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切换到宽版 切换风格
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connect_header_login!

!connect_header_login_tip!

!header_login!

!header_login_tip!

查看: 8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上海古漪园

[复制链接] [view_bdseo_push]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20-3-17 07:27:5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上海古猗园位于上海市嘉定区南翔镇,为上海五大古典园林之一。初建于明嘉靖万历年间(公元1522-1573年),迄今400多年的历史。其建筑园林布局风格与苏州的拙政园比较接近。园中树石布局均出自江定竹刻名家朱玉松之手。取《诗经》“绿竹猗猗”之句,定名“猗园”。



园中保存的唐代经幢、宋代普同塔,引人探古问胜,有“苏州园林甲天下,沪有南翔古猗园”的美誉。



自明代以來,南翔人才輩出,文人雅士在此竞建园林,其中以《古猗园》最具代表,因此有“小小南翔赛苏城之稱”



从南大门进入,便看到一座照壁。“照壁上的图案以"白鹤南翔"为内容,勾勒出南翔镇得名的历史传说,富有传奇色彩。”



在古猗园走进又一园中园___青清园。



青清园建于一九八四年,是古猗园的园中园,面积三十七亩,广植慈孝竹、淡竹、哺鸡竹、紫竹、凤尾竹等十余种。



体现了古猗园“绿竹猗猗的意境”,







园内有荷风竹露亭、君子堂、观月台、仕女牧鹿、顽石斋、竹林隧道等景点及数百龄的紫薇古桩,给人以清秀、淡雅、溢静之情趣。



绿竹成荫的“竹径”、多姿多彩的“竹丛”、浑然天成的“竹石图”。坐在这里,静静地陶醉在竹声中.
.


在附近有万安塔,为一座平面八角形仿砖木结构楼阁式石塔,五级通高约2.5米左右。塔置于青石铺就基础之上,四周设石刻围栏防护,底部两层为后来修补上的部分。



翔云阁里龟山百寿图



“鸳鸯湖”水波荡漾,遊船点点,四周,亭、堂、个、軒高低错落,山水相連、视野开阔,給人以天高湖阔之感。






鸳鸯湖的南面是曲香廊,又名五曲长廊,因沿湖岸犬牙交错,就曲设廊,廊底有亭,曲径通幽。穷五曲香廊,沿左岸尽头,便是楼高厅阁的茗轩。




湖心亭犹如一顆宝石鑲嵌在桥中




鸳鸯湖以九曲桥分隔為为东西二湖,湖岸垂柳拂波,生机盎然。



荷花池中的普同塔是宋代旧物,迄今已有七百八十多年的历史,原坐落云翔寺九品观荷花池中。1959年上海市文物保管委员会将其移置于古猗园土阜上。1987年又迁入园中荷花池内。1960年1月,此塔被列为嘉定区文物保护单位。



梅花厅全木结构,墨柱紫窗,为梅花图案,是一座典型的清代建筑。梅花厅四周道路,均用鹅卵石、白瓷、青瓦铺成的形态各异的梅花图案。梅花厅西北侧,有梅花碑廊,廊有五曲,镶嵌27块古今名人题咏梅花的诗句,书法多出自名家之手,游客可以赏咏。



微音阁一楼摆设



微音阁前的唐经幢是本市现存最完整的经幢之一,建于唐咸通八年(公元867年),唐乾符二年(公元875年)建成,历时八年完工。1959年移入古猗园内,列为文物保护单位。此经幢高约十米,仰莲基座,四大天王坐立其顶,各节为束腰莲花瓣,出于盛唐工艺,造型秀丽、雕凿精美,人物形态丰腴典雅、雍容自若,各种纹饰简洁传神、装饰性强,乃典型唐代雕饰风格。



微音阁回廊



微音阁回廊精美漏窗



戏鹅池景区以水為中心,環湖漫步,分别可看到白鶴亭、不系舟、浮筠閣、竹枝山和缺角亭,是古猗園老景区之一,湖中荷花开得真盛。



沿戏鹅池往东走,便会看到不系舟。不系舟俗名止舟,旱船,又名石舫,建于明代,冠上海园林"不系舟"之最。它原为园主的书画舫,有祝允明题额"不系舟"三字。



不远是白鹤亭,亭高9米,面积10平方米,五角高翘似孔雀开屏状。亭尖成五方宝石形,尖顶有一只形状特异,展翅南飞的白鹤,引颈伸尾,双翅拍击,凌空欲飞。



南翔镇地名传说是在梁代(502~529年)初年,有两只仙鹤飞临此地一巨石上,后又南翔,故名。后人在此石上题诗:“白鹤南翔去不归,唯留真迹在名基。可怜后代空王子,不绝薰修享二时”,白鹤亭就是依据这个典故而建。亭边水中立石碑,碑高2.7米、宽0.95米,上刻前述的白鹤南翔诗。



逸野堂建于明代,已有四百多年历史,原是园中主厅,是园主招待宾客和休息之处,因以楠木为柱,又称之为"楠木厅"。又因四面道路相通,登堂可览全园之胜,俗称"四面厅"。



南厅位于古猗园枝山西南脚下,依竹傍水,环境幽静清雅,是一座具有四百多年历史的明代庭院。造型朴实精致,原是古代园主书房兼卧室。



南厅是四百多年前明代建筑,前有一座石经幢,为园主的书房,琴音书香,无限风雅。



春澡堂--大幅精美绝伦的木雕,显示出当年能工巧匠的精湛工艺;





缺角亭又名补阙亭,位于浮筠阁后面竹枝山之顶,建于本世纪三十年代。缺角亭飞翼凌空,色调柔和瑰美,七彩俱全。补阙亭下,是“接天莲叶无穷碧”的荷塘





缺角的一个角



其他的角是这样的



古猗園的亭台樓閣,建筑型式多种多样,造型变化多端,体現了江南园林建筑精巧、自由活泼的特点,曲径通幽的景观,建筑运用各种手法,创造了自然、宁靜、幽美的空间。
生活圈制作

转载请说明出处,本文地址:http://www.bike163.net/thread-9669-1-1.html
分享到:  !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qq!!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qq! !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qzone!!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qzone! !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t!!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t! !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pengyou!!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pengyou!
收藏收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