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浙江天台山风景名胜区
AAAA
推荐1
[img][/img]
座落于浙江省东中部的天台山,东连宁海、三门,西接磐安,南邻仙居、临海,北界新昌。是驰誉海内外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以佛教天台宗的发祥地和济公的故乡而闻名于世。 1988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1992年又被列为“浙江省十大旅游胜地”。风景区总面积达187.1平方公里,风景旅游资源十分丰富,自古以来有“大八景,小八景,有名有胜三十景,究竟共有多少景,数来数去数不清”之说。天台山集诸山之美,其最大的特点是古、幽、青、奇。东晋文学家孙绰在《游天台山赋序》中描写道:“天台山者,盖山岳之神秀者也……夫其峻极之状,嘉祥之美,穷山海之瑰富,尽人神之壮丽矣。”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足迹遍天下,三上天台山,写下二篇游记,并将《游天台山日记》赫然标于《徐霞客游记》篇首。清代著名学者潘耒在游览天台山后发出了浩叹:“吾足迹半天下,所见名山岳镇多矣,大率山自为格,不能变换。掩众美、罗诸长、出奇无穷、探索不尽者,其惟天台乎!……台山能有诸山之美,诸山不能尽台山之奇,故游台山不游诸山可也,游诸山不游台山不可也。”对天台山的自然景观作了高度的评价。 天台山风景名胜区 天台山的自然景观得天独厚,人文景……[详细]2、赤城山 推荐2
[img][/img]
赤城栖霞:是赤城山的云霞美景。每当旭日东升或夕阳西下,云雾缭绕山腰,霞光笼罩,光彩夺目。元邑人曹文晦《赤城栖霞》一诗形容为:“赤城霞起建高标,万丈红光映碧寥。美人不卷锦秀缎,仙翁泻下丹砂瓢。”导游游览路线:山门——中日友谊林——紫云洞——济公西院——济公东院——悟月楼——玉京洞(赤城道院)——餐霞洞——梁妃塔介绍距县城和国清寺均为2公里,景区面积1.3平方公里。赤城山,又称烧山,是水成岩剥蚀残余的一座孤山,“不与众山同一色,敢于平地拔千仞”。因其山赤,石屏列如城而得名,是天台山中惟一的丹霞地貌景观。赤城山旧时,台州称“赤城郡”,天台县称“赤城”,皆因此山而得名,故赤城山又是台州和天台的标志性名山。赤城山上多岩洞,其中有名称的就有18个。诸洞之名大多带有“云”字和“霞”字,如紫云洞、白云洞、香云洞、栖霞洞、瑞霞洞、餐霞洞等,大概因“赤城霞”和“赤城潮”而命名。这些岩洞均留有佛教、道教胜迹,汉高道葛玄、茅盈于此炼丹,晋高僧昙猷于此建寺,唐天台宗九祖湛然居此讲经,宋-济公居此读书,因而,赤城山又是一座佛道双栖的仙山。赤城山早在千年前即已名闻华夏。晋孙绰《游天台山赋》中就有“赤城霞起以建标”的……[详细]3、华顶国家森林公园
[img][/img]
推荐3
[img][/img]
游览路线:停车场——莲花池——茅蓬——茶圃、休闲阁——云锦杜鹃林——葛仙茗圃——归云洞——拜经台——龙爪池——黄金洞——太白读书堂——华顶寺——智者泉——王羲之墨池——华顶避暑山庄介绍位于县城北25公里,景区面积7.5平方公里。华顶峰是天台山的主峰,海拔1098米。身临绝顶向西南眺望,能看到八大山峰,华顶山状如莲花的花心,四周群山向而拱之、层层相裹、形似花瓢层层围裹,象八叶莲花。“华”是“花”的古字,又当天台最高处,故称华顶。华顶高寒,夏季平均气温不超过25度,是得天独厚的清凉世界,是理想的避暑胜地。这里植被茂盛,自然风光优美。其中尤以变幻无穷的云海、璀璨夺目的日出、清香甘冽的云雾茶、灿若云霞的云锦杜鹃、江南罕见的隆冬雾淞和银装素裹的华顶晴雪而名扬中外,“杜鹃、观日、雾淞、雾茶”被称为“华顶四绝”。华顶还是茶的故乡,盛产华顶云雾茶,相传三国吴时葛玄在此植茶,已有一千多年历史。是日本、韩国茶叶原种地,杭州龙井茶引种之地。在这里度假品佳茗,是最大的享受。华顶山主要景点有建于晋天福元年的华顶寺,至今香火鼎盛,游人如云。还有广袤的葛仙茶圃、拜经台、太白读书堂、黄经洞等。[葛仙茶圃]历史悠久,是……[详细]4、梁妃塔
[img][/img]
推荐4
[img][/img]
梁妃塔耸立于赤城山顶,四面七级,似一柄利剑直刺苍穹,昂然与云霞相吞吐,蔚为壮观。站在梁妃塔下极目四顾,方圆几十里风光尽收眼底,东面国清寺近在咫尺,隋塔耸云;南望天台城就在脚下,古城新城,滔滔始丰;西望桐柏仙山若隐若现;北望天台山莽莽苍苍,层峦叠翠,气势巍峨。介绍梁妃塔位于赤城山,始建于梁大同四年(538),系南朝梁岳阳王萧察为王妃所建,比国清寺隋塔要早半个多世纪。萧察是我国最早诗文总汇《昭明文选》主编萧统(昭明太子)的第三子,“好学善属文,尤长佛义。”大通中封岳阳王,为东扬州(辖会稽、东阳、新安、临海、永嘉五郡)刺史。唐会昌五年(845),唐武宗下诏灭佛,拆毁天下寺院4.6万余所,史称“会昌法难”。梁妃塔、国清寺均未能幸免而遭敕废。唐咸通六年(865),僧宗立劝募修复,三塔仅留其一。五代周显德七年(960),国韶禅师重修此塔,从旧塔中取出舍利子49颗,21颗安放他寺,28颗仍埋在梁妃塔下。据旧志载:塔四面七级,高约20丈,砖砌。每层开一扇假门,层间有短檐突出。古朴仿佛杭州的雷峰塔。国韶重修之塔经历了漫长岁月。入民国后,上三级已毁,下部也破损不堪。民国三十六年(1947),兴慈法师偕同上……[详细]5、济公东院 推荐5
[img][/img]
济公东院位于济公院东边、十八盘上端三岔路口,有白云洞,依山势而建,面积1704.7平方米。另有葫芦形池塘一口,月映池塘波光粼粼,有“葫塘洗月”之景。介绍济公东院位于赤城山上,山门朝西南而开。门口高悬“济公东院”匾额,有门联“-神奇传世代,赤城灵秀甲东南。”山门内为门厅,柱上有一副用活泼诙谐句法撰写的对联:“上上弯弯弯上山门朝-,来来往往往来世路度凡人。”进山门,仅见一条露天楼梯,楼梯头高外敞门上写着“台岳南门”匾额,寓赤城山为天台山南大门之义,是济公堂的入口处。跨进此门,金碧辉煌的济公堂即呈现眼前。济公堂:坐北朝南,四开间,建筑面积410平方米。正门悬挂“济公堂”匾额,金光闪闪,为全国书协顾问权希军老先生所书,笔力苍劲,清秀潇洒。堂前平台,中有近百平方米,视野开阔,群山历历在目,是月夜观赏“葫塘洗月”的观景台。堂门有联:“葫塘洗月、绿树婆娑、清夜钟声连广宇,石窟迎曦、红霞灿烂、吉晨仪礼祭高僧。”进济公堂,迎面见一尊高3.08米,庄严慈祥的济公金身坐像。像上方悬“扶危济困”匾额,旁有联:“生疑求智眠云悟月霞城立庙怀高士,革故鼎新行侠修心赤县讴歌济公。”济公像的座墩分上下两层,上层八边形,……[详细]6、紫云洞 推荐6
[img][/img]
紫云洞位于赤城山山腰,俗称下岩。洞口镌刻“赤城霞”三字,为明万历年间遗墨。洞高、深各10米,宽30米。洞顶危岩,凌虚而出,势欲下坠,实则安如磐石;岩唇滴水,如雪消融,终年不绝,饮之清心净尘。紫云洞山门朝东而开,门上悬挂龙飞凤舞的“紫云洞”匾额。山门内有一个200多平方米的院子,古柏参天,花木扶疏,十分清幽。大殿朝南,傍岩洞而建,黄灿灿耀人眼目。大殿前走廊上竖有两块石碑,其一为“建文帝度岁处”碑。其二为明代诗人杨文骢的《赤城赋》碑,陈寒山手书。洞内供奉佛祖释迦牟尼和观世音菩萨,晨钟暮鼓,香火十分兴盛。[中岩寺]晋兴宁年间(363-365),敦煌高僧昙猷不远万里云游至紫云洞,并在此依洞结屋建造中岩寺,至今已有1600年多年历史。传说当年昙猷在此坐禅,虎怪、蛇精屡欲侵犯,但终为昙猷佛法所困而不敢动,最后远遁他乡。宋夏竦唐时达鼎盛,天台宗六祖章安、九祖湛然都曾在此讲经说法。现在有十数间二层楼房,为浙江省著名的尼姑庵。黄墙青瓦,掩映于古柏苍松修竹之中,肃穆、幽静。[卧佛岩]紫云洞东端高处有一小洞,原为昙猷大师坐禅处,后因五代南齐慧明禅师在此供奉卧佛而名“卧佛岩”。明清时期卧佛毁坏,乡人为纪念战国……[详细]7、琼台仙谷
[img][/img]
推荐7
[img][/img]
琼台仙谷在县城西北8公里处。这里是典型的花岗岩峡谷景区,素有小黄山之誉。沿峡谷北行,山崖对峙,奇峰纷呈,绿水碧潭,飞瀑流泉,渐行渐高,越入越奇。主要有八仙湖之清秀,双阙峰之雄奇,悬空廊之精巧,龙潭瀑之壮美,跨鹤台之孤耸,通天栈道之俊俏,仙人座之灵气等美景。景区毗邻国家重点建设工程桐柏抽水蓄能电站,优美的自然风光、深厚的仙道文化底蕴和现代化大工程的雄姿,完美的结合,让人神往。[琼台双阙]这里溪涧曲折,两山夹峙,一峰在溪谷绝壑中擎天而立,高约30米,犹如石笋,又似青螺倒饮于水。古人以溪谷为舟,螺峰为篙,故名“螺溪钓艇”。石笋上游有碧螺潭,潭水碧绿如茵。潭左有一剑形瀑布泻于两岸之间,上有一石横嵌,俨若石梁,此即“小石梁”,梁内有葫芦潭,峭壁坠瀑。徐霞客称此景“非石梁所能齐也”。[仙人座]在琼台,出峡缝,往南转弯便来到“仙人座”。是在崖壁上自然形成一个浅龛,一人盘坐,绰绰有余,可以想象,当天高气爽之夜,又值明月当空,在此俯视沟壑明灭虚幻,夜岚飘渺,岂不是一片难以名状的神话世界。相传琼台是王乔驾鹤飞升之所。宋代张无梦曾在此炼丹。相关传说:这里是“仙谷”,相传轩辕皇帝在此受金液神丹,晋周灵王太子王……[详细]8、天台山慈恩寺
[img][/img]
推荐8
[img][/img]
天台山慈恩寺位于浙江省天台山南脉龙口处、距离天台县城六公里的白云山上,依洞而筑,汉时即有梵僧隐修,始建年代不详,历来为清修、隐悟之所,俗称岩庵。隋开皇十七年(即公元597年)智顗大师的护法伽蓝在此显瑞,距今也已有1410多年历史。相传康熙皇帝亦曾驻跸于此,向往尤甚,遂下令台州知府绘制天台山全图,寻觅梦境之地,并御赐龙袍于洞中,以为驻跸纪念。不设“门票”,未来也不设“门票”,不设“香花券”。据慈恩寺扩建规划,除了传统的洞窟殿堂,将充分利用十多万平方的洞窟群、以及山体周围岩壁,用现代艺术造就立体《大藏经》、及诸佛本尊的诸多坛城世界;84000多尊不同风格的圆雕、群雕、壁雕、浮雕、线雕、壁画等佛教艺术造像,填补诸多佛教史上的空白。这里的洞窟就是殿堂,殿堂均在洞中。近十多年来,就在这石窟古刹中又发现了几乎被石渣所填埋了的、估计有十多万平方的人工古洞。据说,中科院对其主体洞窟曾考察三年,发现此处将拥有三项“世界之最”:1、人工古洞单洞跨径最大,2、人工古洞双联拱跨径最大,3、有佛教艺术内涵的洞窟总体面积最大。1999年药师佛诞振锡至此、已近九十高龄的该寺前住持——永慈老法师,在2000年8月确信……[详细]9、九遮山 推荐9
[img][/img]
九遮山位于天台县城西南37公里处,在明岩东南面。这里山奇水曲,扑朔迷离,古树古桥古洞古道比比皆是,因地处深山岙,与外界交往少,民风淳朴而敦厚,有天台“武陵源”之称。“九遮山”是因从遮山口开始,至东江村这一段近5公里的沿溪山路,有九座山峦迎面而立,构成了九处遮挡而得名。每一“遮”都有像形的山崖,从第一遮至第九遮,依次为:“苍龙吐舌”、“鲤鱼化龙”、“挂壁狮子”、“明月初升”、“双鹰舞翼”、“独龙嬉滩”、“猛虎下山”、“龟蛇互玩”、“黄龙背印”。山中有一景亚父庙,在九遮山中部,当地人称仙皇殿,每年都举行庙会。庙内奉范增塑像。九遮山天柱峰,四周山形奇异,有的像雄狮长啸,有的如巨龙腾空,有的似剑戟刺空。奇峰之下,阡陌纵横,流水潺潺,古道蜿蜒,秀竹扶疏,一派田园风光。九遮山农家乐:山下现有九遮山农家乐,比较适合自助游兴趣人士、以及三五好友叙旧,是休闲度假的好去处。农家乐里可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干农家活。有趣的是磨豆腐、捣馍糍、炼乌糯、垂钓、采摘野果、捉小鱼、挖石蟹,乐趣无穷。还可品尝到乌糯麦饼、地瓜藤、毛芋杆、笋干、糊辣沸、九遮粟子等农家菜。……[详细]10、天台国清寺
[img][/img]
推荐10
[img][/img]
国清寺位于浙江省天台县城关镇北4公里处,是我国创立的第一个佛教宗派天台宗的发源地,始建于隋开皇十八年(598年),初名天台寺,后取“寺若成,国即清”改名为国清寺。 国清寺曾毁于武宗灭佛和北宋宣和二年。宋建炎二年修复,名列“五山十刹”之一。清雍正十一年下诏重建,至清末、民国时期又有增建。寺院占地2公顷余,按四条南北轴线布列六百多间古建筑,面积超过1.3万平方米。 国清寺南宋列为“江南十刹”之一,现存建筑为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奉敕重修。全寺总面积7.3万平方米、分为五条纵轴线,正中轴由南而北依次为弥勒殿、雨花殿、大雄宝殿、药师殿、观音殿;还有放生池、钟鼓楼、聚贤堂、方丈楼、三圣殿、妙法堂(上为藏经楼)伽蓝殿、罗汉堂、文物室等,大雄宝殿正中设明代铜铸释迦牟尼坐像。像背壁后,有以观音像为中心的慈航普渡群塑,殿两侧列元代楠木雕刻的18罗汉坐像。构成一个拥有2.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达7.3万平方米、8000余间房屋的古建筑群。 浙江天台国清寺与济南灵岩寺、南京栖霞寺、当阳玉泉寺并称我国寺院四绝。……[详细]
全部天台市景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