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切换到宽版 切换风格
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connect_header_login!

!connect_header_login_tip!

!header_login!

!header_login_tip!

查看: 3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六安马兵(六安马兵婚礼)

[复制链接] [view_bdseo_push]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24-3-19 12:26:2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三国演义》1到40回简介
1回
宴桃园豪杰三结义 斩黄巾英雄首立功
汉末十常侍为奸,朝政日非,人心思乱.
张角兄弟起事.百姓拥护,官军望风而靡,
刘备不甚读书,性宽和,寡言事,喜怒不形于色;其父早丧,玄德幼孤,事母至孝;家贫,贩屦织席为业,为汉室宗亲.
桃园三结义,刘关张一败黄巾于郡,二败黄巾于青州.
曹操幼时,用计谋使父不听叔父责已之言.何曰:"安天下者必此人也",汝南许劭说操为"治世之奸雄."操除洛阳北部尉时,不辟豪贵,威名颇震,因黄巾起拜骑都尉,引兵征剿.
玄德兄弟三人救出被张角打败的董卓.卓见玄德为白身,不为礼,张飞欲斩之.
●第二回
张翼德怒鞭督邮
何国舅谋诛宦竖
刘关张与朱[]孙坚打败黄巾,朱[]诏封车骑将军,河南尹;孙坚除别郡司马上任,唯刘备听候日久,不得除授,后被封为定州中山府安喜县尉.署县事一月,与民无犯,民皆感化;与关张情同手足.
督邮至县索贿,张飞鞭督邮后三兄弟离去.
玄德助刘虞平黄巾,刘虞,公孙瓒奏备功,荐为别郡司马,守平原县令.
宫中何进与十常侍周旋.
●第三回
议温明董卓叱丁原
馈金珠李肃说吕布
何进不听曹操之劝,从袁绍计,欲召四方之士除宦官.西凉刺史董卓得诏进发,何进中十常侍之计入宫被斩,袁绍,曹操入宫杀宦官,宦官劫少帝和陈留王,去北邙山,闵贡找回,半路遇董卓.卓引兵横行就都,欲废少帝立陈留王,遭荆州刺史丁原等反对,丁原领义儿吕布讨卓,李肃为卓说吕布投卓为子.
●第四回
废汉帝陈留践位
谋董卓孟德献刀
董卓废少帝立陈留王为献帝(九岁),强迫蔡邕为侍中.
少帝作怨诗,李儒奉卓命以鸩酒毒害之.
董卓摄君害民.
曹操持王允之宝刀刺卓,不成,骑卓所赐之马而逃.被中牟县令陈宫抓住,弃官同逃.
八路诸侯战吕布而败,刘关张战吕布,吕布逃至虎牢关上.
操因多疑而杀吕后奢全家.并说:"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陈宫视操卓为一路人.
●第五回
发矫诏诸镇应曹公
破关兵三英战吕布
操到陈留招天下士,立袁绍为盟主,讨卓.公孙瓒荐玄德,关,张.吕布部将华雄连斩数将,关公出斩华雄,曹操抚慰,袁术歧视.
八路诸侯战吕布而败,刘关张战吕布,吕布逃至虎牢关上.
●第六回
焚金阙董卓行凶
匿玉玺孙坚背约
董卓听李儒计要从洛阳迁都长安,董卓说:"吾为天下计,岂惜小民哉! "
李[],郭汜驱洛阳之民数百万口往长安,死者不可胜数.又纵军士淫人妻女,夺人粮食;啼哭之声,震动天地.卓临行,教人放火烧居民房屋.
孙坚飞奔洛阳救火,于井中得玉玺,离袁绍而去江东.
曹操领兵讨董卓,被吕布打败后埋怨袁绍"迟疑不进,大失天下之望",投扬州去.,公孙瓒与刘,关,张,亦离袁而去,袁自投关东.
荆州刺史刘表截孙坚讨玉玺.
●第七回
袁绍磐河战公孙
孙坚跨江击刘表
袁绍与公孙瓒战于磐河,公孙瓒败,被赵云所救,赵云因绍无忠君救民之心,弃之而投奔公孙奔公孙瓒.公孙瓒不重用赵云.
刘,关,张前来助公孙瓒,与赵云相见,甚敬重,不忍相离.
袁术向袁绍要马不得,向刘表借粮不能,使书叫孙坚伐刘表,已伐乃兄袁绍.
孙坚伐刘表;刘表先败,后听蒯良计,在砚山用矢石打死孙坚.
孙策用黄祖换父尸后回江东.
●第八回
王司徒巧使连环计
董太师大闹凤仪亭
董卓在长安任意杀戳.
王允与歌妓貂蝉暗设连环之计,要借吕布杀董卓.
王允分别把貂蝉许与董卓和吕布,使二人猜疑.
吕布趁卓与帝共谈,与貂婵私会相府后园凤仪亭,卓赶来,大怒.
●第九回
除暴凶吕布助司徒
犯长安李[]听贾诩
李儒让董卓把貂婵赐与吕布,收买其心.卓告貂婵,婵哭诉不去.李儒叹曰:"我等皆死于女人之手矣."
董卓领貂婵去眉坞,王允与吕布计议杀卓,派李肃假传天子诏要禅位于卓,卓欣然以往.被杀.
蔡邕哭董卓,王允将他下狱缢死.
李 郭求汜王允赦罪不得,从谋士贾诩计聚陕人反之,败吕布,围长安,杀王允,欲杀献帝谋大事.
●第十回
勤王室马腾举义
报父仇曹操兴师
李[]郭汜等向献帝求得官职,三次改葬卓尸.
西凉刺史马腾,并州刺史韩遂引兵伐李,郭,各有胜负.
曹操破黄巾军,将所获精锐俘虏兵编为"青州兵"."其余尽令归农",自此威名日重.
操在兖州,招贤纳士.
操接父嵩由陈留郎琊往兖州,途中嵩被黄巾降将所杀,操为报父仇,亲讨降将新主陶谦.
●第十一回
刘皇叔北海救孔融
吕温侯濮阳破曹操
北海孔融准备救陶谦,自己却被黄巾管亥打败包围.
太史慈与刘关张杀败黄巾.
玄德又借得公孙瓒兵二千并赵子龙一行往救陶谦,陶谦要让徐州与刘备,刘备不受.
操因吕布助张邈夺取兖州而退兵.
陶谦二让徐州与刘备,刘力求不肯,从陶谦而屯小沛.
曹操被吕布战败,典韦救出.
●第十二回
陶恭祖三让徐州
曹孟德大战吕布
曹操又被夏侯[忄+享]所救.
吕布用陈宫计,诱曹入濮阳城而大败之.
操诈言被烧死,诱吕布入寨,大败之.两家因粮不济而退兵.
陶谦病危,三让徐州于刘备,备不受,陶谦指心而死,刘备于是暂领徐州.
操东略陈地,次及汝,颖.打败黄巾何仪,黄邵.操使埋伏计俘计褚,褚降曹.
操复兖州,败吕布,取定陶,尽得山东之地.
●第十三回
李[]郭汜大交兵
扬奉董承双救驾
吕布投刘备,驻小沛.
太尉杨彪使反间计,李[],郭汜互相残杀.
张济与催,汜讲和,两人从之.
郭汜劫驾,董承等救驾.催,汜又商量杀帝分天下,李乐护驾守黄河.
帝驾至大阳,李乐专权,全不成体统.
杨奉董承要弃安邑同帝归洛阳,李乐串通 ,汜劫驾.
●第十四回
曹孟德移驾幸许都
吕奉先乘夜袭徐都
李乐追帝时被徐晃砍死.帝入洛阳,满目蒿草.
杨彪奏帝召山东曹操保驾.
[],汜又来劫驾,帝起驾欲去山江,适曹操至,保驾还洛阳.
[],汜不听贾诩降曹之计,诩单马走乡里;[],汜与曹战败落荒而走.
董昭献计曹操,移驾幸许都,操从之.
操护驾移许都,杨奉等领兵拦路,曹操谋士满宠说动杨奉部将徐晃来降.杨奉败走.
操移驾许都,封赏部下,大权独揽.
操惧刘备,吕布,从荀[]"二虎竟食"计,使刘,吕相杀,不成.
荀[]又献"驱虎吞狼"之计,便刘备攻袁术,刘备虽胜,却被吕布袭了徐州.
●第十五回
太史慈酣斗小霸王
孙伯符大战严自虎
袁术使书与吕布让攻刘备,许以金帛,刘亩走,吕布索取金帛不得,欲伐术,陈宫劝阻,令叫刘备还屯小沛,再攻袁术,布从之.
玄德回徐州,吕布从陈宫计,让屯小沛,两相和好,
孙策以亡父玉玺作质当向袁术借兵往江东开创基业,招兵买马,战刘繇,袭曲阿,得秣陵,江东之民呼策为"孙郎".
孙策又破吴郡,在会稽,扫平江南.
●第十六回
吕奉先射戟辕门
曹孟德败师流氵育水
吕布辕门射戟,使袁术部将纪灵不攻刘备.
张飞夺去吕布从山东买的好马一百五十匹,吕布出兵讨备,备欲送马讲和,吕布听陈宫之计,不允,备冲出重围往许都投曹操.
曹操不杀刘备,送给兵,粮,使领豫州牧,屯小沛.
张绣从贾怀计降操,又因操霸占叔父张济妻邹氏而与反目.曹操败师氵育水;于禁打败张张锈.操赏封于禁,责夏侯忄享治兵不严之过.
操痛哭为保他而死的典韦,不痛子侄,感动上下.
●第十七回
袁公路大起七军
曹孟德会合三将
袁术称帝.听说吕布结好曹操,领军征徐州.被吕布打败,向孙策求救,被斥.
曹操称赞刘备斩杀纵兵掠民的杨奉和韩暹,是为国除害.又到徐州安抚吕布.
曹操同刘备,吕布攻袁术.破寿春.
操回许都后又讨张绣,于路麦熟,操因马践麦田而割发代首.
张绣败于曹操,曹操攻南阳城.
●第十八回
贾文和料敌决胜
夏候忄享拨矢啖睛
张绣从贾诩计打败曹操.
曹操出奇兵战胜张绣.
操因袁绍袭许都而回.
郭嘉称操十胜而绍十败,荀[],郭嘉献计攻吕布,操从之,陈宫得刘备结连曹操书信,吕布骂操攻备.刘备向曹操求救.
操出兵助备,夏侯忄享被曹性射中左目,忄享拨箭啖睛,赶杀曹性.
●第十九回
下邳城曹操鏖兵
白门楼吕布殒命
玄德被吕布打败,往许都 投曹操.中途猎户刘安杀妻供食.
曹操与陈登,陈[]父子为内应,败吕布,得徐州.
操攻下邳,布不听陈宫之计,听其妻与貂婵之言,不出战.
布从郭嘉之计,决沂,泗之水,淹下邳城,布恃其有赤免马,沉溺酒色.
布部下候成献赤免马给操;魏续,宋献绑 吕布迎操兵入城.
操泣杀陈宫,缢死吕布.在关羽劝阻下,不杀濮阳战败时已之将张辽.
●第二十回
曹阿瞒许田打围
董国舅内阁受诏
操班师回许都,徐州百姓请留刘备为牧.
操领玄德见帝,帝排世谱,玄德为帝叔,刘皇叔于此得名.
荀[]谏操图备,操不从.程昱说操称帝,操请天子田猎以观动静.操遮天子前迎受群臣将校呼"万岁"之礼.关羽欲斩曹,备阻之.
献帝回宫谓伏后日:"先受董卓之殃,后遭[],汜之乱,再受曹之威慑"献帝与伏后父伏完董承设计图操.
董承与王子服,西凉太守马腾等密立义状,书名画字.
●第二十一回
曹操煮酒论英雄
关公赚城斩车[]
董承边络刘备谋操.备恐操谋害,于后园种菜,以为韬晦之计.
操青梅煮酒,请玄德于小亭畅饮,论天下英雄叭有刘备和他两个.
袁术使人归帝号于袁绍.刘备以截击袁术为名脱离曹操.
操听荀[]之计连合徐州刺史车胃欲杀刘备.陈登,陈[]又结连刘备杀了车胃.
●第二十二回
袁曹各起马兵三军
关张共擒王刘二将
玄竿听陈登之计,得郑玄之书与绍.
刘备连袁绍;袁绍起 助备代操.令陈琳起草讨曹操.
操患头风,陈琳起草的讨操檄文使发其汗病愈,一面领兵杀备,一面领兵拒绍.
关公生擒王忠;张飞用计生擒刘岱,放其回报曹操言备不反.
刘备令云长守下邳,自己和张飞守小沛.以为犄角之势.
●第二十三回
祢正平裸衣骂贼
吉太医下毒遭弄
操,绍皆欲招安张绣,绣从贾计而降操,操不记旧怨.
曹令祢正为鼓吏以辱之.祢正平裸体擂鼓骂操.操撤祢往说刘表归降.
刘表不杀祢正,使见黄祖,黄祖斩祢衡.
董承病,和太医吉平密谋,董承家奴向操告密,操监禁董承,王子服等.曹操搜出了带诏并义状,欲献帝立新君.
吉平撞阶而死.
●第二十四回
国贼行凶杀贵妃
皇叔败走投袁绍
操欲废帝,程昱谏止.操将董承等 七百余人及董贵妃皆处死.
操从郭嘉计领二十万军分五路下徐州东征刘备.备使孙乾往河北见袁绍,绍因五子患疥疮而不愿趁操出兵入许昌.
张飞献计刘备劫操寨,中计,张飞败走至芒砀山上去了.刘备往青州投袁绍.
操爱云长武艺,欲计取之于下邳.
●第二十五回
屯土山关公约三事
救白马曹操解重围
操从程昱计诱关公出下邳城厮杀,围关公于土山.突围不出.操使张辽前往说之.辽具说关公拼死有三罪,降操有三利;关公亦有三约,操从其言.关公告廿,糜二夫人后降操.
操回许昌.关公秉烛达旦.操待关公甚厚,关公待二位嫂甚恭.
关公见帝,帝呼为:"美[]公."
操赠关公锦战袍,纱锦作囊护[],又送赤免马.关公告诉张辽一定立功后离操.
备劝袁绍出兵攻许都,绍将颜良连斩操将二员.操从程昱计使关公斩颜良;致袁绍欲斩玄备.
●第二十六回
袁本初败兵折将
关云长挂印封金
备言天下同貌者多,绍不镣备.河北将文丑要为颜良报仇.玄德随往.操表奏朝廷,封关公为汉寿亭候.
操使计击文丑,文丑射翻张辽马,关公斩文丑于马下.
孙乾见关公言玄德在袁绍处.关公为操除黄巾余部,黄巾部不战而败,愿让汝南现关公,提醒关公勿忘故主.
关公挂印封金,护二位夫人出北门往寻刘备.
操将蔡阳欲阻关公.
●第二十七回
美[]公千里走单骑
汉寿候五关斩六将
操深敬关公不忘旧主.不让蔡阳关公,自领十骑相送.赠云长锦袍一领,黄金一称.
黄巾余部廖化降关公.
关公过东岭关斩孔秀;过洛阳斩太守韩非.牙将孟坦;过池水关斩将卞喜.
在荥阳斩太守王植;经滑州界到黄河渡口,斩夏候忄享部将秦琪;渡过黄河到袁绍地方.孙乾报说玄德离绍往汝南投刘辟去了.
●第二十八回
斩蔡阳兄弟释疑
会古城主臣聚义
关公欲斗追已之夏候忄享.,曹操连差二使及张辽,令放关公.
关公于卧山得黄巾张宝部下关西大汉周仓.来到古城,张飞误会关公降操,公斩操将蔡阳以释.
公与孙乾到汝南见刘辟,言刘备又回袁绍处.关公与孙乾往河北,与刘备以结连刘表为脱离袁绍之计.关公中途收关平为子,玄德,关公,周仓在卧山与赵云相见.
刘备领众往汝南;袁绍欲追备,郭图言大敌曹操,绍派陈震为使往结孙坚,抗拒曹操.
●第二十九回
小霸王怒斩于吉
碧眼儿坐领江东
孙策在江东欲求大司马之职,操不许,策欲代操.
因向操告密而被杀的吴郡太守许贡三家箭策面,又用刀砍之.
袁绍派使陈震结连东吴拒操.策喜.
孙策怒斩于吉之后而亡.以印绶孙权.
周瑜向孙权荐鲁肃.鲁肃要孙权鼎足江东以观天下之衅,并荐琅琊南阳人诸葛瑾.权从肃计拒绍从操.
●第三十回
战官渡本初败绩
怯乌巢孟德烧粮
袁绍将七十万,敌操七万兵.绍不听田丰,沮授不宜速战的交战的意见.
第一次交锋,操军大败.两家在官渡对峙,各施攻术.
袁绍派性刚好酒的淳于琼守乌巢屯粮之所;不听许攸分军击许昌的建议,反疑责许攸,许攸弃绍曹操,献计曹操领兵烧乌巢,操从之.
沮授急谏袁绍派重兵守乌巢,绍不听.
操领张颌,高览败而投操.
操从许攸计,作速战起兵,大破绍军.获许都及军中诸人与绍暗通之书而尽烧之,不予追究.
沮授不降;操杀而厚葬之.
●第三十一回
曹操仓亭破本初
玄德荆州依刘表
袁绍悔不听田丰之言,致此败;却又忌杀田丰.
操引得胜之兵陈列河上,受到土人欢迎.操号令三军勿要扰民.
操从程昱"十面埋伏"之计,诱袁绍至河上,背水死战大败袁军于仓亭.
操因刘备犯许都,提大兵往汝南迎刘备.
穰山一仗,备胜操败;但接着操转败为胜.
刘备至汉江,从孙乾计归荆州刘表,刘表迎刘备入荆州.
绍不听谋士深沟高垒之计,往拒操兵.
●第三十二回
夺冀州袁尚争锋
决漳河许攸献计
袁绍三子袁尚在黎阳败于张辽.袁绍吐血数半而死.袁谭袁尚互斗.谭欲假操之手攻尚.操从程昱计助谭伐尚.
操打败尚,尚往中山而逃.操从攸计.决漳水淹冀.
操怜为袁绍起草讨曹檄的陈琳之长命为从事.
操破冀.
●第三十三回
曹丕趁乱纳甄氏
郭嘉遗计定辽东
曹丕纳袁熙之妻甄氏为妻.操哭袁绍.尽免河北居民一年租赋.自领冀州牧.
许攸傲激许褚被杀.而后褚见曹操,操责之,厚葬攸.又访冀贤士,得崔琰.
袁谭被曹洪杀死.曹操得南皮,"安抚百姓".王修哭袁谭,操称其为"忠臣".
幽军马降操.操荀攸诈降计破并.操又从郭嘉计,远征沙漠,得柳城.郭嘉遗书定辽东.
●第三十四回
蔡夫人隔屏听密语
刘皇叔跃马过檀溪
操筑铜雀台于漳河之上,领兵回许都,养精蓄锐,分兵屯田.
蔡瑁与其姊蔡夫人献计刘表欲谋玄德.刘表让玄德往新野驻扎.
刘备不同意刘表废长立幼,蔡夫人和蔡瑁欲害刘备.刘备乘的卢马出襄阳西门,跃过檀溪而逃.
●第三十五回
玄德南漳逢隐沦
单福新野遇英主
水镜先生向刘备举荐伏龙,凤雏.
刘表令刘琦到新野给刘备请罪,刘琦告之以继母蔡夫人不容之苦.
玄德得单福,为军师.单福计破曹军.
曹仁率兵杀奔新野.
●第三十六回
玄德用计袭樊城
元直走马荐诸葛
单福识破曹仁"八门金锁阵",使赵云冲突而破.
曹仁劫寨,被单福设计击败,樊城亦被关公所占,只好回许昌.告操单福(徐庶)为备出谋画策.
玄德收寇封为义子,改名刘封,回新野.曹操召禁徐母,要其作书召子,徐母拒绝.程昱仿徐母笔迹,写信骗徐庶至.
徐庶行前向刘备举荐诸葛亮,并亲往卧龙冈向诸葛亮打招呼.
●第三十七回
司马微再荐名士
刘玄德三顾茅庐
徐母见儿子来许都,骂后自缢.
操引漳水作"玄武池 ".教训三军,准备南证.
司马微见刘备,比诸葛为"兴周八百年之姜子牙,旺汉四百年之张子房".
玄德一请孔明不遇.崔州平认为欲使孔明出世,徒费心力.刘备雄心不为所动.
玄德欲二请孔明,张飞不悦.刘备于隆冬来至卧龙冈,遇石广元,孟公威,诸葛亮三弟诸葛均,孔明岳父黄承彦.诸葛均孔明不在.刘备留书一封而去.
●第三十八回
定三分隆中决策
战长江孙氏报仇
刘备不听云长,张飞劝阻,三请诸葛亮.
离草庐半里之外,下马步行.亮昼寝未起,备拱立阶下.张飞欲放火烧亮.云长劝住.孔明翻身向里而卧,刘备不让小童唤起,又立了一时辰,亮方起.玄德请亮助已,亮不去,备泪湿衣,亮乃从之下山去新野.
曹操讨孙权之子入朝,权不给,操有下江南之意.
孙权母丧,嘱以后事.黄祖部将甘宁投权,权从甘宁计,领十万大军破江夏.
●第三十九回
荆州城公子三求计
博望坡军师初用兵
甘宁射死黄祖,孙权弃江夏回江东.
刘表以荆州付刘备,刘备却之.孔明教刘琦屯兵江夏以避母蔡夫人之害.
操出兵博望坡,以窥新野,夏候忄享不听徐庶之言,要擒刘备,诸葛亮.孔明教练新野民兵,打败曹将夏候忄享.
●第四十回
蔡夫人议献荆州
诸葛亮火烧新野
孔明建议刘备趁刘表病危,取彼荆州为安身之地以拒操,备不为.
孔融劝阻曹操伐刘备,操杀孔融并其二子.
刘表死,蔡瑁与蔡夫人立刘琮为荆州主.刘琮投降曹操.
刘备不愿诱杀刘琮以夺荆州,愿走樊城避操兵.
操兵至,诸葛亮诱操兵入新野以火烧之,又用白河水淹之.

倪嗣冲的生平经历
1914年3月8日,四川城口县知事陆某的“请将大总统任期改为终身制”条陈出现在政府公报上,袁世凯请各省文武长官发表意见,倪嗣冲首先对陈条大加赞美,并下令解散安徽省议会和各县议会。6月30日被特任为“安武将军”督理安徽军务,所部始称安武军,倪嗣冲兼任军统,共计有骑兵营、步兵营、工兵营和炮兵营二万余人,为皖军主力部队。7月15日卸兼安徽民政长,倪借口“改朝换代”,通令全省各地“验契”,规定凡民间所有宅房田产,一律限期向所在县政府更换官契纸,并缴纳20%的验契税。
1915年2月9日,袁世凯任命倪嗣冲督办皖北工赈事宜。8月开始,袁世凯暗中加紧策划复辟帝制,倪嗣冲积极拥护,并联合十四省将军上书袁世凯,请袁“速定大位”,他又联合一批官僚政客,伪造地方民意,组织“全国请愿联合会”,要求将共和制改为帝制。12月12日袁世凯宣布恢复帝制,21日封倪嗣冲为一等公爵,请缨镇压讨袁军。1916年1月5日,倪嗣冲电请袁世凯早正大位,3月21日袁世凯被迫取消帝制,倪嗣冲极言反对,并表示要“为圣主效命疆场”,又派安武军赴湖南力拒南军。4月10日让安徽将军与张勋,调任长江巡阅副使,22日署理安徽巡按使,又不惜四处奔波,召集十五省督军和代表集会于南京,共商国是。5月18日倪嗣冲应冯国璋请到南京开会,不支持冯国璋,力主维持袁世凯总统地位,25日张勋、倪嗣冲通电拥护袁世凯,否则以兵戎相见,6月2日率兵至汉口准备攻湘。6月6日袁世凯死,7日倪嗣冲率军离开岳州返回安徽,11日捕杀党人赵政等十二人,此后投靠段祺瑞,继任大总统黎元洪借口惩办帝制要求严惩倪嗣冲,以图削弱北洋派军事力量,国务总理段祺瑞顶着不办。7月6日以安徽省长兼署督军,他指使倪家子侄包办操纵全省的选举、军事、人事,安插亲信党羽。9月21日,倪嗣冲与张勋联合召集十三省代表在徐州开会,成立督军团,攻击国民党议员,干涉国会、宪法、内阁。9月27日倪嗣冲到南京晤冯国璋。 1917年1月11日参加召开第三次徐州会议。3月间,段祺瑞借口对德国、奥匈帝国等国宣战,试图借督军团胁迫黎元洪通过参战案,5月2日督军团代表倪嗣冲、张怀芝、李厚基等晋见黎元洪请求对德宣战,遭到痛斥,4日督军团倪嗣冲、张怀芝、王占元等宴请国会议员,由李厚基致词,主对德宣战,10日国会议而不决,倪嗣冲又联络和组织了各种“请愿团”包围议会,冲进会场,殴打议员,强行要求议会通过参战案。5月22日与张勋组织第四次徐州会议,与徐树铮密谋算计张勋,23日黎元洪免去了段祺瑞国务总理兼陆军总长的职务,26日倪嗣冲通电各省表示反对,宣称段祺瑞免职为非法,安徽即行与中央脱离关系,还扣留了津浦路火车,运兵到天津,要求黎元洪解散国会,31日电阻李经羲就国务总理任。6月1日黎元洪下令在徐州的长江巡阅使张勋领兵入京调停,孰料张勋带领精兵五千人入京后积极策划复辟,6月5日倪嗣冲在蚌埠告大陆报记者,张勋进京,将推倒黎元洪,以图复辟,17日安徽取消独立。
7月1日张勋抬出清逊帝溥仪复辟,驱逐了黎元洪,即由溥仪封倪嗣冲为安徽巡抚,倪即张贴黄榜、宣布“圣谕”、悬挂龙旗、接旨谢恩,改称“大清帝国”,张勋的复辟激起全国人民反对。7月3日段祺瑞在马厂誓师宣布讨伐张勋,并自任讨逆军总司令,任命倪嗣冲为皖鲁豫三省联军总司令,段派人到蚌埠与倪嗣冲联系,许倪嗣冲不但可以保留原来职务,而且将授予长江巡阅使。倪嗣冲见张勋大势已去,5日立即通电表白复辟之举与己无关,在通电中将其在第四次徐州会议上带头响应复辟一事矢口抵赖,说“事前既毫未商明,事后岂甘心承认”,即率兵参加“讨逆”,7日冯国璋和段祺瑞任命倪为南路讨逆军总司令,指挥沪、浙、赣“讨逆军”。7月8日倪嗣冲复任安徽省长兼署理安徽督军,9日令将留守徐州之张勋部队(定武军),改归倪嗣冲节制,14日任讨逆军南路司令。9月8日北京政府实任倪嗣冲为安徽督军,并因讨伐张勋有“大功”,又令他兼任长江巡阅使。 10月9日特授勋一位,为响应陆军部统一全国军队编制、统一部队番号的倡议,倪嗣冲将新老安武军废除了统领制,而合编为五个混成旅。12月6日,倪嗣冲与曹锟、张怀芝、阎锡山、张作霖等电请北京政府下令讨伐西南护法军政府,并反对恢复旧国会,主张以临时参议会代行国会职权。12月31日,经徐树铮策动,北洋督军曹锟、倪嗣冲等通电反对恢复旧国会,主张以临时参议会代行国会职权。
1918年1月4日电请段祺瑞武力解决湘事,又坚持主张对南方下讨伐令,16日曹锟、张怀芝、张作霖、倪嗣冲、阎锡山等通电坚主对南方下讨伐令。3月初,陆建章、柏文蔚、孙毓筠等三十四名皖人联名发出驱倪嗣冲出皖通电,并推陆建章为总司令,起兵讨伐倪嗣冲,12日安徽含山讨倪(倪嗣冲)军占领县城,迅即失败。3月17日倪嗣冲电徐树铮,暂勿免李纯职,曹锟、张怀芝均代李疏通。3月19日,曹锟、张作霖、倪嗣冲等十五省督军各派军阀电请北京政府再用段祺瑞组阁,23日冯国璋复任段祺瑞为国务总理。4月天津裕元纱厂正式投产,董事会成员有段祺瑞、倪嗣冲、徐树铮、曹汝霖、王揖唐、段芝贵等,王郅隆任董事长。4月7日倪嗣冲到北京,力劝段祺瑞继续对南方用兵,15日回蚌埠。6月12日,徐树铮与曹锟、张怀芝、龙济光会于天津,商对南战事,14日安徽督军倪嗣冲亦抵津,劝曹、张再战,22日返回蚌埠。7月31日到天津出席天津会议,决定推徐世昌为大总统,并促曹锟南下继续进攻。8月25日再次通电力主对南用兵。11月15日参加北洋各派军阀联席会议,讨论停战撤兵、应付外交、被兵各省善后、收束军队、整顿财政等问题。12月3日,大总统徐世昌召段祺瑞、曹锟、张作霖、王占元、倪嗣冲、张怀芝、孟恩远及全体阁员会议,商南北和议问题。 1920年1月1日,北京政府下令奖叙主张对德参战“勋绩尤著者”,授倪嗣冲为陆军上将,安庆造币厂铸造出倪嗣冲纪念币、安武军纪念章。7月5日倪嗣冲至北京,14日直皖战争爆发,倪嗣冲托病并未直接参战,22日宣布安徽戒严,暗中与双方虚与委蛇,不日皖系军阀彻底失败。9月10日,曹锟、张作霖、李纯、吴佩孚、王占元、倪嗣冲、陈光远、卢永祥、阎锡山、赵倜、李厚基、田中玉、陈树藩、张广建等复唐继尧、刘显世电,希望迅速进行和议,依法改选新国会,外交诉诸舆论。9月16日,倪嗣冲被免去长江巡阅使、安徽督军等职,解职后隐居天津,他投资银行、纱厂、面粉厂、油漆公司等,还在英租界、日租界及河东、河西等区广置房地产,当时有资产价值银洋八千万元之多,是个亦官、亦商、亦军人的重量级人物。
1924年7月12日,倪嗣冲病死于天津英租界寓所,据说是死于精神分裂症,终年五十七岁。8月9日,北洋政府下令追赠倪嗣冲为将军府“安武上将军”名号,赏治丧银三千元,倪嗣冲成为唯一被追赠将军府上将军的人,议员李燮阳则提案列举倪嗣冲祸国殃民的罪状,反对部分安徽籍国会议员为倪嗣冲请恤和北京政府下令给予优恤。 此银币重13.43克、直径32mm、厚1.8mm、实物如图所示。钱面:正面为倪嗣冲戎装侧面像,上书“中华民国九年”6个楷体字;钱背:背面呈弧形排列着“安庆造币厂造”6个楷体字,中心为“纪念”两个大字,下方为3个五角星和嘉禾造型。背景: 倪嗣冲(1868-1924年),安徽阜阳人,曾被袁世凯授予“安武军”的上将军衔,并任安徽省总督,兼任安徽督军。倪嗣冲率领的“安武军”一直是袁世凯复辟帝制的得力干将和工具。袁世凯倒台后,倪又支持段祺瑞实行武力统一,在军阀混战、争权夺利、反对共和过程中扮演了不光彩的角色。倪嗣冲在安徽执政长达8年之久,客观上也为当地经济的发展,做出了一些贡献。1920年,皖系军阀失败后,倪嗣冲被免去省长和督军职务,隐居天津。
原来,身为皖系军阀首领之一、并握有安徽重权的倪嗣冲,梦寐以求的就是能够像其他军阀头目那样把自己的形象铸造在钱币上,以永垂青史。民国八年,机会终于来了:北洋政府财政部币制局致电倪嗣冲:准予在安徽省城设造币分厂,自行造币。作为安徽“土皇帝”的倪嗣冲,哪能放过这么好的一个机会?于是倪就以大房太太宁氏50岁生日为由头,铸造有自己头像的银元。式样在当年年底交由倪亲自审定,然后由安徽造币厂于不久后的民国九年开始铸造。
北洋三杰龙虎狗恩怨情仇,浪花淘尽英雄是非功过都付笑谈中
   北洋军   ,是 甲午战争 之后, 清朝 为了弥补战争损失着手建立一批 新式陆军 ,先是由 胡燏棻 在天津小站训练十营 定武军 ,1895年10月,胡调任 津芦铁路 督办,由 袁世凯 继任新建陆军督办,接手定武军,后改名新编陆军,主要军官由袁世凯亲友、 北洋武备学堂 毕业生和 淮军 旧部组成。1899年编入武卫军,组成武卫右军。这批部队在 八国联军 之役时,参加 东南自保 运动,保存实力,因此不像其他武卫军般损失惨重,战力完整的定武军在 庚子拳乱 后成为清朝北方仅剩的新军武力。1902年改名常备军,计划辖左右两镇,后扩编为三镇。1904年加入全国新军改编(计划全国36镇),常备军扩编为六镇,改名为陆军第一镇至陆军第六镇。原则属于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管辖,称北洋六镇,也称北洋军。
   北洋三杰龙虎狗   为留学普鲁士学习军事的段祺瑞、冯国璋,及留学日本的王士珍;时间在1905年以后。人称北洋三杰。北洋三杰中,民间以外号为龙的王士珍、虎的段祺瑞、犬的冯国璋,排出三人才能顺序。
  191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爆发,北洋三杰领军南下与革命党人激战;战斗序列上,以冯国璋指挥步兵自京汉铁路搭载6万兵员于10月底先至武汉,展开攻击。11月初段祺瑞再点4万马兵、炮兵攻击金陵,王士珍负责粮草补给。在不到三个月的时间,双方伤亡合计超过万人,最后于1912年1月初,以北洋军收复汉口、汉阳,革命党则在武昌、西安、金陵、上海各地战胜。
  三英战吕布是三国演义著名章节故事,三杰联名反袁世凯称帝,当时舆论戏称三英战董卓(袁世凯);直到奉系张作霖(张学良父亲)出现,被视为吕布,与三杰互有胜负。之后北洋军大分裂,段祺瑞成为皖系军头,冯国璋成为直系军头统辖曹锟、吴佩孚部、张宗昌部(俗称张大帅);王士珍、黎元洪(原革命军军头)成为和事佬,有趣之民初政坛闹剧北洋内阁形成,粉墨登场。
   北洋之龙王士珍—王龙  
  1911年(宣统散年)10月武昌起义爆发。袁世凯东山再起任内阁总理,王士珍任陆军大臣。王士珍对清朝的忠诚心强,在清朝灭亡后,王士珍随即退职。
  1914年(民国三年),王士珍被授与陆军上将衔,参加北洋政府。5月他任陆海军大元帅统率办事处办事员(坐办)、模范团筹备处处长。1915年(民国四年)8月,他继段祺瑞之后任陆军总长。1916年(民国5年)4月23日,他任参谋部总长,6月6日袁世凯死后他留任。  
  府院之争中,王士珍支持黎元洪,反对对德国宣战。1917年(民国六年)5月,黎罢免段祺瑞国务总理职务,王士珍被任命为京畿警备总司令。李经羲内阁成立后,他任陆军总长兼参谋部总长。7月,张勋假意调停府院之争,率领辫军进入燕京,却乘机拥立前清宣统皇帝,是为辫军复辟,王士珍参与,任内阁议政大臣、参谋部大臣。复辟失败后,王士珍回到故乡隐居。后来以维持北京秩序有功为理由,他重回北京,任段祺瑞的参谋部总长。
  段祺瑞的皖系和冯国璋的直系就针对南方政府(护法军政府)究竟实行“武力统一”(皖系主张)还是“和平统一”(直系主张)起了纷争。11月15日段辞任国务总理,在冯国璋的支持下,30日王士珍署理内阁总理。此后,皖系结合奉系卷土重来,王士珍内阁被打倒。1918年(民国七年)2月20日,王称病辞任。
  1920年(民国九年)12月,王士珍任苏皖赣三省巡阅使,翌年1月初辞任。1922年(民国十二年)1月,他被总统徐世昌授予将军府“德威上将军”。1925年(民国十四年)2月,他任善后会议议员、军事整理委员会委员长。
  晩年王士珍从军政前台退居幕后。他曾以京师治安维持会会长的身份调停北方各派军阀,维护北京治安,推进慈善事业。王士珍的活动为北京免遭战祸贡献很大。
  1930年(民国十九年)7月1日,他在北平去世。享寿70岁(满68岁)。进士尚秉和作的《德威上将军正定王公行状》载有其生平。
   北洋之虎段祺瑞—段虎  
  (1865年3月6日-1936年11月2日),原名   启瑞   ,字   芝泉   , 安徽六安 人,祖籍 江西饶州 ,为 中华民国政治家 ,曾出任 国务总理 、 参谋总长 、 边防督办 、 临时执政 等,1916至1920年掌握实权。在位期间,反对 帝制 、 总统制 ,提倡 责任内阁制 ,主张武力 统一中国 ,迫使 外蒙古撤治 。下野后隐居天津和上海,1936年病逝。著有《正道居集》。
  甲午战争大清惨败,刘坤一、张之洞等举荐浙江温处道袁世凯练兵,光绪皇帝下令袁世凯在天津小站练兵。新军采德国建制,按德军教条训练,装备全由德国进口。袁世凯又从淮军、天津武备学堂和李鸿章等处选拔了一批军官,段祺瑞乃主管炮兵,又任炮兵学堂监督。
  1898年,段祺瑞升叙加衔。12月,袁世凯新军编入武卫军,改称武卫右军,由北洋大臣、直隶总督荣禄节制。冬,荣禄派段祺瑞等赴日本观操。回国后编纂《训练操法详析图说》。
  光绪廿六年二月,袁世凯任山东巡抚镇压义和团,段祺瑞随往。次年吴氏病逝于济南。袁世凯将表侄女张佩蘅许配给段。张佩蘅幼年丧父,由袁世凯夫妇养大,其祖母即袁世凯之姑母。袁世凯又请段总办随营学堂。萧县徐树铮投奔段氏,拜为记室。1902年,袁世凯奏段氏总办学堂卓有成效,镇压广宗、威县义和团有功,遂赏戴花翎、加奋勇巴图鲁。
  中华民国成立后,1912年3月10日袁世凯出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段祺瑞同时出任陆军总长。
  1913年7月,段祺瑞代理国务总理,组成段祺瑞临时内阁,调兵镇压二次革命;12月陆军总长一职由周自齐接任。此后又署理湖北都督兼领河南都督,镇压白朗起义。
  1914年2月,袁世凯段祺瑞召回北京述职,其湖北都督由段芝贵、河南都督在4月由田文烈接任;1914年5月,袁世凯增设海陆军大元帅统率办事处,试图收回由陆军部主控的军权,段祺瑞担任陆军总长;段祺瑞因不满这个调任,在陆军总长一职任内主要业务都由亲信徐树铮定夺;1914年,日本军队占领青岛,段主张对日本决一死战。
  1914年后,袁世凯与段祺瑞的不和日趋浮上台面;1915年5月“二十一条”签订后,段祺瑞告病辞职,赴西山养病;其陆军总长一职由王士珍接任。袁世凯在1915年底推行洪宪帝制时,段表示不拥护帝制。
  1916年3月袁世凯被迫取消帝制,恢复共和制,邀请段出山任国务总理,最终段祺瑞回任参谋总长兼陆军总长。6月袁世凯病逝,黎元洪接任大总统,段祺瑞担任国务总理。之后段祺瑞成为北洋政府派系内的皖系领袖。
  1917年,与大总统黎元洪之间因参与第一次世界大战问题引发府院之争,引发由张勋领导的溥仪复辟。复辟历时十二日后即被段于天津马厂誓师镇压。
  在继任的冯国璋总统任期内,就解决南北分裂,统一中国的方式问题,与冯发生第二次府院之争,1917年8月14日,对德国及奥匈帝国宣战,正式加入一战,并派华工到欧洲,及换取列强对中国如大国的待遇。于1917年11月22日辞职。
  1918年3月22日复职总理。同年10月10日,冯国璋大总统的任期届满,安福国会选举徐世昌为大总统。段与冯约定共同下野。段祺瑞通过安福系继续在幕后操纵政权。1920年7月在直皖战争中失败,退隐天津。
  北洋之狗冯国璋—冯狗(冯巩曾祖父)
   冯国璋   (1859年1月7日-1919年12月28日), 字  华甫   , 直隶省河间府河间县 (今 河北省河间市 )人, 民国北京政府 军 上将军( 直系 ), 中华民国副总统 、 代理大总统 ,与 王士珍 、 段祺瑞 并称为 北洋 三杰。
  1890年,冯国璋毕业于位于天津的北洋武备学堂。1896年投奔袁世凯,任新建陆军督练营务处总办。1901年底,袁世凯在保定设军政司,冯国璋任教练处总办。1903年中央练兵处在顺天府成立后,任军学司司长。1906年,署正黄旗蒙古副都统兼陆军贵胄学堂总办。1907年至1911年,任军谘使。
  1911年武昌起义后,冯国璋任第一军总督,率领北洋军赴湖北镇压革命。11月27日,冯国璋指挥北洋军攻占汉阳,因此功绩而被清廷封为二等男爵。11月30日,清军在汉口败退时,冯国璋下令火烧汉口街市,大火延烧四天四夜,使得汉口旧市区受到严重破坏。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清帝退位,袁世凯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冯国璋任总统府军事处处长。同年9月,冯国璋改任直隶都督兼民政长。
  1913年,冯国璋奉袁世凯之命率军镇压“二次革命”,攻克南京。同年12月,出任江苏都督,坐镇东南。1914年6月,获授将军府宣武上将军。
  1915年12月,袁世凯称帝,任命他为参谋总长,后来又让他代替段祺瑞兼理征滇总司令,舆论认为袁世凯意图调虎离山,撤离其在江苏的军政实权。冯国璋称病不出,又开始营造舆论,以南京政商两界联名挽留为由拒绝就任。12月21日,袁世凯封其为一等公。1916年3月19日,冯国璋联络长江巡阅使张勋、江西将军李纯、山东将军靳云鹏、浙江将军朱瑞,联名发出致各省将军的密电(史称“五将军密电”),征求各省对撤销帝制的意见。3月20日,袁世凯发现五将军密电。[8]该密电对袁世凯影响很大。
  1916年6月6日袁世凯死后,黎元洪继任大总统,10月30日经过国会补选,冯国璋当选为副总统,在南京办公。此后,随着北洋集团的分裂为皖系、直系,冯国璋成为直系首领。1917年7月,大总统黎元洪与国务总理段祺瑞的府院之争。张勋入京调停,却趁机推动辫军复辟,为段祺瑞所镇压。黎元洪辞职,冯国璋于7月赴北京代理大总统(任至1918年10月10日期满),段祺瑞复任国务总理。
  下野后,冯国璋于1919年春返回家乡河间县经营家业,投资开滦煤矿、中华汇业银行等[1]。同年10月,冯国璋回到京兆地方。
  1919年12月28日,冯国璋病逝于京兆地方(今北京市)家中(今东城区帽儿胡同13号),享年62岁。临终前,他曾召张一麐口授遗言给徐世昌:“和平统一,身未及见,死有遗憾,希望总统一力主持,早日完成。”此外,他还遗电全国各省长官:“愿内外同心,化除轸域,和平统一,务底于成。
  冯国璋逝世后,北洋政府通令全国下半旗三天致哀。徐世昌和段祺瑞分别亲赴冯宅吊丧。段祺瑞两次赴冯宅登门吊唁,在冯灵前放声大哭。徐世昌则于12月31日亲赴冯宅祭奠。不久,由国务院咨请众议院同意,为冯国璋举行国葬礼。国务会议议决花京钞五万八千元为冯国璋治丧。国葬期间,在北京公祭一个月,1920年2月2日,移灵出京兆地方,归葬河间县诗经村原籍,各政府机关都在路上搭篷设祭。和冯国璋颇有私交的军政要人王克敏、冯耿光、师景云、张联棻等数十人伴灵柩回河间原籍。3月20日,灵柩大殡入土。其墓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曾遭破坏。
打黑扫恶马昌友儿子马兵为什么不抓?
那只有一种可能,就是他后台太硬,不敢动他,真心在帮你期待采纳,
太平天国庐州之战——看湘军鼻祖江忠源是如何在此兵败身死的
(一)
江忠源是湖南新宁人,生于1812年,只比曾国藩小一岁。他们两个还是同一年参加的会试,结果曾国藩金榜题名,江忠源名落孙山。
不过,好在江忠源已经有了一个举人的身份,按照规定可以做官了。举人出身是没有可能做大官的,1844年,江忠源回到了家乡新宁县,当了一名教育官员。
虽然吃上了皇粮,但是江忠源胸怀大志,而且他也察觉出了天下将乱的趋势,所以就积极用兵法训练乡里子弟,准备着有朝一日报效朝廷。
1847年,在新宁一带果然有瑶族人雷再浩利用白莲教起义。江忠源的团练派上了用场,三下五除二就打败了雷再浩,并且将其生擒。
江忠源为朝廷立了功,结果就得到了封赏。他被擢升为候补知县,到了1849年,终于等到了浙江秀水县的空缺,正式走马上任。
别的知县上任是“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可是江忠源两袖清风,一门心思扑在工作上。当时正值水灾,江忠源全力组织救灾,赈济灾民,还抓获了几十名强盗,让秀水县保持了良好的秩序。浙江巡抚,同时也是曾国藩老师的吴文镕对江忠源十分欣赏,又让他到丽水去做知县。
1851年太平天国起义,咸丰帝为了镇压起义,到处罗掘人才。他想起了曾国藩曾向自己推荐过的江忠源,于是一道圣旨下达,命令江忠源到军前效力。
江忠源当时正在家为父亲守孝,接到圣旨,立即带着五百乡兵兴冲冲地赶到了广西。到了广西,眼前的所见所闻让他不禁大吃一惊。
他没有想到太平军的实力如此之强大,更没有想到清军的腐败如此之严重,人数七八万的清兵围着不过两三万人的太平军竟然连战连败,一点办法都没有。
清军没有办法,江忠源也没有办法。他只带了五百楚勇,能管什么用?而且众多的总督、巡抚、提督、总兵们也都瞧不起他,江忠源连说话的份儿都没有。
在紫荆山里折腾了大半年,江忠源唯一的收获就是结识了和春这么个朋友。不过,以后的事实证明,和春也没给江忠源帮上什么忙。
由于对于前线的清军太过失望,所以江忠源干脆辞别了向荣等人,回到湖南老家继续招募乡勇。
江忠源手头没钱,想扩军也扩不了多少。到了1852年的春天,他好不容易才勉强拼凑了一千人,再次来到了广西前线。
然而,这时太平军已经杀出了紫荆山,在攻打桂林未能得手的情况下,北上进攻全州。清朝的各路援军,包括江忠源的好友和春在内都畏葸避战,无人敢于救援,眼睁睁地看着全州陷落。
江忠源慧眼独具,他决心在全州城外十里的蓑衣渡设下埋伏,伏击太平军。他制定了周密的作战计划,邀请和春、张国梁等清军部队一同参战,不过和、张二人并没有理会。
结果在蓑衣渡打仗的就只有江忠源的一千多楚勇了,结果还打了大胜仗,太平军损失惨重。和春只是在收尾阶段参与了追击,可是在赛尚阿的奏折中,他却变成了首功之臣,江忠源反而要靠边站了。赛尚阿之所以要这样抢功,主要就是因为和春是他的部下,和春的战功最后会记在赛尚阿的头上。好在后来郭嵩焘、左宗棠湖南同乡等人打抱不平,替江忠源出头说话,江忠源的战功这才获得了承认。
(二)
蓑衣渡之战后,江忠源马不停蹄地又参加了长沙会战。在这次战斗中,江忠源的楚勇一直都是最能打、最拼命的部队。曾国藩曾经形容江忠源这个人和太平军打起仗来是“人怀公愤,如报私仇”,就是说江忠源这个人和太平军打仗特别的眼红,就好像太平军曾经杀了他亲爹一样。
不过,江忠源的部队还是太少,并不能发挥决定性的作用。太平军还是顺利地突破十万清军的围困,一路北上,直取武昌而去。
在郭嵩焘、曾国藩等湖南老乡的帮助下,屡立战功的江忠源终于获得了提拔,得到了一个道台的职务。后来,在1853年,原湖南巡抚张亮基被任命为湖广总督。张亮基很欣赏江忠源的才干,于是向朝廷大力推荐,朝廷便任命江忠源为湖北按察使,让他一下子蹿升到了三品官。
六月,咸丰帝又命令江忠源到向荣的江南大营帮办军务。江忠源在启程前往南京的途中,听说太平军大举进攻南昌,于是他就上奏折,请求派他去支援南昌。
满清的官员们从来都是遇到战事就绕着走,像江忠源这样主动要求上前线,而且是去前线最危险地方的人可以说是绝无仅有。
咸丰帝对此大为感慨,当即下旨派江忠源到南昌去助战。江忠源带着他的一千多楚勇只用了三天的时间就赶到了南昌。此时的江西巡抚张芾早就被太平军吓得六神无主,见江忠源来了,赶紧把王命旗牌授予江忠源,表示今后一切事情就全都由他做主了。
江忠源到了南昌首先就问:“南昌哪座城门最容易遭到攻击?”有人告诉他是章江门。江忠源说:“好,章江门就由我亲自来防守。”
接着,江忠源下令放了一把大火,将南昌城外包括著名的滕王阁在内的众多建筑物烧得干干净净,然后又把他手下的楚勇派到了城墙各处,监督本地的绿营兵作战。哪个绿营兵胆敢逃跑,当场就斩首。
6月24日,太平军的西征军一部大约七八千人,在赖汉英的指挥下,来到了南昌,发起了进攻。
太平军在攻城时已经非常善于使用穴地爆破的方法了,这一次也不例外。赖汉英命令土营开挖了多条地道,6月29日、7月9日,太平军两次轰塌南昌城墙,每次都是江忠源一马当先,亲自提刀上阵,带领着楚勇拼死挡住了太平军的进攻,使得太平军无法得手。
7月28日,太平军第三次将城墙炸塌。这一次城墙被炸塌了九丈,缺口太大,太平军人数众多,眼看着清军就要抵挡不住了。这时,风向突然逆转,将城内的烟火向着太平军方向吹去,太平军的攻势登时受挫。江忠源带着楚勇再次拼死堵住了缺口。
7月下旬开始,清朝的援军陆续赶到,就连尚在训练中的湘军都在郭嵩焘、罗泽南等人的率领下赶到了南昌。再加上来自江南大营等地的援兵,清军的总兵力已经远远超过了太平军。赖汉英被迫停止攻城,分兵对付城外的援军。
双方又对峙了大约两个月的时间,到了9月24日,杨秀清只好命令赖汉英撤兵而去。
(三)
南昌之战的胜利,让江忠源获得了二品顶戴,而且也成为了当时风云一时的大红人。此时的曾国藩还毫无名气,朝野内外,人们到处传诵的都是江忠源的大名。大家都把他一致视为国之干城,长毛的克星。
南昌之战后,江忠源又被派到了湖北,击退了太平军对于武昌的进攻。10月下旬,太平军发起了对皖北的攻势。咸丰帝首先又想到了江忠源,急忙任命他为安徽巡抚,要他到皖北迎战太平军。
一年前,江忠源还是七品知县呢,一眨眼变成二品巡抚了,蹿升速度之快基本上也算是创下一个纪录了。
不过,红透半边天的江忠源本身却暗藏着巨大的隐患,而他自己对此却毫无察觉。
首先,江忠源这个人性子比较急,没有耐心去做那些打基础、固根本的水磨功夫。曾国藩为了打造湘军,耐着性子花了一年的时间来做基础性的工作。可是江忠源却急于求成,没有花太多的时间用来扩充他的嫡系部队。他手下的楚勇一直都是一两千人的规模,始终难以有大的作为,遇到太平军的大部队就不是对手。这是江忠源失败的主要原因。
其次,江忠源的个性太强,狂傲狷介,整个世界上就没有几个人能被他放在眼里。而且他天生一张臭嘴,到处狂喷,有话就说,有屁就放。在广西的时候,他就曾经公开批评向荣;到了长沙,他更是连钦差大臣赛尚阿都敢公开指责。这可是触犯官场大忌的行为。再加上有不少人对于他的飞速蹿红感到嫉妒,所以江忠源竟然混得没几个可依赖的朋友。这让他很快就因此而受到了惩罚。
相比之下,曾国藩世事洞明、人情练达,非常善于处理人际关系。因此,曾国藩能够后来居上,成为了真正的湘军之父,这并不是偶然的。
1853年11月下旬,江忠源不顾自己身体染病,毅然带着一千多楚勇从武昌赶赴皖北。
11月27日,他到达了六安。这时,他的病势愈发沉重。他原本打算在六安将养一段时间,但是11月30日,太平军攻克了舒城,兵锋直指庐州。庐州知府胡元炜接连向江忠源求救,这就让江忠源坐不住了。
江忠源决定立即赶往庐州。他留下一部分兵力防守六安,只带了七百名楚勇,于12月9日赶到了庐州。
庐州就是今天的安徽合肥。江忠源到了这里就不觉感到透心凉。这里除去他自己带来的楚勇之外,只有绿营兵两千余人。而庐州的城墙周长三十六里,城墙上的垛口就有4570个。也就是说,这点兵力连城墙都站不满。
面对如此危局,江忠源没有气馁,他拼命地组织当地百姓编成民团,协助作战。他自己就像在南昌一样,坐镇在最危险的水西门,亲自指挥战斗。同时,他还紧急对外呼救,要求各路兵马紧急来援。
此时,在庐州外围,有陕甘总督舒兴阿指挥的八旗马队,有音德布、戴文澜、郝光甲等几位总兵指挥的绿营兵,兵力倒也不算少。可是,大家一来畏惧太平军的实力,二来讨厌江忠源的为人。所以,大家伙就像商量好了一样,都是磨磨蹭蹭地不肯靠前。
江忠源也知道自己得罪人太多,属于是噘嘴骡子卖个驴价钱,就吃亏在这张嘴上了。不过现在后悔也来不及了。这时,他想起了自己在绿营军中唯一的好朋友和春,于是他赶紧上奏折,要求咸丰任命和春为“诸军总统”,指挥皖北的所有清军作战。
咸丰帝倒是迅速地批准了这个要求,无奈那个年头没有电报,公文往来要花很多时间。等到和春顺利地当上了“总统”,江忠源的尸首早就凉了。
(四)
12月12日,太平天国的春官正丞相胡以晃指挥着上万名太平军将士杀到了庐州城下。
12月13日,太平军正式开始攻城。江忠源率领兵勇在城头拼死抵抗,太平军连攻了三四天,毫无进展,而且还伤亡不小。于是,胡以晃决定改为挖地道炸城墙。
12月18日,清军总兵玉山率两千余人来到了庐州拱辰门外。胡以晃立即命令太平军出击,结果清军大败,玉山被杀,残兵狼狈逃走。
12月19日,驻守在六安的音德布率兵试探性地靠近庐州,结果又遭到太平军的迎头痛击,音德布慌忙逃走,再也不敢前进一步。
12月28日,太平军在大西门附近的地道终于挖通。他们点燃了炸药,大西门的城墙被轰塌了十丈有余。但是,江忠源早就督促民夫在城门内侧筑起了月城,依靠着月城挡住了太平军的进攻,打退了太平军,并且迅速把城墙的缺口堵住。
12月29日,太平军在水西门处的地道眼看就要挖通了,但是江忠源经过勘察,找到了地道的方位。他命令兵勇对着挖,接连破坏了两条地道。太平军的攻势再次受挫。
1854年1月2日,陕甘总督德兴阿率领三千八旗马队来到了庐州附近。胡以晃立即派兵迎击。结果八旗马队的表现是:“……(太平军)黄旗自东北来,侦者曰贼援至。马兵四溃,舍骑而徙,或走匿松林中,骈坐哭泣。贼尾至,引颈受刃,有一贼手刃十余人者……”
这些八旗兵不但不能算是军人,甚至都不能算是男人了。努尔哈赤九泉之下有知,只怕要气得暴跳起来。
1月9日,太平军采取声东击西的办法,先是派一部分人在小东门鼓噪呐喊,做出要攻城的架势,与此同时,他们偷偷地在水西门安放炸药爆破。随着几声巨响,水西门附近的城墙被炸塌八丈有余。太平军蜂拥而入。江忠源指挥着官兵们拼死抵抗,经过一番血战,终于又把太平军挡在了城外。
1月10日,江忠源的弟弟江忠浚终于率领1500名湘勇赶到了庐州。1月12日,和春也率领一千多人从徐州赶到了庐州城外。然而,这一切都已经来不及了,他们已经没有机会来挽救江忠源的命运了。
此时,城中的庐州知府胡元炜已经和太平军暗通声气,取得了联系。清朝的官员是很少有投降太平军的,但胡元炜却是个例外。为什么胡元炜要投降太平军呢?原来,胡元炜这个知府官职是花钱买来的。人家花钱买官是为了发财,可不是为了送死的。于是,胡元炜与他手下的徐淮壮勇都与太平军偷偷地取得了联系,约定好了投降的时间。
1月14日深夜,太平军再次轰塌水西门附近的城墙,对庐州发起了总攻。此时,胡元炜和徐淮壮勇放弃了对庐州北门的防守,任由太平军入城。于是,太平军杀入城内。
城中登时大乱,到处哭爹喊娘、鸡飞狗跳。绿营兵和当地的乡勇都纷纷投降,只有江忠源与他的楚勇还在拼死抵抗。
到了黎明时分,江忠源的身边已经没有多少人了。他想拔剑自刎,但是被手下人拦住。都司马良勋背着他想要逃走,但是江忠源狠咬马良勋的耳朵,挣脱下来,继续与太平军搏杀。一路杀到水闸桥时,江忠源已经身中七创,无力再战,于是,他跳入水塘自尽,终年四十二岁。
(五)
江忠源在与太平天国的对抗中如同超新星一般爆发,瞬间照亮天际,引得万众瞩目。但是,他上升很快,陨落更快,才一年多的光景就兵败身亡。
探究他败亡的原因,我们只能说一切都要怪他自己。江忠源做事急于求成,只是凭借着一股狠劲,就想一口吃个胖子,最终要栽大跟斗是必然的。
不过,江忠源被认为是湘勇出省作战的开创者,他也被公认为湘军的鼻祖。同时,江忠源那种与太平天国不共戴天、殊死对抗的态度,也代表了当时知识分子阶层的主流。
知识分子阶层集体站到了满清王朝这一边的事实,只能证明太平天国在理论层面上完全失败,说明他们提倡的那一套东西对于知识分子阶层没有丝毫的吸引力。这与半个世纪之后,知识精英阶层纷纷站到革命党一边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也能够让我们充分地认识到,掌握先进的政治理论是何等的重要。
生活圈制作

转载请说明出处,本文地址:http://www.bike163.net/thread-79407-1-1.html
分享到:  !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qq!!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qq! !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qzone!!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qzone! !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t!!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t! !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pengyou!!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pengyou!
收藏收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