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切换到宽版
切换风格
登录
立即注册
用户名
Email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connect_header_login_tip!
!header_login_tip!
登录
QQ登陆
微信登录
搜索
搜索
热搜:
川藏线
骑行北京
骑行攻略
骑行西藏
装备
新手
山地车
公路车
本版
文章
帖子
用户
163自行车俱乐部
骑行论坛
骑行论坛
骑行装备
骑行装备
骑行知识
骑行知识
骑行路线
骑行路线与攻略
自行车库
户外品牌
户外品牌
户外保险
户外保险
快捷导航
自行车装备
人身装备
自行车配件
山地车保养
骑行经验
骑行技巧
骑行健康
骑行安全
美利达
捷安特
喜德盛
ucc
大行
闪电
死飞
请
登录
后使用快捷导航
没有帐号?
立即注册
长沙163自行车俱乐部
»
骑行论坛
›
骑友交流
›
旅途故事
›
瑞士法国自由行(美图/人文/思考)
推荐主题
快手账号交易网-当日注册快手白号(微博跳
囐!抖音号自助购买平台-抖音号自助购买平
羼!淘宝白号小号交易平台在线转让--淘宝直
锛!dy小号批发自动发货网站(抖音账号出售1
蠼!淘宝账号购买平台--tb小号如何购买?淘
燀鼩!抖音号怎么买卖交易?
返回列表
查看:
197
|
回复:
0
瑞士法国自由行(美图/人文/思考)
[复制链接]
[view_bdseo_push]
苦行僧
当前离线
积分
238428
窥视卡
雷达卡
苦行僧
楼主
电梯直达
发表于 2020-2-4 18:56:49
|
只看该作者
|
倒序浏览
|
阅读模式
欧洲7-8月份一般是假期,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度假文化,欧洲人的度假方式也比较休闲。入乡随俗,我们也只去两个国家: 瑞士和法国的部分地区。这两个国家在欧洲具有足够的代表性。瑞士代表了自然风光、严谨、品牌、高品质、勤劳。法国代表浪漫、文化艺术、名人。其中巴黎集中了欧洲的精华。
我倒时差的办法是上了飞机,直接把手表调成目的地时间,忘掉出发地时间,在飞机上就开始适应时差,这样哪怕面对一个超长的白天也不会太疲惫。准点到达苏黎世机场,取完行李就直奔租车公司。时间才7点多,还有朋友的航班8点多才到,想到N天后我从外地来还车不可能这么早,就希望9点半才起租。租车公司职员说等一下会很多人,迟些还车可以计算同样价格。N天后,我过了十点才还车,真没有加收过了时间的钱。看来瑞士人严谨之外,也会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处理。
牧场-爱蒙塔尔(Emmental)
小时候偶尔看到挂历上国外的风光照片。其中见得比较多的就是瑞士风光了,曾经以为生活在这个地方,就是天堂。今天有机会到瑞士,一定亲身体验住在“天堂”的感觉。瑞士到处是牧场,哪里有代表性?看看奶酪包装,emmental 就是著名奶酪产地,找到这个地方,一定有牧场。回来才知道,这里被誉为“瑞士最美乡村”。L40 Photos
Emmental位于伯尔尼地区,从苏黎世开车需要两小时。路上经过一个小镇,考虑到今天是周日,商店一般不营业,就在镇上吃午饭。刚好遇见大批老式拖拉机经过,不知道是不是相当于城市里老爷车巡游,农村用拖拉机巡游。L40 Photos
L40 Photos
清晨7点左右,牧民们把刚刚挤出的新鲜牛奶送附近工厂。我们尝过刚刚挤出来的牛奶。L40 Photos
牛铃,每头牛身上都有。从早到晚到处都是铃声,这是房东家里的牛铃纪念品。L40 Photos
奶酪工厂。在车间的外面,还是有很多苍蝇的,有动物的地方,都会有苍蝇。车间是密封的,透过参观的玻璃往里看。L40 Photos
L40 Photos
在院子里喝茶,欣赏牧场景色。杯子上都粘上了巧克力,小朋友很喜欢。
L40 Photos
牧民家中种植的花和水果,每家都有。院子大小不同,品种也不同。
在夏季的周日,附近的餐厅也只营业到18点,其实太阳要22点才下山。晚饭后还有足够时间散步。
起伏的丘陵和变化的天气,干净的环境,受教育程度高的人民,构成了独特的美景。牧场美景,随时用手机都能拍成。
小村庄
牛过马路的临时标志牌
每一只牛都挂着牛铃,耳朵上都有唯一编号。
二十几头奶牛、几只羊、几只猪、几只乌龟,几只狗,几只猫,大约十一亩地,种的大部分还是草,两个套间短租。没有规模化的生产,如何在瑞士过上高品质的生活? 我一直有这个功利的疑问,因为刚到,还没有合适的机会了解。
房东在遛狗。
这个红绿灯设置在单向封闭的施工路面上,控制双向车辆轮流通行,很有效。大家
驾车的时候注意遵守。
双向国道,平坦但起伏多、弯道多。自然产生开快车的欲望。道路限速合理,按照正常驾驶,再抬头看标志,往往就是刚刚好的速度。
把方向盘交给一位同行的女士,她开得既快又平稳。我自己不是职业司机,也有几十万公里驾驶经验了。为什么这位女士就能开得顺畅呢?原来她的驾照是在北美考的,驾驶习惯跟这里一样。她告诉我,在主道上驾驶是不能让支路出来的车的,在考试的时候,只要碰刹车,都不及格。我想如果大家都守规则,就能保证主道车速,也能省油,多好!但我们不能这样开啊。所有的优势都是在一定条件下才能成为优势,环境变了,优势就成了劣势了。
L40 Photos
牛粪堆。牛粪、苍蝇、牛铃声是乡村特色。
田间的戏剧广告
高处就是这次的住处,终于体验到住在“天堂”的感觉。
L40 Photos
这里经常坐着一位老人,路过都跟我们打招呼,我们称为“智慧的老人”。我自己坐上去拍一张,就没有那个味道,智慧不够。感到这个国家可以把智慧打包成商品来出售。
L40 Photos
L40 Photos
徒步骑车锻炼的人很多,在这里锻炼就是享受。
旅游标志都是跟国旗颜色同一个色系,品牌统一。这就是瑞士!
这样的农具,每一家都有。
大卷里面是什么? 是冬天给牲口吃的草。据介绍草需要保持一定的湿度,里面还处于发酵状态。漫长的冬季是没有收成的,让人们必须在夏天就做好过冬的准备,难道从这开始培育了储蓄和投资的传统?
Emmental 奶酪,当地特色。早餐很丰盛,价格对当地人很平常,对我们就相当于国内五星酒店收费了。
瑞士吃住价格基本上就是邻近的欧洲国家价格乘2。不是因为瑞士物价高,而是全世界有钱人都把钱放瑞士,导致瑞士法郎坚挺,坚挺了我们的钱就不值钱。外国游客都觉得物价贵。当地人赚瑞士法郎,到邻近国家购物就感到很便宜。货币坚挺,出国购物,当地居民就能够提高生活水平。
有钱人担心什么?财产安全。强大的国家例如美国,可以通过各种形式向富人开刀,弱国政局不稳定,财产也不安全。瑞士既是弱政府,政局又稳定,被入侵的可能性又低,还有银行保密制度。
带着看不出规模化生产,如何能过上美好生活的疑问,与女主人交谈。原来所谓游客心目中的天堂只是表面,大部分的物质生活的美好,都是建立在勤劳的基础上的。男主人100%干农场的活,女主人负责民宿出租的工作,家务工作,还有45%的时间在附近打工。农业畜牧业劳动者也需要在专门的学校进行学习。政府对整个生产流程也作了严格规定,大家必须按照要求做。当然,按照严格要求做能够保证产品质量,同时也会增加成本,由于成本增加导致亏损能够得到农业补贴。看来发达国家都有各种形式的农业补贴。
东瑞士
如果在旅途追逐当中,需要“止”一下,思考一下,东瑞士的这座山正好。这里冬季是滑雪胜地,缆车四通八达。夏季环境也不错,假期里也只有一些徒步旅行( hiking)者,滑翔伞从高山上缓缓而下。
这里群山环抱,空气、水这个就不用说了。从山脚开车上来也就半小时,路上要小心,公路有些转弯的地方没有装防护栏。全球气候变暖,能够滑雪的时间减少,对游客来说高昂的物价,瑞士的旅游业也面临新的挑战。
当地居民守护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传统的生活方式。世界仿佛穿越到老子《道德经》所描述的自然无为的时代,现实中却身处世界上最发达物质最丰富的国度之一,每天享受从水龙头出来的“天然矿泉水”,这种感觉独特而美妙。 当地朋友介绍,这里的自来水比从“落后国家”法国进口的E字头的矿泉水要好得多,经过对比,果然不假。瑞士是欧洲几大河流的发源地。
旅游标志,清楚标示出徒步旅行的时间。有时候我们希望有清晰的指引,同时太清晰和准确会不会反而降低了旅行的乐趣?人生何尝不是这样。
一条弯曲的弧形小道通向山上牧场,分成了徒步道和越野单车道。面群对山环绕,在这里走走,或者安静地在这里站一会或者坐一会也不错。
L40 Photos
耐心看着滑翔伞缓缓而下,降落在美丽乡村。
上山的公路旁。
牧民都有早睡早起的习惯,晚上9点经过,需要放轻脚步。
徒步看到的一些景色
也有一些机动运动项目。
卢塞恩 Luzern
驾车到琉森湖的路上,遇红绿灯,车窗外的景色。还是坐车看美景舒服。
驾车到卢塞恩的路上,我们下高速休息,补充水和食物。在一个停车场打听附近超市,一位女士竟然开车把我们带到两公里外的超市,到达后还下车耐心指点。超市就在湖边,我们在这个湖边休息了一小时,湖边非常宁静,也忘记了是什么湖,其实什么湖在哪里不重要,连这张照片也是模糊的,回忆却是清晰和美好。
L40 Photos
琉森湖畔,一栋老房子改建的酒店,只有十间房。里面只有老板加两个员工。老板是虔诚的藏传佛教信徒,酒店的摆设装饰书本大部分与藏传佛法有关。下午休息的时候,老板还在读有关书籍。我们三年前正好到过拉萨,可以交流。
L40 Photos
位于琉森湖畔的圣彼得大教堂外,靠近著名的卡贝尔桥。咫尺之距离,显得安静。图是教堂内外。
L40 Photos
琉森湖,能够看见浅水处湖底地自行车。单单从自然景观,中国也有不少湖比这个景观好,琉森湖之所以著名,是结合了周边成熟的人文环境。
L40 Photos
晚上九点,阳光照在卡贝尔廊桥上。
卡贝尔桥上的油画,是大火后的复制品?
琉森湖周边,既安静,也热闹。看风景需要结合周边人文环境。
小摊
登上瑞吉山(Rigi),可以俯瞰琉森湖。
阳台上的交流
苏黎世
班霍夫大街(Bahnhofstrasse),可以从苏黎世火车站散步到苏黎世湖。
瑞士国旗是世界上经常看到的国旗之一。国旗后面蓝白色的是州旗,国旗州旗往往同时悬挂。到处看见瑞士国旗,包括在国外,作为一个不常常上新闻的和平小国,这也是独特的地方。瑞士实行联邦制,瑞士联邦总统一职由组成联邦委员会的7名部长轮流担任,总统拥有的权利很少。是典型的小政府,很多工作都由民间完成,有“百姓日用而不知”的感觉。
国旗还有个很大的作用,就是作为国家品牌,为瑞士的高质高价产品背书。如瑞士军刀、瑞士手表等等。瑞士没有出海口,工业运输成本很高,山地也难有大片农田,两百年前还是贫困山区,大家外出打工,打工到达极致就是当雇佣军。
如今,瑞士的工业、品牌、金融都具备独特的定位。瑞士怎样从“贫困山区”发展成发达国家的智慧值得研究和学习。
L40 Photos
周日正好举办铁人三项比赛。
L40 Photos
班霍夫大街(Bahnhofstrasse)
班霍夫大街(Bahnhofstrasse),周日,所有商店都不营业。平时是游客购买奢饰品的好地方。很多商店门上都有中文广告。
瑞士著名的巧克力店,在苏黎世火车站(HB)
卢瓦河谷
国内通过携程旅行网订购苏黎世到巴黎的高铁票,非常方便,价格合理。票在国内直接打印出来,到车站不需要换票。列车员懂多国语言,他直接扫国内打印票的二维码就可以了。法国高铁TGV很早就有了,我们乘坐的双层高铁时速在每小时220-280公里之间,车厢设计还是比较人性化。我们四人一起在网上订票,就自动安排相对的四个座位,中间有张小桌子,适合家庭乘客。
(Photo by sshrivas)
来到巴黎的租车公司,办好手续以后要下负5层停车场。我以为也跟在瑞士一样,需要自助找车,已经做好了在负5层黑暗脏乱的停车场找车的心理准备。电梯到负5层,门开处眼前一亮,一位穿职业套装的气质美女就等在电梯门口,她用流利英文确认后,热情地接过车钥匙,转身走过去把车从停车位开到我们面前,过程仿佛女秘书在高级办公室取一份文件,没想到在停车场帮客户提车的工作也可以做到如此优雅,这就是巴黎!瞬间让我忘却了停车场的昏暗与陈旧。我没开过这种车型,就简单请教了换挡方法。当我们问一条当地重要而独特的交通规则的时候,美女答:"It depends......enjoy your driving." 我听了就轻松了,跟在中国一样灵活开就可以了。良好的客户体验!
(注:图片中的美女是在其他地方补拍的,停车场照明比这里昏暗,环境陈旧。还车的时候做同样工作的是一位年轻帅哥,也是非常职业)
柴油版的七座大毕加索宽敞舒适,驾驶舱的大玻璃让驾驶员能够看到广阔天空,不故意仰起脖子抬头看不到车窗边框,比天窗实用多了。柴油在欧洲也属于清洁能源。这次我到的法国的地方都是平原,走了很多乡村小道,也上了几段高速公路,感到柴油车很好用。
7月底很多巴黎人已经开始外出度假了,巴黎市区车也不多,担心的塞车并没有发生。前面不时有车不打灯变线穿插抢道超速,我马上有了真实驾驶的感觉,这才是我们熟悉的路况,爽!前几天在瑞士德语区,所有人都那么守规则,严谨到极致就乏味了。中法两国人民有很多相似之处,办事灵活、做菜做成艺术、对外来人的包容同化...... 相似之中,我们文明古国好像每方面都更胜一筹。
到达法国的第一天,就多次见到彩虹。
从山区小国,到了法国平原,真开阔!两国的自然条件真没法比。但谁更富裕?
枫丹白露(Fontainebleau),法文是“蓝色泉水”,更早是美丽泉水。这汉语翻译绝了。现在我国的很多小区也起了同名。
里面就是法国王室的族谱了。当时没有照相术,贵族就请人画油画。当时生活的房间和家具也保存良好。看来无论在哪,当王都是危险的工作。
枫丹白露宫(Palace of Fontainebleau)里面的雕塑
L40 Photos
比起其他古堡,后花园不算大,但很精致。
无论多么奢华壮观的宫殿,旁边总有一座更加“豪气”的御用教堂,王权与神权的微妙关系......
枫丹白露市区,餐厅林立,到处都是美食。
驱车100多公里才到达的这座民宿。这里是真正的田间,民宿在网上获得无数好评,女主人只懂法语,有商学院学位,非常友好。房间每天晚上都有人住,基本是法国当地人。她也接待过中国游客。居住期间,我们与隔壁的法国住客相谈甚欢。
从几公里外的乡村超市购买食品让房东帮忙加热是个好办法,不仅仅省钱,环境也比餐馆舒服,农村餐馆也没开那么晚。淘到一瓶4.5欧元的红酒,非常好喝,原来产区就在附近的BUZET,国内售价比较中高端。
这个叫Louis的13岁男孩让我想起了阿甘,我们在这里住了两天,有一天聊得很晚。第二天我们一早起来,男主人上班前还特地过来与我们打招呼道别。我们上车准备离开的时候,男孩脸上复杂的表情,在这里,很短暂,仍然充满了故事...... 这张照片也成了我在这次旅行中拍到的最满意的照片。
L40 Photos
经过100公里的乡村小道,就到达了香波堡。卢瓦河谷是不少法国贵族生活过的地方,香波堡和舍侬索堡是最具代表性的。
后花园,一望无际,当时可以狩猎,相当于巴黎市区的面积。
香波堡外,或散步、或坐下聊天,或锻炼身体,都心旷神怡。
L40 Photos
L40 Photos
L40 Photos
沙特尔圣母大教堂,法文 La Cathédrale Notre-Dame de Chartres。坐落在安静的沙特尔(Chartres)市,教堂不比巴黎圣母院差。
悬空的十字架和窗花。这里远离闹市,可以安静感受。
巴黎
L40 Photos
与卢浮宫相比,我更加喜欢旧车站改建的奥赛博物馆。这个博物馆连接古老与现代,有各个时期的作品,关键是结构简单,没那么大。
大厅正中的巨幅油画 “秃废的罗马人”,描述罗马帝国贵族的堕落生活,堡垒总是从内部崩塌的。后世人应引以为戒。-奥赛博物馆
奥赛博物馆二楼有一副1988年才上架的油画:《世界的起源》(L’Origine du monde)。作品直白地讲述生命从哪出来的。艺术总是备受争议。-奥赛博物馆
L40 Photos
在二楼的巨大的罗丹未完成雕塑作品“地狱之门”,37年还没有完工,很多公共场所独立的雕塑作品都出自这个雕塑。听说还参考了中国水墨画的风格。-奥赛博物馆
沿着塞纳河左岸漫步,见到巴黎街头巨幅P20广告。巴黎的中国元素不少,繁华地段有中国房地产广告,街头垃圾车是东风牌的,连酒店的镜子也来自中国。
L40 Photos
这个简单易懂,一分钟之前还有人在此...... 塞纳河岸边尤其是桥下的道路不时闻到尿味。
叫做“新桥”,其实是著名地旧桥。
塞纳河边,新桥附近。共享单车用国内装的APP可以扫开,很方便。
L40 Photos
塞纳河
卢浮宫内(旧图)
巴黎没有专门的唐人街,13区算华人比较集中的地方。华人是广义的,包括来自两岸三地,也包括从东南亚来的黄皮肤讲中国话的人。带孩子们吃顿中餐,了解海外华人的生活也是旅行项目之一。大家想去看看,请记住7号线这个地铁站。在这里可以找到适合华人口味的中餐厅。
华人超市(旧图)
巴黎大学的黄昏,学生们在训练。
巴黎几个著名建筑的外观没什么吸引我拍的,著名建筑外观以前拍过了,外观就用胶片旧图。内部人文倒是每次都不一样,所以都很有吸引力。图为蒙马特高地上的白教堂内外。
巴黎歌剧院内外。去年看过电影《了不起的菲丽西》,就是以这为背景展开故事的。上图歌剧院外观是老照片,下图是歌剧院顶部吊灯和油画。
蓬皮杜艺术中心外
参观女
摄影
师Sabine Weiss 为主的老摄影展。很多经典照片以巴黎为背景。(蓬皮杜艺术中心)
根据Google地图找到的这家法国餐厅不错,在旅游区也有好而不贵的餐厅,大数据会根据口味推荐餐厅。第二天再用这个方法就不灵了,要不休息,要不口味不对。反而随机在路边找到了合适的餐厅。看来就算有合适的工具,太刻意追求也得不到想要的结果。
在巴黎骑摩托车很酷。
从下榻的15区酒店,走路20分钟,就能够到达塞纳河畔,看到埃菲尔铁塔和自由女神像。美国纽约的自由神像是法国送的,这里有一个小的。据说卢森堡公园旁边的才是自由女神的原型。塞纳河上开来一艘快艇,近点看,够拉风!
铁塔夜景和从铁塔往下看凯旋门。
巴黎地铁和地铁站都在更新中,新地铁安静有空调。巴黎不会一下子投入很多,但每年持续投入改造。我也感到有明显的进步。
十几秒前,这位穿着很“巴黎”的女士骑车穿行在巴黎的车流当中,很像广告片。巴黎的时尚无处不在。
L40 Photos
索邦大学门口
卢森堡公园
留心观察,法国的黑人融入很好,生活自在。
巴黎拉丁区、卢森堡公园和卢森堡宫。读书、画画、娱乐。还看见一些年龄比较大的人还在认真学滑轮,充满了激情。
旁晚逛巴黎一区
奥维尔小城(AUVERS-SUR-OISE)
我来梵高故居完全是计划之外,航班被取消了空出大半天的时间,晚饭的时候问了邻座的中国人,就从机场一家小公司租了最便宜的车前往。来之前也听闻周一可能不开门,果然周一全镇休息,包括餐厅和公共洗手间。
顺便提一下,在这次旅行中,碰到的中国人大多衣着得体,彬彬有礼,举止大方。国人或虚心学习,或旅游购物,不会太安静也不会太吵,符合我们的中道。
梵高故居位于法国奥维尔小城(AUVERS-SUR-OISE),离戴高乐机场38公里。 梵高在这完成了最后的80幅作品。在这除了故居,还看到了梵高作品的原型。
梵高故居旁边的美景
来到这里,想起了梵高作品《乌鸦群飞的麦田》,如果梵高还在,他会画拖拉机吗?
墓地周一没休息,估计七天全开,全年无休。正好展现了死的永恒。
在往墓地的路上,有一个穿黑T shirt 带墨镜的壮男热情指引我们参观,热情的程度让我想起了骗子,抢劫等等恐怖景象。至少是遇见黑导游了吧?想想黑导游也不怕,大不了花小钱就能解决。心怀不安步行走过几百米无人的村道,就见到一个大墓园,墓园里有两三人在扫墓,见我们是游客,就往一个方向“遥指”梵高墓所在。我们沿着方向搜索了十几分钟,才在尽头围墙边不起眼的地方发现了伟大艺术家和他弟弟的墓地。为什么难找?太不起眼了,很多墓地都有漂亮的雕塑、高大的墓碑,鲜艳的花朵。梵高的墓地还是保持原来的平民样子,照片中鲜花和十字架都是相邻墓地的。想想画家当年穷困潦倒,死因不明,墓地原来就应该是这样吧。当地政府没有因为画家这么有名,重新风光大葬。据说墓园里面的名人不止梵高。
墓地里遇见来扫墓的一位老人,妻子去世二十多年了,每年都来扫墓。他在喝墓园水管流出的水,表示这是全巴黎最好喝的水。他以前是职业球员,英文不错,开车送我们到停车的地方。 下来才感觉到,当地居民热情淳朴,我脑子里曾闪过的恐怖没有发生。
L40 Photos
加歇医生Dr. Gachet,就住在梵高住的客栈旁边的房子。医生嘛,房子挺大的。梵高认为加歇医生是自己的知音。医生自己也作画, 并收集许多美术品, 尤其是印象派作品。今天休息,我们没法进去看。每个人都需要知音和医生吗?
尾声
戴高乐机场的展示飞机
旅行总有不完美,例如临走前的周六我们到了巴黎圣日耳曼队主场王子公园球场专卖店,也吃了闭门羹。
这次旅行,几乎是零购物。路上受朋友所托,到了我很少去的驴包店问询,也因断货没买到什么。
背起沉重的器材早起晚归长时间等待合适的光线拍出细腻质感美如画的风景照片也不是这次旅行的内容,文中所有图片都是顺手拍的,贴了190张这么多照片目的是为了把所见所得分享出来。
旅行不紧紧要放松,也是很好的学习过程。旅行让我们能够有更多机会知道自己的局限,知道自己还有很多未知,从接触到的人、事、物上得到新的启发。身处异国风情中,事事留心,定能增加收获。
所有的风景都在路上,这次收获已经足够。
瑞士山上的自来水仍然令人回味......
L40 2018年9月
其他游记:《以色列游学见闻》
http://you.ctrip.com/travels/1707027/3736751.html
瑞士
,
巴黎
,
梵高
,
我们
,
Photos
生活圈制作
转载请说明出处,本文地址:
http://www.bike163.net/thread-6763-1-1.html
分享到:
!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qq!
!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qzone!
!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t!
!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pengyou!
收藏
0
相关帖子
•
去肯尼亚旅游的费用
•
洗濯船-法国法兰西岛大区巴黎洗濯船旅游指南
•
普罗旺斯在哪,普罗旺斯是哪个国家的城市
•
莱森-瑞士沃州莱森旅游指南
•
班霍夫大街-瑞士苏黎世州班霍夫大街旅游指南
•
丁格利美术馆-瑞士巴塞尔城市州丁格利美术馆旅游指南
•
西堤岛-法国法兰西岛大区巴黎西堤岛旅游指南
•
马特洪峰-瑞士瓦莱州马特洪峰旅游指南
•
蒙帕纳斯大厦-法国法兰西岛大区巴黎蒙帕纳斯大厦旅游指南
•
硬核分析:骑车减肥1kg脂肪要骑多少公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千斤顶
显身卡
返回列表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