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宿州市博物馆
AAAA
[img][/img]
推荐1
[img][/img]
宿州市博物馆,位于宿州市政务中心对面,占地50亩,建筑面积1万平米,2010年10月建成开放。建筑风格充分吸纳了汉文化元素,仿汉式高台大屋顶规制,大理石外墙,正立面镶嵌着取自汉化像石图案的浮雕,庄重古朴。全馆共分为三层:一层为库房、办公区域、临时展厅和民间艺术馆。其中,民间艺术馆包括地方戏曲、埇桥马戏、民间工艺、书画艺术和灵璧奇石5个部分。二、三层是展示宿州历史文化展厅,包括九州通衢、人文溯源、秦汉雄风、汴水咽喉、明清遗韵、现代风云、人杰地灵等7个部分。展陈文物700余件,馆内集展览、收藏、陈列、研究、传播于一体,史料翔实、图文并茂。宿州市博物馆是副处级事业单位,下设办公室、陈列部、宣教部、保管部、保卫部四部一室,现有员工36名。全馆上下努力做好免费开放工作,经常举办各种主题讲座、临时展览和交流活动;精心完成展陈提升工作,充实展陈内容;尽力做好文物的征集收藏、保管保护和科学研究工作。在各级领导和广大观众的关心支持下,宿州博物馆被评为国家三级博物馆、安徽省“十一五”十大地标性建筑、第四届安徽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宿州博物馆已经成为研究保护、宣传展示宿州历史文化的平台和窗口,成为宿州人民的骄……[详细]2、皇藏峪国家森林公园
AAAA
[img][/img]
推荐2
[img][/img]
萧县皇藏峪国家森林公园为中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区、安徽省风景名胜区、省级自然保护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位于皖北萧县东南,东靠津浦铁路、206国道,西有连霍、合徐两高速公路可达,北临陇海铁路、310、311国道。北距徐州市区30公里,距徐州观音机场60公里;南距宿州市50公里;西南距淮北市25公里。是江北罕见的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区、亚热带和暖温带交汇地带,为皖北地区保存最为完整的原始森林。景区内有木本植物199种,700多种中草药,58种鸟类和野生动物。据史料记载,公元前205年春,刘邦曾在皇藏洞中避过一难,后来战胜项羽,成为西汉王朝的开国皇帝,人们便将此峪改名为皇藏峪。皇藏峪总面积为26.5平方公里,公园内山幽林茂、洞泉百出、古木参天。景区的汉文化底蕴深厚,古树名木众多,寺庙建筑风格独特。主要景观有:锁龙桥、九龙潭、拔剑泉、马扒泉、仙人床、瑞云寺、皇藏洞、洗钵池、三仙洞、碑林艺术馆、美人洞、仙人桥、观景峰、果老洞、龙泉庵、龙泉洞、果老洞瀑布、肖宿铜灵边区革命烈士陵园、天门寺、蝙蝠洞、碑驮树、桃花洞、天门寺瀑布、异境天开、圣场寺、晒书场、洗砚池、砚墨泉、藏书洞等七……[详细]3、突山风景区
AA
推荐3
[img][/img]
砀山是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全国绿化工作先进县、全国基础教育先进县、全国名优经济林酥梨之乡、砀山酥梨种质资源省级自然保护区,是国务院公布的对外开放县,是省委、省政府命名的“首批平安县”。2007年初,砀山县被列为安徽省第一批扩权试点县,享有省辖市经济管理权限和部分社会事业管理权限。京九、京沪铁路,京福、连霍高速、105、206国道擦肩而过,陇海铁路、310国道贯穿全境,百里黄河故道横卧其间。东距历史名城徐州80公里,西接古都商丘60公里,是名副其实的“四省通衢”之地。是安徽省连接欧亚大陆桥的唯一通道。一小时可抵徐州机场,三小时可到郑州机场。突山风景区位于安徽省砀山县境内。该风景区由青岛明园开发公司投资建设,占地面积100多亩。景区楼台亭榭曲径回廊繁花似锦,风景秀丽,景色怡人,各种树艺造型修剪的惟妙惟肖,构成了一幅清新优美的田园画卷。同时,古式花轿、花车、骑马、骑骆驼游园、花船荡水等游玩项目富有浓郁的乡村气息。突山国家AA级风景区于2008年4月28日揭牌,是砀山首家被评定为国家AA级旅游区的景区。……[详细]4、萧县黄河故道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
[img][/img]
推荐4
[img][/img]
安徽萧县黄河故道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一、基本概况安徽萧黄河故道省级自然保护区以古黄河河道为基础。公元1194年,黄河在河南阳武决口向南经砀山、萧县由淮河流入东海。1855年黄河改道北上,至此黄河流经萧县境内近700年。目前,黄河故道从萧县西北部新庄入境,经杨楼、刘套三乡镇,全长46.6km,流域面积210.8km2。安徽萧县黄河故道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2012年2月由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面积3200km2。1956年以来,该地区归属萧县刘套、杨楼两乡镇管理。安徽萧县黄河故道湿地位于萧县东北部的黄河故道河道及周边区域,涉及乡镇包括新庄镇、杨楼镇、刘套镇,地理坐标为东经116°42′51′′~116°58′10′′,北纬34°18′44′′~34°28′22′′。 二、 动植物资源由于地处暖温带向亚热带过渡带,萧县黄河故道湿地是许多候鸟迁徙的必经之地,优良的环境,充足的饵料使越来越多的候鸟在黄河故道湿地停歇、栖息。该区生物资源较为丰富,是萧县脊椎动物最为集中分布地之一。⑴ 湿地植物根据调查与资料整理分析结果,在萧县黄河故道湿地内共统计到植物38科68种,主要水生维管植物共有19科30种,其……[详细]5、砀山黄河故道省级自然保护区
[img][/img]
推荐5
[img][/img]
安徽砀山黄河故道省级自然保护区一、基本概况砀山黄河故道省级自然保护区于2012年2月经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保护区位于安徽省砀山县西北部,保护区主体为黄河故道废河槽以及延伸到两岸宽度约2 km的沼泽地、河滩地及湖泊等(东端从岳庄坝闸开始向上游沿黄河故道至西端三省交界处),总面积2180 hm2。其中核心区面积586 hm2,季节性核心区面积868 hm2,实验区面积726 hm2。该区自然环境优良,水禽资源丰富,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地区生态平衡、补充城区地下水、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极为重要的湿地生态系统。 二、 动植物资源⑴ 湿地植物黄河故道湿地分布植物101科490种,其中有国家保护植物野大豆。湿地内分布有莲、香蒲、芦苇等水生植物。统计到的植物中,禾本科、菊科、豆科为优势类,其中禾本科植物种类最多,共59种。⑵底栖动物及昆虫初步统计砀山黄河故道湿地分布底栖动物共有39种,主要包括腔肠动物门的水螅类,环节动物门的寡毛类、蛭类,软体动物门的田螺类、瓣腮类,节肢动物门的虾类。砀山黄河故道湿地有昆虫34种,其中以蜻蜓目居多,有4科24种;另外,有蜉蝣目1科1种,半翅目4科5种,鞘翅目1……[详细]6、泗县沱河省级自然保护区 推荐6
[img][/img]
一、基本概况安徽泗县沱河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的范围,为泗县境内北沱河及南沱河极其两侧流域。北沱河从泗县许圩子入境,向东南到草沟汇唐河折向南至樊集与南沱河汇流入沱湖,长19 km。南沱河,是泗县、五河两县界河,从沈庄向东南至樊集汇北沱河入沱湖,长17 km。保护区地处东经117°37~118°10,北纬33°16′~33°46′之间,范围包括草沟镇王楼街、街西、草沟、桥东、街南、汪尚、大梁、李圩、大安9 个自然村以及丁湖镇索滩、向阳、樊集3 个自然村,保护区总面积2463 hm2。保护区湿地属唐、沱河水系,主要有南沱河、北沱河、唐河3条河道,汇县西南部内水泄入沱湖,汇水面积384 km2,流域耕地17220 hm2,跨流长沟区西部和草沟区、丁湖区大部。泗县沱河是淮河流域安徽段重要的湿地之一,东临我国第三大淡水湖——洪泽湖,南接安徽沱湖省级自然保护区,全长83.2 km,流域面积556 km2,是区域性重要的湿地生态系统。保护好沱河湿地不仅对泗县区域生态系统具有重要作用,而且关系到我国的水资源保护战略的实施。安徽泗县沱河湿地省级保护区是以南、北沱河湿地为基础进行全面规划。沱河自西北向东南贯穿……[详细]7、垓下遗址
[img][/img]
推荐7
[img][/img]
垓下之战遗址位于北纬33°21′,东经117°38′处,在今灵壁县城东南,韦集镇单圩老庄胡村附近。公元前202年,楚汉两军决战于此,刘邦大败项羽,迫使项羽演出“霸王别姬”和自刎乌江的历史悲剧。如今,这片土地已经很难找到当年战争的痕迹,不过依然留下了许多传说和纪念建筑。座落在今灵璧县城东15华里,宿(县)泗(县)公路南侧。虞姬为项羽的宠妾,当年楚汉相争,项羽四面楚歌时,虞姬自刎而葬于此。公元前202年楚汉决战垓下(今灵璧城南沱河北岸城后大队),项羽兵少粮尽,四面楚歌,陷入重围,遂夜饮帐中,面对宠妾虞姬、骏马乌骓,慷慨悲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项王歌罢而泣,虞姬知军情突变,哀叹大势已去,歌而和之。《史记正义》引《楚汉春秋》云,虞姬歌词为: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左右皆泣,莫能仰视”。虞姬歌罢,拔剑自刎;项羽突围,仓皇出走,途中筑冢葬此。位于灵璧县城西北,今尹集镇濉河北。公元前204年,楚汉两军大战濉水之滨,项羽大败刘邦于此。霸城烟雨:城内原有古寿圣寺,寺中有一千年皂角树,树冠如盖,玉立耸天。远观霸王城,树木葱笼,烟雨……[详细]8、砀山黑龙潭 推荐8
[img][/img]
在砀山县玄庙镇小寨村西南角有一片近乎千亩的水面。水面的南边是“拔水而起”、高达一、二十米的大土堤,站在堤顶,往下一看,水里黑漆漆的,这里便是有名的黑龙潭了,当地人又叫它是小寨河。据传说,黑龙潭是1938年古黄河决口时一股大水从堤上冲下,水头刺成的。潭里的水和水域其它各处的水不同,其它各处的水清澈透明,波光鳞鳞;潭水却是黑如墨染,似乎还上下翻动,令人望而生畏。听当地老人们讲,以前这地方很少有人来,说是经常有水怪出没,可是至今没有一个人见过水怪是何等模样。民间流传着这样的说法,一个卖菜的在潭边洗手,一不小心秤砣掉进水里,可是秤砣却漂在水面上,好象有只手在下面托着似的一直向潭中心浮去,把卖菜人吓得屁滚尿流。还有一个传说,不知何年何月,一个大户人家在潭边搭了个戏台子唱戏,中午时分,戏台上下来了一群锦衣丽服的人,簇拥着一辆五颜六色的马车,车里坐一位鹤发童颜的老太太。戏散后,有人看见这群人进到潭里去了,人说这是黑龙0来听戏了。这些传说给黑龙潭增加了浓重的神秘色彩。解放前,每逢天旱无雨,附近十里八乡的人们便成群接队跑在潭边,乞求黑龙上天告知玉皇人间灾情,急降下雨。可是善良朴实的人们的虔诚之心,依旧没……[详细]9、涉故台(陈胜吴广起义旧址) 推荐9
[img][/img]
位于安徽宿州市墉桥区西寺坡镇涉故台村,东距津浦线7KM,西至206国道8KM,交通十分便利。这里古代是一片沼泽地,故名“大泽乡”。中国第一次农民大起义-大泽乡起义即发端于此。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与九百闾左同赴渔阳戍边,至大泽乡,因雨受阻,失期当斩。“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吴广遂智杀校尉,率众斩木为兵,揭竿为旗,筑坛盟誓,诛伐暴秦。因陈胜字涉,后人遂将其盟誓之坛为“涉故台”。涉故台呈覆斗形,北高4.6米,南高3.2米,东西长67.6米,南北宽65.5米,面积4427.8平方米,周围绿树掩映,环境优雅。上有古柏数株,东沿尚存一口古井,深20余米,曰:“龙眼井”,为寺庙遗存。涉故台上存有明万历、清道光、清光绪、民国29年四块碑记。据碑文记载,明代以前曾于此台设置过“楼台寺”。南沿有一株古枯树,树呈龙形,通体鳞甲,曰:“柘龙树”。在南70米中轴线上矗立一座陈胜、吴广起义大型浮雕像,雕像通高9米,宽6.2米,厚1.7米,总重120吨,雕像外形为火炬形,象征陈胜、吴广点燃第一次农民大起义的熊熊烈火,陈胜右手持剑指向蕲县,左手振臂呼唤起义军,吴广怒目举棒,首冲在前。此稿……[详细]10、泗县石龙湖国家湿地公园
[img][/img]
推荐10
[img][/img]
泗县石龙湖国家湿地公园,宿州市湿地公园。石龙湖湿地地处泗县城南15公里处,湿地正常水面约1万多亩,是保存完好的典型湿地生态系统。区内水质优良,动植物种类繁多,自然野趣的生态湿地和纯真质朴的田园风光,构画出秀丽的碧水清波,周围分布着明朝开国名将邓愈故里、西楚霸王项羽驻兵地等历史景观,极具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史沿革2009年,石龙湖湿地被国家林业局正式批准为国家湿地公园。县政府也把建设石龙湖国家湿地公园,发展生态旅游,打造“湿地泗州”作为促进泗县发展的一个有力支撑。科学编制旅游业发展规划,采取市场化运作模式,加快石龙湖国家湿地公园景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温泉勘查就是石龙湖湿地公园建设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根据约定,省地矿局327地质队将在泗县开展为期三个月的地热预查勘测活动,为石龙湖温泉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2010年1月15日,县政府与安徽省地矿局327地质队正式签定委托书,由省地矿局327地质队负责在泗开展石龙湖湿地公园温泉勘查工作,这标志着石龙湖国家湿地公园温泉开发建设工作进入实质性阶段。2016年9月,通过国家湿地公园试点验收名单。泗县石龙湖位于泗县城南15公里处,大路口乡、墩集镇境……[详细]
全部宿州市景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