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国十代详细理解
那叫五代十国,一般是指介于唐末宋初的这一段历史时期。黄巢起义后,唐朝名存实亡,形成了藩镇割据局面。907年,朱温建立后梁,历史进入五代十国时期;960年,赵匡胤取代后周建立北宋;979年灭北汉,自此基本结束了自晚唐以来的分裂割据局面。五代是指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次第更迭的中原政权;十国是指前蜀、后蜀、吴、南唐、吴越、闽、楚、南汉、南平(荆南)、北汉等十几个割据政权
五国十代是哪几个国家
五代十国。。?
五代
朝代 都城 年代 开国皇帝
后梁 汴州(开封) 907年——923年 朱温
后唐 洛阳 923年——936年 李存勖
后晋 汴州 936年——946年 石敬瑭
后汉 汴州 947年——950年 刘知远
后周 汴州 950年——960年 郭威
十国
朝代 都城 年代 开国皇帝
吴国 扬州 892年——937年 杨行密
南唐 金陵(南京) 937年——975年 李昪
前蜀 成都 891年——925年 王建
后蜀 成都 925年——965年 孟知祥
闽国 长乐(福州) 893年——945年 王审知
楚国 长沙 896年——951年 马殷
南汉 兴王府(广州) 905年——971年 刘隐
荆南 荆州 907年——963年 高季兴
吴越 杭州 893年——978年 钱镠
北汉 太原 951年——979年 刘旻
五代十国为何存在的时间都那么的短?
要说中国历史政权分割最厉害的时候,除了南北朝那就是五国十代了,而五国十代的皇帝似乎都是长歪的,附属的藩镇一个个自己确立政权自成一国,没什么根基的皇帝,又是长歪的,自然改朝换代跟日常一个样。
五国十代就像一个大杂烩,仅72年时间里,出现了一大批政权不同的朝代,从后梁到后周,其间有后唐,后晋还有后汉,五个朝代变更替换,而从前蜀到北汉,更有十个分割政权而出现的国家,可以说在那段时间,中原大地风起云涌,整个中原版图分崩离析,如果添上色彩的话,估计可以说五光十色,精彩万分。但就是这样的一个大乱世中,枭雄不时涌出,却与同样是乱世的三国相差甚远,这72年间,政权不断的迭换,藩镇的自立,不仅没有产出愤世的文人,也没有出现知名的武将。
要知道五国十代的祸根就是安史之乱,唐因盛转衰,天下合久必分,很多地方节度使还有藩镇都蠢蠢欲动,安史之乱打错了平衡,紧接着就黄巢起义,王仙芝起义……而后梁的开国皇帝正是黄巢起义里的一个小兵朱温,历史告诉我们,百年以上的王朝,至少会都出现一到三位以上的工作狂皇帝,朱温因黄巢沉迷酒色而反之,他的儿子也因他做上皇帝之后对酒色沉迷而要反他,给后唐的李存勖捡了个现成,可李存勖也是文艺青年,并不适合当皇帝,给义子捅死了,总结一下,五国十代的皇帝,上位都不难,却都走的不是正常路,全是全歪的皇帝。
中原王朝的政权交替太过频繁,让藩镇都各自为政,百姓连年处于烟火战乱的时间中,经济、文化根本得不到发展,没有发展,没有科技,一个王朝是长久不了,所以五国十代没有长命的王朝,你们对五国十代有什么看法?
五国十代有哪些国家
五代有时也称为五代十国,一般认为从公元907年朱温灭唐到960年北宋建立,短短的五十四年间,中原相继出现了梁、唐、晋、汉、周五个朝代,史称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同时,在这五朝之外,还相继出现了前蜀、后蜀、吴、南唐、吴越、闽、楚、南汉、南平(即荆南)和北汉十个割据政权,这就是中国历史上的“五代十国”。
五代十国分别是哪五代,哪十国?
五代十国,指的是唐朝灭亡后至北宋建立前这一混乱时代。这一时代,中原地区存在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割据政权。另外几个小的政权指的是南唐南北汉,两蜀前后延,南平马楚吴越国。
公元907年,后梁太祖朱温废掉唐哀宗李柷禅位,建梁国,后人称“后梁”。公元923年,“后梁”为后唐武力灭亡。后唐开始于公元923年,开国皇帝李存勖,后人称“后唐”。公元936年,后唐被后晋高祖石敬瑭所灭。后晋,公元936年,石敬瑭献出幽云十六州借助契丹军队攻入开封建国,后人称“后晋”。947年,晋少帝石重瑞被契丹人俘虏,后晋灭亡。后汉,公元947年,河东节度使刘知远借后晋灭亡的机会,在太原建国,后入住开封,定国号为汉,后人称“后汉”。950年,刘知远儿子汉隐帝刘承祐被叛军所杀,后汉灭亡。
后周,后汉大将郭威所建。后汉隐帝想除掉手下的有兵权的人,郭威是他最后的目标。杀掉两郭威全家,然而不成想,郭威反攻入开封,灭后汉。郭威开始还拥立两个小儿当皇帝,但马上迫使其禅位给自己,后人称“后周”。并将皇位传给两自己的义子柴荣,959年,周世宗柴荣病逝。不久殿前都检点赵匡胤在陈桥发动兵变称帝,建立宋王朝,后周遂灭。五代结束。除却以上五个朝代外,中国大陆还有前蜀、后蜀、南吴、南唐、吴越、闽、南汉、南平、马楚以及北汉十个小的区域政权。这些区域政权先后被中原王朝征服。
979年,赵光义亲征太原,北汉灭亡,十国也彻底结束。其实总体上五代十国还是比较简单的。请记住以下顺口溜!梁唐晋汉周 ,朱李石刘郭,南唐南北汉,两蜀前后延,南平马楚吴越国。
五国十代五国时代起始止时间时间其中的第1个王朝是?建立者是谁
安史之乱让大唐帝国变成了步履蹒跚的迟暮英雄。在经历了无限辉煌之后,李唐陷入混乱的泥潭。此后的一百年间,政权林立,军阀割据,天下混乱,动荡不安。
五代十国是对那个时期的总称,大意是指十五个有较大影响力的政权,其中有的是横向之间互相攻伐,有的是纵向之间相互更迭,这些纷杂的势力之间关系非常混乱难以理清,今天我们就说说到底是哪五代与哪十国。
文德元年(888)唐昭宗继位,交到他手上的是一堆理不清的乱麻。为了能够提振一下萎靡的精神,唐昭宗组建了十万人的军队,开始讨伐西川的割据势力。同时,派朱温讨伐盘踞于河东的李克用。西线战事顺利,而东线却陷入了僵持之中,于是唐昭宗下令西线兵力增援东线。
此时,西征军的高层将领王建抗命不遵,依靠早已在军中培植以来的羽翼,起兵造反,割据一方,西川又一次从大唐身上割离出去。后来,这个政权改国号为蜀,史称前蜀,这就是十国中的第一个国。
在王建彻底控制西川的第二年,割据江淮的杨行密被昭宗任命为淮南节度使,后来又被封为吴王,这个政权即被称为吴国。
一年后,流寇出身的王潮也利用自己培养多年的流寇势力控制了福建全境,朝廷无可奈何只能将其招安,并任命他为福建观察使。不久,王潮的弟弟被封为闽王,其政权也被称作闽国。
与此同时,钱镠因为举兵抵抗黄巢乱军,势力逐渐强大,朝廷不得不承认其对浙西的统治,封其为吴越王,该政权即为吴越国。
孙儒残部的马殷在其主将死后,纠集余下的兵力,逐渐占据了湖南全境,此时的朝廷已经习惯了地方势力的崛起,自然而然的承认了马殷对湖南的统治,马殷被封为楚王,这就是第五国楚国的由来。
九年后,刘隐接过了父亲在岭南经营多年的势力。几年后,又被封为清海节度使。该政权自立为汉,史称南汉。
这些势力都是南方的小势力,而真正主流势力还是在北方。北方的四个主要军阀正在争夺大唐的衣钵,其中有晋王李克用、梁王朱温、歧王李茂贞、燕王刘仁恭。
武德元年(907),朱温篡唐,逼迫唐皇禅位,改国号为梁,史称后梁,这也是五代的第一代。很多史学家习惯于将这一年视作五代十国正式的开端。
朱温称帝的同一年,他派遣部将高季兴出任只有一座江陵城的荆南节度使。后来,他自称荆南,这是第七国。
朱温的后梁并没有存续多长时间,短十六年后,李存勖就消灭了后梁,登基称帝,建立了后唐,这是五代中的第二代。
李存勖在南下消灭前蜀后,派孟知祥上任西川节度使一职。但天成元年(926)后唐发生叛乱,李存勖死于乱军,国内一片混乱,孟知祥趁机脱离朝廷控制,割据蜀地并称帝立国号为蜀,史称后蜀。
李存勖死后十年,石敬瑭联合契丹人夺过了后唐的统治,登基称帝改国号为晋,史称后晋,这是第三代。
在南唐升元元年(937),吴国的权臣李昪发动政变,先改国号为齐,后来又改为唐,史称南唐。为人们普遍熟知的南唐后主李煜就是李昪的孙子,这也是十国中的第九国。
后晋的新帝与契丹之间的矛盾日益加深,最终爆发战争,后晋被契丹所灭。烧杀劫掠的契丹人遭到中原百姓的殊死反抗,最后也无可奈何撤离中原。而此时,盘踞在太原的刘知远趁机称帝,改国号为汉,史称后汉,这是第四代。
可是,后汉政权仅存在四年就被郭威的政变掀翻,郭威登基称帝,改国号为周,史称后周,这是五代中的最后一代。
不久,后汉的残余势力在太原一带建立了新的政权,沿用后汉国号,史称北汉。这也是十国中的最后一国。
郭威的养子柴荣将国内局势逐渐稳定下来后,出师北伐契丹,兵威势不可挡,打得契丹人节节败退。可惜,三十九岁的柴荣突然染病,英年早逝。
宋建隆元年(960),宋太祖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迫使柴荣之子退位,改国号为宋。
赵匡胤逐步统一天下。宋建隆四年(963),荆南,武平节度使归降;两年后后蜀被灭;五年后南汉被灭;又五年南唐被灭,闽国归降;三年后吴越归降;次年北汉被灭;至此,五代十国宣告结束,破碎的大地重新弥合。在老百姓的期待中,宋迎来了上百年的富饶,繁荣与安定。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