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述2016年法国尼斯恐怖袭击事件经过。
法国当地时间2016年7月14日深夜,尼斯市法国国庆日庆祝活动遭袭,一辆大卡车撞向正在观看巴士底日烟花表演的人群。
此次袭击已经造成至少84人死亡,202人受伤。
2016年7月16日,“伊斯兰国”(IS)通过其媒体渠道发表声明,称对当地时间14日晚发生在尼斯的卡车袭击人群事件负责。
法国尼斯发生袭击事件已致3死,事发时的具体细节是什么?
法国的这起事件发生非常突然,当地民众在事发之前完全没有任何的防备,这直接导致他们遭受了严重的惊吓。这些犯罪分子十分丧心病狂,用刀具公然向无辜的人发起攻击,这样的罪行必将受到严惩。根据相关的报道,在这起事件发生的过程中,主要包含了以下细节。首先是案发地,根据当地媒体的报道,事件发生在一个庄严肃穆的教堂内。其次是作案动机,根据事件发生后的调查结果发现这批犯罪分子并没有定下明确的作案目标。最后是案件中的受害者,根据统计本次事件导致了非常严重的伤亡情况。接下来,我就依次说明一下法国这起袭击事件的具体细节。
一、案发地在教堂
教堂在许多法国人心中是一个神圣的场所,当内心感到迷茫时,许多法国人喜欢在教堂中祷告,以寻求精神上的宽慰。但这些犯罪分子丝毫不顾及教堂的本来意义,用惨无人道的罪行彻底破坏了这里原本安静祥和的气氛,连累了许多无辜的人,这些犯罪分子根本没有最基本的道德廉耻。
二、没有明确作案动机
这起恶性事件属于纯粹的暴力行为,他们没有刻意要针对的目标,完全是通过这种方式在宣泄对社会的不满,并试图造成恶劣的影响。每个人的生命都应该被尊重,那些在事件中受害的法国人民同样有自己的生活和家庭,他们不应该遭受这样的待遇。
三、造成了3死多伤
这些犯罪分子手段凶残,根据犯罪现场统计,一共有3名无辜的法国人在这次事件中失去了宝贵的生命。除此之外,犯罪分子的恶性还导致了许多不知情的民众意外受伤,现场的场景让人十分心痛。
对于法国的这起袭击事件,你还了解到了哪些细节呢?
![]()
法国尼斯市国庆日遭袭,了解这些可能捡条命!
事件小观
当地时间14日深夜,法国尼斯市法国国庆日庆祝活动遭袭,有人驾卡车冲进活动人群,目击者称现场传出枪声。尼斯市长说“有多人死亡”。有报道称,事件已造成至少80人死亡,上百人受伤。
法国滨海阿尔卑斯省政府14日晚说,当晚尼斯市发生的卡车冲入人群事件是一起“袭击”事件,呼吁市民留在家中。
近年来,频频报道有恐怖袭击事件,如果在公共场合遇到了恐怖袭击事件,我们该怎么办?今天小编就搜集了一些相关知识和策略,快来了解一下,也许关键时刻可保一命!
如何识别潜在的危险?
恐怖嫌疑人?
恐怖袭击的嫌疑人脸上不会贴有标记,但是会有一些不同寻常的举止行为可以引起我们的警惕。
例如:
神情恐慌、言行异常者;
着装、携带物品与其身份明显不符,或与季节不协调者;
冒称熟人、假献殷勤者;
在检查过程中,催促检查或态度蛮横、不愿接受检查者;
频繁进出大型活动场所;
反复在警戒区附近出现;
疑似公安部门通报的嫌疑人员。
可疑车辆?
状态异常。车辆结合部位及边角外部的车漆颜色与车辆颜色是否一致、确定车辆是否改色;车的门锁、后备箱锁、车窗玻璃是否有撬压破损痕迹;如车灯是否破损或异物填塞,车体表面是否附有异常导线或细绳;
车辆停留异常。违反规定停留在水、电、气等重要设施附近或人员密集场所;
车内人员异常。如在检查过程中,神色惊慌、催促检查或态度蛮横、不愿接受检查;发现警察后启动车辆躲避的。
遇到危险时该怎么办?
逃离
第一时间逃离,第一时间逃离,第一时间逃离!重要的事情要说三遍。
留下你的钱财赶紧找路逃命是最重要的!如果可以,帮助他人撤离,鼓励别人跟你一起逃,但别让他们拖你的后腿。即使别人坚持留下来,你也要撤!
注意观察地形,主要出口、步行梯,观察周围情况,看清骚乱方向,反向离开,迅速顺着场地内指示离开大型建筑。
规避一些高危地区:赌场、红灯区、体育场。
看公共建筑物内的逃生路线图:公共建筑物内一般都设有逃生路线图。
不过,逃离时一定要注意是否有恐怖分子。 留意观察四周,记住自己经过的街道和路线。最需要考虑的是,别让自己陷入死胡同中。不要瞎转而迷路,一个迷路的人很容易招来不怀好意的恐怖分子。如果是自己不熟悉的地段,注意道路走向和出口。
躲藏
如果无法逃离,找地方躲起来!
手机设为静音,保持非常安静。
掩蔽物最好处于自己和恐怖分子之间。
选择密度质地不易被穿透的掩蔽物。
选择能够挡住自己身体的掩蔽物。
逃后
一旦逃离,一定记得提醒别人不要进入危险区域!
撤离安全后报警尽快提供有效信息:时间、地点、袭击方式以及恐怖分子的特点和标志。
切记一定要到安全地点再报警。万一激怒恐怖分子,你会更危险。
枪伤自救
不幸负枪伤,莫慌莫忙,理智镇静处理伤口。
扩大创口,清理皮缘;
显露伤道切除坏死和失活组织;
清除异物;
特殊组织的处理,如离断的神经血管,骨折的处理等;
引流和缝合。
身体各处出血如何操作
头顶部出血:在伤侧耳前,对准下颌耳屏上前方1.5厘米处,用拇指压迫颞浅动脉。
头颈部出血:四个手指并拢对准颈部胸锁乳突肌中段内侧,将颈总动脉压向颈椎。注意不可以同时压迫两侧颈总动脉,以免造成脑缺血坏死。压迫时间也不可以太久,以免造成危险。
上臂出血:一手抬高患肢,另一手四个手指对准上臂中段内侧压迫肱动脉。
手掌出血:将患肢抬高,用两手拇指分别压迫手腕部的尺、挠动脉。
大腿出血:在腹股沟中稍下方,用双手拇指向后用力压股动脉。
足部出血:用两手拇指分别压迫足背动脉和内踝与跟腱之间的颈后动脉。
爆炸烧烫伤应急自救
火焰烧伤:
迅速脱去燃烧衣物,就地打滚压灭火焰,就近水源灭火,或用不易燃烧的衣被铺盖灭火。
灭火后仔细检查已灭火而未脱去的衣物,防止复燃。
切忌奔跑呼救,以免加重头面部和呼吸道损伤。
热液烫伤:
如衣物穿得薄,应充分用凉水浸泡后脱去;如穿得厚,应立即除去被热液浸透的衣物,以免二次烫伤。
脱衣服时动作要尽量轻柔,避免将皮肤搓破,导致创面感染。
化学烧伤:
受伤后应尽快脱去浸有化学物质的衣物,用大量清水冲洗。
注意:生石灰遇水反应可放出大量热,加重损害。若为生石灰烧伤,应先将残留在创面上的生石灰去除,再用水冲洗。
磷能在空气中自燃,自救时应先脱去污染衣物,用大量清水冲洗创面及其周围皮肤,将磷和其化合物冲掉,若现场缺水,可用浸湿的湿布包扎或掩覆创面,隔绝空气。
保护创面:别涂有色物质
烧伤后,创面可用清洁的敷料、毛巾、床单等覆盖或进行简单包扎,适当保护以防再次污染。
不要向烧伤创面涂抹任何不适宜的物质,如牙膏、酱油、龙胆紫等,避免创面污染。
谨记“冲脱泡盖送”五字原则
“冲”——烧烫伤后的即时冲淋降温;
“脱”——除去燃烧后或浸满热液的衣物;
“泡”——冷疗;
“盖”——覆盖创面;
“送”——妥善转送医院。
注意:受伤后口渴时,不要随意大量饮用白开水或其它饮料,尤其儿童伤员更需注意。
(本文综合自《公民防范恐怖袭击手册》及新浪网等内容)
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出自知识就是力量微信公众号“知识就是力量”(ID:knowledge-powe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