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魏了翁墓及魏公祠
[img][/img]
推荐1
[img][/img]
市级文物保护单位——魏了翁墓及魏公祠位于蒲江县城东北4公里处的高桥乡潘沟村潘家山山坡上。墓前有一条山溪蜿蜒流过,两岸山坡,均为茂密的松林。墓为土冢,长11米、宽3米、高2.5米。墓前原有清代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秋重竖的墓碑,现已毁,仅存残破片段。附近公路旁原有明万历三十年(1602年)蒲江知县王有仙(宣城人)、清道光十九年(1839年)蒲江知县何咸亭(松江人)所立的“宋魏文靖公先茔神道碑”两通(清碑今运蒲江县文管所保存)。墓前40米处,有石人2尊,两石人相距8米,头已毁,宋代袍服装束,残高1.7米、肩宽0.6米、胸厚0.4米。石兽3尊,头亦毁,残长1.2米、高0.5米、厚0.45米。墓前原为清代光绪年间兴建的魏公祠。墓南50米处过山溪小桥,即为魏公祠龙门,过小桥,进龙门,上11.3米为18级的石梯,即有房屋5前,长30米、宽10.5米,正中一间为楼阁。再上石级,为东、西耳房,各3间,长5米、宽2.5米。耳房再登石级为大殿,面阔17米、进深7米,左右为厢房。正中悬“魏公祠”匾额,内供宋魏文靖公牌位。四周筑有土墙围护。魏公祠内有光绪年间蒲江知县凤全书的“理学名臣”匾,还有光绪十八年(……[详细]2、蒲江石窟
[img][/img]
推荐2
[img][/img]
蒲江石窟位于四川省蒲江县西南10公里处的朝阳湖山崖上和鹤山镇蒲砚村。该石窟包括唐代68龛、五代1龛、宋代7龛、明代1龛、清代10龛。四川省蒲江县西南10公里处的朝阳湖山崖上和鹤山镇蒲砚村。飞仙阁摩崖造像、蒲江石窟即二郎滩摩崖造像,沿崖长约200米间有历代石窟摩崖造像现存87龛,其中有佛、菩萨、天王、力士、金刚、夜叉、飞天等五百五十多躯造像。飞仙阁摩崖造像飞仙阁摩崖造像位于蒲江县西南朝阳湖镇二郎潭两岸山崖上,共92龛,造像777尊。其中北岸87龛,南岸5龛。最早造像为唐永昌元年(公元689年),唐代造像64龛491尊,主要有唐永昌元年(689年)所造瑞像龛、释迦、三世佛、华严三圣、弥勒、观音、千手观音、如意轮观音、地藏、天龙八部、胡人天王。五代造像17龛256尊,有一佛六菩萨、西方净土变等。清代造像11龛30尊,有南海观音、诃梨帝母等。龛形多为长方形,最大的造像为大佛坪8号龛,龛内雕高达6米的唐代弥勒佛。飞仙阁摩崖造像分布于西南丝绸之路古道上,以唐代为主,造像形态各异,形象生动,栩栩如生。题材丰富,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尤其是瑞像龛,是四川省年代最早的菩提瑞像。 龙拖湾摩崖造……[详细]3、石象湖 推荐3
[img][/img]
看点石象寺:位于石象湖境内。据咸丰九年(1859)重修石象寺碑记载:有后汉将军严公讳颜,南征凯还,弃官归隐于此,访西汉将军河南莫公之胜迹,慕山水之珍奇,遂结庐于紫燕岩后,挂弓于汗马泉边,请工人凿石狮石象以壮大观,后成正果,跨象飞升。里人追慕高风,建寺于巅,而石象之名自此始。石象寺距今已1000多年,其间几经损坏,几经修复,现存庙宇为1980年后恢复。目前是浦江县的一个佛教活动点。古象山书院:位于象山最高处的“古象山书院”,海拔632米,占地约700平方米,建筑面积达250平方米,这里是“儒圣兴学“的主要景观。。“古象山书院”原名“象山学堂”,南宋书院教育兴起后更名为“古象山书院”。书院完全是宋代学堂的建筑风格,屋頂的设计也颇具创意,中间为六品官,两边依次为榜眼、探花,上面的横梁则寓意“栋梁之材”。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教育家魏了翁在此接受了他的启蒙教育。如今,书院存有魏了翁的珍贵史料以及南宋理学的相关书籍。介绍石象湖位于成雅高速公路86公里出口、国家级生态示范区——成都市蒲江县境内。它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景区的森林覆盖率达90%以上,大面积的生态园区成为动物、植物共生共存的天堂,是都市……[详细]4、蒲江文庙
[img][/img]
推荐4
[img][/img]
蒲江县文庙大成殿建于蒲江县城东街,毗连东门。据《蒲江县志》记载:“蒲江县文庙建于明朝洪武年间,原于县署之南。又在清朝康熙34年(1695年)迁于东街新建,又于乾隆22年(1757年)及嘉庆25年(1820年)重修完竣。”其庙与东街交界处,建有高大的石屏墙一通,全部系青石墩砌成,石墩之间留有空口,石墙上盖琉璃瓦和宝顶脊梁。长约30多米,厚约80公分,气势雄伟,颇称壮观。庙的由来其庙两侧,各开一门,门侧各建石碑一通,上 书:“文武官员,至此下马”八个大字,以示尊崇孔子。其两门之间,乃一平坝,面积约半亩。向北而行,便是“三桥九洞”。三桥两侧,各砌呈长方形石栏杆。桥下为池,春夏之际,常闻蛙声四起,此起彼伏,似若仙乐之鸣。其九洞之下,各掘一小凼,小凼积水,称曰:“泮水”。在清朝年间,每科入学“秀才”。由“教谕”带领,持香周游三桥九洞,称曰“泮水生香”。桥北有一小坪,坪北地势较高,砌石梯十余级,拾级而上,建筑前厅,厅左(东)为厨房食堂。厅外地面用青石板铺面,面积约半亩。东西两侧,各建平厢房,民国时皆为“蒲江县立高等小学校”初级班教室。再向北行,地势又较高,又建石梯十多级,登级而上,又建正院前厅,门……[详细]5、河沙寺大雄宝殿
[img][/img]
推荐5
[img][/img]
蒲江县河沙寺位于蒲江县城东二十九里的翠峰山山麓,在寿安镇龙泉村6组。河沙寺,兴建于南宋淳熙十六年(1189年),兴公禅师创修。兴公禅师给寺院取名河沙寺。是因为佛祖释迦牟尼,曾教导弟子须菩提(印度舍卫城人):“若化河沙众,皆得阿罗汉。”要教化像印度最长最大河流恒河中沙子一样多的人们,使他们都信仰佛教,都修行成为阿罗汉(《圆觉经》)。元至正中(1341-1362年),河沙寺毁于兵火。明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沙门妙玄修复河沙寺。河沙寺主持玉峰和尚,法名善珵,“幼从蜀王”,跟随朱元璋的第11个儿子蜀王朱椿从南京到成都,宣德四年(1429年),来蒲江主持河沙寺,他“性情简古,戒行精严。日课《华严》,冰暑不辍。民之从化者,如云臻水赴。”景泰七年(1456年)他请来临邛(今邛崃市)梓匠(木匠)王讓(字伯谦)负责重修大雄宝殿,他预备烧制了大量长瓦,用于今后覆盖大殿。长瓦长31.5厘米,上宽24厘米,下宽20.5厘米,厚1厘米。1匹上刻有诗句:“二月取瓦到如今,感得施主来斋僧,淄流细雨无作记,家门请吉保安宁。”“景泰七年二月日,吉旦。”天顺二年(1458年),王讓修建的河沙寺大雄宝殿竣工。单檐悬山……[详细]6、白云盐井遗址
[img][/img]
推荐6
[img][/img]
白云乡盐井遗址位于四川省成都市蒲江县白云乡窑埂村5组,白云乡去丹棱官厅埂公路经过盐井沟西岸。1998年9月成都考古队进行发掘,出土唐、宋陶瓷器残件。大王庙(博济庙)遗址,在盐井沟东。有明弘治五年,清光绪三年、二十年、民国十年石刻文字。该遗址分布在南北长约1000米,东西宽约400米的盐井沟中,现存盐井2口,石砚槽14处,柱洞15处。1号盐井位于盐井沟东侧台地上,圆形盐井内径1.74米,2号盐井位于1号井下游190米处,在盐井沟东岸,直接开凿于岩石上,圆形直径1.75米。沟中柱洞现存15个,圆形,直径0.12米—0.26米,深0.12—0.26米,1号井上游有8个,其上应有盐井,柱洞是安放检槽支架所用。黑摊子基槽遗迹在2号井上游65米处盐井沟基岩上,槽沟长方形共14条,基槽长0.35米—0.95米、宽0.1米—0.17米,深0.07米—0.16米,是架设键槽所凿。2号盐井东北28米沟东岩壁上,有“元和八年”“勾当盐井人通引官王和伯”等人造佛像。灰沙嘴位于2号盐井西北400米处,东西长170米,南北宽150米,堆积厚12—14米,碳渣、灰烬、盐渣、耐火石堆积。该遗址为研究隋唐至清代当地造盐……[详细]7、长滩湖 推荐7
[img][/img]
长滩湖位于成都市蒲江县,与朝阳湖1公里之隔、气势宏伟的长滩湖,湖面3360余亩,水深30余米。湖区4大主水道、3岛、27湾,湖周100余座山峰错落有致,湖上碧波浩渺,两岸青峰叠翠,波光粼粼,倒影悠悠,形成道道绿色回廊、幅幅淡雅天然的画卷。湖区有“金龟岛”、“碧霞湾”、“卧虎岭”、“金钟山”、“玉屏”、“红岩寨”等景点。每个景点伴有一个美丽动人的传说,给人以无限的遐想。湖区的“衬腰岩”为南丝绸之路遗迹,尚存登崖石梯长2.5公里。清道光二十三年(公元1843年)碑文“修整百年崎岖之径,通千万人来往之路,旅客行商同登云路,轻车快马共历亨衡。”据说古时来往行人腰部疼痛,路经此岩,均要将腰往怪石上磨,而后取竹支条衬岩缝之中,如服仙丹妙药,腰痛即愈,疲劳顿消。故名“衬腰岩”。蒲江长滩湖水上运动中心是西南地区唯一高速水上运动中心,离成都80多公里,高速公路40分钟车程,与著名的朝阳湖相毗连,湖面3000多亩,水深30多米,湖面4大支流,三岛27湾,百余山峰连绵起伏,两岸青峰叠翠,倒影悠悠,宛如天然画卷。 地址:成都市蒲江县类型:湖泊游玩时间: 建议3小时开放时间:全天开放门票信息:无需门票。……[详细]8、成都战役纪念馆
[img][/img]
[img][/img]
推荐8
[img][/img]
成都战役纪念馆位于蒲江县西来古镇铜鼓村,已被省政府和省国防教育委员会正式命名为“四川省国防教育基地”。成都战役纪念馆里集中展示的文物、图片、书籍等以不同的载体,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生动形象、客观真实地记录和再现了英勇的人民解放军征战西南、决战川西、解放成都的战斗历程。于2010年成功创建成为国家2A级旅游景区,是成都市著名的红色旅游景区之一。鲜为人知的成都战役“现在很多人都以为,成都是和平解放的。成都战役这段壮烈的历史,应该被世人所知。这是20余万解放军浴血奋战、流血牺牲打下来的,是一千多名烈士用生命换来的。”老兵荆浩说,十多年来,他一直在搜集整理成都战役的史料和文物,希望这段历史能激励更多的后人。1949年12月下旬,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0、11、12、16、18军等部队将胡宗南主力第五兵团七个军5万余人分割包围于新津、蒲江、邛崃、大邑菱形地区,经三天三夜惨烈激战,将该敌全歼。蒲江西来古镇作为成都战役的主战场阻击了敌人西逃的计划,为成都战役的胜利起到了决定性作用。12月27日成都战役胜利结束。解放军对成都进行和平接管,四川得到解放。……[详细]9、石象寺
[img][/img]
推荐9
[img][/img]
石象寺位于川西平原边缘蒲江县城南11公里处石象湖境内。寺庙始建于蜀汉225年,源于三国战将严颜将军隐居于寺内紫燕岩而被人们所称为仙佛之圣地。1992年经蒲江县政府批准开放石象寺为佛教活动场所。石象寺位于石象湖境内。据咸丰九年(1859年)重修石象寺碑记载:有后汉将军严公讳颜,南征凯还,弃官归隐于此,访西汉将军河南莫公之胜迹,慕山水之珍奇,遂结庐于紫燕岩后,挂弓于汗马泉边,请工人凿石狮石象以壮大观,后成正果,跨象飞升。里人追慕高风,建寺于巅,而石象之名自此始。石象寺距今已1000多年,其间几经损坏,几经修复,现存庙宇为1980年后恢复。地址:成都市蒲江县石象湖景区内类型:寺庙游玩时间: 建议1-2小时电话: 028-88591888开放时间:淡季8:30-17:30(春夏秋季);旺季8:00-18:00(冬季),目前景区处于整修阶段,预计2015年初开放。门票信息:无需门票。门票已包含在石象湖景区内,坐船经石象湖过去的话每人需船费30元 石象湖门票:60元……[详细]10、临溪县城遗址
[img][/img]
推荐10
[img][/img]
临溪县城遗址位于四川省成都市蒲江县西来镇白马村12组。南北朝时期西魏恭帝二年(555年)置临溪县。唐天宝末(756年)在此置“行嶲州”,大历四年(769年)正式设置嶲州,将邛州临溪、蒲江两县划属嶲州41年。贞元十三年(797年)唐军收复嶲州,嶲州迁回凉山州西昌市。太和三年(829年)南诏军队攻占嶲州,太和四年(830年)嶲州再度迁此,仍“以蒲江、临溪隶嶲州”。太和六年(832年),始移嶲州于台登城(凉山州喜德县泸沽镇)。北宋熙宁五年(1072年)二月废县,为临溪镇,作为县城长达517年,历西魏、北周、隋、唐、前蜀、后唐、后蜀、北宋8代。明末镇毁残存北面城墙1段,长200米,残高4-5米,夯土基厚5米,遗址清代已开成耕地。随处可见砖瓦、陶、瓷器残片。保护范围:北段城墙遗址200米,东段残迹270米,南段残迹250米,西段残迹250米。整个古城城区,皆属保护范围之内。1982年10月9日,县政府公布为第一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该遗址为研究蒲江历史提供了实物资料。……[详细]
全部蒲江县景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