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切换到宽版
切换风格
登录
立即注册
用户名
Email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connect_header_login_tip!
!header_login_tip!
登录
QQ登陆
微信登录
搜索
搜索
热搜:
川藏线
骑行北京
骑行攻略
骑行西藏
装备
新手
山地车
公路车
本版
文章
帖子
用户
163自行车俱乐部
骑行论坛
骑行论坛
骑行装备
骑行装备
骑行知识
骑行知识
骑行路线
骑行路线与攻略
自行车库
户外品牌
户外品牌
户外保险
户外保险
快捷导航
自行车装备
人身装备
自行车配件
山地车保养
骑行经验
骑行技巧
骑行健康
骑行安全
美利达
捷安特
喜德盛
ucc
大行
闪电
死飞
请
登录
后使用快捷导航
没有帐号?
立即注册
长沙163自行车俱乐部
»
骑行论坛
›
骑友交流
›
旅途故事
›
浙江旅游:温州永嘉感受楠溪江文化之旅(图)
推荐主题
快手账号交易网-当日注册快手白号(微博跳
囐!抖音号自助购买平台-抖音号自助购买平
羼!淘宝白号小号交易平台在线转让--淘宝直
锛!dy小号批发自动发货网站(抖音账号出售1
蠼!淘宝账号购买平台--tb小号如何购买?淘
燀鼩!抖音号怎么买卖交易?
返回列表
查看:
109
|
回复:
0
浙江旅游:温州永嘉感受楠溪江文化之旅(图)
[复制链接]
[view_bdseo_push]
苦行僧
当前离线
积分
238428
窥视卡
雷达卡
苦行僧
楼主
电梯直达
发表于 2020-3-13 07:22:50
|
只看该作者
|
倒序浏览
|
阅读模式
中华时报北京4月20日讯(记者冯赣勇)2019.04.14,应好友新华艺韵国际文化传媒董事长蔡建宏与陈芳美二人之邀,记者与北京媒体友人林双川等七人前往浙江温州进行了一次为期四天的采风之旅,虽然时间短暂,但所到之处却给记者留下了深刻的美好印象。
温州龙湾机场(
摄影
:王珏)
2019.04.14,记者一行从首都机场T3航站楼乘中国国际航空公司CA1958航班于14.05延误15分钟起飞,两个多小时航程于16:30顺利飞抵温州龙湾机场。当地气温20度,虽然阴天,但是比下午离开时的北京感到凉爽一些……随着飞抵目的地,此次温州行的首个楠溪江文化之旅采风行拉开帷幕。
岭上人家夜景(摄影:冯赣勇)
永嘉鹤阳村谢林国驱车带记者一行从温州龙湾机场驱车前往永嘉,经过两个多小时于傍晚时分抵达秀丽的楠溪江畔的岭上人家用晚餐。这里位于半山腰之间的岭上村,参差错落之间分布着当地乡民们开办的各色风味的农家菜馆。生意兴隆异常火爆。前往岭上人家的溪畔公路上停满了从周边四面八方慕名而来到这里用餐食客们的汽车。最远的据说还有从上海赶来的,可见这里的生意有多火爆。当晚在岭上人家的“山里人之居”品尝了一顿极为丰盛的农家宴。
走进山里人之居(摄影:王珏)
浙江媒体友人金利与永嘉县鹤盛镇党委书记王长江,鹤盛镇鹤阳村主任谢长荣,岩头镇纪委干事叶睿晟等同志热情地向记者一行介绍岭上人家的相关情况。温州永嘉县鶴盛镇书记王长江介绍说:鹤盛镇位于楠溪江核心景区,借助生态、区域、资源、文化四大发展优势,全面推进农业、旅游业、养生业,先后荣获国家级生态镇、中国老年宜居名镇、省级旅游强镇等称号。
红灯高挂(摄影:冯赣勇)
岭上人家这里原来是一个普通的山村,是旅游业带动了这个小山村的兴旺发展,如今这里的村民最高的年收入18万元。岭上人家位于永嘉县鹤盛乡岭上村内,坐落在半山腰上,距楠溪江石桅岩景区小三峡入口约3公里。据悉,早在明朝嘉靖年间,就有人家在此繁衍生息,如今还保留着有400多年历史的田园古村落。
烤全羊(摄影:王珏)
去过岭上人家的游客都知道,外脆里嫩、油而不腻的烤全羊是当地极具风味的特色菜。每到周末,能容纳1000人的11家岭上人家农家乐几乎全部爆满,停在公路边的汽车长达几公里。一家农家乐负责人金邦乾告诉记者,当地烤全羊以本地山羊为原料,采用独特配方炭烤而成,可谓色香味俱全。当晚,记者一行也品尝了这道美味,真是名不虚传。一位从来不吃羊肉的朋友都禁不住打破惯例品尝起来,边吃边说,真香真好吃,一点没有羊的膻味。
山村夜色(摄影:冯赣勇)
王长江书记还介绍说,岭上人家以烤全羊为名,整村经营农家乐,一只羊的故事早已红遍全省乃至全国。金邦乾,就是鹤盛镇岭上人家烤全羊第一人。他放弃多年的经商生意,带着自己烤全羊的梦想回到小山村,带领着岭上人家从最初的破旧小山村,发展成拥有33家农家乐的永嘉农家乐“金名片”。
山村景色(摄影:刘剑)
此外,乡贤为笔、文化为墨,鹤盛镇的乡村振兴故事才刚刚开篇,今后鹤盛将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中心思想,紧跟时代步伐、挖掘资源特色,真正将“绿水青山”转变为“金山银山”,书写一本为世人传颂的乡村振兴著作。
1958民俗(摄影:冯赣勇)
晚餐后顺着楠溪江畔的公路驱车三公里抵达下榻的石桅岩1958民俗。位于大山深处的这家民俗小客栈别有一番味道。木质的客房内上下两层。但是上层的楼梯有点陡,看着有点晕。上下两层均为一张大大的双人床。服务员介绍说,这里的游客多为从温州各地举家出游来此,之所以这样设计是为一整个家庭提供居住的方便和实惠。
清晨的山间景色(摄影:林双川)
2019.04.15,经过昨晚的一场夜雨,今天走出下榻的深山中的1958民俗,阳光明媚的好天气空气清新……新的一天开始了。当日的首个行程是观光石桅岩风景区。温州永嘉县鶴盛镇鹤阳村长谢长荣与鹤盛镇下岙村长周振洲亲自陪同记者一行游览石桅岩景区。
石桅岩景区(摄影:冯赣勇)
石桅岩景区,位于浙江省永嘉县楠溪江风景名胜区东北部,东与北雁荡山毗邻,总面积86平方公里。沿仙清公路至渡头分道,依鹤盛溪东行,即进入该景区。在鹤盛乡下岙村北约500米处的峡谷中,有一巨峰,擎天拔地,因形似船桅,故名石桅岩,其相对高度306米,通体皆石,呈浅红色,岩顶如并蒂莲蕾,比肩而耸。此岩有"浙南天柱"之誉。
景区内一角(摄影:冯赣勇)
石桅岩景区内"雄"、"奇"、"险"、"秀"、"幽"、"奥"诸字皆备。主要景群有:小三峡、石桅岩、下岙水库游乐区三处,长约8公里的小三峡集峭壁危岩、奇峰险陕、急流深潭、沙滩草地于一体,景色清幽迷人。
大石桥景观(摄影:冯赣勇)
石桅岩在溪谷中拔地而起,其造型独特,姿态雄奇。在渡头至小三峡途中的上埠村一带还有红岩、观音峰、青蛙石以及"石林拱翠"等景点。此外还有梅坦村东面的百丈岩和东北的陶姑洞。 石桅岩周围环拱着九座高度在100--200米之间的峰峦,它们高低不等,形态各异,如群星托月般,簇拥着这"天之骄子"。
水仙洞(摄影:冯赣勇)
石桅岩三面环溪,陡坡松枝展翠,藤萝障翳,时有猴群出没。石桅岩南面脚下有一深潭,乘竹筏溯流而西,潭两岸是黝黑如铁的悬崖。眼看到了绝境,倏然间,舟筏捌一弯,钻进一条三米宽左右的岩缝,岩缝峭壁上置一钢梯,攀登其上,入一石洞,名"水仙洞",洞高8米,宽6米,深10米,洞中有壁泉,飞珠抛玉,洞口一野树,倚壁而生,苍枝瘦干向内欹偃,似天然盆景,洞旁怪石嶙峋,乔松排青。
栈道观景(摄影:冯赣勇)
水仙洞以洞作窗,对面峰峦陡立,峥嵘险峻,高低不同的两座独立石峰,中嵌一石,如麒麟送子,昂首向天,清流环石桅岩脚近300度迂回流淌,溪边修有栈道,沿溪而上,溪流似绿宝石镶嵌的腰带,盘旋石桅岩脚,时宽,时窄,时缓,时急。景色层出不穷,变化多端,给人回味无穷。
石岩牛(摄影:冯赣勇)
石桅岩北边有大片草坪,绿茵如毡。石桅岩南面宽广平静的溪流上有70多米长的石碇步。夕阳西下时,雄伟的石桅岩倒映在碧水中,牧童赶着黄牛,哼着小曲,对岸下岙村上空炊烟袅袅,一幅充满诗情画意的田园风光图景。
石桅岩留影(摄影:冯赣勇)
石桅岩四围山势险峻,清晨,云雾如潮,淹没群山,唯石桅岩峰顶 在云雾之上,如航船上的桅杆。石桅岩东面有一岩突兀,谓"人头岩",似樵夫正在凝眸远眺,悉心为其护航。 结束了石桅岩的观光,岩头镇下岙村周振洲村长引领记者一行来到楠溪书院参观。
景中景(摄影:冯赣勇)
楠溪书院环境优美,栖身楠溪书院,能观赏烟雾缭绕的石桅岩,恍如人间仙境。楠溪书院总策划周建蒙先生向记者介绍说,我们永嘉楠溪书院与北京红螺书院为姊妹书院,一个在北,一个在南。而永嘉是山水诗的发源地,历史上留下了大量经典诗篇,谢灵运、王羲之、孟浩然都在此留下足迹;永嘉也是佛学道学兴盛的地方,有著名的山中宰相陶弘景在此著述,也有永嘉大师“正道歌”留芳;永嘉更是山水画的家园,与雁荡山比邻,保留着桃花源式的宁静。
楠溪书院留影(摄影:冯赣勇)
说起楠溪书院的文化,周建蒙说道: 当巴黎遇上温州,鹤盛的文化就走向了国际。周建朋,作为北大博士后、著名山水画艺术家,功成名就的他不忘家乡发展,回到老家鹤盛镇上日川村,创建了鹤盛第一个美术培训基地--箬溪精舍,吸引了张如元老先生、程大利老师等知名艺术家以及中国美术学院学生前来写生。
楠溪书院一角(摄影:冯赣勇)
2018年,他又投资2000多万元于下岙村打造了全市最大的美术教育基地--楠溪书院,收藏了古今中外1000多幅著名字画。借助箬溪精舍和楠溪书院两大文化平台,周建朋牵头组织了“当巴黎遇上温州”、“明月清辉中秋音乐会”、“象思维高峰论坛”等大型国际文化艺术活动,全面塑造鹤盛文化品牌,助力文化产业的发展,加强鹤盛发展内伸力。
下岙村民居(摄影:冯赣勇)
永嘉自唐宋以来书院文化深厚,有“一门四世六进士”的戴蒙书院,富于文化内涵和精神情趣的永嘉书院,“访古踏幽 循寻私塾”的芙蓉书院。于楠溪江畔流淌着两千多年的书院文化,辈出文人雅士。
李家园麦塌锅(摄影:冯赣勇)
中午时分,在岩头镇李家园农家乐,永嘉县宣传部长叶朝阳与鶴盛镇党委书记王长江等 热情款待记者一行,其中的一道麦塌锅引起了大家的浓厚兴趣,有点像煎饼,但却不是平的,而是跟一个锅盖似的故称为麦塌锅。午餐后由岩头镇党委书记周旭亮及岩头镇党委副书记镇长章海鸥,亲自陪同前往这里极富文化底蕴的苍坡古村参观瞻仰。
岩头镇田园风光(摄影:冯赣勇)
岩头镇书记周旭亮、副书记镇长章海鸥对记者介绍说:我们永嘉岩头镇是楠溪江风景旅游区的中心点,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以狮子岩为核心景区,景点可分为狮子岩、丽水街、芙蓉古村、苍坡古村、红十三军遗址、进士牌楼等等。而苍坡古村只是其中一个比较有代表性的景点。
苍坡古村(摄影:冯赣勇)
在苍坡古村,岩头镇宣传干事陈倩倩为记者一行担任讲解,她绘声绘色深入浅出地将古村的历史向我们娓娓道来:我们永嘉县的苍坡背依笔架山,面临楠溪江。苍坡的建筑是中国古代文化的浓缩,它的建筑理念源自文房四宝。
古村大门(摄影:冯赣勇)
走进木结构的村落大门,一条直线的石板道纵贯全村,为笔;石道中间过一桥,由五块大小匀称的石条搭成,为墨;整座村落占地面积最大的为石道两侧的莲池,为砚;而呈长方形的村子则为纸。苍坡古村是南宋国师李时日设计的,历经千年风雨的沧桑,仍保留有宋代建筑的寨墙、路道、住宅、亭榭、祠庙及古柏,以及砌在村落四周的鹅卵石围墙,墙内树龄很老的榕树,树下的亭和檐上的龙,处处显示出浓郁的古意。
古村砚池(摄影:冯赣勇)
苍坡古村位于浙南永嘉县境内楠溪江上游岩头镇北面大山脚下,原名叫苍墩。始祖李岑为避战乱从福建长溪迁居于此,五代后周显德二年(955)开始营建,至今已1000多年历时。 南宋淳熙五年(1178),九世祖李嵩邀请国师李时日重新规划,建成以文房四宝为主要形象的村落格局,村落占地200多亩,房屋50多座,村民全部李姓。
古村戏台(摄影:冯赣勇)
村落格局基本保持南宋时期的规划原状与建筑风貌,其寨墙、路道、水池、古柏犹见当年风韵。苍坡是楠溪江流域耕读文化最为发达的村落之一,至今仍然很好地保留了耕读文化的具体元素。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开始,就以特色独具的古村人文风光而成为中国古村落旅游产品中的经典。
古村昆曲博物馆(摄影:冯赣勇)
苍坡溪门楼式样的门叫车门,也就是村子的大门。你看看这个匾上的四个字:"苍坡溪门",这四个字是由温州已故书法家蔡心谷先生所题,一般来说是明显的笔误,但在永嘉方言里"车"与"溪"同音,苍坡人还以为自家风水好,是由于前面的溪门水好之故,所以就写成溪门了。可是大有讲究的。这个门始建于南宋淳熙五年(1178年),全由木料构筑而成,以大斗、小斗、托梁、挑檐建造,六层斗拱没有用一枚钉子,屋顶为重檐悬山式结构,显得端庄古朴。这道大门和日本"国宝级建筑"奈良东大寺的南大门如出一辙,不过那座"国宝级建筑"大门的建造时间比苍坡溪门晚了12年。
望兄亭(摄影:冯赣勇)
苍坡村位于岩头镇北面仙清公路西侧,处岩头村北2.5公里处,占地146亩,为李姓聚居之地。现有人家500余户。 五代后周显德二年(955),始祖李岑(号苍墩)从福建长溪迁来,遂以村名为其号。后为避宋光宗赵憞讳而易今名,故“苍坡村”。
古老的村落(摄影:冯赣勇)
苍坡村至今已有八百多年历史。虽经近千年的沧桑风雨,却旧颜未改,仍然保留有宋代建筑的寨墙、路道、住宅、亭榭、祠庙、水池以及古柏等,处处显示出浓郁的古意。苍坡村村庄的布局构思上,非常注重蕴含文化的内涵。是“耕读”思想在山村规划建设中的充分体现,也是宋代社会文化的一大特征。村中现有重要景点仁济古庙、望兄亭、苍坡溪门等。
楠溪江漂流(摄影:陈芳美)
楠溪江文化之旅的最后行程是楠溪江漂流。楠溪江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总面积625平方公里。 楠溪江——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位于位于浙江省永嘉县境内,距温州市区23公里,与雁荡山风景区毗邻,为华东地区新兴的以溪流景观为主体,山水田园风光、农耕文明遗迹融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风景名胜区。
小小竹排江中游(摄影:冯赣勇)
楠溪江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总面积625平方公里,共分为楠溪江及沿江农村文化(又称岩头景区)、大若岩、石桅岩、水岩、北坑、陡门和四海山七大景区,共计800多个景点。悠悠三百里楠溪江融天然风光与人文景观于一体,以水秀、岩奇、瀑多、村古、滩林美而名闻遐迩,是我国国家级风景区当中唯一以田园山水风光见长的景区。
楠溪江景致(摄影:陈芳美)
楠溪江的人文景观相当丰富,宋明清的古塔。古桥、古牌坊,以“七星八斗”和“文房四宝”布局和五行阴阳风水构想而建的芙蓉村、苍城村,更让您领略到原古的风貌。 楠溪江,气候宜人,冬暖夏凉。盛产弥猴桃,荆州板粟,碧莲香柚,岩头西瓜、湾里葡萄,澄田杨梅,沙岗粉干,乌牛早茶等著名土特产,并有黄杨木雕,竹丝盆景、竹丝画帘等特色工艺品。
透过竹林看江景(摄影:冯赣勇)
自1988年以来,楠溪江风景区已接待中外游客300余万人次,其古朴的民居、奇异的山水,银帘、岩峰,深受广大游客的喜爱。三百里楠溪江,逶迤曲折,有36湾、72滩之称。楠溪江贯穿永嘉南北,流域集雨面积2429平方公里,溪流自北往南,末处注入瓯江,流归东海。
江畔景致(摄影:冯赣勇)
楠溪江,美在原始古朴、野趣天然;楠溪江;美在纯净柔和、绝无污染。被专家们誉为“天下第一水”。溪流清荣峻茂,秀丽多姿,随江倒影,水清见底,游鱼碎石,历历在目。如日间泛舟坐筏漂游江上,远眺绵绵青山,近看郁郁滩林,俯赏碧蓝江水,饱览溪光山色,令人心旷神怡,宠辱偕忘;如夜间游江,见渔火点点,闻渔舟晚唱,受江风柔拂,聆淙淙流水,足以尽抒幽情逸致;如歇息滩林,横柯上蔽,草坪如茵,白昼如昏,朦胧幽静,促膝谈心,诗意盎然,此乐何极。
楠溪江漂流(摄影:冯赣勇)
记者一行结束了楠溪江漂流,竹排停靠在江畔的一个江枫渔火民俗进行短暂休息,这里因依偎在楠溪江畔,故可以从多角度观赏楠溪江风光美景。阳台上的小桌上摆着几种可口的应是点心干果与水果,故在此的游人随心所欲。谢长荣告诉记者,原来我们下榻的1958民俗也是由这个老板名下的。
耕读小院庭院(摄影:王珏)
傍晚,记者一行在浙江媒体友人金利与岩头镇纪委干事叶睿晟的安排下,由温州市五水共治建设美丽浙南水乡领导小组办公室专职副主任由徐霖森先生在耕读小院热情地为记者一行践行。徐霖森主任,说话诙谐幽默,交流中就把记者所想了解的一些关于永嘉的相关情况就弄明白了。真是钦佩徐主任的豁达中的思维敏捷。
鹤阳村口留影(摄影;冯赣勇)
2019.04.16上午,记者一行在即将离开永嘉鶴盛镇前,应鶴盛镇鹤阳村村长谢长荣之邀,前往饱含着山水大诗人谢灵运之文化神韵遗风的鹤阳村探访。记者一行漫步村中聆听着村长谢长荣对鹤阳村娓娓道来:我们的鹤阳村,位于温州永嘉楠溪江上游的鹤盛镇。系中国山水诗鼻祖谢灵运嫡传后裔聚居地。
村中八景介绍(摄影:冯赣勇)
谢灵运是我国南北朝著名的诗人、文学家、旅行家,被后世誉为中国山水诗鼻祖。南朝宋永初三年(四二二),谢灵运出任永嘉太守,因爱永嘉山水之胜,便创第凿池于积谷山之下迎母太夫人来养。后迁临川内史留次孙谢超祖侍祖母太夫人,世居谢池积谷山下遂为永嘉人,传至二十二世第五五公“诜”,至北宋初年迁居楠溪鹤阳为鹤阳始祖第一世。
村中的大榕树(摄影:冯赣勇)
鹤阳谢氏后人世代以康乐公为骄傲,继承祖上遗训,诗书传家,耕读继世。从宋至清八百多年保持不衰,并以家集诗词留传后世,这在古代家族史上实属罕见。明朝时期鹤阳谢氏家族人丁兴旺,诗人辈出,文风鼎盛。八世祖隽伯善诗,人皆以为类晚唐之作,其外孙李孝光,乐清人,为元代著名文学家,诗人,学者。十二世祖谢庭循,是明代著名宫庭画家,时人称其为诗、书、画三绝。张孚敬,第十三世祖谢道宁外孙,官至内阁首辅,世称阁老。诗村鹤阳其诗选自温大教授张如元先生编著的《永嘉鹤阳谢氏家集考实》。
谢氏大祠堂(摄影:冯赣勇)
明朝时,鹤阳村按第十二世祖谢庭循所画的《杏园雅集图》中的画意,筑有临清楼、高洁楼、诗意楼三楼,临流亭、兴仁亭、镇川亭、兰玉亭、松岩亭五亭,及乐静斋、梦吟堂、翰墨林、静乐轩等古代的建筑。并有八景传世,每一景各有其诗。温州永嘉县鹤盛镇鹤阳村,确实是一个耕读典型,名副其实的诗村。是永嘉的“诗画楠江","耕读文化"的具体体现,为我们继承与弘扬中国山水诗鼻祖谢灵运的诗脉,留下了许多永嘉宝贵的,灿烂的诗词文化。
鹤阳村一角(摄影;冯赣勇)
记者一行在村中看到了虽然该村正逐步开始向现代化城乡转变,街道两旁层层楼宇正在一排排的兴起,然而在现代化的楼宇间也依然参差错落有着那些历经过许多年代的老房子,他们交相辉映从各自景观诉说着鹤阳村的今天和明天。如今鹤阳村还有一座恢复后的谢氏祠堂,以此纪念传承谢氏家族老一辈的诗圣风采。2019.04.16北京时间10点半,记者一行圆满结束了永嘉楠溪江文化之旅启程前往雁荡山风景区,继续温州采风行行程。
来源:中华时报
楠溪江
,
石桅岩
,
永嘉
,
鹤盛
,
古村
生活圈制作
转载请说明出处,本文地址:
http://www.bike163.net/thread-9095-1-1.html
分享到:
!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qq!
!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qzone!
!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t!
!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pengyou!
收藏
0
相关帖子
•
凤凰古村-深圳市宝安区凤凰古村旅游指南[组图]
•
赤岗古村-惠州市惠城区赤岗古村旅游指南
•
官塘古村-珠海市香洲区官塘古村旅游指南
•
吉州区现代农业示范园-吉安市吉州区现代农业示范园旅游指南
•
北溪漂流-宁波市余姚市北溪漂流旅游指南
•
谢用卿一门三英烈故居-温州市永嘉县谢用卿一门三英烈故居旅游指南
•
陈百万家族建筑群-惠州市博罗县陈百万家族建筑群旅游指南[组图]
•
石城大畲古村-赣州市石城县石城大畲古村旅游指南
•
石基古村-广州市番禺区石基古村旅游指南
•
杨池古村-肇庆市封开县杨池古村旅游指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千斤顶
显身卡
返回列表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骑行装备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