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mg][/img]
| 史可法祠墓(史可法纪念馆)
AAA
[img][/img]
[img][/img]
位于市区丰乐上街。史可法(1602-1645),字宪之,号道邻,河南祥符(今开封)人。南明大臣,抗清名将。清兵南下时,他以兵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督师扬州,坚守孤城,不屈而死。嗣子史德威寻遗骸不得,葬其衣冢于此。清乾隆间建祠。墓园有门厅,入门有参天古银杏,中为享堂,陈列史可法文物史料。堂后为衣冠冢,冢前有砖砌门坊,墓台前立“明督师兵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史公可法之墓”墓碑。墓园西侧为祠堂,后院为新建梅花岭,岭东有“梅花仙馆”,岭北有“晴雪轩”,陈列有史可法遗墨石刻。现建史可法纪念馆对外开放,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肓基地。时代:清地址: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广储门外梅花岭西……[详细] |
[img][/img]
| 崔致远纪念馆
[img][/img]
[img][/img]
崔致远纪念馆位于扬州唐城遗址博物馆西南角,占地十八点六亩,总建筑面积为一千九百五十六平方米,采用唐代建筑风格,与唐城博物馆及周边环境融为一体。该馆主要由三大部分组成,即纪念堂、展厅和研究中心。纪念堂内塑造崔致远塑像,并展示崔致远在扬州的有关场景和他的著作《桂苑笔耕集》及唐代扬州城模型等;展厅主要展示崔致远在扬州供职、笔耕、交游等历史资料;研究中心主要用于征集、收藏、展示各国专家学者研究崔致远的成果、论著、史料和文物。……[详细] |
[img][/img]
| 鉴真纪念堂
[img][/img]
鉴真大师为唐代高僧,住持大明寺。到了56岁高龄,六渡东瀛,历时十年,虽双目失明而矢志不渝。鉴真东渡不但给日本传播了汉传佛教的律宗和天台宗,还带去了绘画、书法、雕塑、医药、工艺、印刷、建筑等盛唐文化,被誉为“日本文化的恩人”和“中日友好使者”。1963年正值鉴真圆寂1200周年,日本举办“鉴真年”活动。周总理采纳了赵朴初“以民间的力量”促进中日邦交正常化的建议,在国内佛教界、文化界同时举行纪念鉴真活动。国务院还决定在大明寺建造鉴真纪念堂,周总理亲自指定我国著名古典建筑专家梁思成主持设计。鉴真纪念堂于1973年破土动工,于1974年11月竣工。鉴真纪念堂由前……[详细] |
[img][/img]
| “张爱萍在方巷”史料陈列馆
[img][/img]
[img][/img]
地处扬州邗江区方巷镇西首粮管所内的“张爱萍在方巷”史料陈列馆,总占地面积3500平方米,分为三个部分:一是张爱萍当年在方巷蹲点的住宿办公区;二是张爱萍纪念园;三是张爱萍在方巷图片展览馆。该馆虽然偏僻,开馆时间不长,却越来越引人注意。张爱萍同志1910年出生于四川达县。他戎马一生,早年曾参加过红军、八路军、新四军。他对苏北也不陌生,早在大革命失败后,他曾来到通如泰地区组织过农民暴-动,打土豪,分田地,发展农会,建立红色政权;抗战时期,张爱萍曾任新四军三师副师长兼苏北军区副司令员,盐阜地委书记,新四军第四师师长,在苏北地区纵横驰骋,组织指挥了多次战斗。解放后……[详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