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屈原故里文化旅游区
AAAAA
[img][/img]
[img][/img]
推荐1
[img][/img]
屈原故里文化旅游区位于宜昌市秭归县凤凰山,北枕高峡平湖,西和南依秭归新县城,东连三峡大坝,景区总面积33.3公顷,总投资3.3亿元。2013年1月被全国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批准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2013年接待人数达108万人次,其中外宾6万多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500万元。屈原故里文化旅游区内屈原祠原址在秭归归州城东五里的“屈原沱”处,唐代始建,元丰三年(公元1080年)更名为“清烈公祠”。1976年7月,因葛洲坝水利工程兴建,屈原祠迁建至归州镇向家坪,更名为“屈原祠”。2010年1月16日,三峡湖北库区规模最大地面文物屈原祠竣工,屈原祠等24处古文物已全部复建完成,三峡湖北库区文物保护工作结束,形成屈原故里文化旅游区。2006年5月,凤凰山古建筑群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文物重点保护单位。2014年8月,屈原故里文化旅游区正式批准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屈原祠屈原祠是屈原故里文化旅游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屈原祠原址在秭归归州城东五里的“屈原沱”处,唐代始建,元丰三年(公元1080年)更名为“清烈公祠”。数代王侯、知州多次重修。1976年7月,因葛洲坝水利工程兴建,迁建至归州镇向家……[详细]2、三峡竹海生态风景区
AAAA
推荐2
[img][/img]
三峡竹海生态风景区又名泗溪生态旅游区,是一个以游览观光、动感体验为主,休闲度假、科学考察为辅的生态旅游风景区,位于秭归县茅坪镇境内。景区距离三峡大坝和秭归新县城9公里,距长江三峡旅游码头10公里,距宜昌火车站40公里,距三峡机场48公里。景区路幽径远,旧为山鬼所居之地;风清气爽,今为身心放松之所。三峡竹海生态风景区是新三峡一个重要的旅游景区。三峡竹海生态风景区地理区域独特,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分明,自然生态极其优美。景区沿大溪水系呈树枝状分布,南北长9公里,东西宽1公里,中心区域面积20平方公里。景区内幽篁修竹,小桥流水,山峦叠嶂,飞瀑蒸腾,植被茂密,竹种繁多,以山、树、洞、竹、水、瀑见长,被誉为“三峡地区的天然氧吧”。三峡竹海内有翠竹万亩,名竹三百,沿溪沿路,漫山遍野,有风拂过,竹浪如海,因以为名。远者苍翠连绵、近者竹横笛竖萧,如诗意画卷,美不胜收。圣水湖中,水尤清冽,倒影小桥楼台、山影天色。可数游鱼,如在云中。在此放排划船、亲水嬉水,其乐悠悠。天水峡间,风光绮丽:玉兔山峰、金鸡报晓、佛像灵山,拔地而起;沿涧可溯溪,桥上可听水,登台可观瀑,天地造化,一处尽得。户外拓展,柳林村寨;美酒山……[详细]3、九畹溪风景区
AAAA
[img][/img]
推荐3
[img][/img]
九畹溪,位于长江三峡西陵峡南岸、秭归新县城西部,距三峡大坝20公里,是三峡大坝库首第一旅游风景区。九畹溪曾是爱国诗人屈原进京为左徒前开坛讲学、植兰修性之地,“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景区的奇山、秀水、绝壁、怪石、名花闻名。现在成为高峡平湖最佳观景点之一。九畹溪峡谷观光景区拥有原始独特的自然风光,和底蕴深厚的巴楚文化。她将长江三峡的雄伟震撼、九畹山水的幽深秀丽、问天地缝的险峻奇特聚于一身。极具楚国韵味的楚宫看台和水上舞台剧《礼魂》、迎宾仪式中的杨林堂鼓、惊险的高空绝技、标准的龙舟赛道、峡江独有的千年悬棺、身着楚服的工作人员都能让您在尽享巴山楚水的同时,进入巴楚文化的独特时空。伟大的屈原精神和巴楚文化尽融于自然山水。地址:宜昌市秭归新县城(茅坪)西部类型:峡谷游玩时间:建议2-5小时门票信息:门市价:180.0元起周一-周五:180元,周六、周日及节假日:210元。……[详细]4、九畹溪漂流探险旅游区
AAAA
推荐4
[img][/img]
九畹溪漂流探险旅游区位于长江三峡西陵峡南岸、秭归新县城西部,距三峡大坝20公里,是三峡大坝库首第一旅游风景区,集探险、休闲、观光为一体。九畹溪曾是爱国诗人屈原进京为左徒前开坛讲学、植兰修性之地,“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景区的奇山、秀水、绝壁、怪石、名花闻名。九畹溪风景区分为水路和陆路两段旅游区,陆路起九畹溪大桥,终至九畹溪漂流起点,沿途有仙女山、界亚、情侣峰、神牛泉、将军岩、美女晒羞、剪刀崖、和尚岩等十余处日自然景观;有与屈原文化紧密相连的问天简、坛包、神鬼石、巨鱼坊、求字碑、砚窝台、笔峰石、灵芝岩等近二十处人文景观;有极具科学研究价值与观赏探秘价值的古岩棺群,上放七具棺材,距今数千年;有正在开发的宗教特色浓郁的圣天观;有人迹罕至,完全处于原始状态的干溪沟,以及天下奇观、鬼斧神工的问天地缝,这一切景点的合理布局,使九畹溪风景区更负盛名,富有浓郁的文化色彩,令人深思飞跃,又美仑美奂,让人流连望返。水路的漂流更是极具魅力,全长13.2公里的漂流河道分上下两段,上段6.4公里的惊险刺激漂流,急滩上飞舟,热情四射,碧水迂回,两岸绝壁林立,人在水中漂,忙里偷闲观赏岩棺群。下段6.8公……[详细]5、西陵峡
AAAA
[img][/img]
推荐5
[img][/img]
风光绮丽的西陵峡,西起秭归县香溪河口,东至宜昌市南津关,全长76公里,是长江三峡中最长的峡谷。因位于“楚之西塞”和夷陵(宜昌古称)的西边而得名。西陵峡以三峡大坝为分界点,分为上下两段。上段全部在秭归县境内,峡中有“三滩”——泄滩、青滩、崆岭滩,有“三峡”——牛肝马肺峡、兵书宝剑峡、崆岭峡,有屈原祠和全国最大文物复建保护地——秭归县凤凰山,有中国唯一龙舟训练基地——秭归县国际龙舟训练基地。下段有两峡——灯影峡、黄牛峡,有黄陵庙、三游洞等古迹。西陵峡中的兵书宝剑峡,位于香溪与长江的交点处,有昭君出塞之地—香溪河谷,有“兵书”(古悬棺)、“宝剑”等景观。从兵书宝剑峡向东过新滩不远,有牛肝马肺峡。牛肝和马肺其实都是地下水中碳酸钙沉积形成的钟乳石。如今牛肝还完整,而马肺则在清光绪二十六年被入侵的英-舰轰掉了下半部,使马肺残缺不全。郭沫若游经三峡时在《过西陵峡二首》中又以“兵书宝剑存形似,马肺牛肝说寇狂。”谴责了责英帝国主义侵略我国大好河山的罪行。过三峡工程后往西行10公里,就进入了两岸峭壁耸立,如斧劈刀削一般的崆岭峡,其间夹有天下闻名的险滩—崆岭滩,这里水流湍急,由“大珠”、“头珠”、“三珠”等……[详细]6、屈原祠
AAA
[img][/img]
推荐6
[img][/img]
屈原祠又名清烈公祠。位于秭归城东南一公里处的向家坪。屈原祠于唐元和十五年(820)归州剌史王茂元首建。并撰写了《楚三闾大夫屈先生祠堂铭并序》,称屈原“义特百夫,文雄千古”。宋元丰三年(1080)神宗赵顼封屈原为清烈公,扩建为“清烈公祠”。后各个朝代曾多次重修。1966年7月,因兴建葛洲坝工程而从屈原沱迁建于向家坪,占地300公顷,有山门、大殿、左右配房、屈原铜像、碑廊、展览大楼及衣冠冢等建筑物。............屈原墓,位于屈原祠内后部。又称屈原衣冠冢。为长方形前、后室砖墓,前有墓门,木棺置于后室莲花座上。四周环砌石护栏。墓前设六柱五间三重檐八字开扇形石碑亭,柱上刻楹联,中间嵌“重修楚大夫墓碑记”碑。两侧立明代石狮一对。(第二批)地址:湖北省宜昌秭归县屈原祠游玩时间:建议3小时开放时间:8:00—16:30……[详细]7、链子崖风景区
AAA
推荐7
[img][/img]
链子崖景区位于长江西陵峡南岸,屹立于兵书宝剑峡和牛肝马肺峡之间,因“链子锁崖”而得名。在神秘的北纬30°线上,西陵峡兵书宝剑峡峡口,有一座布满裂缝的大山壁立大江,这就是名闻遐迩的链子崖。链子崖早年名叫“锁住山”、“锁山”。《归州志·山水》载:香溪“东流三里为兵书峡,又名白狗峡。峡南石壁中折,广五尺,相传有神力关锁,历久不坠,谓之锁山。”2001年,秭归县政府修建沿江公路时,打通了链子崖隧道。他们为了不忘先人们攀登链子崖的艰难,在原来的路段上恢复了早已废弃的铁链。北纬30°线,集中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许多神秘的文明印记:地球之巅珠穆朗玛峰,海底最深处马里亚纳海沟,美国的密西西比河,伊拉克的幼发拉底河,北非撒哈拉沙漠的火神火种壁画,死海,巴比伦的空中花园,百慕大三角区,玛雅文明遗址,埃及的尼罗河、金字塔群和狮身人面像,中国的长江、钱塘江潮、黄山、庐山、峨眉山、悬棺、佛光、圣灯、神农架、古老三星堆……链子崖传说锁住山有一个民间传说:古时候川江有一条龙,妄想去东海与龙王决一雌雄,称霸海上,于是从川江上游出发,在路大发淫威,直向东海扑去。没想到一头撞在兵书宝剑峡的宝剑上,被大禹的镇江宝剑斩掉了头……[详细]8、五龙温泉风景区
AA
推荐8
[img][/img]
五龙温泉度假区位于郭家坝镇西南庙垭村仓平河畔,地处鄂西生态旅游圈黄金区位,距宜昌城区百余公里,是离宜昌城区最近的温泉。这里群山环抱,山峦如巨龙冲天而起,有渔王寨、系马桩等“仓平八景”,五龙温泉出入其间。五龙温泉资源独特,环境幽雅,景色宜人,温泉内含有多种有益人体健康的矿物质。……[详细]9、宜昌白云山 推荐9
[img][/img]
白云山坐落于宜昌城区西北边界处土城乡境内。海拔1089米的白云山,峰峦峻秀,横看成岭,侧视为峰。宜昌人称它为江南第一峰。在白云山下界岭处有一尊三棱形的界碑,镌刻着长阳、秭归和宜昌三处地名,宜昌人戏称此处为“一脚踏三县”。自唐朝开始白云山是峡州(今宜昌)通往施南(恩施)、湖南和四川的古驿道必经的要塞之处,至今在望州坡上尚有驿站和茶楼酒店的遗迹。 古时白云山被称为望州山。北宋时欧阳修曾登上此山,写下《望州坡》的诗句,“崎岖几日行山倦,却喜坡头见峡州”。如今晴好的天气在坡头上可以看到宜昌城的雄姿。白云山从山下至望州坡只有一条古老的石板路,这一条石板阶梯远看如同一匹白布由山腰直落而下,宜昌人称此石级为白布梯。有山歌描绘白布梯:“上山山路逼,下山山路陡,上山和下山,偏多行人走。” 至清朝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一位道教的天师在望州山的峰顶修建庙宇一座,名曰白云观。从望州坡筑起七十多步阶梯曲折通向山顶,一时间白云观的香火甚旺。后因庙宇废毁,宜昌人从此将望州山称为白云山。但同治年间《宜昌府志》仍以望州山为……[详细]10、秭归玉虚洞 推荐10
[img][/img]
导 游 : 秭归玉虚洞属于石灰岩溶洞,洞中有清泉长流。去玉虚洞最好选择夏季和秋季,洞中凉爽宜人,并且秋天还可以品尝当地特产——蜜桔。 介 绍 : 秭归玉虚洞位于秭归县香溪镇东2公里的谭家山麓,为石灰岩溶洞。其历史悠久,相传远在唐天宝五年(746年),即被四川猎人发现,从此探奇者不绝,成为西陵著名的风景点。 玉虚洞洞口呈半月状,青石上刻有“玉虚洞天”四字。入洞向右行,循石阶而下约50余级,即可达正厅。正厅轩敞,略具长方形。高约50米,长约85米,宽约40米,全洞共3600多平方米,宏敞壮丽,浑如地下宫殿。洞中清泉长滴,气候宜人,钟乳石是正厅的主要景观,它们千姿百态,无所不肖,其附于四壁者如飞禽走兽、奇花异草,其挂于洞顶者如旗幡宝盖、宫灯画屏,仿佛一座地下宫殿,陈列着无数奇珍异宝,令人眼花乱,目不暇接。最令人惊叹者,是一根高约10余米的巨大钟乳石,其形如龙盘石柱,十分奇异。洞内外摩崖石刻和碑刻其多,现存最早的摩崖石刻为宋朝谢崇初所题,最长的碑刻为清甘立朝、甘立亭兄弟所撰《游玉虚洞记》。 洞下的香溪河,水质上乘,可煮佳茗,唐“茶圣”陆羽早有定评。 餐 饮/住 宿/购 物 : ……[详细]
全部秭归县景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