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赛里木湖的传说有什么啊
在很久很久以前,这里并没有湖泊,而是一片水草丰茂鲜花盛开的草原。就在这肥美的草原上,有一位勤劳善良美丽动人的哈萨克族牧羊姑娘,名字叫切旦。切旦和英俊彪悍的哈萨克牧马青年斯得克朝夕相处,互敬互助,在共同的劳动中建立起了真挚纯洁的爱情。
有一天,一个外出游猎的魔王来到这里,看上了这片草原,也看上了年轻美丽的切旦,他想把草原和切旦占为己有。这对青年恋人为了逃出魔掌,便骑马向深山奔去。魔王派他的手下紧追不放。忽然,年轻的斯得克不幸中箭落马身亡,切旦抱着斯得克悲哭不已。
这时,魔王的手下们包围了她,她毫不畏惧,两眼闪着仇恨的怒火,拼命掀起一块硕大的石头欲砸向魔王的手下。可是她刚刚掀起那石头,她就被抓住拖在了马背上,她大声呼喊。这喊声惊天动地,在草原上回荡往复。
突然,就在她掀起石头的那块地方,喷出一股冲天的水柱,那水柱很快汇成了滚滚奔腾的洪流,迅速淹没了惊慌逃逸的魔王和他的手下们。辽阔的草原从此变成了浩荡的大湖
扩展资料
赛里木湖原本没有鱼,1998年从俄罗斯引进高白鲑、凹目白鲑等冷水鱼养殖,2000年首次捕捞成品鱼,结束了赛里木湖不产鱼的历史,经过十年的发展,已成为新疆重要的冷水鱼生产基地。
赛里木湖景区共划分为环湖风光游览区域、草原游牧风情区域、生态景观保育区、天鹅及其他珍稀鸟类栖息地保护区、旅游综合服务区、原生态环境保持区等6个功能区。确定了赛里木湖中央核心部位水体、西海天鹅湿地草甸水体栖息地、查干郭勒冰雪生态探险景区3块特级保护区。2018年4月13日,入围“神奇西北100景”。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赛里木湖
赛里木湖为什么被称为"大西洋最后一滴眼泪
因为赛里木湖是大西洋的暖湿气流最后眷顾的地方,所以被称作大西洋最后一滴眼泪,赛里木湖古籍亦称天池,亦称“西方净海”,蒙古语称“赛里木淖尔”,意为“山脊梁上的湖”,突厥语中“赛里木”意为“平安”之意。
赛里木湖位于新疆博州境内,其湖面海拔2073米,东西长约30公里,南北宽约25公里,周长90公里,水域面积455~460平方公里,呈椭圆形,最大水深92米,蓄水总量210亿立方米,是新疆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高山冷水湖。湖水除周围一些小河注入外,主要靠地下水补给。由于所处位置较高,蒸发量较大,湖水矿化度为3克/升左右,略带咸味,属微咸湖。
扩展资料
形成演变:
综合现有研究资料可将赛里木湖区构造演化归纳为三个阶段:
(1)、前震旦纪众多古老地块的拼合过程。至震旦纪主体开始形成统一的克拉通地块,普遍接受了以震旦纪冰碛岩和寒武纪初含磷岩系为代表的统一盖层沉积。
(2)、早、中古生代新疆板块的裂解和再拼合演化过程。从寒武纪中期开始裂解,到最后于晚石炭世末期,全部完成了复杂多样的大陆板块的扩张分离、俯冲碰撞的拼合历史,最终形成了新疆现今的基本大地构造格架,结束了早、中古生代多板块和陆地的分离拼合构造演化阶段,而进入同一的板内,即陆内的大地构造演化阶段。
(3)、晚古生代至今的新疆陆内构造演化阶段。石炭纪之末,二叠纪之初,现今欧亚板块的雏形已经形成,新疆已成为这一全球性巨型板块的组成部分,但在它的南侧,还面临着先后古特提斯洋的封闭,新特提斯的打开与最终关闭和青藏高原的形成两期最终促成了构造陷落湖——赛里木湖。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新闻网-新疆赛里木湖 大西洋的“最后一滴眼泪”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赛里木湖
赛里木湖宁波分湖网红地在哪里
慈城镇。赛里木湖宁波分湖是一个很有名的网红打卡地,是位于浙江省宁波市慈城镇的一个小水库,叫作英雄水库,后改名为云湖,因为其风景很像赛里木湖,所以就被网友成为赛里木湖宁波分湖。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