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风景名胜的对联
对联,又称对偶、门对、春贴、春联、对子、楹联等,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下面是我整理的关于风景名胜的对联,欢迎阅览。
关于风景名胜的对联1
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关于风景名胜的对联,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希望大家喜欢!
上联:石骨金身何处来,无始无终自在
下联:慈云法雨从空下,亘天亘地悠然
上联:青山有幸埋忠骨,正邪自古同冰炭
下联:白铁无辜铸佞臣,毁誉于今判伪真
上联:龙涧风迥,万壑松涛连海气
下联:鹫峰云敛,千年桂月印湖光
上联:明月自来去 绕廓荷花三十里
下联:空潭无古今 拂城扬柳一千株
上联:佳景四时,最好秋光何况月
下联:静观万物,欲平天下有如湖
上联:兰若即清,竹林亦静
下联:诸天不老,大地皆春
上联:兴废总关情,看落霞孤鹜,秋水长天,幸此地湖山无恙
下联:古今才一瞬,问江上才人,阁中帝子,比当年风景何如
上联:揽胜我长吟,碧落此时吹玉笛
下联:学仙人渐老,白头何处觅金丹
上联:心悬八阵图,初对策,再出师,共仰神明传将略
下联:目击三分鼎,东连吴,北拒魏,常怀谨慎励臣躬
上联:有福方登圣贤地
下联:无缘难入解脱门
上联:九华山十八罗汉来五台,大小二乘三心一静六根圆满四大皆空
下联:七巧板三四拼图造百画,万千一把五颜六色十窍九通双优在手
上联:一池浓墨盛砚底
下联:万木长毫挺笔端
关于风景名胜的对联2
福建惠安崇武古城
嘘吸沧溟涵地脉
吐吞日月镇天池
漳州南山寺
石骨金身何处来,无始无终自在
慈云法雨从空下,亘天亘地悠然
漳州白云岩书院
地位清高,日月每从肩上过
门庭开豁,江山常在掌中看
福建漳浦县海月岩石佛
海气凝云,云气结成罗汉泪
月光映水,水光返照菩提心
福建龙海木棉庵
明千秋大义
为国家除奸
浙江杭州西湖岳坟
青山有幸埋忠骨 正邪自古同冰炭
白铁无辜铸佞臣 毁誉于今判伪真
杭州西湖岳飞庙
爱国尽忠,武穆英灵长在 奇祸陷风波,南宋山河才半壁
旧容新貌,西湖美景增辉 精忠贯日月,西湖俎豆足千秋
杭州西湖秋瑾墓
丹心应结平权乐 化身作自由神,姓氏皆香,剑花飞上天去
碧血常开革命化 呕心为长吉语,龙鸾一啸,诗草还让君传
杭州西湖灵隐山
龙涧风迥,万壑松涛连海气
鹫峰云敛,千年桂月印湖光
杭州西湖灵隐天王殿
峰峦或再有飞秋,坐山门老等
泉水已渐生暖意,放笑脸相迎
杭州西湖烟霞洞
倘他日蜡屐重来,须记取山中松径
携一片红云归去,莫错认世外桃源
杭州西湖冷泉亭
泉自几时冷起
峰从何处飞来
杭州西湖韬光
楼观沧海日
门对浙江潮
杭州吴山城隍庙
八百里源山,知是何年图画
十万家烟火,尽归此处楼台
杭州刘庄
春水船如天上坐
秋山人在画中行
杭州龙井
诗写梅花月
茶煎谷雨春
杭州云栖
水向石边流出冷
风从花里过来香
杭州净慈寺
云间树色千花满
竹里泉声百道飞
杭州西湖楼外楼
客中客入画中画
楼外楼看山外山
杭州苏公祠
欲共水仙荐秋菊
长留学士住西湖
杭州西湖孤山寺
不雨山常润
无云水自阴
杭州西湖三潭印月
明月自来去 绕廓荷花三十里
空潭无古今 拂城扬柳一千株
关于风景名胜的对联3
风景名胜的对联(一)
上联:面壁拓幽居,一角永嘉好山水;
下联:筑楼存古意,千秋康乐旧池塘。
风景名胜的对联(二)
上联:龙涧风迥,万壑松涛连海气;
下联:鹫峰云敛,千年桂月印湖光。
风景名胜的对联(三)
上联:绿绿红红处处莺莺燕燕;
下联:花花草草年年暮暮朝朝。
风景名胜的'对联(四)
上联:高高下下树;叮叮咚咚泉;
下联:重重叠叠山;曲曲环环路。
风景名胜的对联(五)
上联:十年河东,十年河西,切莫放年华虚度;
下联:一脚门里,一脚门外,可晓得脚步留神。
风景名胜的对联(六)
上联:那堪吟白傅诗,琵琶人老,枫荻秋声,叹几个迁谪飘零,相逢处且休说故宫繁华,他乡沦落;
下联:此便是邯郸道,虽梦初醒,黄梁久熟,觉毕生功名富贵,霎时间都付与微茫烟水,缥渺江波。
风景名胜的对联(七)
上联:栏杆外滚滚波涛,任千古英雄,挽不住大江东去;
下联:窗户间堂堂日月,尽四时凭眺,几曾见黄鹤西来。
风景名胜的对联(八)
上联:草堂留后世;
下联:诗圣着千秋。
上联:异代不同时,问如此江山,龙腾虎跃几诗容;
下联:先生亦流寓,有长留天地,月白风清一草堂。
风景名胜的对联(九)
上联:三十年平倭御虏,百战未尝遭一劫;
下联:九万里将略功勋,千秋孰与并双肩。
上联:如裹骇电激风,拔剑漫惊倭胆破;
下联:尝携江花边月,登坛笑看海波平。
风景名胜的对联(十)
上联:无非沧海虚空,过不去又何须过去?
下联:虽是丹崖高阁,上得来便自管上来。
风景名胜的对联(十一)
上联:仙槎去不回,偏又偶挂云头,摇来蜃景;
下联:杰阁飞还住,如何荡开沧海,悟到蓬山。
风景名胜的对联(十二)
上联:我踏丹崖仙境而来,逐妙谛凌空,万里清传意飞动;
下联:谁携霞友云朋而去,剩奇情满槛,一时只见海深蓝。
风景名胜的对联(十三)
上联:沧海当前,看槛外云生云灭、潮涨潮消,抽身了却名和利;
下联:蓬山在即,笑世间人是人非、功成功败,回首知夫月与风。
风景名胜的对联(十四)
上联:事来如梦,事去如风,事来事去两无凭,便惯看了沤生大海、影灭长空,抽身不问世间事;
下联:心淡若云,心清若水,心淡心清都是我,且任由他命里浮沉、人前笑骂,闭目自观尘外心。
风景名胜的对联(十五)
上联:白塔街,黄铁匠,生红炉,烧黑炭,冒青烟,闪蓝光,淬紫铁,坐北朝南打东西;
下联:淡水湾,苦农民,戴凉笠,弯酸腰,顶辣日,流咸汗,砍甜蔗,养妻教子育儿孙。
风景名胜的对联(十六)
上联:请看世事如棋,天演竞争,万国人情同剧里;
下联:好向湖亭举酒,烟波浩渺,双峰剑影落樽前。
![]()
白云岩是晶体还是非晶体
白云岩含晶体和非晶体。
白云岩,是一种沉积碳酸盐岩。主要由白云石组成,常混入石英、长石、方解石和粘土矿物。
呈灰白色,性脆,硬度大,用铁器易划出擦痕。遇稀盐酸缓慢起泡或不起泡,外貌与石灰岩很相似。按成因可分为原生白云岩、成岩白云岩和后生白云岩;按结构可分为结晶白云岩、残余异化粒子白云岩、碎屑白云岩、微晶白云岩等。
白云岩含镁较高,风化后形成白色石粉。较石灰岩坚韧。在冶金工业中可作熔剂和耐火材料,在化学工业中可制造钙镁磷肥、粒状化肥等。此外,也用作陶瓷、玻璃配料和建筑石材。另外福建漳州有名为白云岩的景点。
我所知道的朱熹:第二十七章 流芳漳州
大儒朱熹于晚年帅守漳州,在此倡明理学教化。漳州风气大变,此后名贤辈出,被称为海滨邹鲁。八百多年来,“紫阳过化”的美誉,依然与漳州联系在一起,成为不灭的历史记忆和鲜明的文化符号。
淳熙十六年(1189年),朱熹已60岁了,这一年朱熹开始自号“晦翁”。
二月,宋孝宗终于决定退位,43岁的太子赵惇,终于等到盼望已久的皇位,即位为宋光宗。
十一月,朝廷命朱熹知漳州。宋光宗即位后,朝廷已几次授命朱熹新的职务,朱熹一再请辞。这次任命,朱熹辞免一次后,考虑新君即位,不宜再辞,于十二月接受任命。
绍熙元年(1190年)二月,在朝廷的一再催促下,朱熹从武夷山出发,前往漳州就职。朱熹下福州、过莆田,一路优哉游哉,直至四月底才抵达漳州。这是朱熹第二次在闽南任职,上次出仕同安主簿,年仅24岁,此时已是垂暮之年。
朱熹到任时,正值春耕时节。他在深入调查的基础上,采取符合漳州实际的劝农措施,推动春耕生产。
朱熹在深入民间中,发现当时漳州社会秩序松弛,“风俗薄弱,民不知礼”。朱熹大力推进社会管理教化,先后颁发了《论俗文》《晓论居丧持服律事》等一系列文告。宣传教育人们孝亲尊老敬贤,和睦相处,各守本分,各修本业,互相规诫。积极推广《家礼》,倡导人们及时婚娶,不得私奔,遭丧及时安葬,不得停棺。还要求仕宦人家安分克己,不可恃强凌弱。
朱熹还针对当时漳州存在的社会问题,大力加以整治。特别是当时漳州宗教很流行,非法组织“传经会”在此传播。朱熹对“传经会”加以禁绝,使之很快就销声匿迹了。朱熹还下令各类宗教不得干涉民间婚姻,不得以修道祈福为名,私建寺观,敛财掠物,还规劝误入“空门”的女子还俗。后来,政敌攻击朱熹,还据此无中生出纳女尼为妾一事。
朱熹每到一地,都非常关心教育。漳州当年的州学,就设在文庙。朱熹每月逢二日,必到州学视察,并亲自上课讲解;逢六又到下辖的龙溪县(今福建省龙海市)讲学。朱熹在漳州刊刻了很多书,《四书章句集注》首次刊刻就在漳州,朱熹还将其作为州学教材。
一些士子慕名而来,投入朱熹门下,陈淳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陈淳生于绍兴二十九年(1159年),小朱熹29岁,是朱熹晚年得意弟子,人称北溪先生。朱熹逝世后,陈淳对朱子理学思想的传播起到很大的作用,与蔡元定、黄榦、真德秀并称为朱门四大弟子。
朱熹最喜漳州城南的白云岩,便在此修建书院,著书讲学。后人为纪念朱熹,在白云岩立百草亭,亭内塑朱熹雕像,像后树一石碑,上刻“紫阳夫子解经处”。白云岩书院留有朱熹一对联:地位清高,日月每从肩上过;门庭开豁,江山常在掌中看。很多名人对这一对联给予高度赞赏。
朱熹深入民间调查,深刻了解民间疾苦,他提出宽赋税、正经界的改革措施。
朱熹上奏朝廷,请求减免漳州“无名之赋七百万”“经总制钱四百万”,得到了朝廷的同意。
可正经界就没那么容易了。
早在36年前首仕同安时,朱熹就有将经界改革到底的决心。可惜这么多年过去了,土地兼并之风依然盛行,地主们吞并了大量耕地,可税额却没有随地划归,依然落在失地农民头上。朱熹的“正经界”,就是核实耕地、随地纳税。
朱熹花了一个多月时间,全面摸清了漳州税籍不正、田亩荒芜、田税亏欠、赋役不均的底子。
绍熙元年(1190年)六月,朱熹上状请示,恳请在漳州推行经界。
听说朱熹要施行经界,一些官僚地主坐不住了,各自从自身的利益出发,反对阻挠经界之法。
泉州知州颜师鲁,家在漳州龙溪,就是反对者之一。宰相留正家在泉州,怕经界在漳州推行后在全国推广,也采取拖延态度。
一个多月后,转眼已到夏尽秋来。朱熹见毫无动静,又上一申状,全面指出拖延施行经界的害处。
在朱熹的催奏下,朝廷勉强同意在漳州先施行经界。朱熹立即上《条奏经界状》,就施行经界选择官吏、打量之法、图帐之法、均产之法、计产之法与废寺田产等方面,提出了全盘的改革方案,同时又尖锐地批评未全国统一实施、只在漳州一地先行这一做法。
改革要有拥护者,更要有推行者。朱熹首先选汰官吏,择用得力官员,每日相聚讲论经界之法。
正当朱熹调兵遣将,积极筹划,以便一鼓作气完成经界事宜时,朝廷上下反对经界的士大夫与漳州豪右,全部联合起来与朱熹相抗拒,连参知政事王蔺也和颜师鲁站在一起,反对在漳州推行经界。利益驱使利益既得者抱团结盟。
拖延是反对者们采取最简单却有效的办法,朝廷对朱熹《条奏经界状》提出的方案不表态,朱熹一条也无法执行。
绍熙元年(1190年)十月,宋光宗举行大型宴会,赐宴群臣,朱熹也在邀请之列。能够参加皇帝的赐宴,是一种荣誉。可朱熹因行经界受阻,不乐意参加,还上了一自劾状,以经界不行、漳州地震为由,请求将自己罢黜奉祠。其实,朱熹是通过此举向朝廷施压。
在朱熹的施压下,朝廷终于于十二月同意朱熹的改革方案。本来推行经界丈量土地最好的时间是秋收之后,现在已近春节,过后马上春耕,此时推行经界必然耽误农时,这等于给朱熹出了一道难题。
绍熙二年(1191年)正月,经过深思熟虑后,朱熹想对推行经界采取补救措施,奏请待秋后再推行,眼下先做好准备,向百姓宣传行经界的办法和步骤。
可是朱家发生的一场变故,全部打乱了朱熹的计划,使这场改革还未开展就结束了。
正月二十四日,朱熹长子朱塾卒于婺州金华其岳父潘景宪家中。朱塾求学于吕祖谦、吕祖俭后,与吕祖谦女婿的侄女潘氏结婚,当时朱塾22岁,潘氏仅14岁。朱塾卒时,潘氏29岁。潘氏后来活到96岁,守寡67年,是朱熹家族中守寡时间最长的人。
朱塾死讯传来,朱熹甚是悲痛,白发人送黑发人无论落在谁身上,都让人心痛。朱熹以归治子丧为由,请求祠官。三月,朝廷命下,改任朱熹为秘阁修撰,主管南京鸿庆宫。
直到四月二十九日,朱熹才全面完成交接手续,离开漳州。途经福州时,再次拜会赵汝愚。赵汝愚于绍熙元年十一月二度知福州。这时,黄榦赶来陪侍,朱熹在黄榦的陪同下回到武夷山。
朱熹离开不久,朝廷就以扰民为由停罢了行经界。
朱熹知漳州,虽在行经界中失败,但毕竟把理学文化传到了漳州,使漳州成为朱学的“过化之邦”。漳州后人怀念朱熹,亲切地称朱熹的办公地点漳州府衙为“紫阳古署”,还建立“朱文公祠”纪念朱熹。
(未完待续)
白云岩简介及详细资料
基本性质 性质 白云岩
白云岩(dolomitite;dolostone)常混入方解石、黏土矿物、菱镁矿、石膏等杂质。矿石一般呈细粒或中粒结构,呈层状、块状、角砾状或砾状构造。白云石属三方晶系,晶体常呈马鞍状菱面体,集合体常为粒状或块状。颜色为无色、白色或浅褐至深褐色。玻璃光泽。
煅烧至700~900℃时失去二氧化碳,成为氧化钙和氧化镁的混合物,称为苛性白云石;当煅烧温度达到1500℃时,氧化镁变为方镁石,氧化钙变为结晶α-CaO,白云石是沉积岩中广泛分布的矿物之一。
主要成分
主要由白云石(50%以上)构成的岩石,但常常混有方解石及粘土矿。CaMg(CO3 )2 (白云石),含CaO 30.41%、MgO 21.86%、CO247.73%,常含铁、锰的类质同象混入物。属碳酸盐类岩石,外形似石灰岩,以加盐酸起泡微弱区别于石灰岩。主要成分为钙、镁、矽三种元素。白云岩常呈浅黄色、浅黄灰色、灰白色、灰褐色、淡肉红色等,具晶粒结构、残余结构、碎屑结构或生物结构。
外观特征
白云岩外观与石灰岩非常相似,但是风化面上常有白云石粉及纵横交错的刀砍状溶沟。 这是野外肉眼识别把白云岩最重要特征。
常见类别
①泥晶白云岩:由小于0.005毫米的泥晶白云石组成,结构均匀,具显微层理,生物残体很少,有时可见介形类化石,多为原生白云岩。
②微- 细晶白云岩:晶体大小不一,晶形颇佳,外貌颇似砂糖,野外可用砂糖状白云岩称之,往往由其他类型的白云岩重结晶而成。
③藻白云岩:与藻灰岩相似,即由藻类化石组成的白云岩,我国元古代和震旦纪地层中的白云岩大多属于此类,可能是原生白云岩类型。
④生物白云岩及生物碎屑白云岩:可见其中的化石残体,多由生物碎屑灰岩经白云岩化交代作用而成。
⑤内碎屑白云岩:根据其中的碎屑
大小又可分为砾屑、砂屑、粉屑白云岩。它们常以夹层的形态见于一般白云岩层中。形成于浅海上部或潮间带以上的环境中,其碎屑即由波浪或水流冲击而成。
⑥鲕状白云岩:这是一类次生的白云岩,即由鲕粒石灰岩经白云岩化作用而成。
由于白云岩的孔隙度较大,常为石油或地下水的理想储藏层。
成因
按形成条件可将白云岩分为三类:
原生白云岩: 原地沉积的白云岩,是在干燥炎热的气候(28℃~35℃)下蒸发作用而成。盐度高,水浅(0 ~3 米深的潮汐带上),PH值高于8.3 的咸化潟湖或海湾中形成,也可在陆上咸湖中形成,并常伴生有膏盐层。
成岩白云岩: 在碳酸钙沉淀过程中,被白云石交代而成,通常分布不连续,在石灰岩层中呈透镜体状或斑块状,有时也成层状分布,延伸一定距离。
次生白云岩: 或称后生白云岩,分布局限,常见于断裂构造带。
可参考百度【白云石化】词条
开发利用
白云岩的主要用途白云石广泛用于建材、陶瓷、焊接、橡胶、造纸、塑胶等工业中。另外在农业、环保、节能、药用及保健等领域也得到了套用。
在冶金工业上的利用
白云岩在冶金工业中主要用做熔剂、耐火材料、提炼金属镁和镁化物。
用作熔剂白云岩作为炼铁和炼钢的熔剂,可起中和酸性炉渣的作用,提高炉渣的碱度、降低炉渣中FeO的活度,以减轻炉渣对炉衬的侵蚀作用。轻烧白云石主要用于炼钢,可提高钢渣的流动性,作造渣剂使用,不仅可延长转炉的寿命,提高炉渣的流动性,并可改善脱硫、脱磷反应的进行,还可节省大量萤石。目前我国生产1t钢需消耗170kg白云岩。而在炼铁时加入白云石可稀释炉渣,降低炉渣熔点,降低燃料的消耗,提高生铁质量。
用作耐火材料 白云岩作为碱性耐火材料,主要用于炼钢的马丁炉、托马氏回转炉的炉衬,也用作为碱性平炉炉底和炉坡材料及冶炼过程中的补炉材料。在冶炼优质铁锰合金、矽铁合金时,白云岩常为专用的炉料。同时在炼钢造渣过程中,加入适量的轻烧白云石或生白云石,这是近年来一项新方法,以取代一部分生石灰,从而抑制炉衬中的MgO向渣中溶解。加入白云石可促使早期化渣,使渣中MgO达到饱和状态,以提高渣的粘性,对炉衬有较好的粘附性,起到保护炉衬的作用。
提取金属镁及镁化物利用白云岩生产金属镁和镁化合物,其生产工艺为电解法或高温冶金法。电解 法是通过煅烧白云石与海水作用析出氢氧化镁,然后与盐酸反应转变为氧化镁,最后干燥的氯化镁和氯化钠、氯化钙一起在外加热电解池熔融。高温冶金法是将白云岩与矽铁做成球团,在小直径真空炉中,于1100℃下熔融,形成矽酸钙炉渣,而镁变成蒸气,再用凝聚法回收。利用同样方法,可生产氧化镁、氢氧化镁。氧化镁是良好的耐火材料,而氢氧化镁用作生产一系列其它有用的镁化合物和用做塑胶填料。国外还用白云岩生产碳酸镁。
在建材工业上的利用
白云岩经适当煅烧后,可加工制成白云灰,它具洁白、强粘着力、凝固力及良好的耐火、隔热性能,适于做内外墙涂料。将白云岩煅烧后,可用作氯化镁水泥和硫化镁水泥,因其具良好的抗压强度、抗挠曲强度,且能防火、防虫蛀的优良性能,在添加其它填料后可起到很好的防水作用,故可作地板材料,而且价格低廉。白云岩粉可用于裂隙处理和作路面铺料及水泥砂浆烧结渣。水泥中加入40%白云岩可加快水泥水化的速度。白云岩还可直接用来作建筑材料。此外,白云岩在建筑行业中用做水泥以及玻璃、陶瓷的配料,它能增加玻璃的强度和光泽。据悉,国外已用白云岩经半煅烧后制成了无机氧化镁泡沫及矽酸盐砖。
在化学工业的利用
白云石主要用于生产硫酸镁、轻质碳酸镁等化工原料。
30%的稀硫酸和白云石按一定比例混合、反应、分离浓缩,在温升条件下使硫酸钙沉析,所获硫酸镁溶液冷却结晶,即得硫酸镁(MgSO4×7H2O)。
从海水中提取Mg(OH)2,当用煅烧白云石作沉淀剂时,也同时回收了白云石中的MgO,使产量增加。
白云石以煅烧、消化、碳化、过滤分离,得重镁水,再加热分解过滤,得轻质碳酸镁[xMgCO3×yMg(OH)2×zH2O]。轻质碳酸镁分解得轻质氧化镁,用它可烧制高纯镁砂。
在农业上的利用
白云岩可以用作土壤酸度的中和剂,亦可中和因使用尿素一类肥料而造成的酸性,使农作物增产。白云岩主要用作酸性土壤的中和剂,使用它能补偿由于农作物吸收而带来的土壤中钙和镁的损失,施用白云岩可使农作物增产15-40%。方解石质白云石经处理后的农用石灰,可作为农药来防冶害虫。
用作填料
白云岩可用于橡胶、造纸的填料。优质的白云岩粉可作昂贵的二氧化钛填料的代用品,用作一些制品的填料,可改善制品的色度、耐风化能力,提高机械稳定性,减少收缩性和内部张力,降低吸水、吸油能力及裂缝的扩张,这类制品主要包括粘合剂、密封塑胶、油漆、洗涤剂和化妆品等。
分布地点 安徽枞阳白云岩
安徽枞阳白云崖在距浮山十公里的七家山中,枞阳县白梅乡境内,与浮渡山隔水相望。该山奇峻,有"小黄山"、
"亚浮山"之称。据《传灯录》载:宋高僧守端住山白云寺,以白云山西岩为内院,为白云寺所有,故以"白云"名之。 白云崖有八岩、三洞、十一奇峰、八怪石、二泉、二池,古有五庵、二寺,今白云岩寺尚存。 天隐岩,俗名燕子岩,在山巅石丛之中,又名一线天,抬头可见日月天光。 蛾眉岩,在青障峰之半,壁削万仞,深广半里,中横一坼。明末吴差强疏凿,工部主事吴道新隐居于此,两石仁交复前后,云气出没其间,阮自华题刻"函云洞",赵凡夫题曰 "函云关"。函云之左有长廊石壁数十丈,谓之"撒手廊",险峻之处有石台,黄道周曾登其上,为吴道新题"一叶翔真羽"五字,吴道新有文记其事。函云后有月龛、鹤仙等古迹,还有吕纯阳(洞宾)拔剑窦、钓台石、四顾洞、青藤洞等。函云之顶有抱龙洞。 雪浪岩,又名廊岩,与浮山雪浪岩相似。墓岩在雪浪岩之左。 楼子岩,在雪浪岩左的西岩顶上。 东岩,在山前之半山,大如浮山金谷,宋高僧白云演禅师曾建庵于此,元西藏和尚了悟曾住持其间。明万历年间为雷火所毁。 白云岩,在东岩之西,故又名西岩,其穴间大小超过浮山会圣岩。它为白云岩洞之首,岩前有木楼,楼后为大士阁,宋高僧义青禅师住持浮山大华严寺时,以此岩为方丈室,今岩巅有宋刻,曰"青华严方丈"。宋白云端、白云演二禅师(师徒),元了悟禅师,都曾住持该寺,禅扬佛法,其佛教源流归属浮山。传说宋元丰中,有青鸟数千,衔泥塑筑观音像一尊于其洞中,像成以后,留一雌鸟,在龛后筑巢,每春则一雄鸟从浮山飞来,育二小鸟而去。"白云青鸟"为老桐城八景之一。刘大櫆在《浮山记》中记道:"山中有青鸟,其声百啭,独时时往来于白云、金谷之间,他山未之见也。"今浮山、白云千百年来青鸟依然如故,堪称一奇。白云岩内还有一神泉,出自洞壁隙缝间,其水如丝,涓涓细流,四时不竭,清洌异常,每日可供百人饮用,其名为"一滴泉"。此外,岩内还有一奇,细观洞壁石纹,西部如龙鳞片片,东部则似虎毛斑斑,真是龙盘虎踞之地。 七家山奇峰林立,怪石罗列。著名的双尖峰,如镂管写天;铁障峰,高耸色紫;铁船峰,酷肖舟艇;绛霄峰,似排牙列戟;老人峰,如著古衣冠的道者策杖而行;火焰峰,似火炬燃空;还有金轮峰、佛髻峰、天鹅峰、宝鼎峰、抱龙峰等,各具神韵。怪石有钓石(又称姜太公钓鱼台)、兔石、驼石、偶来石、孤坐石、白虎石、神鼠过天桥、金龟攀壁等。白云崖范围十多公里,其中主景区2.2平方公里已规划浮山风景名胜区内,为一级保护区,并安排一日游。白云青鸟白云崖位于我县白梅乡境内,距县城40余公里,历史上曾为白云演禅师道场而得名。宋建为寺庙,寺内可容千人,故又名白云寺。南朝以来就成为佛教胜地。山中奇岩怪石,举目皆是,山上奇峰,无不引人入胜。更有羽毛华丽叫声动听的"白云青鸟",为古桐城八景之一。来白云岩的游客,大多是因"白云青鸟"景观慕名而来。青鸟,是一种浑身青碧的鸟。白云青鸟是旧桐城八景之一,桐城文派三祖之一的刘大櫆在《浮山记》中这样写道:"山中有青鸟,其声百啭,独时时往来于白云、金谷之间,他山未之见也"。唐代著名诗人李商隐诗云:"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青鸟是传说中的神鸟,民间将她作为吉祥、幸福的象征,据说,看见青鸟的人就能遇上好运。旧时,大量青鸟它筑巢于白云岩穴内,它们生活在这青山绿水之间,每天沐浴而歌,伴云而飞。可是,青鸟来去无踪,一般人难见其真容,有道是"白云好寻,青鸟难觅",它常常在我们的寻寻觅觅中,像消逝在林间的风一样,不见了影踪。 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青鸟,它是否在我们的期盼中带来一场美好的相遇?
七家山
七家山,又名白云崖,位于安徽省枞阳县城东北46公里的白梅乡境内,西距浮山风景名胜区10公里。全山周长15公里,有8岩、3洞、11峰、8怪石、2泉、2池等著名景观,堪与浮山相媲美,素有"小黄山"、"亚浮山"之称。七家山西北部山腹中,有一石屏方整、深邃奇峻的山岩,原名"西岩"。据《传灯录》载,宋高僧守端住山白云寺,以七家山西岩为内院,为白云寺所有,故以"白云"名之。白云岩,为七家山岩洞之首,高33.3米,宽50米,深16.3米。细观岩内石纹,西部如片片龙鳞,东部则似虎毛斑斑,奇趣盎然。洞壁隙缝间,涌出一泉,泉眼细小,流水如丝,涓涓不断,久旱不涸,久雨不溢,清冽异常,每日流量可供百人饮用,泉源处石壁上阴刻"一滴泉"3个篆体大字。岩前曾有木楼,楼后为大士阁,宋高僧义青禅师住持浮山大华严寺时,以此岩为方丈室,岩巅题刻"青华严方丈"5字,至今仍清晰可见。明邑绅吴道新曾兴建殿宇,名为"白云草堂"。现存寺庙建于清同治年间,前后2进,砖木结构,共有房屋10余间。1963年枞阳县人民委员会公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寺庙南北100米、东西100米,为其保护范围。白云岩有稀世难见的一绝--青鸟。青鸟在中国古代被称为传信的使者,在外国被看着幸福理想的象征。生活在白云岩的青鸟为黛黑色,形似八哥,但尾长。它筑巢于岩穴内,每日清晨用泉水沐浴,傍晚在山泉傍梳洗,午夜吟唱,声音动听、清脆悦耳。青鸟频来,为白云岩增添了不少动人的情趣。"白云青鸟"曾被誉为古桐城八景之一。清刘大在《浮山记》中写道:"山中有青鸟,其声百啭,独时时往来于白云、金谷之间,他山未之见也。" 七家山,海拔390米,山高峰险,崖壑幽绝,奇景壮观,曾吸引墨客骚人来此揽胜抒怀,崖壁间现存石刻21处,其中宋刻4处,主要是历代游人赞咏山之风景的题诗、题词和题名文字,字型或楷书,或篆书,行、草、隶书兼有之,均笔力遒劲,神彩潇洒,实为难得的书法艺术遗产。山上岩峰罗列,风貌各异:双尖峰,如镂管写天;铁船峰,似舟艇启航;老人峰,如着衣冠的道者策杖而行;火焰峰,似火炬燃空;还有金轮峰、佛髻峰、天鹅峰、宝鼎峰等,神韵别具。山中奇岩怪石,举目即是,俯首可见:抱龙洞,又名青华岩,洞高四丈,宽十余丈,深达八丈,可游可居,以穹顶中缝为界,左右岩石一边赭,一边黄,一边纹理竖直,一边纹理斜平,用物敲击,一边激越,一边深沉;蛾眉岩旁函云洞,洞体不大,神奇的是,山上云雾,常起升于洞口,洞内有雾,山上有云,洞内雾消,山上云散,阮自华题刻"函云洞",赵凡夫题曰"函云关。"函云洞左侧有长廊石壁数十丈,谓之"撒手廊"。险峻之处有石台,明书画家黄道周曾登其上,为吴道新题"一叶翔真羽"5字。函云洞后还有月龛、鹤仙、吕洞宾拔剑窦、钧鱼台、青藤洞等胜迹。安石台旁的母岩内,五小岩会聚,形态各异,形成了一岩集数岩,一洞套数洞的奇观特境。铁障峰与铁船峰间有深池,人称芥拗池,现已建成七家山水库,高峡出平湖,盈盈绿水,将山峰、灵岩映衬得分外秀美。岩壁间石刻数桢,峰峦上奇木千株,山谷间畲田一片,组成了翠碧香浓的人间幽境。明学者方学惭遍览山中胜景后,欣然写下了优美的诗篇: 石径斜穿绿,岩花半入云;望中孤鸟没,天末楚江分。 醉倚层楼月,暗来万壑曛;冁然成一啸,谁许达人闻。
白云岩寺
白云岩寺位于安徽省枞阳县七家山中,历史悠久。宋治平元年(1064年),高僧义青禅师为浮山大华严寺住持,以白云岩为方丈室,并在岩顶题"青华严方丈",今五字依然清淅可见。后白云端、白云二禅师,元了悟禅师都曾住持该寺,弘扬佛法。文革时,寺庙毁损严重,改革后有九华山僧人住持,重修寺庙,周边游客、香客日渐增多,每月初一、十五更是佛事兴隆,但仍以正月初一、初七、十五为盛,游人香客漫山遍野,游岩已成为民间的庆贺春节的传统节目。
吴道新
吴道新,明代末官吏,诗人。吴一介孙,安徽桐城人(今枞阳钱桥乡人)。字汤日,号无斋。天启七年举人,官至工部主事。明朝灭亡后,隐居白云岩,人称无斋先生。主要著作有:《潜德居诗集》五十卷;《龙眠风雅》一卷(录诗七十五首);《桐旧集》一卷(录诗十七首);《潜德居文集》十卷;《浮山志》十卷。 白云岩记事:函云之左有长廊石壁数十丈,谓之"撒手廊",险峻之处有石台,黄道周曾登其上,为吴道新题"一叶翔真羽"五字,吴道新有文记其事。 矿物:白云岩
福建龙海白云岩
白云岩位于福建省漳州(市)龙海市颜厝镇丹庄村的白云山腰,东距龙海市区石码镇11公里。岩的周围林木苍翠,风景幽雅。登岩远眺,九龙江奔流向东,绿野平畴,溪山如画。隔九龙江与云洞岩遥遥相对,并称为"姐妹山"。
岩上白云萦绕,景观迷人。相传为唐代高僧虔诚禅师卓锡处。现在卓锡泉胜迹仍在,一股清泉从巨石的圆眼汩汩流出,涓涓不息,历经千年不干涸。据传说:虔诚禅师当年决定在白云岩居住,苦无用水,他把锡杖植在岩石上,便涌出一股清沏的甘泉来。这胜迹就叫"卓锡流泉",石径旁边的松树下,还有一块大石,上面镌刻"何有石"三个雄浑的大字,也是虔诚禅师遗迹。
宋代理学家朱熹任漳州郡守时,对白云岩也是见爱之。据传,他想在岩上幽静处筑一书院,潜心讲学、注经,但山高路陡,搬运砖瓦困难,便心生一计,先把砖瓦运积在山下,传言朱知府将于某月某日,在白云岩表演"飞瓦上山"秘法。民众信以为真,辗转相告,顿时远近皆知,都想一睹为快。日子一到,漳、码、澄一带男女老少,熙熙攘攘拥向白云岩山下。这时朱熹传话:"要看飞瓦表演者须到山腰,每人顺便带上一砖一瓦。"片刻之间,众人已把砖瓦全搬了上去。当有人上前请示朱熹何时表演飞瓦,朱熹才笑着答道:"有劳诸位,砖瓦不是早已飞上山来了吗?"大家这才恍然大悟,纷纷下山归去。 书院建成后,朱熹在匾额上亲手题书"与造物游"四字,及门联一对,名云:"地位清高,日月每从肩上过;门庭开豁,江山常在掌中看"。并在这里开学授徒,讲过《诚意》章。后人为纪念朱熹,在书院前面建一座百草亭,亭内立一石碑,上书" *** 夫子解经处。"现存的碑柱上还刻有"百草亭中留胜迹,白云山下隔尘缘"和"解经遗迹踪犹在,过化尊神泽未淫"的对联。朱熹当年经常洗砚的小池塘,水黑如墨,就是现存遗迹洗砚池。
至清代,唐朝彝在寺庙前面造朱子祠,以祀朱熹。人们追念他在学术上的功绩,尊称为"朱文公",并把书院匾额和门联移到朱子祠上面来。在寺庙门楣上还有明代著名学者黄道周题写的"白云深处"隶书四字,都是艺苑的珍贵墨迹。
白云岩的胜景,除上述的卓锡流泉,何有石,百草亭,洗砚池外,还有松关鸟语,棠荫漏月,晚浦归帆,意果园等处,统称"白云岩八景"。
此外,在白云岩上还有两种神奇小动物:即无尾螺和红壳虾。它们都有一段有趣的传说,说的是朱文公佐餐吃过的螺壳和虾皮遇水再活的故事,这两种小动物至今还是存在的,见了可使人感叹造物主的神奇莫测。
白云岩,在历史上曾是骚人墨客常至之处,目前又成了龙海市和颜厝镇发展旅游业的一块宝地。
湖南新邵白云岩
白云岩位于新邵县巨口铺镇白云铺村,系宝庆十二景之一。旧时古木隐障,不见天日,故云"白云樵隐"。青松翠柏之间,有一岩洞,洞高2丈余,宽约5丈。据明代高僧大错(钱邦芑)在游记中记载,洞壁有天然的观音像,系钟乳石凝结而成,且"眉目、手足毕具"。宋理宗宝佑年间(1253-1258),法号宝鉴的游僧在观音像前坐化,于是"远近朝礼,山径乃辟",使这里成为香火胜地。古时山上建有四座庵堂,分别是慈寿寺、牧云寺、毗庐寺和妙音寺,其中慈寿寺现已不复存在。妙音寺依岩洞而筑,寺门有双龙抢宝浮雕,建筑古朴典雅,石壁上刻"恰似普陀"四字。庵下方有关龙亭、会仙桥、乐善亭、石塔等众多古建筑,其中会仙桥相传乃八仙云游会集之地。现在三庵共有尼姑十余人,游客和进香者常年不断,尤以秋日为盛。 近年来,经当地 *** 引巨资开发,基础设施大为改观,配套设施日臻完善,古破建筑修葺一新,既存古貌之遗风,又展时代之气息。今有小水泥路直通峰顶,顶上备有停车场,建有星级宾馆,山麓造有游泳池。沿途风光旖旎,鸟语花香,小桥流水,令人心旷神怡;大山深处,古木参天,葱葱郁郁,形态各异,让人遐思万千;妙音寺内,岩水漾漾,更为神奇。古往今来,白云岩以其神奇造化和迷人风光而著称于世。
广东潮州白云岩
于潮州市桑埔山,白云岩曾是薛陇村第二世祖,宋朝嘉定辛未科进士薛洪鼎,别号云岩山人读书之所在,后因登宋不仕,于宝庆三年藏修白云岩宝庆寺,遂辟为佛门圣地。岩石洞内长约500米,宽20米,高8米,佛堂中央设有大雄宝殿,左右则是金碧辉煌的十八罗汉,而以大雄宝殿的左边有一尊雕刻在石壁上的卧姿金身弥勒佛正对着香客含笑呢!白云岩是一块陡峭险峻的巨石,站在上面有"绝壁纳双踵,白云埋半腰"的感慨。参天树木,整座桑浦山脉的秀色尽收眼底。一座座磷峋突兀的小峰岭粗捏细塑,刀劈的,斧削的,山涧悠扬的泉涌鸟鸣,使人浮想联翩。
近处可窥见碧波荡漾的梅林湖、形态各异的海蚀石群、曲折迂回的中离洞、摇摇欲坠的铁砧石,还有老藤缠绕的石壁崖和凌空飞出的甘露寺。
关于风景名胜的对联大全
杭州西湖灵隐山 :
上联:龙涧风迥,万壑松涛连海气
下联:鹫峰云敛,千年桂月印湖光
漳州白云岩书院 :
上联:地位清高,日月每从肩上过
下联:门庭开豁,江山常在掌中看
福建漳浦县海月岩石佛 :
上联:海气凝云,云气结成罗汉泪
下联:月光映水,水光返照菩提心
福建龙海木棉庵 :
上联:明千秋大义
下联:为国家除奸
福州洪塘金山寺 :
上联:日夜长浮,不用千篙争上水
下联:乾坤屹立,独能一柱砥中流
厦门浪屿日光岩 :
上联:浪击龙宫鼓
下联:风敲梵刹钟
武夷山小桃源 :
上联:喜无樵子复观奕
下联:怕有渔郎来问津
漳州南山寺 :
上联:石骨金身何处来,无始无终自在
下联:慈云法雨从空下,亘天亘地悠然
浙江杭州西湖岳坟 :
上联:青山有幸埋忠骨 正邪自古同冰炭
下联:白铁无辜铸佞臣 毁誉于今判伪真
杭州西湖灵隐山 :
上联:龙涧风迥,万壑松涛连海气
下联:鹫峰云敛,千年桂月印湖光
杭州西湖三潭印月 :
上联:明月自来去 绕廓荷花三十里
下联:空潭无古今 拂城扬柳一千株
杭州西湖秋月 :
上联:佳景四时,最好秋光何况月
下联:静观万物,欲平天下有如湖
杭州西湖灵隐天王殿 :
上联:峰峦或再有飞秋,坐山门老等
下联:泉水已渐生暖意,放笑脸相迎
杭州西湖烟霞洞 :
上联:倘他日蜡屐重来,须记取山中松径
下联:携一片红云归去,莫错认世外桃源
杭州西湖岳飞庙 :
上联:爱国尽忠,武穆英灵长在 奇祸陷风波,南宋山河才半壁
下联:旧容新貌,西湖美景增辉 精忠贯日月,西湖俎豆足千秋
杭州西湖秋瑾墓 :
上联:丹心应结平权乐 化身作自由神,姓氏皆香,剑花飞上天去
下联:碧血常开革命化 呕心为长吉语,龙鸾一啸,诗草还让君传
浙江杭州西湖岳坟 :
上联:青山有幸埋忠骨 正邪自古同冰炭
下联:白铁无辜铸佞臣 毁誉于今判伪真(m.taiks.com)
漳州有什么好玩的景点
1.推荐一日游:A线:中国女排“三冠王”纪念碑、人民广场、云洞岩、瑞竹岩、龙文塔、江东大桥、角美龙嘉生态园;B线:唯真阁、南山寺、华士街、山治红楼、十里角花园、林语堂纪念馆、东南海上度假村;线路A: D1:漳州。游览“小西双版纳”——天堂亚热带原始雨林、东南海上度假区、南京D2:游览土楼博物馆(龙潭楼)、“世界古民居建筑”——漳州土楼(怀远楼、何炅楼、田螺坑土楼群)回程线路B: D1:漳州——东山,游览国家4A级旅游区凤洞石——塔鱼景区(铜陵古城、关帝庙、凤洞石、石塔、虎塔)、马銮湾景区、寡妇村展览馆,住东山D2:前往漳浦,游览天府茶博物馆、徐帮虎花午餐后,前往漳浦,游览香山景区和林金屿景区。)住D2市区:前往平和,游览“千年古寺”——平和三平寺、“国家重点佛寺”——南山寺、“闽南第一碑林”——云洞岩景区三天:线路A: D1:市区游览中国女排“三冠王”纪念碑、人民广场、云洞岩、瑞珠岩、龙文塔、江东大桥、角美龙家生态园。游览“小西双版纳”——天堂亚热带原始雨林、东南海上度假村,南京D3:游览土楼博物馆(龙潭楼)、怀远楼、何炅楼、田螺坑土楼群,B线:D1:游览市区内的韦真阁、南山寺、花市街、山治红房子、十里角花园、林语堂纪念馆、东南海上度假村。参观国家4A级旅游区峰洞石-塔鱼景区(铜陵古城、关帝庙、峰洞石、石塔、虎塔)、马銮湾景区、寡妇村展览馆,住东山D3:前往漳浦,参观天府茶艺馆、徐帮虎花卉博览园、花石街,返回C线:D1:漳州-龙海。午餐后前往漳浦,游览香山景区、林金屿景区)住D2市区:前往漳浦,游览天府茶艺馆、徐帮虎花卉博览园、国家重点佛教寺庙南山寺。D3:游览闽南第一碑林——平和三平寺,云洞岩景区。2.主要景点(点)海滨回程。景区三面环海,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得益彰:有天下第一石——凤洞石,有全国香火最精美的关帝庙,有保存完好的明代抗日名城铜山古城,有栩栩如生的石僧宝塔,有虎落玉液,有中国四大名岛之一的东门塔岛,有“海上仙山”之称。这里绿树成荫,曲径通幽,蜿蜒的古城,碧蓝的大海,白色的鱼帆,翱翔的海鸥。在明媚的阳光下,你可以如诗如画地漫步其中,会让你流连忘返,忘辱自得。在这里可以看日出、摸蜗牛、钓鱼、烧烤等活动。景区内外种类繁多的商店将使您能够买到具有岛屿魅力的精美纪念品和手工艺品,以及馈赠亲友的海鲜。铜陵古镇一排排的餐厅,可以让你品尝到正宗的渔家风味。景区距离漳州市区158公里。可以从漳州南站坐车到县城。门票20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