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切换到宽版 切换风格
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connect_header_login!

!connect_header_login_tip!

!header_login!

!header_login_tip!

查看: 10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韶关市浈江区十大旅游景点

[复制链接] [view_bdseo_push]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20-7-31 00:30: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1、风采楼   推荐1
[img][/img]
  风采楼是明代弘治十年(公元1497年)韶州知府钱镛为纪念韶关藉北宋名臣余靖而建的,屡经重修。“风采”两字取自宋襄称赞余靖的诗:“必有谋猷俾帝右,更加风采动朝端”之名。“风采楼”三个大字,是明代书法家陈白沙(献章)的存世珍品写得柔韧而苍劲,笔力神韵活跃于字中。风采楼西望武水,东临浈江,建筑精巧、古色古香、气势轩昂。风采楼与北京天安门、故宫为同时代同风格的建筑物,楼高22米,正方形,顶为三重飞檐翘角,正中有华饰小圆顶。占地100多平方米,原是砖木结构。1932年,在保持风采楼原有建筑特色的基础上,以水泥钢筋结构重建。这座建筑物曾为韶关市博物馆原馆馆址,现属于博物馆下属单位。……[详细]2、北伐战争纪念馆  
[img][/img]
[img][/img]
推荐2
[img][/img]
  北伐战争纪念馆位于广东韶关市区帽子峰北坡,2008年10月开工建设,经过近两年的筹建于2010年6月29日正式落成,馆藏大量孙中山先生及北伐战争时期文物实物以及历史图片,于7月1日正式向广大市民与游客免费开放。该纪念馆是广东首座北伐战争纪念馆,占地总面积近1.2万平方米。主馆是一幢主体为钢筋混凝土框架二层,外墙为仿古青砖清水墙砌筑。建筑物为二层西式四合院砖木结构楼房,坐北朝南,内设方形天井,南北楼设有楼梯与二楼相通,上下两层四周均有走廊为通道。主馆占地面积1750平方米,建筑面积2966平方米,主体高为12.32米,总投资为899.92万元。馆前一座由中山市政府捐献的孙中山铜像庄严肃穆地矗立于蓝天之下。该纪念馆建设和布展总投资1799万元,分为北伐战争展厅、北伐名将展厅等六大部分。经过近两年的努力,韶关市在美国以及我国香港、中山、珠海、广州、梅州等地区调查征集了大量文物,馆内共征集到有关孙中山先生及北伐战争时期的文物实物81件(含复制品32件),图片410幅。其中,文物实物包括孙中山先生在韶督师北伐时期使用的硬木办公桌、民国时期孙中山纪念画册等珍贵文物,并对孙中山卧室、办公室、参谋作战……[详细]3、韶关通天塔   推荐3
[img][/img]
  通天塔被称为中流塔影,是古曲江二十四景名胜之一。通天塔始建于明嘉靖25年(1546年),万历31(1603年)重修,毁于清咸丰年间(1851年至1861年)。洪秀全领导的农民起义太平军围攻韶关,久攻不进,有个将领登上通天塔观察城中布防,被守城的清军发现,朝通天塔猛烈开炮轰击。通天塔被摧毁倒塌,那个太平军将领也壮烈牺牲。经考古挖掘,古时通天塔遗址仍保留至今,塔基深4.1米处呈现塔基础,在塔西南方向出土大量的青砖、瓦片和砖制构件,共有13个种类160多件,这些文物具有建筑考古价值,为通天塔的重建提供了建筑依据。韶关通天塔于2012年9月29日重建完工,并于上午举行揭匾仪式。这是通天塔时隔近160年之后,再次矗立在韶城洲心岛之上,重现了古时岭南胜景“中流塔影”。如今,如今每逢喜庆节日,市政府都会在江心小岛举行烟花汇演,造型各异、异彩纷呈的烟花,吸引了三江六岸的市民沿江观赏,更为韶城增添了节日的气氛。……[详细]4、韶关中山公园   推荐4
[img][/img]
  公园是孙中山先生1922年5月和1924年9月两次举行誓师大会的会场。园内中山纪念馆珍藏并展览了大批孙中山先生当年在韶活动期间的珍贵史料。由于该园建园历史悠久,园内集中和保留了二十多株古树名木及半枫荷、观光木、榕树、竹柏等国家级保护植物和名贵品种,通过植物造景,近年来又增加了一批园林植物新品种,全园各类园林植物已达二百多种,不但丰富了园林景观,而且向实现生物多样化迈进了一大步。园内的文化广场还是各类文艺活动表演的地方,是韶关市民进行文艺欣赏和交流的重要场所。广东韶关中山公园地处该省韶关市南门外左街,是当地市民日常休闲娱乐的场所。根据《韶关市志》(上卷)卷六714页记载,该公园的前身是韶关飞机制造厂,在中国抗日战争中发挥重要的空防军备生产。自新中国成立后,才改建成公园。地址:广东省韶关市武江区园前路1号类型:城市公园游玩时间:建议1小时……[详细]5、韶关市科技馆  
[img][/img]
推荐5
[img][/img]
  韶关市科技馆位于韶关市韶南大道六公里,占地面积30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8427.6平方米,其中主楼科技馆5050平方米,附楼办公室2477.6平方米。我馆于2004年12月19日正式向全市人民免费开放,逢周三至周日及节假日开放。馆内设有办公室、开发部、展览部、宣教部、工程部5个部室,各类专业人员共25名。目前的展馆有:3D影视体验馆、趣味机械传动展示厅、3D魔幻立体画展、裸眼3D科幻世界、科学原理探究中心、动漫设计坊、韶关消防教育馆以及中国益智玩具展览馆。自开馆以来,科技馆始终坚持“瞄准科学前沿、贴近现实生活、服务小康社会”的服务宗旨,积极发挥科普场馆的阵地作用,承担提供公共科普服务的公益性展览教育,组织各类型的科技培训、学术报告、讲座以及面向青少年和公众的科学实验和竞赛等实践活动,已成为学生学习科普知识的第二课堂。此外,还积极把科普知识送去校园、送到社区、送进农村,通过科普一日游、科普剧表演、图板展示、讲座、发放宣传手册、专家咨询等形式,为广大群众送去科技知识,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韶关科技馆是韶关市实施科教兴市战略、普及科学技术知识、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提高全……[详细]6、粤北华南虎自然保护区  
[img][/img]
推荐6
[img][/img]
  广东粤北华南虎省级自然保护区于1990年1月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粤办函[1990]13号),位于广东省韶关市,南岭山脉南端,地理坐标为沙坪片:东经112°58′22〃—113°02′11〃、北纬24°56′40〃—25°03′11〃;长江片:东经113°49′26〃—114°02′31〃、北纬25°19′50〃—25°27′25〃之间,总面积为16360.8hm2。广东粤北华南虎自然保护区属野生动物类型的自然保护区,地带性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林业用地面积有14867.7 hm2,占保护区总面积的90.8%,森林覆盖率达86.9%。保护区内自然资源保持完好,物种资源丰富。据初步调查统计,保护区脊椎动物有27目85科305种,列入国家重点保护的有35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6种;国家二级保护29种),广东省重点保护的有18种,珍稀蛇类—莽山烙铁头蛇也在保护区内发现。保护区有维管束植物有185科72属1133种,其中列入国家重点保护的有10科12属12种。为了更好保护我国特有珍稀濒危物种——华南虎,保护区于2008年经国家林业局批准,在韶关建立了华南虎繁育研究(基地)中心。基地集科学研……[详细]7、中共广东省委、中共粤北省委机关旧址  
[img][/img]
[img][/img]
[img][/img]
推荐7
[img][/img]
  中共广东省委、中共粤北省委机关旧址分布于韶关市浈江区五里亭、始兴县沈所镇八一村和南雄市瑶坑村,在中共南方局、中共南方工作委员会的先后领导下,旧址当时成为广东人民抗日斗争的指挥中枢。这是我省目前发现尚存的新中国成立前的省委旧址,是党领导广东人民革命斗争的历史见证,意义重大。当年的省委机关以办学校、经商等工作为掩护,隐蔽在粤北地区开展抗日战争,并与国民党-派发动的-高潮作斗争。八一村和瑶坑村的人民群众热心帮助党组织,并为掩护党员同志作出了重大牺牲。位于八一村的奠安围是当时中共广东省委、中共粤北省委机关办公和居住的处所。这座客家方形围楼原高5层,每层1008平方米,围楼内部的木结构、楼板、隔扇等全部被侵华日军野蛮烧毁,只剩下一圈残垣断壁。在瑶坑村,历史亲历者痛诉侵华日军为清剿党员而每天-十余村民的暴行,令人动容。抗战期间,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结下了深厚情谊。时至今日,当地人民群众仍然自发地保护这些珍贵的红色旧址和革命文物。八一村村民利用村内小学内教学楼的二楼教室,开辟了全省乃至全国罕见的村级展览馆,收集陈列了可观的革命文物和资料,还编制了数期历史资料。瑶坑村的村民小心保护革命碑记和中共广东省委……[详细]8、韶关国家森林公园  
[img][/img]
推荐8
[img][/img]
  韶关森林公园位于韶关市区,与韶关市三江六岸交相辉映,原规划包括皇岗山、莲花山,面积2746公顷,现韶关市人大、政府决定将邻近的芙蓉山也纳入公园范围,扩大后的公园面积为4388公顷。扩大后的公园主要分为皇岗山、莲花山、芙蓉山等六大景区。公园由于地处市区,一直以来就是市民健身休闲娱乐的传统场所。因其保持着良好的森林环境,是韶关市的绿色生态屏障,被誉为“市肺”。门票/开放时间5元广东韶关……[详细]9、韶州府学宫  
[img][/img]
推荐9
[img][/img]
  广东韶州府学宫(即韶州孔庙)在沉寂近百年后重现风采。经过两年时间的修缮,这座千年学宫的主要建筑大成殿日前向市民重新开放。读书耕田,是韶关客家人千年流传的优良传统,从张九龄开始,韶关人一直重视文化和教育,保存至今的各姓族谱,都有奖励子弟读书、考取功名的条款;建于全市各地的私塾和学宫,是古代韶关人学子埋头攻读书的见证。韶州府学宫过去是中国封建王朝科举考试和学文习武的要地,而今天则成为当地尊孔劝学、宏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场所。韶州府学宫坐落在粤北重镇韶关市区繁华地带风采路,与韶关市标志性建筑风采楼相邻。史载,韶州府学宫始建于中国北宋景德三年(公元1006年),明万历年间毁于火灾,随即重建。此后,清康熙、雍正、道光、同治年间均有维修。现时看到的大成殿是韶关市现存惟一的明代建筑。历史上的韶州府学宫原是一组庄严雄伟的建筑群。包括有明伦堂、东西两庑、大成殿、崇圣殿、尊经阁、名宦祠、乡贤祠等,占地近万平方米。曾是粤北最重要的官方教育机构,学制分文武两类。《韶州府志》载,当年官至工部尚书的韶关籍北宋名相余靖就是在韶州府学宫考取进士的。此后900年来,从韶州府学宫走出的进士共有70余人。因而直到今天,……[详细]10、大鉴禅寺  
[img][/img]
推荐10
[img][/img]
  大鉴寺位于韶关市风度北路兴隆街的大鉴寺,它的前身是大梵寺。大梵寺始建于南北朝,至今近1500年历史,原址在西河今光孝路一带。唐仪凤二年(公元677年),禅宗六祖卓锡曹溪宝林道场(即南华寺),常被韶州韦剌史请至大梵寺讲经说法。六祖圆寂后,唐宪宗谥为大鉴禅师。后人为了纪念六祖遂将大梵寺改名为大鉴寺。宋绍定年间(约1228年),大鉴寺由西河搬至今兴隆街(原名兴贤坊)。随着六祖在佛教地位的提高,韶州大鉴寺也名负天下。一千多年来,大鉴寺一直是韶州接待天下众僧朝拜六祖真身时投宿的中心场所,故历来香火鼎盛,被视为佛教圣地。1940年,101岁高龄的虚云和尚在重修了南华寺及云门寺之后又来韶州重修大鉴寺。新中国成立后,大鉴寺地产多被某些单位和住户侵占,僧人也被遣散。开放改革后随着国家宗教政策的恢复,大鉴寺又交回佛教界管理,并逐步收回部分遗产。近年来,大鉴寺基本上已恢复原貌,并建造一座集招待、藏经、僧舍等多用途的大楼,恢复了历史上韶州接待佛家四众弟子的中心地位。……[详细]
全部浈江区景点>>>
生活圈制作

转载请说明出处,本文地址:http://www.bike163.net/thread-25065-1-1.html
分享到:  !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qq!!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qq! !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qzone!!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qzone! !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t!!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t! !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pengyou!!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pengyou!
收藏收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