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 be or not to be, that is the question.
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是世界最著名的悲剧作品之一。主角哈姆雷特是丹麦王子。而这座已入选世界文化遗产的卡隆堡宫(Kronborg)就是哈姆雷特剧中的宫殿原形,因此又叫哈姆雷特宫。
在希勒勒参观完菲特烈堡后乘火车赶往卡隆堡宫所在的赫尔辛格(Helsing?r)的。
希勒勒是个很温暖的小镇。
街上可爱的骑行小朋友。
你那么会骑车,你妈妈知道吗?
乘公交车原路返回火车站。由于火车站并不是公交车的终点站,所以注意到了的时候按“STOP”键给司机提示。虽然绝大多数情况下有人在此下车。
因为没有时间吃午饭,飞熊在火车站的7/11买了一小盒拌意粉充饥。25丹麦法郎,合27人民币左右,可能是当地最经济的充饥方式之一。
注意从希勒勒到赫尔辛格有两班列车可到,一条是长线,一条是短线,路经不同的城镇。14号站台的这一条是经过Tisvildeleje的长线,到赫尔辛格要1个半小时。
而16号站台的是短线,只要四十分钟左右。大家千万不要坐错车。飞熊在这里问了几个人,没人说清楚。最后只好问穿制服的员工才决定坐16路。上车后又跟乘客确定了一下。
赫尔辛格是一个小镇,位于厄勒海峡最狭窄的一侧,而海峡的对面是芬兰的赫尔辛堡。
卡隆堡宫意为“皇冠之宫”,从1574年起由菲特烈二世国王修建。此堡由荷兰建筑师设计建造。宫殿用岩石砌成,褐色的铜屋顶气势雄伟、巍峨壮观,是北欧最精美的文艺复兴时期建筑风格的宫殿。
城堡内四面见方。
主要的看点除了城堡内部之外,还有一个教堂和地窖。
飞熊刚从菲特烈堡出来,相比之下,卡隆堡宫的内饰要简约不少。不过就多了些灯光的修饰。
现实中卡隆堡宫最初是为了对抗北方邻国瑞典的争霸而建,是丹麦海上霸权的象征。十九世纪初,卡隆堡宫又令人称奇地见证了丹麦与英国的战争。
宫殿中的国王和王后寝宫中有精美的天顶画、大理石壁炉。
还有斯堪的那维亚半岛最长的,有着文艺复兴风格的62米大厅。
想当初,一定有不少皇宫贵族在此酒池肉林、骄奢淫侈吧。
宫内还收藏了大量的船只模型。城堡博物馆里以大量绘画、航海仪器和兵器记录了丹麦航海时代历史的辉煌。
参观完毕,又见激光效果。
从这里,可以进入城堡的的秘密通道。
一旦外敌入侵、形势不妙时,当年的国王可以从卧室直接进入这条暗道。并由此遁逃它处。飞熊参观时已接近闭馆时间,没有他人在里面,其阴森的感觉,叫人不寒而悚。
地下通道的入口威严地屹立着传说中的维京首领Holger
Danske的雕像。据说这位威风凛凛、名震四海的英雄无时不在冥冥之中注视着丹麦,一旦需要他的时候到来,他便会杀回自己曾呵斥风云的大地和海洋上来。
城堡里的教堂。
离开城堡时天色已晚,晚霞把小镇装扮得暖意融融。
忽见一亚裔妇女在岸边看书。
回哥本哈根的路上,飞熊对面坐了一位自学中文的丹麦妇女。一路上用英文和中文相聊甚欢。飞熊问她为什么学中文?她说曾去过一次中国,回来后想培养一门新的兴趣。飞熊有所感触。什么时候,像我们这样忙碌的国人也有时间去培养一些毫无功利的兴趣呢?不是为了考试,不是为了出国,不是为了赚钱,而是为了生活的质量和态度去培养的兴趣
?
城市植物园
除了玛格丽特女王一世之外,这里还埋葬着另外38位国王或者王后。大都被安葬在精美的石倌之中。
之所以罗斯基勒教堂获皇家厚爱,是因为自变革运动以来,所有的国王都在这里执掌政权,因此,这里实在是丹麦皇家的风水宝地。
这里最后安葬的是现任丹麦女王的双亲:弗雷德里克九世 Frederick IX(1972年)及王后英格里德(200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