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切换到宽版 切换风格
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connect_header_login!

!connect_header_login_tip!

!header_login!

!header_login_tip!

查看: 15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荣毅仁纪念馆,缅怀一代商界巨子

[复制链接] [view_bdseo_push]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20-2-20 00:10:0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旅游地点:无锡荣毅仁纪念馆
纯粹是坐公交车路过,因为坐在右侧靠窗的位置,一眼看到路边的牌子和高大的牌坊,于是立刻在下一站荣巷下车。所以,有时候坐公交车,更能体会到旅行的乐趣。强烈推荐公交出行。



纪念馆位于荣巷古镇,东离锡惠名胜区不远,西距梅园横山风景区很近,往北可以看到惠山,南面是梁溪河,交通还算是比较方便的。



正门上方写着的“荣毅仁纪念馆”五个大字,这是前国家主席江泽民同志题写的。工作人员拿出登记簿,不需要证件,只要登记即可入内免费参观。我瞄了一下登记簿上填写的地区,清一色都是无锡人。看来,外地人恐怕还不知道有这个纪念馆吧?



大厅又称瞻仪堂,中央是荣毅仁塑像,高2.41米,由汉白玉雕成,底坐是黑色花岗岩,背后是高6.6米的红木屏风,雕刻的是周怀民绘制的梅园风光图。梅园的诵豳堂也有周先生的梅园风景图。整个大厅设计简洁大方,庄严肃穆。



大厅两侧有东西展厅,按照指示的箭头,我首先走入的是东展厅,这里用大量的图片展示了荣毅仁先生实业报国、勤勉为政的事迹,从民族资本家到上海市副市长,从中信集团奠基人到国家副主席,荣先生的辉煌过往便在这些图片中展现出来。当然,玻璃展柜里,还陈列着一些故旧物件,比如荣毅仁时仁中信董事长的名片等。



荣氏是明朝正统初年从湖北迁居至无锡的,在这一带逐渐形成合称荣巷的上荣、中荣和下荣三个自然村落,民国初年建镇。下荣又有春益、春沂、春珊、春泗四支,荣毅仁的家庭属于其中的春沂支。荣氏家族自清末崛起,到民国初期达到了繁荣。



荣毅仁是荣德生的第四个儿子,父亲荣德生和伯父荣宗敬,是中国民族工业的伟大先驱和开拓者,著名的赏梅胜地,就是荣德生所建。如果拿今天的话来说,荣毅仁可以算得上是典型的富二代。1



937年荣毅仁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历史系,毕业之后进入无锡茂新面粉公司,初露锋芒。他事业的巅峰,却是在新中国成立后,担任中信公司董事长,历时十四年之久。1978年,荣毅仁当选第五届全国政协副主席,1993年,78岁的荣毅仁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1998年退出领导岗位。



2005年9月荣毅仁最后一次回到家乡,同年10月,在北京逝世,享年89岁。西展厅展示的,就是荣毅仁先生的政途生涯。



走出大厅,是两宜轩,这是荣氏兄弟老宅中一间屋子的堂名,在这里建成了一座四方亭的模样。原来,刚刚走过的大厅正确的说法应该是序厅,只是纪念馆提纲挈领的一部分,后面还大有乾坤呢!

西花园曲径小桥、假山半亭,虽然面积不大,但因为连接序厅与荣氏旧居,就显得小巧精致了。



穿过揖陶门,就是二层结构的转盘楼。以无锡本地的故居而言,转盘楼规模最大的当数薛福成故居,荣氏旧居的这座规模而言要小一点,但整座楼是开放的,不必像我在薛福成故居的时候需要隔窗窥探。



一楼的北展厅详细介绍了荣宗敬、荣德生兄弟俩创建的茂新面粉公司、福新面粉公司和申新纺织公司等民族工业企业的艰苦历程,这组展出不仅仅展现了荣氏企业的创业史,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民族工商业的发展史。



南楼一层是荣毅仁的兄长荣伟仁及其子女的房间,这座转盘楼重建于1992年,按照历史原貌进行了恢复。看得出来,荣伟仁有好几个子女,即使荣氏家大业大,竟然也没有给他们布置专门的房间,有两间房都安置了两张床,可能是兄弟同屋、姐妹同室吧。



走上二楼,北侧依然是展厅,这里展出的是荣氏兄弟,主要是荣德生在致力于公益方面的事迹,学校、道路、旅游……荣氏涉及的公益事业涉及多个方面。从1904年开始,就捐资创办了公益小学,其后又创办了10所小学、1所工商中学、一所普通中学和1所四年制的综合性大学。



荣氏先后建造了一百来座桥梁,道路总长40多公里。如今最为人所知的,是横跨在军嶂和鼋头渚之间的宝界桥,荣德生在六十大寿时用礼金所建。时隔六十年后,其孙荣智健,也就是荣毅仁的独子,又捐资3000万港币,在老桥东侧另建新桥,荣毅仁亲自将其命名为宝界双虹,祖孙两代人建桥成为无锡佳话。



二楼南面,恢复了荣毅仁新婚时的场景,布展了婚房、书房,还有其姐妹们的房间。房间里的陈设,是根据民国时期大户人家的风格布置而成,还保留着当时的吊灯、留声机、打字机等物件。



下楼继续往南,是夫人房,这是荣毅仁之母程慧云居住的地方,如今也按照当年的场景进行了恢复。

楼下还有荣毅仁的摄影诗文展,玻璃展柜里还陈列着他生前用过的两部照相机和一部摄像机,看起来还挺专业的。而《少年荣毅仁诗文选》,更呈现出他喜文好诗的一面。可是他后来并没有著多少诗文,被人称道的是他晚年曾有一首诗,回忆青春年少的时光,大约是荣毅仁先生后来忙于公事政事,再无瑕顾及少年时的爱好了吧?



在夫人房的南面,还有一间不算太大的女眷会客室。物件都很精致,看着并不大,却自有一股书香气。



修身为本堂是荣氏兄弟接待至爱亲朋友的地方,听这个堂名,就知道荣氏兄弟注重修身为本,这是儒家学说的核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算是儒学学习的最终目的了。



位于这组建筑正中的是荣馀堂,这是当年荣氏兄弟接待外客的地方,孙科和吴稚晖都曾在这里被荣氏兄弟接待过。



在这组建筑之西,还有一间会客室承德堂,这是当年荣德生招待客人的地方。左手边是子女们的读书处,右手边则是荣德生的书房。



根据指示再往西行,是北京旧居,这是把荣毅仁在北京的住处原样移建过来的。荣毅仁先生在北京时住在东城区史家胡同47号,那里曾经是傅作义住过,后来李井泉也住过。这也是纪念馆中唯一的北方建筑。



游人可以进入四合院参观,但里面的会客室和房间都锁着,只能透过窗玻璃看看。正面坐北朝南的正房是荣氏夫妇的贵宾接待室、卧室和书房兼办公室。中间的院子也不能出去,只能在走廊里挨个凑到窗前去看。起居室的躺椅、缝纫机等,都是荣毅仁生前用过的原物。从这些陈设上看,晚年的荣毅仁先生,生活很简朴,很难把他和商界巨子联系在一起。他可是真正的富二代,自己本身更是商界的传奇啊!



最后一幢建筑是大公图书馆,于1916年建成开馆,这是一幢方方正正的两层楼,风格亦中亦西。据说现在的墙体已经经过整修,只有下部的裙边还保持着原样。荣德生去世后,荣毅仁将馆内全部藏书和71个大书架捐赠给无锡市人民政府,由无锡市图书馆收藏。



图书馆并不开门迎客,但每个窗子倒还开着,可以从窗口看到馆内的陈设。可恨我长得不够高,又没有穿高跟鞋,所以只能踮着脚尖伸长脑袋。



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2300多部中,无锡图书馆入选48部,其中有45部出自荣德生的捐赠。



从图书馆再经由两宜轩,循原路就回到序厅。说实在的,这个免费参观的纪念馆,比我预想中的要更大些,荣氏家族的收藏或许已经被收在博物馆里,这儿更多的是一些旧物和图片,但详实的图文资料,也足以让我们初步了解荣毅仁先生辉煌的一生了。



温馨提示:从汽车站和火车站都可乘坐公交车前往,在荣巷站下车,再往西走不多远即可抵达纪念馆。如果时间充裕,可以与梅园或锡惠名胜区一天游玩,都在同一条线上。



诗以记之:
梁溪故址怀荣氏,
风卷云舒九十年。
商界传奇桥百座,
辉煌永驻谱新篇。
生活圈制作

转载请说明出处,本文地址:http://www.bike163.net/thread-7878-1-1.html
分享到:  !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qq!!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qq! !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qzone!!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qzone! !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t!!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t! !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pengyou!!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pengyou!
收藏收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