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切换到宽版 切换风格
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connect_header_login!

!connect_header_login_tip!

!header_login!

!header_login_tip!

查看: 7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那些年关于丝绸之路的故事(甘肃段+额济纳全攻略)

[复制链接] [view_bdseo_push]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20-4-24 18:57:2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敦煌月牙泉



额济纳怪树林



兰州黄河





张掖七彩丹霞地貌



嘉峪关



敦煌鸣沙山



玉门关



额济纳胡杨林



雅丹地貌



居延海日出



这是一条东方与西方之间经济、政治、文化进行交流的主要道路,它最初的作用是传递贸易。它,有一个伟大的名字,那就是—丝绸之路



说起丝绸之路,大家一定耳熟能详。“丝绸之路”在甘肃境内绵延1600多公里,烽燧、城址、驿站、渡口、关隘、墓葬、寺塔、石窟等丝绸之路文化遗址繁星般地分布全境。沿线佛教石窟有70多处,其中敦煌莫高窟、天水麦积山石窟、永靖炳灵寺石窟与洛阳龙门石窟、大同云冈石窟并称为中国五大石窟寺。本篇主要以甘肃河西走廊为主,为您叙说丝路上的故事。







D1:天水,麦积山石窟,宿天水;
D2:天水-兰州,参观黄河、白塔山、羊皮筏子、博物馆;宿兰州;
D3:兰州-张掖,参观临泽丹霞地貌,看日落,晚宿火车;
D4:张掖-嘉峪关,参观悬壁长城、讨赖河、第一墩、嘉峪关,下午坐汽车体验戈壁公路,宿敦煌;

D5:参观莫高窟、玉门关、雅丹地貌,宿敦煌;
D6:参观鸣沙山月牙泉、晚坐火车返回酒泉(嘉峪关);
D7:酒泉-额济纳,参观胡杨林,宿额济纳;
D8:参观居延海、神树、策克口岸、黑水城、怪树林,宿额济纳;
额济纳-阿拉善右旗-巴丹吉林……



(您可以选择跳过此节)
丝绸之路的甘肃段重要点在兰州,从兰州始发的火车,沿经河西走廊,方便快捷,是为首选。
上海到天水
每天5班列车,车程20-24小时,软卧556,硬卧353,硬座206;


天水到兰州
每天40班列车,车程3小时40分-4小时40分,硬座51.5;


兰州-张掖
每天26班列车,车程6小时30分左右,软卧205,硬卧133,硬座75;


张掖-嘉峪关
每天30班列车,车程1.5-2小时,硬座37.5;


张掖-嘉峪关
每天30班列车,车程2-3小时,硬座37.5;


嘉峪关-敦煌/柳园,敦煌郊区火车站,距市区约130公里,拼车30-40/人)

至敦煌火车站,每天4班列车,车程5.5小时,硬座22.5;
至柳园火车站,每天22班列车,车程3-4小时,硬座43.5;
推荐:嘉峪关汽车-敦煌,车程6小时,票价70-85;早上8点,下午2点各一班;
理由:早上到嘉峪关,包车半天100/车,可以游览嘉峪关主要景点,下午坐车可以欣赏戈壁沙漠,约7点半到8点到敦煌,由于西部天黑晚,太阳基本在9点半后落山。


敦煌-酒泉(每天2班列车)




酒泉-额济纳(内蒙古)
只有汽车,约396公里。每天二班,8点半、11点,票价119。
酒泉包车,一般1000-1200/车,来回2000左右;散拼150-200/人;




1、天水麦积山石窟、中国五大石窟之一,5A级,门票70元;推荐
2、张掖临泽七彩丹霞地貌,《三枪》拍摄地,3A级,门票40元;推荐
3、张掖肃南冰沟丹霞地貌,门票60元;
4、白银黄河石林,门票30元;交通地理不方便;
5、嘉峪关风景区,5A级,门票120;悬臂长城,门票21(含明信片);推荐
6、嘉峪关魏晋壁画,门票31;
7、嘉峪关七一冰川,门票100元;
8、敦煌鸣沙山月牙泉,5A级,门票120,骑骆驼100;推荐
9、敦煌雅丹地貌,门票35-40元,玉门关+汉长城,门票40元;
10、额济纳胡杨林门票150;推荐
11、黑水城+怪树林120元、居延海60元、神树10元;推荐




河西走廊沙漠、戈壁风沙大,相机、手机做好防护,以免西沙导致电子产品损坏;



火车呼啸着穿过秦岭,天色逐渐变暗,伴随着的还有四周连绵不绝的山,从翠绿到深绿到浅黄,直至裸露的山体,令你意识到你完全进入了大西北。天水,又称羲皇故里,是伏羲和女娲的出生地。



来到天水,开始了第二次丝路之行。满满丝路,数不清的文物宝藏,说不尽的历史故事。



(点击可放大)



麦积山位于秦岭山脉的一座孤峰上,因其形似麦垛而得名。





东崖大佛上方,是最为壮丽的七佛龛,距地面八十米,一尊尊威严、细致的泥塑,显现了北朝人的精湛的塑造技术,堪称麦积山泥塑之首。



麦积山高达142米,石窟多凌空凿于20至70米高的悬崖峭壁上,有崖阁、摩窟、摩崖龛、山楼、走廊。窟形有人字坡顶、方塌四面坡顶、拱楣、穹顶、方楣平顶、方楣覆斗藻井、方形平顶、圆形小浅龛、盂顶。







麦积山石窟的雕塑,各个朝代都有着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北魏早期的作品,受外来印度风格的影响,一般表现为高鼻宽肩,长腿细腰。服饰多为贴肉罗纱,具有浑朴厚重,古典雄健的特点。





北魏、西魏、北周,以及后来的隋、唐、五代十国、宋、元、明、清,凿窟者前仆后继,造像万千。今天,当我们面对保存下来的194个窟龛、7800多件泥塑、石刻,1000多平方米壁画、8座北朝的崖阁时,无不赞叹、敬仰。




薄胎泥塑











从后秦开始,虔诚的人们用石头和泥巴,一点一点把麦积山刻画成梦想中的佛国天堂。史书记下了十六国的名字和王侯将相们的故事,麦积山却记下了那些蚁民微弱的企盼。



麦积山出来坐34路公交转6路来到伏羲庙。伏羲庙目前是规模最宏大、保存最完整的纪念上古"三皇"之一伏羲氏的明代建筑群。





伏羲像





由于伏羲被冠以“羲皇”之尊,因此伏羲庙颇有宫殿式建筑的模式。整个建筑群坐北朝南,牌坊、大门、仪门、先天殿、太极殿等沿纵轴线依次排列,层层推进,庄严雄伟。



兰州是中国地理版图上的几何中心,古称“金城”,是河西走廊的起点,更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镇。古丝绸之路也在这里留下了众多名胜古迹和灿烂文化,吸引了大批中外游客前来观光旅游,使兰州成为横跨2000公里,连接敦煌莫高窟、天水麦积山、张掖大佛寺、永靖炳灵寺、夏河拉卜楞寺等著名景点的丝绸之路大旅游区的中心。



当一碗热气腾腾的兰州牛肉拉面端上来时,兰州,黄河母亲,铁桥,羊皮筏子等已经浮上心头。这是个工业化城市,是丝路上不亚于西安的重镇。兰新铁路、兰青铁路在这里交汇,历史在这里凝聚。坐在黄河岸边,思绪跟随着奔腾不息的黄河,流向远方,回到过去。



了解丝路,博物馆是个获得资讯非常好的地方。相对陕西省博物馆、故宫博物院、国家博物馆等全国顶级博物馆,甘肃省博物馆只能称得上是逊色些,但是在全国来说仍然是非常值得一去的博物馆,尤其是镇馆之宝马踏飞燕等等国家一级文物。



三狼纽盖彩陶鼎



青铜鎏金虎噬羊形底座



阿拉伯文铜香炉



玻璃莲花托盏



铜编钟



驼铃阵阵,羌笛悠扬。丝绸之路的开拓与发展,东西文化的交融与碰撞,在甘肃留下了无数璀璨瑰丽的历史文化艺术珍品,呈现出了古代文明的辉煌。



降魔尊
前2世纪,中国的西汉王朝经过文景之治后国力日渐强盛。第四代皇帝汉武帝刘彻为打击匈奴,计划策动西域诸国与汉朝联合,于是派遣张骞前往此前被冒顿单于逐出故土的大月氏。



红陶三足鸟形器

建元二年(前139年),张骞带一百多随从从长安出发,日夜兼程西行。张骞一行在途中被匈奴俘虏,遭到长达十余年的软禁。他们逃脱后历尽艰辛又继续西行,先后到达大宛、大月氏、大夏。这是历史上中国西域的第一个使团。



马踏飞燕(国宝级藏品)
马踏飞燕是东汉时期雕塑艺术和铸铜工艺融为一体的杰出作品,在中国雕塑史上代表了东汉时期的最高艺术成就。铜马昂首,四蹄翻腾,马尾高扬,口张作嘶鸣状,以少见的“对侧快步”的步伐奔驰向前。其三足腾空,后右蹄踏在一只正在振翼奋飞的燕背上,燕顾首惊视,与之相呼应,奔马头微左顾,似乎也想弄清楚发生了什么事,而这一切尽在瞬间。



铜牦牛
1980年在甘肃省天祝县出土了一件明代铜牦牛俑,全长120厘米,背高63厘米,重75公斤。铜牦牛有一对大弯角,长40厘米,腹径30厘米,体两侧用细密的平行阴刻线表示长满浓密的长毛。尾巴呈蒜头形,长30厘米,与其它种类牛的尾巴截然不同,是牦牛形象的显著特点,既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又有一定的艺术价值。我国历代出土、传世的牛形象文物众多,如陶牛、铜牛、铁牛等,但牦牛形象却仅此一件,颇为珍贵。



彩绘一佛二菩萨,收于武威天梯山石窟。



黄河母亲。兰州是唯一个黄河穿城而过的城市,人们视为黄河为母亲。



兰州市因黄河穿城而过,这独特的地域特征滋生出独有的水上运输工具-羊皮筏子。



皮筏分羊皮筏和牛皮筏两种。黄河流域的甘南、临夏、靖远等地牛羊成群,为制作皮筏提供了充足的原料。最初是用牛皮胎进行水运,以后在实践中得到发展,将牛皮袋捆在木排下制成皮筏,发展到后来,由于羊皮有材料多、制作简便、便于组筏、轻便、易充气、易搬运等特点,而兴起了羊皮筏子。







中山铁桥,被称为“天下黄河第一桥”。它建于公元一九~七年(清光绪三十三年)。工程由德国商人承建,共花了白银三十万六千余两。桥两端分别筑有两座大石坊,上刻“三边利济”和“九曲安澜”。桥有四墩,下用水泥铁柱,上用石块。弧形钢架拱梁,是后来进行加固工程时增建的。1942年,为纪念孙中山先生而改名为“中山桥”,桥名沿用至今。



穿过兰州桥,对面便是白塔山。宋末元初,白塔山一带为西夏占据。相传,成吉思汗为完成统一大业,曾致书吐蕃乌斯藏地区的萨迦派法王,希望通过会议,和平统一藏区。萨迦派法王遂派一著名的喇嘛去蒙古拜见成吉思汗,但行至兰州时不幸病逝。元朝在1226年冬灭西夏国后,将兰州纳入其版图。为纪念这位死去的喇嘛,在白塔山巅建有佛塔一座垩饰如雪,并修有寺院,白塔山由此得名,并成为宗教胜地。



站在白塔山上,可以登高揽胜,兰州黄河景象尽收眼底。



大西北的美食由于受到伊斯兰的影响,多食牛羊肉,且饮食风格粗犷。来到兰州,品尝丝路饮食,体验丝路文化。兰州的夜市有好几个,作为兰州最后一个地方,推荐去规模最大的正宁路小吃夜市。



兰州烤鱼





牛奶鸡蛋醪糟



羊排骨



辣子



甜酿子



大西北土豆饼



在甘肃素有“金张掖、银武威”之说。张掖是河西走廊的大站,留下了许多闻名遐迩的古迹与珍品,形成了浓厚而独特的文化氛围,均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



张掖,丝绸之路的重镇。如果你有时间,不妨呆个2-3天,这里有马蹄寺石窟、七彩丹霞地貌、亚洲第二大的山丹军马场,祁连山……每年夏天,从西宁到张掖的227国道,更是美不胜收。除了景观,大西北的饮食在这里也应有尽有。






来到张掖正是为了看七彩丹霞,傍晚2点的时候,青旅老板开车送我们过去,40元的门票是我见过最有性价比的景区。





张掖有两个丹霞,一个是肃南的冰沟丹霞,另一个是临泽的七彩丹霞,而后者正是《三枪》的拍摄地,一片七彩斑斓的世界,尽显大西北的爽朗。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当然,眼前这艳丽渐欲迷人眼的丹霞,也不给我们时间去细细的思忖仁或智的内涵,就这么,用或红、或绿、或青、或黄的缤纷面庞,疾速地占领了我们的心田。







张掖丹霞地貌因砂岩含的化学成分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颜色,四氧化三铁和三氧化二铁是红色,氢氧化钠是白色,硫磺是黄色,铝是灰色,铜是绿色,锰是黑色,磷是紫色。





张掖的丹霞地貌,是点、线、面、色块的完美结合,构成了一幅幅动人的画面,那深红色的流动的纹理,就像大地的肌肤,在起伏和跃动中。





2008年当地才开始搞旅游开发,路通进景区,观景台在山头搭起,一批批前来的游客被眼前的美丽窒息。2009年底,张艺谋也被吸引到这里,作为《三枪拍案惊奇》的外景地。当地政府非常兴奋和期待,大导演作品的影响力非同一般,张掖丹霞果然名扬天下 。







夕阳西下,人影在山壁上引出黑色的影子,就像看一场皮影戏一样,煞是好玩。离开张掖,坐上晚风呼啸的列车继续西行。至于张掖,我还会再来的,匆匆而别就是为了再来找的借口,下一次,我会深度的品行河西走廊。



嘉峪关,天下九关之一(山海关、居庸关、潼关、剑门关、函谷关、娘子关、雁门关、玉门关),是明长城西端的第一重关,也是古代“丝绸之路”的交通要塞。站在关城俯瞰茫茫戈壁大漠,遥想当年金戈铁马的塞外场面。





到达嘉峪关的时候才是4点半,周边空空荡荡,在火车站里熬到6点,这才从火车站出来,到外面随便逛逛。嘉峪关市是个典型的大西北工业城市,并且是移民的城市,大多数人在酒钢工作,便在这里安了家。离这里不远的有个地方,酒泉!中国卫星发射基地之一,从酒泉沿着戈壁大漠便可去中国最美的胡杨林额济纳。



8点,约好的师傅准时来接我们,120/车,带我们去悬壁长城、第一墩、讨赖河、嘉峪关景区,到下午2点结束。







悬壁长城,城北8公里处石关峡口北侧的黑山北坡。明嘉靖时期为了加强嘉峪关的防御,肃州兵备道李涵在暗壁以外,峡南侧的山头上开始,监筑了一条长15公里的片石夹土墙。







讨赖河峡谷

茫茫戈壁之中裂开了个大口子,这便是讨赖河峡谷。峡谷虽然不高,但是站在旁边,北风朔朔,依旧不失壮阔。



大西北典型的四合院



横亘在讨赖河之上,连接两端的铁索桥,走在上面还是相当的刺激。



万里长城第一墩,嘉峪关西长城最南端的一座墩台,也是明代万里长城最西端的一座墩台。





嘉峪关景区,门票120,关城内和北方的城墙并没什么区别。如果你包车,完全可以绕到外面再进入关城,



这里便是天下九关之一的嘉峪关,出了关门,来到塞外,戈壁茫茫,好一片苍茫的景致。
不得不说一下,嘉峪关下午有一班大巴是前往敦煌的,行驶在戈壁公路,伴随着绵延不绝的祁连山脉,约7点左右到沙漠绿洲,性价比和时间都非常棒,美中不足的是不能看嘉峪关的夕阳落日。



阵阵“叮叮当当”的铃声传来,一队队骆驼漫步前行。这个场景小时候在电视里就看见过了。从嘉峪关坐车一路西行,数个小时的戈壁看了口干舌燥,正当不耐烦的时候,前面一片绿洲映入眼帘,到了,这里就是沙漠中的绿洲,敦煌!







从丝绸宾馆坐车去莫高窟,8元车票即到。坐落在敦煌鸣沙山东麓崖体上的莫高窟,开凿于公元三六六年的前秦时期。当时,有个叫乐僔的和尚,颇具佛学修养,在丝绸之路上戒行清虚,执心恬静,锡杖林野,化缘施善。当行之三危山时,夕阳西照,犹如佛光万道,金碧辉煌。乐僔惊呼:此乃天地造化。在他看来,天地之间,九州八极,土有九山,山有九塞。惟三危山,以天为盖,以地为舆,聚天地之佛气,闪天地之佛光,天运地旋,风行云蒸,万物群生,事无不应。于是,就为莫高窟的建造敲响了“第一锤”,开凿了“第一窟”,点燃了第一柱香火。后又有法良禅师继续营造,规模不断扩大。由于是在沙山最高的地方造窟,所以就起名“莫高窟”。经过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西夏、元、明、清等朝代的不断开凿、增修,洞窟越来越多,规模越来越大,影响越来越远。





来到莫高窟,不得不提到一个人,谁?王道士!为什么要提他?他发现了莫高窟。
在莫高窟,王道士偶然发现一个尘封千年,有近5万件珍品文物的藏经洞,一个以他为中心的传奇故事由此展开。由于清朝廷软弱无力,他孤立无援,蒙冤受屈;为广开财路,他卖了3万多件文物珍品,所得钱财全部用于维修与扩建莫高窟,没贪一分一厘,却严重破坏了文物;他与洋人斗法,嬉笑怒骂,怪招百出;与忠义之士关千里父女周旋,亦正亦邪,阳奉阴违。同时他也是一个饱受争议的人物。



中国石窟艺术源于印度,印度传统的石窟造像乃以石雕为主,而敦煌莫高窟因岩质不适雕刻,故造像以泥塑壁画为主。整个洞窟一般前为圆塑,而后逐渐淡化为高塑、影塑、壁塑,最后则以壁画为背景,把塑、画两种艺术融为一体。莫高窟唐时有窟千余洞,现存石窟中魏窟三十二洞,隋窟一百一十一洞,唐窟二百四十七洞,五代窟三十六洞,宋窟四十五洞,元窟八洞。





莫高窟壁画绘于洞窟的四壁、窟顶和佛龛内,内容博大精深,主要有佛像、佛教故事、佛教史迹、经变、神怪、供养人、装饰图案等七类题材,此外还有很多表现当时狩猎、耕作、纺织、交通、战争、建设、舞蹈、婚丧嫁娶等社会生活各方面的画作。这些画有的雄浑宽广,有的瑰丽华艳,体现了不同时期的艺术风格和特色。





经变画,通常指将某一部甚至某几部有关佛经之主要内容组织成首尾完整、主次分明的大画。经变在南朝时即已出现,据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南朝宋袁倩画有“维摩诘变”,梁时儒童画有“宝积经变”。莫高窟有经变三十三种,持续时间长的有西方净土变、东方药师变、弥勒经变、法华经变、维摩诘经变,数量最多的是东方药师变。敦煌经变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除了佛经内容外,大量的社会生活内容在经变画中得到生动的体现。许多经变画技巧高超,堪称艺术珍品。





经变画





佛像画



供养人画
在莫高窟甬道的两侧及佛教故事的下方,往往有一行行排列整齐的男女,小的仅有数寸,高的竟达几尺。他们中间有权势显赫的官吏,也有普通的平民百姓。这些人物,都为修造洞窟出过资金,开窟造像时,在洞窟里画上自己和家族亲眷、部下属僚以及侍从奴仆的肖像,表示该窟的菩萨佛像都由他们供养,所以被称为窟主,也被称为供养人。



佛像画
反弹琵琶的飞天,九色鹿救人,释迦牟尼传记,飞扬的胡旋舞等一幅幅壁画,浓缩多少代智慧的结晶。百年前,这里是一片被遗忘的角落。英国人探险家千里迢迢奔到敦煌,用尽心机得到三千多卷保存完好的经卷,五百幅以上的绘画。法国人用预先制好的化学胶布,粘走了26方最精美的壁画,盗走几尊彩塑。随后是日俄等国的掠夺。而中国人却用破木箱子不避风雨地把这些文献搬回北京。于是,有了敦煌的藏经,以英国人最全,法国人最精,俄国人最多,而中国人最烂最不完整之说。



回到市区,避开最热的下午,草草吃了碗搓鱼面,坐上公交来到鸣沙山月牙泉。



鸣沙山·月牙泉地图





敦煌,位于河西古道的尽头,这是一条布满历史遗迹的大道,茫茫的戈壁,无垠的沙粒,稀疏的红柳,无不给人一种莫名的凄凉。











骑骆驼绕行一圈,100/人,终点在月牙泉,从山上往下俯瞰,有一弯弯泉水镶嵌在沙漠里,碧绿的,千年来从不干涸,如果说鸣沙山给人一种壮阔和苍凉感,那么月牙泉就予人温馨和生机。







人们传说古时候某年大旱,田禾枯死,百姓哭声载道,白云仙子飘游于天看到此情此景伤心落泪,泪掉沙地,变成清泉,人们修庙供奉,香火不断。但神沙大仙认为白云仙子夺走了他的香火供奉,便起了移沙填泉的坏心,致使泉越来越小,眼看泉水被沙漠埋没,嫦娥仙子知道后,即将当天初五的新月放在菩萨庙前,顿时,出现了一弯形如偃月,碧波荡漾的清泉,就是现在的月牙泉。





敦煌,就像梦一样,坐在沙山上,看着星星点点的人们,风声铃声不断轻飘在周围,一队队的骆驼从面前走过,把思绪带到了遥远的西域。



包车来到雅丹地貌,这里是戈壁中的一座“古城”,每当晚上这里就会此起彼伏的想起“鬼叫之声”,又被称为魔鬼城。说起魔鬼城,新疆的克拉玛依、罗布泊都有著名的魔鬼城。





雅丹是地理学名词,是维吾尔语中“险峻的土丘”的意思。泛指干燥地区一种风力侵蚀地貌。河湖相土状沉积物所形成的地面,经风化作用、间歇性流水冲刷和风蚀作用,形成与盛行风向平行、相间排列的风蚀土墩和风蚀凹地(沟槽)地貌组合。







航母舰队





在极干旱地区的干涸的湖底中,常因干缩裂开,风沿着这些裂隙吹蚀,裂隙愈来愈大,原来平坦的地面发育成许多不规则的背鳍形垄脊和宽浅沟槽,每当夜晚大风刮来,犹如“鬼嚎”,这便是魔鬼城的由来。



玉门关遗址

城垣完整,总体呈方形,东西长24 米,南北宽26.4米,残垣高9.7米,全为黄胶土筑成,面积633平方米,西墙、北墙各开一门,城北坡下有东西大车道,是历史上中原和西域诸国来往及邮驿之路。







汉长城遗址
千里茫茫,飞沙走石。从这里,丝路继续西行进入新疆,而我们的旅程却转而返回嘉峪关,取道酒泉,前往额济纳,去看那中国最美的胡杨林。



沿着酒泉向北行车7小时左右,便是内蒙古的额济纳旗。这里每年国庆前后的金秋时节,胡杨林是最美的。





当深秋的脚步越来越重的时候,胡杨林青翠的色彩渐渐褪去了,取而代之的是一派金黄,色彩的转换预示着生命中的一个轮回即将结束。





秋风把胡杨树的叶子染黄了,黄得那么无暇,黄得那么繁荣,黄得那般灿烂.在经年累月与风沙的搏斗中,胡杨树有的巍然屹立,有的躯干已经佝偻了,有的倾斜了,有的倒在了地上。











胡杨,能在零上40度的烈日中娇艳,能在零下40度的严寒中挺拔。不怕侵入骨髓的斑斑盐碱,不怕铺天盖脑的层层风沙,它是神树,是生命的树,是不死的树。







参观完一道桥-八道桥的胡杨林,我们又折回二道桥,那里的倒影胡杨林实在太美,蓝天白云杨林衬托出金色世界,让人流连忘返。



二道桥胡杨林



二道桥胡杨林



二道桥胡杨林



二道桥胡杨林



二道桥胡杨林



二道桥胡杨林



二道桥胡杨林



为了看居延海日出,天未亮便起床,简单洗漱,车上边吃早饭边补觉。从额旗至居延海约60公里路程,6点半左右到达。居延海芦苇荡岸边陆陆续续集聚了大批观日出的游客,长枪短炮齐齐对着蒙蒙亮的天际,大家都在期待日出的瞬间。







居延海景区分为三个观景点:一号点观日、二号点观芦苇海、三号点观海,三个观景点之间有免费的电瓶车接送。





居延海自1961年干涸以来,直被白茫茫的碱漠和荒沙覆盖,已成为飞扬沙尘的发源地之一。东居延海解放后已干涸了6次,到1992年彻底干涸。2002年,黑水河首次流入东居延海,2003年首次流入干涸42年的西居延海。随着连年补水,东居延海自2004年8月以来已经很久没出现干涸的现象,至今,东居延海海面面积38.5平方公里,蓄水量达4720万立方米。





黑城遗址位于内蒙古额济纳旗达来呼布镇东南25公里处,是古丝绸之路现存最完整、规模最宏大的一座古城遗址。该城建于公元九世纪的西夏政权时期。公元1372年明朝大将冯胜攻破黑城后遭废弃。至今城内还埋藏着丰富的西夏和元等朝代的珍贵文书。近年来,由于周边地区沙化严重,流沙从东、西、北三面侵蚀黑城,许多遗址已埋于沙下。







城墙用黄土夯筑而成,残高约9米。城西北角建有5座覆体式喇嘛塔,原有的街道和主建筑依稀可辨,四周古河道和农田的残貌仍保持其轮廓。虽然黑城因水源枯竭早在14世纪中期就已成为沙海中的孤城残址了,但两千年前开辟的丝绸之路的北线——居延北线,就在黑城附近通过,因而黑城仍有极高的考古价值。







在额济纳旗达来呼布镇西南28公里处,是一片东西宽、南北长的辽阔地带。这里枯死的胡杨“陈尸”遍野,呈现出古老的原始风貌。冥冥之中,渗透出一股狰狞恐怖的气氛,令人毛骨悚然。







这就是神秘的“怪树林”。这里曾是一片茂密的胡杨林,由于河水改道,水源断绝造成树木大面积枯死。因枯木形态各异、奇形怪状而得名“怪树林”。这片枯树林仿佛在向世人诉说着对生命之水的强烈渴望,体现了它们与恶劣自然环境顽强抗争的不屈精神。







完整的看完怪树林的日落,宣告着此段行程的结束。由于额济纳八道桥地处巴丹吉林沙漠边缘,后续的行程我们将前往巴丹吉林沙漠,敬请关注。
生活圈制作

转载请说明出处,本文地址:http://www.bike163.net/thread-12957-1-1.html
分享到:  !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qq!!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qq! !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qzone!!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qzone! !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t!!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t! !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pengyou!!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pengyou!
收藏收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