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切换到宽版 切换风格
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connect_header_login!

!connect_header_login_tip!

!header_login!

!header_login_tip!

查看: 11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剑门蜀道翠云廊游记((小田木作品)

[复制链接] [view_bdseo_push]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20-3-10 00:33:1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四川剑门蜀道有一段长达数十公里的“翠云廊”旅游线路。为何叫翠云廊,是因由千年古柏夹古道,满眼青仓一色,好似翡翠画廊而得名。所以说,游翠云廊,就是看古柏树加古蜀道。2015年4月17-21日,我们一行到翠云廊游玩。在五天的时间里,我们游了剑门蜀道上的多段翠云廊。



剑门蜀道是指以四川成都为起点北上通往陕西西安的一条主要通道。路线大约是:成都经广汉、德阳、绵阳、梓潼、剑阁、广元等地出川,然后到陕西西安,全长约450公里。剑门蜀道上有大量开辟于悬崖绝壁的古栈道,古史中所谓“栈道千里,无所不通”,便是对剑门蜀道的典型描述。唐代诗人李白曾感叹: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对今天看惯高速公路的游客来说,古栈道绝对是震撼。



现在,由剑门蜀道产生了剑门蜀道风景名胜区。剑门蜀道风景名胜区在1982年被定为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名胜区古迹众多,有三星堆遗址、德阳文庙、七曲山大庙、翠云廊、剑门关、昭化古城、皇泽寺、千佛崖等景点。(我们这次旅行也是沿这条线路旅游的。欲知旅游详情,请阅读本人在携程网上发表的《四川剑门蜀道风景名胜区12日游记上篇---剑阁、广元游和下篇---绵阳、德阳游》)。



翠云廊得名于清初剑州知州乔钵的诗。1664年,乔钵在诗中写道:“剑门路,崎岖凹凸石头路。两行古柏植何人?三百里程十万树。翠云廊,苍烟护,苔花荫雨湿衣裳,回柯垂叶凉风度。无石不可眠,处处堪留句。龙蛇蜿蜒山缠互,传是昔年李白夫,奇人怪事教人妒。休称蜀道难,莫错剑门路。从此,“翠云廊”这个充满诗情画意的名字便成了这段剑门蜀道的雅名。



以前,广义的翠云廊分为三个段,三个段以剑阁古城普安镇为中心,西段至梓潼,北段到昭化,南段下阆中,形成三条古柏路。在这三条蜿蜒三百里的道路两旁,全是修长挺拔的古柏林,号称“三百长程十万树”,由此产生了“三百里翠云廊”的说法。



翠云廊的形成,历经2000余年,是一代接一代不断培育的结果。历史上翠云廊上曾有过七次大规模的植树活动。最早的古柏林是秦始皇在剑门蜀道两旁种上的松柏,用以显示天子的威仪,柏树称"皇柏",道路叫"皇柏大道"。后来蜀汉的张飞再次植树,形成了现在的“张飞柏”。随着古蜀道的开拓和驿道整修,路旁留有自然生长的树木,也有大量的人工栽植的行道树,逐渐形成数百里的林荫大道。



不过现在已看不见三百里翠云廊了。真正具有观赏价值、又比较集中的翠云廊指得是翠云廊西段,即剑南蜀道这一段。剑南蜀道是剑门蜀道中的一部分,是指剑门关以南从剑阁县到梓潼县的古蜀道,约100公里。在这条路上,有多段不收费的景点和一段要收费的所谓“翠云廊景区”,狭义的翠云廊就是指这里。



梓潼县素有“蜀道南大门“之称。我们从这里出发,不走高速公路,走老川陕公路(现108国道),到剑阁县古城--普安镇。老川陕公路是陕西入川的一条重要通道,在修路时,曾破坏了不少翠云廊。我们到达距梓潼县7公里的“七曲山大庙”。



在七曲山大庙门前有一座天桥横跨108国道,这座天桥叫“灵官楼”。楼外有“翠云廊”三个大字,表示游览翠云廊西段从这里开始。



我们先游七曲山的松柏,景区不收费。在七曲山大酒店处下车,沿林荫栈道上七曲山,观赏千年柏树。七曲山现存古柏两万多株,据鉴定,有不少是三国时期张飞栽种的张飞柏,被植物学家誉为“森林活化石”,也被誉为“蜀道翡翠”。



在七曲山有一株“晋柏”, 相传此树为1700多年前晋代张亚子所植(就是七曲山大庙供奉的那个文帝),有“树王”之称,为翠云廊之奇观。只见晋柏亭台上,一株无叶无皮、仅余枯干的晋代古柏,盘踞如龙。这株晋柏就奇在:早在明代,此树已枯死,但历经数百年风霜仍枯而不朽,且苍枝指天,仿佛可以一飞穿云,有“晋柏穿云”之誉。



柏林中有许多株需要数人才能合抱的古柏树,整个林子曲径通幽,非常不错。但七曲山古柏树景区还是很小,半个小时即可游完。



在七曲山大庙北行不远处,还有一棵被誉为翠云廊上的“古柏王”。此树树龄2300多岁,高24米,干粗6.7米,树冠覆盖45平方米,苍劲挺拔,郁郁葱葱。



我们从七曲山出来,继续沿老川陕公路到剑阁古城。在这段68公里的路上,可以免费看到相当长的一段翠云廊。只见大道两旁,古柏挺秀、郁郁葱葱,四季常绿,幽雅静谧。



在路上不时可以看到,为了保护古柏,扩路时,古柏留在了中间,公路修在了两边。如果游客不想花钱进景区看翠云廊,可以在此地多停留,寻找一下古蜀道和古柏林。不过在现代柏油路上看古柏树,还是少了一些味道。



继续前行,到达剑阁古城---普安镇。至此,翠云廊西段全部游完。剑阁古城也是被柏树所包围。在镇旁鹤鸣山公园内的剑州白塔周围,全是古柏树。



第二天,我们又走了一截剑阁到到阆中的“翠云廊南段”。在这段路上,到处都是柏树林,但没有成片的古柏林,只有零星古柏树。



在剑阁县木马镇停船寺,有一小片古柏林,其中有一株很古老、带传说的古柏树。传说远古时期这里发大水,一只船停在了古柏树上,人活下来了,传说也留下来了。



第三天,我们又回到剑阁古城,开始游剑阁古城到昭化古城的“翠云廊北段”。三百里翠云廊,精华就在剑阁县城下寺镇和剑阁古城之间的大柏树湾。大柏树湾距剑门关镇10公里,就是狭义的翠云廊。原有古路被封闭,保留有几棵最大、最有名气的柏树,建设成了收费的“翠云廊景区”。



景区是国家4A级景区,门票50元,网购价40元,半票25元。



到翠云廊景区就是看经历了2000余年的历史沧桑的近万株古柏组成的绿色长廊。这里有世界罕见的人工植造的古老行道树群体,被誉为世界奇观、蜀道灵魂。



景区不大,我们共游了2个半小时。进入景区后有一条环形游玩道路。



我们先沿小路前行到古柏林,小路上没有多少景点。



到达观云亭。这是一个三叉路口,可以直接到古柏林。观云亭搭是一座木楼台,可以登台远望古柏林。



我们选择沿小路继续前行到达“汉德驿”。在这里有一尊“张飞植柏”雕塑。张飞,字益德,三国时期蜀汉名将。张飞曾任巴西(现阆中)太守,在葭萌关(现昭化古城)、剑门关到阆中一带留有许多故事。此处就是张飞在古蜀道上停留的驿站。



过“汉德驿”就到古蜀道了,翠云廊的精华全在此地。只见此处的古柏,很有沧桑感,它们个个都是老干虬枝,旁逸斜出,飞扬跋扈,接风而舞,形如苍烟,构成一条绿荫覆盖的“翡翠长廊”。



古蜀道中密集的古柏,形态万千,风姿各异,翠碧连云,最粗古柏的需要好几个人才能合抱。



景区内的这段古蜀道约有一公里多长。此道是金牛古道,又叫石牛道、五丁道、剑阁道,是由秦入蜀的最佳通道,古称“入蜀之正道”。金牛古道的故事很异:相传公元前334年,秦始皇的高祖父秦惠王想扩张秦国,但首先要解决后顾之忧——蜀国。他畏惧于蜀道的艰险,不敢发兵。后来,有人献计,让秦王谎称和蜀国交好,并以能下金子的牛和美女作为礼物送给蜀国以表诚意,希望蜀国能够修建一条路来接纳这些礼物。于是古蜀王杜宇派了五个能够开山劈地的大力士(五丁)来修建这条道路。后来的结果是:伪装成运送礼品人员和美女到成都金牛坝后,洗白了历时700多年的古蜀国。当时的蜀人是多么善良,竟然相信世上有能拉金子的牛,此后蜀人不得不变得狡猾了。



现在的人们根据古柏的长势、外貌和历史传说取了许多的名字。如宋柏、张飞柏、夫妻柏、隆中对柏、剑阁柏、阿斗柏、皇柏、荔枝柏、黄忠柏等。



张飞柏。满树苍桑,就像张飞雄壮、威猛,黑脸叫喳喳。



夫妻柏。此树枝桠覆盖,虬枝交错,相拥而立,彷佛像一对情侣在携手并肩窃窃私语,互通情愫。据说,当地新婚和已婚夫妇常来此处祈祷,愿夫妻感情像此柏一样与世长青,白头偕老。



鸳鸯柏。两根粗壮的枝桠从同一树头上分出,形成一对鸳鸯交颈而眠。传说此柏是剑门山区的一对鸳鸯鸟投胎转世,情人们来此祈祷,会更加恩爱。



隆中对柏。隆中对是东汉末年,刘备三顾茅庐拜访诸葛亮时的谈话内容,促成三国鼎立的战略决策。只见两树相对,侃侃而谈。



结义柏。三株古柏相交,表示三国时期“刘关张三结义”。



犀牛望月。只见两只犀角朝天。



剑阁柏。据说该树树龄已有2300多年。经专家鉴定,该树为濒临绝灭的古老树种,世界仅此一株,将其命名为“剑阁柏”,为一级保护树种(照片中有红带子那棵树)。



阿斗柏,亦称“歪脖子树”。三国蜀后主刘禅(乳名阿斗)降魏被押往洛阳路过此地,曾在此树下憩息。但他去洛阳后,乐不思蜀。百姓怒而火烧刀削,以鄙视“稀泥巴糊不上墙”的人。天长日久,南侧的半边树干全部干枯了。



皇柏。为秦始皇所栽松柏。



到“植柏亭”。一座新修的亭子。



过植柏亭是“张飞井”。据说是当年阆中太守张飞,天热行路受阻,一怒在此地捶出甘泉形成。



过张飞井到达三叉路口,一路是上山,一路是走古道。路口有一座“翠云廊碑”。碑上两面有字,正面是中国著名书法家沙孟海先生题写。



另一面是原国防部长、儒将张爱萍将军题写。



我们选择先上山。山不算高,首先看到的是一尊石像,这是张飞次子张绍。因植树护路有功,被后人刻像纪念。



又到“三足亭”,这是一个只有三根立柱的亭子,供游客休息之用。



再到“李璧祠”。李璧祠是明代官员李璧的祠堂。李璧曾任剑州知州(管辖几个知县的大县县官,位于知府”和 “知县”之间的官),曾倡导整修剑阁至阆中的官道,组织民工补植柏树,颁布"官民相禁剪伐"禁令,对翠云廊建设功不可没。真是“前人栽树,后人收钱”了,值得建个祠堂纪念一下。



山顶上是翠云楼。翠云楼是在古代烽火台遗址上兴建的有民间特色的楼阁。三国时期,烽火台曾在军事上有重要作用。为保护烽火台遗址,剑门关国家森林公园修建此楼,供游人登高,它同时还是剑门林场观测火险的瞭望台。



我们登上翠云楼,眺望远处的剑门七十二峰和翠云长廊的壮美风光。



放眼望去,成片的古柏林枝叶茂盛,气势磅礴,郁郁葱葱,象一条翡翠飘带,缠绕着群山峻岭,又似莽莽苍龙,与剑门群峰交相辉映,勾勒出蜀道古朴雄壮的风貌。



我们从山上下来,继续行走。在这条金牛古道上还有一个爱情故事:唐朝杨贵妃喜欢吃荔枝,皇上就派人千里迢迢送荔枝。为遮阴避阳以保持荔枝的鲜味,令百姓沿途种植柏树,金牛古道上也累死了很多马。所以这一时间的翠云廊又被称为“爱情大道”。



我们出古道,沿小路行走,出了翠云廊景区。第四天,我们又到了剑门关景区,继续游翠云廊北段,但未见到有成片古柏林。在那里只有成片的柏树林。



第五天,我们又到昭化古城,再游翠云廊北段,我们还是没有看到成片的古柏林。站在古城内,看到远处全是柏树林。至此,西、南、北三段翠云廊全部游完。所以说,要想真正了解翠云廊,只能去那个要收费的4A级翠云廊景区看一看。



我们继续旅行,又到了千佛崖、皇泽寺、窦圌山、九皇山、李白故里、北川羌城旅游区、仙海、白马关、孝泉古镇等景点游览。欲知以上景点旅游详情,请阅读本人在携程网上发表的游记。



小贴士:从成都到翠云廊收费景区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坐火车到江油或到广元,再转汽车到剑阁新县城下寺镇。成都到江油的火车很多,成都北站发快车,2个半小时到。成都东站和成都南站发动车,1个半小时到。二是在成都坐大巴车到剑阁新县城下寺镇或到剑阁老县城普安镇。成都昭觉寺汽车站到剑阁下寺镇的县客运站,走高速254公里,89元/人。下寺镇与普安镇相距41公里,坐中巴车12元/人。翠云廊在两镇之间,距下寺镇20公里,距普安镇21公里,来往车次很多。建议游客游完翠云廊景区后,入住10公里外的剑门关镇,方便到剑门关游玩。剑门关镇有许多中巴车路过翠云廊景区,5元/人。镇上也有许多私家车在跑。


全文完。谢谢阅读!


小田木游记作品2015[15]号 完在于二〇一五年七月十四日


备注:因需更好的说明景点,借用了几张网上照片,在此表示感谢,照片版权属原作者。
生活圈制作

转载请说明出处,本文地址:http://www.bike163.net/thread-8674-1-1.html
分享到:  !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qq!!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qq! !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qzone!!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qzone! !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t!!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t! !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pengyou!!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pengyou!
收藏收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