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红军渡·西武当山景区
AAAA
[img][/img]
[img][/img]
推荐1
[img][/img]
苍溪城东南3公里处的塔山湾嘉陵江畔有一古渡口。这里依山傍水,地势险绝,山岩陡峭,林木葱笼。嘉陵江由北而南,逶迤而来。波涛拍岸,江山如画,景色宜人。这就是闻名遐迩的红军渡。1933年春,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为配合中央红军北上抗日,奉命渡江西进。-军阀田颂尧部纠集53个团的兵力,在长达200公里的江防线上重兵把守,严密布防,妄图凭借嘉陵天堑,阻我西进,伺机围攻四方面军,为粉碎敌人的阴谋,贯彻中央“渡江两进、北上抗日”的战略方针,红军以塔子山为主渡口强渡嘉陵江,向敌人展开猛烈的攻击。大军西进,势如破竹,-惨淡经营的江防,一夜之间土崩瓦解。红军挥师北上,踏上新的征途。新中国成立后,为缅怀红军将士的英勇业绩,纪念红军胜利渡江,苍溪人民将塔子山下的渡口命名为“红军渡”。1980年7月,“红军渡”被省人民政府确立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八一”前夕,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六十周年之际,一座雄伟的红军渡江塑像耸立在嘉陵江边,给这片渗透红军鲜血的英雄土地增添了新的风采。塑像系紫铜板冷锻制成。高9米,长13米,生动再现了红军渡江的战斗场景。塑像底座由黑色大理石砌成,-元帅挥毫题写的“红军渡”三个金光闪……[详细]2、苍溪梨文化博览园(苍溪梨博园)
AAAA
推荐2
[img][/img]
苍溪,被称为梨乡,可见她不只是我们的家乡,也是梨的家乡。梨早于我们,来到苍溪,一落脚,就不想走了。经过数万年的自我繁衍,经过数千年的人工培育,已有30多个品种的梨扎根在了之片土地。唐武宗、康熙等历朝帝王,杜甫、陆游等文人墨客,或对苍溪梨大加赞赏,或留下千古不朽的诗篇。正是因为苍溪梨品种繁多,而且品质优良,梨乡人在嘉陵江边给梨建起了一座真正的大观园。这就是闻名蜀中的苍溪梨文化博览园。苍溪的梨文化博览园占地300多亩,内设有梨文化展示区、梨乡民俗与农耕体验区、梨休闲养生文化区等三个各具特色的主题区。梨文化展示区内有梨祖文化园、百年老树园、雪梨认养园、雪梨新品园、世界梨品展示园和梨文化博物馆。梨乡民俗与农耕体验区内有梨乡农耕种植园、梨乡乡土果树品种园和梨乡民俗展示馆。梨休闲养生文化区仙有梨花伴月台、梨休闲养生茶吧、雪梨赋与梨乡雕刻工艺品展示馆。春季,你可来这里赏如海的雪梨花;秋季,你可来这里品正宗的苍溪雪梨。夏冬呢,你可一睹园内浓缩的中国梨文化,观苍溪的民风民俗,体验农耕文化与现代科技文明在此的完美融合。苍溪梨文化博览园现种植世界各地名优梨品42种,梨树11000株。近代伟人毛泽东、周恩来、……[详细]3、天曌山国家森林公园(原名天台山)
AAAA
[img][/img]
推荐3
[img][/img]
天台国家森林公园位于广元市回龙河附近,2008年地震后,重新建设,因为了避免和成都天台山重名,改为天曌山。天曌山国家森林公园(原名天台山)在广元城区14公里,是经国家林业局批准的国家级森林公园。地处龙门山和米仓山南麓,面积26平方公里,海拔1100-1700米。原名天台山,山顶部有一平台,常在云雾之中,故名“天台”,古时就为川、陕、甘、的道教名山。天曌山上数万亩森林密布,郁郁葱葱。大风吹来,松涛狂吼。烈日当空,浓荫蔽日,登高眺望,一览众山小。园内景景不同、景景相映。天曌山四周最高海拔1602米,天曌山海拔1200米,山顶有100多亩的开阔林地面积,这一明显的悬殊使这个天然的奇特景观更是明显。天曌山森林覆盖率达98%以上,而且树种大部分是生态的柳杉树。茂密的森林、宜人的气候、幽美壮观的自然人文景观,成为人们理想的消夏避暑之地。天曌山不但有自然景观蟠桃石、九龙山、走马岭、司马光读书台、苍溪河、天池湖、雪坪、银子坑、汉王洞、藏经洞,好汉坡神仙桥等充满神奇和优美传说的景点。另外还有山牛、苏门羚、黄鹿、野兔、灵猴、金雕、云豹、林麝、貉、锦鸡和画眉等珍奇动物以及野生天麻、香菇、木耳、板栗等产品。天……[详细]4、望天观 推荐4
[img][/img]
望天观位于苍溪北部,山势巍峨,奇峻秀美,远远望去,象一列向前奔驰的火车头。它常年云雾笼罩,夏季一雨成秋。望天观最低海拔400米,最高峰为1200米,素有“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说法。望天观正面、左面、右面为笔直的山崖,猿猴难攀,后面与连绵起伏的山王顶相依。这些山峰突兀耸立,挺拔险峻,景色壮丽。历代文人、学士都多加赞美,因而名传遐迩。山间有八人围抱号称活化石的千年银杏树,还有唐代的千佛石刻遗迹等历史文物,现保存完好,形象逼真。“望天观”这个名字是从何而来呢?按《中国历代帝陵》记载,明朝第十五代皇帝朱常洛(光宗)即位后,郑妃献美女四人,光宗肆意淫乐,不理国事,不久患病。内医崔文申进泻药使皇上病情加重,接着鸿胪寺丞李可灼给他服下两粒红丸,光宗次日便死去,这位短命皇帝终年才36岁。宫廷大臣怀疑是郑妃指使崔、李二人所为,于是崔、李被押往外地准备处死。这件奇案史称“红丸案”。又据《明史宫廷内记》记载,光宗在位时,主部天官王赐与崔、李二人交往甚好,感情深厚。王赐老家居巴西郡(今阆中)苍溪北溪沟(今天观乡柏溪村二组),这里山陡峰奇,展手能摸天。所以,后来人们按“王天官”的谐音称这里为“望天观”(埋……[详细]5、苍溪文昌宫 推荐5
[img][/img]
文昌,是苍溪出名的旱码头。这旱码头,是相对靠近江河的水码头而言。在交通不便利的古代,人们建场镇并不看好旱码头。因为靠江河的集市不但用水无忧,出行办事或周转物资都可以借水而行。因此,人们不相信,哪个旱码头能有持续千年的繁华。那苍溪的文昌场,何以成为一个例外呢?原因肯定很多,但这里有千年不倒的文昌宫存在,或许是其中的原因之一。何为文昌宫?你可能不假思索地说,那不就是敬奉文昌帝君的神庙吗?你只说对了一半。这里的文昌宫,最初可不是为敬奉文昌帝君而设,而是开设的一个学馆。在古代,人们迷信风水。文昌场还不叫文昌的时候,有人就认定这里是块风水宝地。凭据就是下边两句话:两山共一头,狮子滚绣球。谁葬这块地,世代作王侯。这两山,指当地的金魁山与铨子寨(今权家寨)。一头,指两山共连的平坝,今文昌场的主体部分。如是立于可同时望到这两山的合适位置,那里的地形确如两只狮子在平坝上翻玩。既被认为是风水宝地,自然有人争抢。古时,这里不但人居密集。金魁山这边有道观,铨子寨那边有五香庙,都看好这狮滚绣球之地。试想,两山间的平坝只有那么一点点地,到底供谁家去作坟地呢?听老人们说,当地大族争到最不可开交的时候,那偷尸移坟就是……[详细]6、苍溪县白鹭湖水利风景区
AAA
[img][/img]
推荐6
[img][/img]
白鹭湖位于苍溪县白桥镇宝珠村境内,距县城31km,该水库于1973年动工修建,1976年全面竣工,是一座以农业灌溉为主,兼有防洪、养殖、旅游等综合效益的中型水利工程。水库坝址以上控制集雨面积19.3km2,总库容1440万m3。设计有左右干渠2条48.57km,设计控灌白桥、禅林、东青、八庙四乡镇的2.58万亩农田。地处川北旅游环线,占地面积约28平方公里。是第十三批国家水利风景区,四川省“十佳最美人工湖”。这里,峰峦叠嶂、松柏葱郁、俊美清幽、沟壑蜿蜒,水生态环境良好,人文资源丰厚,依水而生的农耕文化古典而优美,完美绽放“幽、深、秀、奇”的独特魅力。正在开发中的白鹭湖国家水利风景区涵盖康养度假的核心景区白鹭湖、休闲观光的龙门坝优质粮油基地、亲水游憩的水磨河、展示民俗农耕文化的主题农庄和白桥坝现代农业园区,以及休闲购物功能的风情小镇,幅员面积17平方公里。春天里,万亩金灿灿油菜花是你回归自然、放飞希望的绝好去处;一年四季,白鹭湖开放休闲垂钓,带给你渔乐无限;探访佛教圣地龙门寺,让你一切超凡、一切脱俗、一切自然,蓦然回首!亮点:白鹭湖属原生态自然景区,水生态环境良好,人文资源丰厚,依水而生……[详细]7、中土观音寺
[img][/img]
推荐7
[img][/img]
中土观音寺位于苍溪县城东北三十公里的中土镇麻溪浩对岸,与中土场隔河相望,犁苑滩上游。始建于宋代,清乾隆六年重建,为苍溪境内保存完好的古建筑群。占地面积7441.5平方米。中土观音寺前后呈三层四合院布局,整个布局得体,结构紧密。大小房屋六十余间,其山门、万年台、钟鼓楼、观音殿、大佛殿均在一南北向的中轴线上,两侧为偏殿和厢房。钟鼓楼与两侧佛殿为全寺主体建筑。钟鼓楼为三重檐歇山式屋顶。最高层檐下施五铺作计心造斗拱,除柱头转角铺作外,四边各施补间铺作四朵,每朵拱的耍头后部接一横木成昂尾状连接内檐;中层檐下施刘铺作计心造斗拱,铺作法与上相同。但前后面檐下的华头作成象鼻状,并出有45度斜出象鼻状假昂。最下一层,左右各延伸三间,共面阔七间,长29.3米,进深12米,通高19.3米,除柱头铺作外,各间均等分的用补间四朵,全为六铺作偷心造。钟鼓楼火球顶至地面,高达20余米,实为壮观。观音殿为一单檐悬山屋顶,面阔六间,长23.8米,进深13米,檐下斗拱除柱头铺作外,其余包括普柏杉在内全部被锯掉。柱头铺作为六铺作,实际上是栌斗上重递增长的三个假昂重叠而成。柱径较小,屋架为九架椽屋、五椽袱,前后乳袱用四柱,脊……[详细]8、苍溪临江寺
[img][/img]
推荐8
[img][/img]
临江寺位于县城西1公里处的嘉陵江西岸,因紧靠临江渡故名。唐广德元年(763)杜少陵送客至此渡并题《送客至苍溪放船归阆》一首。苍人为纪念诗圣此行为之建亭,并在亭东刻“放船台”三字。南宋诗人陆游北上南郑游此亭,题留“最忆苍溪县,送客一亭绿”句。明代在该亭左侧石崖上凿洞奉佛,明成化年间(1465-1487)四川督学吴智的《舟泊苍溪题》七律诗中有“居民依麓茅为舍,古寺栖岩石作床”句。清乾隆二十六年(1771)知县余大鹤修筑城垣在此取石,兼顾建寺。道光二十八年(1818)知县泽宽完成慈云阁和两侧石殿。同治十年(1871)知县蔡懋康再次扩建,在慈云阁两侧各增一洞,巧架石廊,泥塑、石雕神像数十尊,配置木结构亭、台、轩、树,绕以石栏、围墙,最成规模。入山门向右循石级扶栏而上,有八仙洞。寺正中底层为石凿韦驮殿,宽1.6米,高2.5米,门上石匾有书法家宋灏书写的“嘉陵第一楼”。殿内正中有石雕韦驮注目肃立。韦驮殿外左右两侧石壁刻有知县蔡懋康书“神仙洞府”4字,字径1.5米。殿对面原建有古戏楼一座,殿与戏楼间的院坝中植奇花异草,戏楼两侧石栏围绕,栏外古木参天,寺西头为“波光竹影轩”,古朴雅致。轩前翠竹葱茂,轩……[详细]9、红四方面军强渡嘉陵江渡口遗址
[img][/img]
[img][/img]
推荐9
[img][/img]
红四方面军强渡嘉陵江渡口遗址(苍溪县)红军渡——红四方面军强渡嘉陵江战役遗址。红军渡原名塔山湾渡口,是红四方面军长征出发地,红军渡位于县城东3公里处的塔山湾,国道212线从渡口之上贯穿而过。塔子山山高林密,前山陡峭,居高临下,后山低缓,叶茂林深。渡口在两山之间的峡谷口,森林茂密、滩头平坦、江面狭窄、水流缓慢、对面地势开阔,利于战前隐蔽和渡江登陆。1935年3月28日,为了迅速贯彻党中央“渡江西进”的战略方针,红四方面军总指挥徐向前、副总指挥王树声以及红三十三军军长王维舟,亲临前线,观察敌情,寻找渡口,选定此处为强渡嘉陵江主渡口。解放后,为纪念红军渡江胜利,将渡口取名“红军渡”并勒石以志。1980年7月7日,四川省政府公布“红军渡”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84年10月,徐向前元帅题“红军渡”3字。1987年一座高9米,长13.1米的红军渡江冷锻铜塑群像在这里落成。划定了2000平方米的文物保护区,建六角琉璃瓦仿古亭、拱桥、平台,修整了当年红军先头部队隐蔽渡江的石室;塑像东南广植花草树木。如今红军渡已成为红四方面军强渡嘉陵江战役纪念地,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全国100个红……[详细]10、西武当山 推荐10
[img][/img]
中国西武当山位于苍溪县城东南角,因其形如笔架,古时叫“笔架山”,是中国西部罕有的以“武当”命名的道教名山,历代都是道教圣地,自古称之为洞天福地。明朝时修建玄帝庙,内藏“真武镜”,永乐年间大兴武当道教时改为武当山真武宫,之后又更名为“西武当山”,由中国道教协会常务副会长张继禹大师题写山名。西武当山雄塞嘉陵,山势巍峨,突兀挺拔,与道教仙山“云台观”遥相辉映;山里山外自然形成的两个太极图,阴阳相生、银水归堂的独特风水,凸显道教风韵,实乃天造地设。位于山腰悬崖峭壁间的“二仙坪”,历史上凿建有老君洞、天师洞、娘娘洞、八仙洞、牛王洞等道教景观,仙气萦绕,道风充溢,令人神往。近年来,苍溪县委、县政府十分重视道教文化资源的挖掘与开发,决定建设“道教文化园”,打造“中国西武当山”道教文化旅游品牌。一期工程为真武宫恢复重建,由四川省政协委员,广元市、苍溪县道教协会会长张绍国捐资1300万元建设。2006年6月开工,占地近20亩,修建房屋5000多平方米。除了真武殿、文昌殿、慈航殿三个殿堂外,还有长生斋、养生斋两处斋堂,两处养生茶房,市县道协办公室、法物流通部、香蜡供应部、小卖部、文化陈列室、会议培训室、单……[详细]
全部苍溪县景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