把,这是今年的第7次起飞……
一张航拍,地面上升起的烟雾,貌似一颗蘑菇云。
飞机一路向北,地面的景致也在不断变化,气温也越来越低,上图这张航拍可以清晰的看到一个冰封的湖泊。
这是飞机落地哈尔滨太平机场后拍摄的第一张照片,地点却已是在中央大街附近。从哈尔滨太平机场至中央大街,需走机场高速,打车约130元(含高速费),40多分钟车程。到了中央大街附近的酒店放完行李,我们就迫不及待地全幅武装开始体验和适应这里的温度。
大大的冰糖葫芦,真正的“冰”糖葫芦。
马迭尔除了红肠,还有非常好吃的雪糕,在零下20多度的气温下吃雪糕是种什么样的感觉呢?其实并不用担心什么,因为雪糕永远也不会融化,可以慢慢地舔。
室外比想象中的还是冷一些,由于没有太多的思想准备,棉裤啥的放在酒店内并没有拿出来,时间久了,觉得寒冰刺骨。跑动起来,也能让身子暖和一下。
一根东北大烤红肠可以暂时暖暖身,也能解解馋,上面洒的是一层花生粉,口味还不错。
飞机在中午11:35分落地,到达中央大街已是下午1点多。Evan也许是有些饿了,一根硕大的红肠,一大半都是他吃下肚的。
中央大街的两旁都是商店,要想取暖十分方便,我们在逛了约20分钟左右,考虑到后面几天雪乡的行程,还是进了一家KFC暖身,慢慢适应这里的气温。
一杯热咖啡很快驱散了身上弥留的寒气和早起赶路奔波的倦意。
出了KFC,沿着中央大街朝着松花江方向,穿过一条地下通道,就是斯大林公园了,在这里能看到早已冰封的松花江。
远处的索道直通松花江对岸的太阳岛风景区,太阳岛旁边就是哈尔滨极地馆,我们没有去这些景点,一是没有足够的时间,二是对这些人造的景点没有太大的兴趣,只想着第二天快点前往二浪河雪乡。
冬日的松花江冰层厚度可达2米左右。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宽阔的松花江俨然变成了一个天然的溜冰场,上面有各样的娱乐项目,狗拉爬犁算是其中一个。
12月冰冻的江面,是可以放心走过去的。
冬日里,东北的白天很短,3点半左右已近黄昏。
阿拉斯加雪橇犬,名叫伯爵,霸气测漏的名字。
Evan并不十分怕狗,在大家的鼓励下,伸手友好地摸了摸狗狗厚厚的皮毛。
太冷的缘故,这附近来回走动的人大多都是游客及生意人,当然也有少数出来锻炼的当地人。
趁着天黑之前,打了个车赶往2公里外的老道外,这里有着中国保留面积最大的“中华巴洛克”建筑街区。这些历经百年沧桑的老房子,具有西洋的外表,里面却藏着中式的庭院,是哈尔滨人独创的一种建筑形式。
这里到处都是建于20世纪初期的建筑,如今都被作为历史建筑予以保护。
红色的小三轮车在这里是一道亮丽的风景,行走在街道上,搭配上两旁的老式建筑,仿佛时光穿梭到了上个世纪初期。
在一家烧卖店门口,两个人的自嗨。
寒冷的室外,看到热气,就情不自禁上前,话说这里的烧卖好吃不贵个又大,配上一碗热腾腾的牛肉汤,整个人都精神了。我们在回去前在这里饱饱吃了一餐,除了特色的烧卖,还有锅包肉等特色菜。
很多老建筑都被围起来修缮,拍摄角度只能掠过围墙仰拍,从建筑的外观可以看出当初的辉煌,也能感受沧桑历史带来的时光印记。
老道外并不是景点,游客自然也不多。一幢破旧的房子前,有一个敞开式的鸡窝,散养着一群公鸡母鸡,缩着头并不惧怕路过的行人。
低角度在鸡的食槽前抓拍了一张,一公一母,有点喜感。
穿过前面那道门,就是中华巴洛克街区,门内则是些待修缮整治的老建筑。由于天气寒冷,我们并没有在这里停留太长时间,算是到此一游感受了一下老哈尔滨的风貌。
这扇铁门的门槛很高,Evan一条腿跨过来后,中场休息了一下…
临近下午4点,太阳已经下山,天空泛着神秘的蓝色,抬头仰望,光秃秃的树枝映衬着老建筑,略感萧条。
这的建筑很多都是砖结构,外墙并没有再覆盖一层水泥,砖块的堆砌清晰可见。
一眨眼的功夫,街灯亮起,下午4点,这里已经开始了夜生活,虽然冬季里天黑本来就早,但比上海早了近1个小时还是有些不习惯。
打车回到中央大街附近,天空的蓝调已经消失,夜已经黑的很彻底,街道上却依然车水马龙,这里是哈尔滨最热闹的一块区域,也是众多游客会选择驻留的区域。
索菲亚大教堂广场门前,Evan拿着刚讨价还价买来的灯光气球,对着相机摆拍了两张,没带闪光灯,在环境光的照射下只能开大光圈,提高ISO拍摄。
广场的另一侧,Evan妈妈拿着Evan的灯光气球玩起了光绘,搭配上一个星空背景,瞬间B格高了许多。
第二天早起,我们6点退房,车已等在了酒店门口,今天的目的地是260公里外的二浪河林场,位于牡丹江市,是雪乡国家森林公园的一个景点,也被誉为小雪乡,哈尔滨出发去中国雪乡一般会经过二浪河,其距离中国雪乡和亚布力滑雪场都是40公里左右,位于亚雪公路的中段。这里是黑龙江第一高峰——大秃顶子山的腹地。稀疏几十户农家,原生态的民居被白雪覆盖,炊烟袅袅,宛若世外桃源。这里没有“中国雪乡”的喧嚣,没有商业行为刻意雕琢的痕迹,民风淳朴,甚至安静得可以听见雪花飘落屋顶的声音,就像梦中的老家。
一路疾行,过了亚布力滑雪场,路就没那么好走了,天空飘着小雪,路面湿滑了很多,司机也降低了车速,窗外皑皑白雪,一片白茫,银装素裹的北国,我们来了。
到了二浪河已近下午,我们简单收拾了一下行装,便在家庭旅馆内点了几个菜填饱肚子。想着这里天黑的早,吃完饭,我们就再一次全副武装跑到室外,今天的主题是:看雪、玩雪… 不亦乐乎!
从屋子里拿了一个夹雪的玩具,这种夹子可以用来夹出有形状的雪球。
不管小孩还是大人,刚到这里新鲜感还未散尽,所以即使室外冰天雪地,心里的热情却是滚烫滚烫的。
躺在近2米高的雪堆上,软绵绵的~ 二浪河这样的雪堆很多,相比雪乡来说,这里的雪没有被保护,你可以任意去“破坏”。因此,对于玩雪这件事来说,二浪河是再合适不过的地方。另一方面,这里几乎没什么游客,大白天二浪河的街道上也都是空荡荡的,冷的安静,冷的惬意。
一幅东北农村的映画:白雪茫茫中,低矮的楼房,高低不齐的篱笆围栏,道路两旁竖立着大大的红灯笼,远处的山坡上一片雪松林。
自扫门前雪之Evan除雪,第一次见到像推土机一样的扫雪神器,Evan又乐坏了,连忙拽起一把在地上用力推着雪,不过也只能推,没有更多的力气把雪铲起抛往高处的雪堆。
在上面一幅映画的场景下,增加2个人让画面生动活泼了许多,Evan和妈妈打雪仗。
阳光透过迷雾一样的云层,挣扎着露了个脸,却也显得懒洋洋的,浑身无力。这里的阳光仅仅是照明,没有一丝取暖的作用。
一只羊的头骨被挂在屋子外,看着让人一个哆嗦,寒意深入脊髓。
厚厚的雪,依然有植物顽强地生存着,白雪就好似一条棉被,包裹着底下的植物过冬。
周围没有人可以让Evan展示手中的玩具,一匹马就成了他交流的对象,举着夹雪神器,和马儿说着风言马语,自得其乐。
Evan妈妈换上了花棉袄,在雪地里跳跃,雪对于南方人有着巨大的吸引力。
狗在室外被拴着,没有暖气(废话),狗屋门口已经被雪堆积,看着它板寸长的毛发,难道真不怕冷嘛。
二浪河村的房屋,都是自己采暖(并非集中供暖),采暖的方式主要是烧煤烧柴火,所以这烟囱的烟不一定是做饭,而是在供暖~
作为摄影师,自己出镜的照片不多,和Evan在二浪河的一张合影。
整个下午,在外面晃了2圈,每次大概半个小时左右。又是4点不到,太阳落山了,没有了日照,更觉冰冷,家家户户开始起锅做饭。在晚饭前,我独自一人再次出门拍摄黄昏时刻的二浪河。
一眨眼的功夫,已是星空遍野。二浪河的夜晚没有雪乡的热闹喧嚣,没有雪乡的张灯结彩,更没有雪乡的人头攒动。在二浪河,夜了,整个就黑了,除了路边的红色灯笼及家家户户屋里透出的光亮,没有其他景观灯。
地主家的大院……
不远处的二浪河广场上,有一群游客在篝火旁欢唱取暖,我没有太多停留,继续扛着相机边走边拍。
夜更深的时候,在没有光污染的地方,甚至可以看到清晰的银河。无奈天太冷,一个人在没有伴的情况下,打不起太多精神,于是拍摄了2张星空后草草了事,结束了一天的活动。
第二天上午,在吃完早餐后,我们于9点包车出发,前往40公里开外的中国雪乡(双峰林场),依然回到主路——亚雪公路。
去雪乡的半途中,我们选择性的游览了秃顶山和冰雪画廊两个景点。
秃顶山乘坐雪地摩托上山,一路疾驰6、7分钟上山,脸被吹得生疼。(上山的时候单反相机没有拿出包,但用小卡片机记录了一段飞驰上山的片段,GIF画质有限,请期待旅行视频~)
到达了半山腰,风很大,整个大地银装素裹,树被冰雪刷成花白。踏着厚厚的积雪,牵着娃,饱览北国好风光,面对此景,心中也不免雄心万丈。
Evan只露出了一双眼睛,上山的坡有点陡滑,Evan摆好POSE后并不敢乱动,稍不留神,就会跌坐到雪里。
我一个人爬上了小龙顶,游客并不多,大多游客也只是匆匆看一眼,便返回了去,也有几个摄影师在这里找角度取景。今天的光线并不好,太阳始终朦朦胧胧,没有射出光线来,我期待的树拉长了影子在皑皑白雪中的画面并没有如愿拍到。
到了冰雪画廊,天空中亮出一道淡淡的彩虹,太阳依旧朦胧,但这道光晕就像佛光一样,甚是美丽。
远处便是秃顶山,这名字也起的有趣,由于没有太多树木,秃顶山就像一个秃头一样,被白雪包裹,异常显眼,如果在日出日落时拍摄,应该是金灿灿的。
一路走走停停,在下午1点半左右,我们终于到达此次行程最重要的一站:中国雪乡(又称为双峰林场,位于黑龙江牡丹江市大海林林业局境内),在稍作修整后,我们便出门闲逛,我的目的依然是寻找可以拍摄的好机位。上图是下午2点半左右拍摄,斜阳以西。
屋檐上的冰挂,像一把把尖刀一样,看上去有点慎人。
这里几乎家家户户的后院都是白雪堆积,并保存的很好,雪在这里是一种景观,不容许被随意破坏。
色彩虽然单调了些,却似水墨画一般唯美。在冰天雪地里,还有潺潺流动的河水,为画面挽回了一些生机。
在我们所住的家庭旅馆的后院,一整个院子都是雪景,房主特地交代了只能走观赏道,不能破坏这些日积月累堆积起来的雪蘑菇形状。但在这里取景拍摄却是非常的棒,Evan一脸兴奋。
厚厚的雪堆积起来的雪蘑菇,其实很松软,有的时候真相上去捏一把。
阳光依然显得苍白无力,枝头上披着一团团的雪花,看上去像棉花一般。
朦胧的太阳已西下,留下天边一抹暮色。
玉树琼枝,雪压冬云,山舞银蛇… 不知如何形容此此景,似在冰雪寒冻中挣扎。
雪乡迎来了一天中最美的时刻,不同于二浪河,这里的夜像童话一般,美的让人窒息。
从童话世界的栈道上俯拍,雪乡夜色尽收眼底,屋前屋后一个个雪蘑菇堆立着,房顶上的白雪均衡整齐,再配衬上景观灯的照射,晶莹剔透。
童话世界栈道是免费开放的,而另一处梦幻家园景点是收费的,很多团队游客一般会进入,里面除了美丽的雪景外,还有演出,门票150元/人(内景可以百度下有很多照片)。我并没有进去,如果不看演出,纯粹为了拍雪景的话也没有太大必要进入。上面及下面的2张照片都是我在沿河的房屋后找到的,雪景和灯光搭配的也不错,而且我在整个拍摄过程中,没有人经过,非常清静。
中国雪乡的大招牌… 很喜欢雪乡的Slogan:中国雪乡,世界共享。有一种开放而包容的豁达!
我们所住的房屋后院的夜景,没有大红灯笼,连白光也是我用手电筒打的,这是我在进屋前拍摄的。
进屋后暖了一下身子,由于先前Evan在屋内打瞌睡,并没有随我一起出来。想着童话般的雪景不能让娘俩错过,而且虽然天色已黑,可时间尚早,于是再次包裹严实后出门。出来后,天空飘起了雪,雪乡的韵味更加浓郁。Evan在雪乡的宣传照前借着白光拍摄。
东北的糖葫芦个头大,而且冰凉冰凉的。
看,灯笼上覆盖的一层雪像是戴了顶船长帽一般。背景招牌上的火炕、火锅… 看着就能让人热活起来。
Evan在地上找到一块冰块,从头到尾都捏在手里把玩不舍得放,还扬言要带回屋子里,我说冰块只适合在外面这个“大冰箱”里,一旦到了屋内,就会融成水,Evan悻悻地。
夜里在外面拍照,还是有些冷,我和Evan达成约定,倒数着拍,5、4、3、2、1,想着拍完就能回到暖暖的屋内,他的表现积极了很多。这张片子似乎在说:客官,外边冷,里头请~
大红灯笼下,虽然光线比较弱,但只要有光,拍摄不是问题。
在回去前,我们要了一份烤冷面打包,作为黑龙江特色美食,个人认为口味不好不坏,肚子饿的时候,还是挺解馋的。
第二天一大早(其实也不算早,7点半左右),我便出门拍日出,没有好的制高点,就一路沿着边缘寻着太阳光走,在穿过了烧烤一条街后,来到了这里,虽然地势低洼,但绕过了遮挡阳光的山坡,在一垛冰雪前拍摄了一张阳光洒向冰河的照片,在太阳的右侧,是雪乡内一个不大不小的滑雪场。
今天中午要回哈尔滨,由于前一天已经把雪乡逛了个遍,所以上午就在旅馆门前的坡道上滑雪找乐子。
一个20米左右的坡道,Evan玩得很欢,最后连鼻涕都冻住了。
中午12点,我们拼车返回哈尔滨,回去的路线走五常方向,一路冰天雪地,路都找不到… 我们的老司机开得妥妥的。
一路上好多翻在一边的车子,从小轿车到大巴车。两种可能,要么白茫茫的看不清真实路面,一走神就…,要么一个刹车踩不住滑了进去。庆幸自己没有租车自驾,否则这路绝对会开得胆战心惊。
到了哈尔滨,已近晚上6点左右。哈尔滨迎来了今年冬季以来最大的一场雪。
马路上成群结队的铲雪车呼啸而过,快速清除路面积雪,为了拍这段小视频,我被铲起的雪浪淹没了…
在东北的最后一晚,我们在温暖的房间内看着窗外漫天飞雪,回顾着这几天的行程,短暂而充实,冻并快乐着… 我们很幸运,能在回程前观赏到这场雪景;也很怀念,东北这方土地让我们迷恋和不舍。
下一站,再见!
感谢阅读,欢迎交流。
更多亲子旅拍游记,请关注微信公众号,不定期更新~~
雪乡
,
哈尔滨
,
中央大街
,
没有
,
这里
生活圈制作
转载请说明出处,本文地址:
http://www.bike163.net/thread-12664-1-1.html
分享到:
!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qq!
!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qzone!
!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t!
!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pengyou!
收藏
0
相关帖子
•
莫干山好玩吗,有什么好玩的景点
•
莲花洞国家森林公园-九江市濂溪区莲花洞国家森林公园旅游指南
•
北京蓝色港湾-朝阳区北京蓝色港湾旅游指南
•
摩围山-彭水县摩围山旅游指南
•
谷丰园旅游渡假山庄-广州市增城区谷丰园旅游渡假山庄旅游指南
•
仙本那-马来西亚沙巴州仙本那旅游指南
•
大黑汀库区-唐山市迁西大黑汀库区旅游指南
•
中央大街步行街-哈尔滨市道里中央大街步行街旅游指南[组图]
•
大观普照寺-成都市都江堰区大观普照寺旅游指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千斤顶
显身卡
返回列表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骑友大厅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