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红树林是如何分类的?
什么是红树林
红树林是一种稀有的木本胎生植物。所谓的红树林是指由红树科的植物组成,组成的物种包括草本、藤本红树。它生长于陆地与海洋交界带的滩涂浅滩,是陆地向海洋过渡的特殊生态系。
红树林的分类
红树植物是唯一在红树林中海滩中生长并经常可受到潮汐浸润的潮间带上的木本植物,包括蕨类植物卤厥。
半红树植物是只有在洪潮时才受到潮水浸润,是陆、海都可生长发育的两栖植物,有露兜、水黄皮、杨叶肖槿、黄槿、海芒果。
红树林
伴生植物是生长在红树林区经常受潮汐浸润的非木本植物,如一些棕榈植物和藤本植物(三叶鱼藤)。
红树科植物是分类上归属于红树科的植物。红树林的组成以红树科植物为主,如木榄、海莲、秋茄、红树、红海榄等。但是还有许多红树科植物不是红树林的成员,如有些长在陆地上,有些长在高山上,这些即红树科非红树植物。
红树林是发育在特殊环境下的生物群落,因此典型的红树林植物种类并不是很多,而由于红树林植物可以借助海流传遍后代,只要海域相通,相距遥远的红树林可以有相似的组成。
非洲大陆和美洲大陆将热带大西洋与热带印度洋和热带太平洋隔离开来,而热带印度洋和热带太平洋则海水相通,这样一来,红树林就形成了西方和东方两大群系。
木榄
热带印度洋和热带太平洋交界的地方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群岛——南洋群岛,具有最漫长的热带海岸线,成为东方群系红树林的发育中心。南洋群岛及附近地区的红树林在世界上面积最大,种类最多,生长得也最茂盛,红树林在这里长成高大的乔木状,高可达35~40米,与热带雨林连成一片,使南洋群岛中的很多岛屿从海岸边到山顶都覆盖着郁郁葱葱的森林。
秋茄树
东方群系在辽阔的热带印度洋和热带太平洋上分布范围非常广,西到非洲的印度洋沿岸,东到太平洋诸岛,南到新世纪太阳最先升起的地方——新西兰的查塔姆群岛,北到日本和中国南方的海岸。红树林在赤道附近树木高大,种类繁多,向南北种类减少,树木也低矮很多。我国是红树林的北部边缘,海南的红树林在我国境内是发育最好的,最高可达10~15米,红树林的种类与南洋群岛很相似,但群落的高度远不如南洋群岛,再向北到福建境内则多呈现矮小的灌木状,并且只有寥寥数种。
在亚洲和澳大利亚北部等地的红树林分布区域附近还有一类水椰群落,在我国只见于海南的东南部沿海。水椰群落可以算作一种半红树林群落,喜欢生活在半咸水的环境中,在咸、淡水相交的河口,河滩地区最常出现。
西方群系红树林以美洲的加勒比海,南美洲的北部沿海和非洲的几内亚湾沿岸为中心,其植物的种类远比东方群系红树林要少,但森林仍然高大茂盛。在南美洲的北部沿海的红树林与亚马孙的热带雨林相连,成为这片世界上最辽阔的热带森林的一部分。南北美洲在历史上曾经分开,因此,西方群系红树林可以越过美洲大陆到达太平洋东岸,在太平洋诸岛的斐济和汤加等地,西方和东方两大群系的部分种类可同时出现。
世界上的红树林大致分布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范围内,共有两个分布中心,一个在东亚,一个在中南美洲,而以东亚的较为繁茂。我国的红树林与东亚的红树林是同一类型,主要分布于广西、广东、海南、台湾、福建和浙江南部沿岸。其中,广西壮族自治区的红树林资源量最丰富,面积占全国红树林面积的1/3。在太平洋西岸,无论是种类和分布范围,我国的红树林最具有代表性。
红海榄
我国红树林分布与保护
红树林是我国的保护物种,近10多年来,先后建立了国家级(3个)、省级(4个)、县级(8个)红树林保护区15个,并制订了相应的保护法律法规。然而,得到10多种国家和地方法律、法规保护的红树林并没免于刀俎之灾。近40年来,特别是最近10多年来,由于围海造地、围海养殖、砍伐等人为因素,红树林面积由40年前的4.2万公顷减少到1.46万公顷,不及世界红树林面积1700万公顷的千分之一。
红树林是我国保护物种
特别是在《海洋环境保护法》和《国家海域使用管理暂行规定》颁布实施多年的今天,有些人无视国家法规,急功近利,仍然在大片地砍伐红树林,包括几个国家级红树林自然保护区都遭到不同程度的砍伐破坏,其中尤以广西壮族自治区砍伐红树林为甚。全区原有红树林22387公顷,到1993年仅剩5654公顷。据不完全统计,广西近几年已砍伐和已列入填海造地规划的(已批准)即将砍伐的红树林将达1000公顷。
红树林鸟类自然保护区位于深圳湾北东岸深圳河口,面积为368公顷,是我国唯一位于市区、面积最小的自然保护区,也被国外生态专家称为“袖珍型的保护区”。每年有白琴鹭、黑嘴鸥、小青脚鹬等189种,上10万只候鸟南迁于此歇脚或过冬。保护区内除红树林植物群落外,还有其他55种植物,千姿百态。它是深圳市区内的一条绿色长廊,背靠美丽宽广的滨海大道,与滨海生态公园连城一体,面向碧波荡漾的深圳湾,不仅是鸟类栖息嬉戏的天堂、植物的王国,也是人们踏青、赏鸟、观海、体验自然风情的好去处。
天然红树林
1984年,深圳福田红树林保护区正式创建,当时的总面积为304公顷。只有一条老路通到这里,当地的渔民在这里利用沿袭下来的基围鱼塘养鱼,然后就是大片大片的天然红树林、果园和其他天然林。1986年,世界野生生物(国际)基金会主席、英女王的丈夫菲利普亲王,在英女王访华时,特意南下深圳,登上红树林的观鸟亭,饱览深圳湾湿地风光。丹麦野生生物基金会主席、丹麦女王的丈夫亨里克亲王也曾于1989年,兴致勃勃地到此观鸟,并将红树林称为“绿色明珠”。
深圳红树林可以说是盛名远播,现在来深圳的海内外游客,都要去海滨生态公园看看沿海岸逶迤的红树林、在此越冬的数万只水鸟翔集的壮观场面。红树林与香港米埔自然保护区一水相隔,共同构成了具有国际意义的深圳湾湿地生态系统,也成为深港边界上最具特色的风景线。
广东珠海红树林:主要分布于淇澳岛、横琴岛和红旗西堤、磨刀门和鸡啼门水道出海口附近堤岸,其中,位于淇澳岛西北部大围湾的淇澳红树林保护区面积最大,是目前该市保存最完整、最集中连片的林分,树高4~6米。它不仅是珠海市的珍稀资源,也是珠江三角洲不可多得的一片红树林湿地,同时是全国少有的紧靠大城市的红树林区之一。
海南东寨港国家级红树林
自然保护区位于海南省文昌市铺前镇约6千米长的沿海岸线上,67多公顷的红树林区已全面挖塘养殖,近半数的红树林遭受严重破坏。海南东寨港国家级红树林自然保护区,总面积约3300多公顷,有林面积2000多公顷,列入《世界湿地名录》。但从1993年以来,不断有群众进入保护区砍红树、挖塘搞养殖,大片大片的红树林区成为荒芜的水泥塘。
海南东寨港红树林广东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广东省湛江市境内,面积1.9万公顷,1990年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1997年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保护区高桥红树林保护区为中国最大的红树林连片生长基地,主要保护对象为红树林生态系统。该区地处雷州半岛,受热带海洋气候的影响,沿海滩涂上分布着较大面积的红树林植被,其中红树植物有12科、16属、17种,是除海南岛外我国红树植物种类最多的地区。此外,保护区内拥有数量和种类众多的鹤类、鹳类、鹭类等水禽及其他湿地动物,据初步统计,仅鸟类就有82种,其中留鸟38种、候鸟44种。湛江红树林保护区作为我国现存红树林面积最大的一个自然保护区,在控制海岸侵蚀、保持水土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广西山口红树林国家级保护区是1990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建立的我国首批(5个)国家级海洋类型保护区之一,1994年被列为中国重要湿地,1997年5月与美国佛罗里达州鲁克利湾国家河口研究保护区建立姐妹保护区关系,2000年1月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生物圈,2002年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
红树在控制海岸侵蚀、保持水土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山口红树林生态保护区地处亚热带,位于广西合浦县沙田半岛东西两侧,海岸线总50千米,总面积8000平方千米,是中国第二个国家级的红树林自然保护区。
红树苗
福建漳江口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简称漳江口保护区)位于福建省漳州市云霄县漳江入海口。最近城镇为云霄县城,位于湿地以西10千米,东北向距离厦门约85千米。主要保护对象以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东南沿海水产种质资源为主。主要湿地类型有红树林、滩涂、水域或组成的河口湿地等。符合《湿地公约》国际重要湿地指定标准的1、2、3、8条。保护区于1992年1月成立,1997年7月经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自然保护区,2003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升格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08年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
漳江口保护区内植被类型分为红树林、滨海盐沼、滨海沙生植被3个植被型,有白骨壤林等13个群系,有秋茄—老鼠等22个群丛。区内有维管束植物224种,有红树植物5科6属6种,盐沼植物16科27属29种1变种,滨海植物59科152属184种。区内营养丰富,从而微生物资源丰富,有微生物12科27属45种,与陆地生境的微生物数量比较,红树林土壤细菌数量高于一般陆地生境,而土壤放线菌、真菌数量较少是漳江口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土壤微生物数量分布的主要特征。
甘肃天祝:镶嵌在雪域高原的绿色明珠
安德鲁斯曾说过:“人的一生至少有两次冲动,一次奋不顾身的爱情,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每一次旅行都像是一本书,当你打开书本,就展开了一段别样的航行。
身心回归自然的过程中,将烦恼抛在脑后,把自己迷失在一个陌生的地方,在一个际遇下,重新认识自己。
炎炎夏日的天祝,绝对是一个避暑纳凉的好去处。当你踏着绿草如茵的大地来到祁连山东端的天祝抓西秀龙草原。蓝绸缎似的天空,点缀着如花朵般盛开的白云,恍如进入了一个遥远的梦境,山和草原以不同的姿态接纳了你的到来。高耸的雪峰,脚下的草地,身边安静吃草的白牦牛,处处弥漫着淳朴,自然的气息。
这里就是青藏之眼的天祝,一颗镶嵌在雪域高原的绿色明珠。一个让你来一次就永难忘怀的 旅游 胜地。
天祝,藏语称华锐,意为英雄的部落,地处甘肃省中部、武威市南部、祁连山东端,素有河西走廊“门户”之称,1936年,以境内天堂寺、祝贡寺首字“天祝”命名,设置天祝乡。1950年设立天祝自治区(县级),1955年改为天祝藏族自治县,是周恩来总理命名的全国第一个少数民族自治县,是世界白牦牛唯一产地、中国高原藜麦之都、中国高原食用菌之乡、中国高原夏菜之乡。全县辖14镇5乡、178个行政村、20个居委会,有藏、汉、土、回、蒙古等28个民族,总人口23万人,其中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37.1%,藏族占少数民族人口的81.7%。境内海拔2040—4874米,年平均气温0.3 ,年降水量407.4毫米。总面积7149.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86.9万亩,天然草原面积455.76万亩,林地面积385.85万亩,森林覆盖率34.08%。
天祝区位优越,南接兰州,东靠景泰,北邻古浪,西邻青海,西北与肃南县接壤,距省城兰州140公里,距中川机场100公里,距曹家堡机场200公里。位于县境中部的乌鞘岭横亘东西,是古丝绸之路咽喉要塞,兰新铁路、G30高速、G312国道和正在建设的兰张三四线高铁贯穿全境。
天祝文化底蕴深厚,夏至汉初先后为戎羌、月氏、匈奴等民族驻牧地,自汉武帝时归入汉王朝版图,唐代后逐步形成以吐蕃(今藏族)为主体民族的多民族聚居地,明至清初实行千百户制度,清乾隆时期设庄浪茶马厅,管理境内36族、14寺院。天堂寺有亚洲最大的宗喀巴木雕坐像,达隆寺为康熙御赐“报恩寺”,石门寺为仓央嘉措驻锡过的寺院,东大寺内藏有全国至今发现的唯一大型《西游记》全本壁画;“华锐藏族民歌”“土族格萨尔”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境内有乌鞘岭长城、松山古城、栗家庄汉墓群、岔口驿古堡等古迹,其中乌鞘岭长城是万里长城中海拔最高的一段,属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天祝生态地位十分重要,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占全县国土面积的61.4%,是石羊河流域6条内陆河(金塔河、杂木河、黄羊河、古浪河、大靖河、西营河)和黄河流域2条外流河(大通河、金强河)的重要水源涵养区和水源补给区。近年来,通过实施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祁连山生态环境问题整改整治以及绿地倍增、全域无垃圾等专项行动,扎实推进全域生态文明建设,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洁白的冰川、秀丽的山水、广袤的草原,构成了一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画卷。
![]()
四川哪个景区改名改的最成功?绿色明珠说的是哪里?
四川位于中国西南的腹地,是大熊猫的故乡,火锅的天堂,被誉为"天府之国",还有数不完的名胜古迹,著名景点有九寨沟、黄龙、宽窄巷子等等。在四川境内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单是世界遗产就有六处,位居全国第二位,拥有的国家级风景区就多达15处,十天半个月都逛不完。今天小编要介绍的景区是成都的川西竹海,这里因为改名而起死回生,是四川改名最成功的景区!
川西竹海位于境内,是全国生态经济示范县,有"天然氧吧"和"绿色明珠"之称。距省会成都250公里,总面积约52平方公里,核心景区面积约15平方公里,属典型的丹霞地貌,平均海拔450米,竹林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达62.8%,川西竹海在南宋时建有军事要塞,清代中期是土纸集中生产地,20世纪50年代后期成为四川造纸原料基地。
一听川西竹海这个名字,就感觉清新的竹子气息扑面而来,令人向往。正是因为这个名字,才引发人们对这里的好奇心,吸引络绎不绝的游客。但其实这里以前有一个土土的名字,名为金鸡谷,大多人初闻这个名字时,都会把它想象成一个养鸡场,或者是外形像只公鸡的普通山谷,纵然离成都只有93公里的车程,交通非常便利,也没人愿意来。毕竟四川有名的景点那么多,为什么要来这里呢?
可实际上金鸡谷内竹林茂盛,光是竹海的面积便高达数万余亩,空气质量绝佳,更别说谷内山川俊美,绝对称得上是沧海遗珠。此外,这里有千米徒步栈道,是运动的绝佳地,还有攀岩可以体验,喜欢刺激的大家可以来尝试一下。
最厉害的是,这里还有历时两年才完成的山体壁画。自然和人文风景的美妙结合让来到这里的人很多都成了回头客。而且门票也很实惠,旺季门票是60元一个人,淡季40,现如今游客络绎不绝,大家感兴趣的话也可以来看看哦。
长春市净月潭公园
长春净月潭
净月潭,被人们誉为“绿色明珠”,位于吉林省长春市东南部,素有台湾日月潭姊妹潭之称。净月潭曾先后被国务院和林业部命名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国家级森林公园,现已成为吉林省省级度假区。净月潭一年四季,景色各异,令人目不暇接,是春季踏青、夏季避暑、秋季赏红叶、冬季滑冰、滑雪的绝佳去处。 景区分为潭北山色、潭南林海、月潭水光和潭东村舍四个景区,水景为主,山村衬托,植被丰富,有大片森林、山花、药用植物及脊椎动物82种,鸟类60余种。 长春净月潭地图
本数据来源于百度地图,最终结果以百度地图数据为准。
净月潭风景区还有中国最大的人工林场,生长已有50多年的人工林就有8000公顷,世界闻名。迄今已形成多树种、多层次、多结构独自特色的森林景观。
长春净月潭简介
始建于 1934 年,雄厚的旅游资源和优越的生态环境已闻名国内外。
[1]1988 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1989 年被林业部批准为国家森林公园。 2000 年被评为国家 AAAA 级旅游景区、全国风景旅游区示范区。 2009年2月被国家三部委授予“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的称号。 2011年1月14日被评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景区已通过 ISO9002 国家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和 ISO14001 环境管理体系国际认证。 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已成为吉林八景之一,被誉为“净月神秀”。 因其优越的地理环境净月潭成为了长春市消夏节和冰雪节的主场地。这里也是国际利丁跑步赛、瓦萨滑雪赛最理想的活动场地。 净月潭是山清水秀、鸟语花香的生态空间,是强身健体、娱乐性情的绿色家园,是物存哲理、情富温馨的自然妙境,是荡涤灵魂、升华心智的精神殿堂。
编辑本段企业文化
长春净月潭国家森林公园位于吉林省长春市东南部,距市中心9.5公里,公园面积83.23平方公里,群山环绕、绿浪排天、碧波荡漾、柏翠花红,公园树种之多,面积之大,距城市之近,亚洲实属罕见,被国内外游客称之为"绿色明珠"。 长春净月潭国家森林公园冬季冰雪特色游,中国长春净月潭冰雪旅游节,让您尽览千里冰峰、万里雪飘世界的无穷乐趣。
红树林在哪里?
红树林的分布虽受气候限制,但海流的作用使它的分布超出了热带海区。在北美大西洋沿岸,红树林到达百慕大群岛,在亚洲则见于日本南部,它们都超过北纬32°的界线,在南半球红树林分布范围比北半球更远离赤道,可见于南纬42°的新西兰北部。
中国红树林共有27种,分属20科、25属(另有资料为16科20属31种)。主要分布于广西、广东、台湾、海南、福建和浙江南部沿岸。其中以广西自治区红树林资源量最丰富,其红树林面积占中国红树林面积的三分之一。无论是种类和分布范围,在太平洋西岸,中国的红树林都具有代表性。
厦门西海域,80年代在东渡等海域仍有成片红树林,随着这几年的围海造地的不断扩大而消失。
深圳福田国家级红树林鸟类自然保护区。自1988年以来,深圳城市建设就有8项工程占用福田红树林鸟类保护区红线范围内土地面积达147公顷(2200亩),占原整个保护区面积的48.8%,共毁掉茂密红树林35公顷(526亩),占原红树面积的31.6%。
海南省文昌市铺前镇约6公里长的沿海岸线上,67多公顷(1000多亩)的红树林区已全面挖塘养殖,近半数的红树林遭受严重破坏。海南东寨港国家级红树林自然保护区是中国目前面积最大的红树林自然保护区,总面积3300多公顷(5万多亩),有林面积2000多公顷(3万多亩),列入《世界湿地名录》。但从1993年以来,不断有群众进入保护区砍红树、挖塘搞养殖,大片大片的红树林区成为荒芜的水泥塘。
广西壮族自治区拥有中国面积最大的红树林,但由于沿海一些渔民毁林建虾塘,近10年来,广西的红树林面积减少了10%。大量红树林被砍伐、破坏,引起了中国政府的极大关注。目前,中国已建立7个省级以上的红树林保护区,保护红树林约占全国红树林总面积的一半,并成立了广西红树林研究中心,这是中国建立的第一个比较完整的红树林保护、科研与管理体系。
台湾的红树林:台湾的红树林原有6种,现存4种;主要分布在西部沿海各河口附近。由于高度的开发,使得红树林遭到相当程度的破坏。主要分布于台北县淡水镇(水笔仔) 和苗栗县竹南镇中港溪的出海口(水笔仔)。 红树科的水笔仔:数量多,耐寒性较高,主要分布于北部。
红树林保护区
广东深圳福田国家级红树林鸟类自然保护区。自1988年以来,深圳城市建设就有8项工程占用福田红树林鸟类保护区红线范围内土地面积达147公顷(2200亩),占原整个保护区面积的48.8%,共毁掉茂密红树林35公顷(526亩),占原红树面积的31.6%。
红树林鸟类自然保护区位于深圳湾北东岸深圳河口,面积368公顷,是中国唯一位于市区, 面积最小的自然保护区,也被国外生态专家称为“袖珍型的保护区”。每年有白琴鹭、黑嘴鸥、小青脚鹬等 189种、上10万只侯鸟南迁于此歇脚或过冬。保护区内除红树林植物群落外,还有其他55种植物,千姿百态。它是深圳市区内的一条绿色长廊,背靠美丽 宽广的滨海大道,与滨海生态公园连城一体,面向碧波荡漾的深圳湾,不仅是鸟类栖息嬉戏的天堂、植物的王国,也是人们踏青、赏鸟、观海、体验自然风情的好去处。
1984年,深圳福田红树林保护区正式创建,当时的总面积为304公顷。只有一条老路通到这里,当地的渔民在这里利用沿袭下来的基围鱼塘养鱼,然后就是大片大片的天然红树林、果园和其他天然林。1986年,世界野生生物(国际)基金会主席、英女王的丈夫菲利普亲王,在英女王访华时,特意南下深圳,登上红树林的观鸟亭,饱览深圳湾湿地风光。丹麦野生生物基金会主席、丹麦女王的丈夫亨里克亲王也曾于1989年,兴致勃勃地到此观鸟,并将红树林称为“绿色明珠”。
深圳红树林可以说是盛名远播,现在来深圳的海内外游客,都要去海滨生态公园看看沿海岸逶迤的红树林、在此越冬的数万只水鸟翔集的壮观场面。红树林与香港米埔自然保护区一水相隔,共同构成了具有国际意义的深圳湾湿地生态系统,也成为深港边界上最具特色的风景线。
广东珠海红树林:主要分布淇澳岛、横琴岛和红旗西堤、磨刀门和鸡啼门水道出海口附近堤岸,其中,位于淇澳岛西北部大围湾的淇澳红树林保护区面积最大,是目前该市保存最完整、最集中连片的林分,树高4-6米。它不仅是珠海市的珍稀资源,也是珠江三角洲不可多得的一片红树林湿地,同时是全国少有的紧靠大城市的红树林区之一。
海南东寨港国家级红树林自然保护区:海南省文昌市铺前镇约6公里长的沿海岸线上,67多公顷(1000多亩)的红树林区已全面挖塘养殖,近半数的红树林遭受严重破坏。海南东寨港国家级红树林自然保护区,总面积3300多公顷(5万多亩),有林面积2000多公顷(3万多亩),列入《世界湿地名录》。但从1993年以来,不断有群众进入保护区砍红树、挖塘搞养殖,大片大片的红树林区成为荒芜的水泥塘。
广东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广东省湛江市境内,面积1.9万公顷,1990年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1997年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保护区高桥红树林保护区为中国最大的红树林连片生长基地,主要保护对象为红树林生态系统。 该区地处雷州半岛,受热带海洋气候的影响,沿海滩涂上分布着较大面积的红树林植被,其中红树植物有12科、16属、17种,是除海南岛外中国红树植物种类最多的地区。 此外,保护区内拥有数量和种类众多的鹤类、鹳类、鹭类等水禽及其它湿地动物,据初步统计,仅鸟类就有82种,其中留鸟38种、候鸟44种。湛江红树林保护区作为中国现存红树林面积最大的一个自然保护区,在控制海岸侵蚀、保持水土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广西山口红树林国家级保护区:山口国家红树林生态自然保护区是1990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建立的中国首批(5个)国家级海洋类型保护区之一,1993年加入中国人与生物圈,1994年被列为中国重要湿地,1997年5月与美国佛罗里达州鲁克利湾国家河口研究保护区建立姐妹保护区关系,2000年1月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生物圈,2002年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
山口红树林生态保护区地处亚热带,位于广西北海市合浦县沙田半岛东西两侧,海岸线总50公里,总面积8000平方公里,是中国第二个国家级的红树林自然保护区
海南省清澜港红树林保护区:
世界海拔最低的森林,也是保护最为完整的红树林。
该保护区中心位置地理坐标位19°33’N,110°49’E,地处文昌市的清澜港沿岸一带。保护面积达2948ha,有林面积达2732ha。管辖范围包括冯家港、铺前港等。该保护区于1981年批建,原为县级,后已升格为省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设管理站,位于头宛村。该保护区的总保护面积虽然不及东寨港保护区,但林木面积大,而且树林年龄长,许多林相显示了原生林的特征。如有海莲林树龄达百年以上,调查中有的胸径达1.2m,林内结构复杂,有不少附生植物和藤本植物飞架其间。保护区范围内除了有同东寨港基本相同的红树植物种类外,还有独特的成片正红树(Rhizophora Apiculata)林子,沿着霞村的岸边形成雄伟的景观。木果核在这里可以看到小片的群落。木果袜的蛇状呼吸根在这里有典型的表现。海桑属的4个种,即海桑、杯尊海桑、大叶海桑和海南海桑在这里都有自然分布,其笋状呼吸根形成这些种类的明显待色。小花老鼠勒在东寨港自然群落中并不多见,而在该保护区的潮沟滩涂林缘却常见它与其他红树植物伴生。海芒果、海漆等红树植物也较东寨港的自然群落中容易发现。显然这里的种类多样性优于东寨港,具有较优势的典型性和稀有性,因而具有较大的潜在的科研意义。
福建漳江口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福建漳江口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简称漳江口保护区)位于福建省漳州市云霄县漳江入海口。最近城镇为云霄县城,位于湿地以西10km,东北向距离厦门约85km。主要保护对象以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东南沿海水产种质资源为主。主要湿地类型有红树林、滩涂、水域或组成的河口湿地等。符合《湿地公约》国际重要湿地指定标准的 1、2、3、8。保护区于 1992 年元月成立,1997 年 7月经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自然保护区,2003 年 6 月经国务院批准升格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08 年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 。
漳江口保护区内植被类型分为红树林、滨海盐沼、滨海沙生植被3 个植被型,有白骨壤林等 13 个群系,有秋茄—老鼠 等 22个群丛。区内有维管束植物 224 种,有红树植物 5 科 6 属 6 种,盐沼植物 16 科27 属 29 种 1 变种,滨海植物 59 科152 属 184 种。区内营养丰富,从而微生物资源丰富,有微生物 12 科 27 属 45种,与陆地生境的微生物数量比较,红树林土壤细菌数量高于一般陆地生境,而土壤放线菌、真菌数量较少是漳江口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土壤微生物数量分布的主要特征。
漳江口保护区已查明野生脊椎动物共 359 种,其中哺乳动物 9科 14 种,鸟类 38科154种,爬行类 11 科 37 种,两栖类 5科 13种,鱼类 141 种。列入国家一级重点保护的动物有中华白海豚和缅甸蟒蛇2种, 列入国家二级重点保护的动物有宽吻海豚、黄嘴白鹭、小杓鹬、小青脚鹬、绿海龟、棱皮龟、太平洋丽龟、虎纹蛙等 19 种。省级重点保护动物 24种。保护区鸟类中具有众多的双边国际性协定保护的候鸟,其中中日候鸟保护协定保护的鸟类 77 种、中澳候鸟保护协定保护的鸟类 41种。保护区红树林区潮间带底栖动物 28 种。潮下带底栖生物 181 种。海区浮游植物 201 种,其中硅藻 165 种。浮游动物 180种,其中水母类 59 种,桡足类 71 种。
漳江口保护区位于台风多发区,1955 ~ 1980 年间影响云霄的台风达 150次, 年平均台风影响 5.8 次。红树林湿地是该区域的保护者,在稳固海岸、抵抗台风侵蚀方面有重要作用。
西双版纳为什么被视为西南的一颗绿色明珠?
美丽富饶的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像一颗绿色明珠,镶嵌在云南省南端。西双版纳的热带雨林是中国面积最大的一片热带雨林,奇妙的热带雨林风光造就了纯朴奇特的民族风情,在这片以绿孔雀、芭蕉与象脚鼓著称的雨林里,北国的寒冷与戈壁的干燥不过是遥远的童话。
西双版纳的东南部与老挝接壤,西南部与缅甸交界,是世界北回归线上少有的,也是中国惟一保存完好的一片原始热带森林区域。茂密的橡胶林、香蕉林呈现相当独特的亚热带风光,在中国其他地区难得一见,而且动植物资源非常丰富,素有“植物王国”、“动物王国”、“药材王国”三大王国的美称。
西双版纳风光西双版纳北面有云贵高原作屏障,挡住了寒流,南面受印度洋西南季风的影响,气候湿润,因此冬春无寒潮大风,夏季无台风暴雨。这种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使这里蕴藏着丰富的森林资源和繁多的植物种类。而西双版纳封闭的地形,一方面保留了许多古老的动物种和在新环境下产生的新物种;另一方面青藏高原的动物也南下到达西双版纳,使之成为许多珍稀动物种的起源与发展中心,这便是西双版纳“动物王国”的缘由。
景洪原始森林公园位于景洪市以东、澜沧江以北,距州府所在地8000米处,是全州离景洪城最近的一块原始森林。在这片原始森林里,有一条水质明净的莱阳河,河谷两岸生长着莽莽苍苍的原始热带雨林。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坐落在勐腊县勐仑镇的葫芦岛上。这里保留有大片原始森林,已引种栽培热带植物4000多种,各种植物分类集中,组成错落有致的10多个植物专业区。
西双版纳之所以如此地吸引游人频频来访,另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它将民族文化、民族风情、热带雨林、观赏植物、野生动物等自然和人文景观完美地融为一体,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地域景观。这里居住着傣、汉、哈尼、瑶等13个民族,各有自己浓郁而鲜明的民族风情。
傣族是西双版纳最主要的民族之一。傣族先民为古代百越族中的一支,远在公元1世纪,汉文史籍已有关于傣族的记载。在傣语中“傣”意为“热爱和平,勤劳、勇敢的民族”,有水傣、旱傣和花腰傣之分。傣族饮食以大米为主,喜欢饮酒和吃酸辣食品,好吃鱼虾等水产,还有嚼槟榔的习惯。分上下两层的干栏式建筑是傣族民居的主要形式。泼水节为傣历新年,大约在农历清明后10日。传说,古代农时由一位天神来掌管。他身为天神却为所欲为,弄得人问冷暖失调,雨旱混淆。他的7个女儿决定为民除害。一天,她们把父亲灌得酩酊大醉,然后悄悄拔下他的一根头发,做成了心弦弓,切断他的脖子,不料头颅一挨地就会燃起邪火。7个姑娘把头轮流抱在怀里,直到腐烂。轮换时,她们总要用清水泼在自己身上,冲去满身的污秽恶臭。于是傣家人欢度新年时,都要举行泼水活动,以消灾除难,预祝在新的一年里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神奇的西双版纳,正以其自然与人文的完美结合,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置身于莽莽苍苍的热带雨林之中,观赏珍稀动植物,体会独特的民俗风情,足以令人陶然忘忧,全身心地沉醉于绿色明珠的魅力之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