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切换到宽版 切换风格
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connect_header_login!

!connect_header_login_tip!

!header_login!

!header_login_tip!

查看: 18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看戏

[复制链接] [view_bdseo_push]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20-2-27 11:21:3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看戏
文字记载的历史是捉摸不定的,正如舞台上那一出出传奇。紫禁城忘却了在畅音阁腾挪闪转的名伶,正乙祠却留下了水磨婉转的《梅兰芳华》。



戏曲诞生于800多年前的南宋。宋室南迁,定都临安,渡劫而来的“路岐人”在杭州找到生存的空间。勾栏瓦舍内,南戏从民间的歌舞小戏影响全国。“海盐、余姚、弋阳、昆山”四大声腔,南下北上,来到福建莆仙、漳州而有了梨园戏;到了北京,发展成京剧国粹。



file:///C:UsersCWQAppDataLocalTempksohtmlwpsD8C1.tmp.png

北京作为国都,自金朝起有近千年的历史;自燕以来,它的建城史已历三千载。厚重深邃的人文和历久弥新的遗存,成为京城迷人的源泉。每次到访北京都怀着对浓浓京味的敬意和期待,心里始终有一种京城情结。



多年以来,一直有探寻“老北京”的愿望。正好,一起来的邵同学也有如此雅兴。京城看京剧,老戏楼里赏国粹。俩人早早从人民大学倒地铁,为了这一刻,看戏。八百年南戏,六百年昆曲,三百年戏楼,二百年京剧。在古建筑中零距离的听堂会,在文物保护单位中欣赏非物质文化遗产。
虽然不懂京剧的西皮,也不识二黄,更不懂“有板有眼”的玄妙,单单这座有年头的老屋就很有仪式感。

file:///C:UsersCWQAppDataLocalTempksohtmlwpsD8C3.tmp.png

file:///C:UsersCWQAppDataLocalTempksohtmlwpsD8C4.tmp.png

地铁站口涌出的暖风撞击着京城三月春寒料峭的夜晚,路上行人寥寥。和平门站上车客人的脑海里回影着“风带舞”天女御风的缤纷,双眸前还闪现着《穆柯寨》令旗摇曳、剑影枪花,耳畔中却沉浸在虞姬强颜欢笑的哀怨和雷峰塔的声声慢中。
北京的正南,距离二千公里,就是我的家乡。
五甲村,同安古城墙外,位于古同安县城东门要冲。同安古县城,由东溪和西溪两条河流合抱而成。东边的城墙,筑于东溪的内侧,将五甲村隔离在城外;西边的城墙则筑于西溪的外侧,将西溪容纳于内城。古城墙的遗存就在紧邻五甲村的三秀路口,同安孔庙沿溪的一段。



同安古城墙

从同安东北部的牛岭、北辰山和大帽山发源,一路汇集河渠沟叉之水,蜿蜒数十公里形成的东溪穿村而过,梅山与大轮山对峙于五甲村的东北侧和西北面。
梅山与大轮山阻挡北方吹来的寒风,是同安古县城的坚固屏障。
五甲村的地界包含有梅山和大轮山。相继肇建于隋朝的梅山寺,千年来一如既往都是女尼的寺院;大轮山的梵天寺则始终是和尚一统天下。天刚破晓,梵天寺的雄鸡,就冲着东面的梅山高唱。

file:///C:UsersCWQAppDataLocalTempksohtmlwpsD8D6.tmp.png

梅山寺·元霄夜

青石两行东溪水,梅山梵天门对门。
一路向西的东溪水,来到五甲村,展露她的身段,温山软水之间,花岗岩板搭起的青石桥,跨水联山。龙眼树浓绿的树冠如盖,蜜黄的花朵开得热闹,今年的桂圆蜜又是一个丰收年;岸边的绿竹修长,笋鞭冒出尖尖的头;曲项长腿的鹭鹚搜寻在弱水白沙之间。坡岸上的金樱子,嗡嗡有蜜蜂;步道边紫红的葱花兰,蝴蝶双双;岸边水草丛里蛙鼓虫鸣。春天来了。
梅山古名同山,是同安县命名的根源。南宋初年,朱熹任同安县主簿时,常在梅山寺讲学。历经八百多年,他在梅山题壁的“同山”石刻犹存。
梅山有梅亭,梅山顶上是青梅的天下。站在梅亭西望,山下是梅山佛文化广场,往南是凤山文笔塔,正是古同安“轮山八景”之一的“东溪塔影”。春和三月,梅花灿若朝霞,赏梅踏青是老同安人春天的赏心悦目事。



雪白的花岗岩取代了青石板,雨后彩虹般的高大拱桥横跨东溪,一头联着梵天寺、大轮山郊野公园、东溪公园;一头挑着梅山公园、梅山佛文化广场和梅山寺。东溪两侧修复成亲水步道和休憩园区,富有野趣的自然岸线与人工雕砌的园林作品,相契相携。
五甲村中,后河宫坐拥东溪碧水,臂揽梅山大轮,山水林田草木春晖,好一派秀美河山。
家门口的后河宫,家门口的草班戏台。
闽南的风俗,村村有神祇(qí),庄庄有戏台。不论是土地公的诞辰,还是浴佛节,当境神君生诞节日,以及本乡本土人士求神如愿,或升学或男丁添口,以及求财财至等等值得庆贺的事情,闽南人都会请来戏班,在村子里的戏台上演古装戏码。
演戏,主观是酬神,客观上则为悦人。尚歌舞,敬鬼神乐祠。
后世供奉的是戏祖有唐明皇,有后唐庄宗,有田都元帅。



后河宫,又名元帅府,供奉田都元帅。据后河宫拜亭前重修后河宫石碑记载:雷海青,福建闽中畲族人,唐明皇封为五品乐官、天下梨园总管。唐天宝十五年秋,安禄山反叛,占据凝碧池。宴会上,雷海青高举琵琶猛击安禄山,忠烈殉节。唐明皇追封为田都元帅。明代刘存德御史始建后河宫于荣村保(本村)供奉田都元帅。

file:///C:UsersCWQAppDataLocalTempksohtmlwpsD8D8.tmp.png

file:///C:UsersCWQAppDataLocalTempksohtmlwpsD8E8.tmp.png

闽南乡间戏曲演出都由本地戏班担纲,这些戏班的成员“亦农亦艺”。平时在家务农,闲暇时由教习排演,遇到邀请才集结赴演,所以是草台班子,是瓦合之众,是活跃于乡间勾栏瓦舍的民间艺人。
正乙祠戏楼演戏,除了电光照明、投影字幕外,明堂锣鼓伴奏,唱腔念白仍用本声,既要吐字清晰,又要把唱腔字句投送到最后一排观众的耳朵里,最是考验专业演员嗓音的功底。而在后河宫乡村戏台上,电声取代了粗朴的乡音,草台班子的唱念被电子设备包装成大戏场的效果。歌仔戏的歌唱念白,被机器设备放大,轻柔慢的声腔在乡村的天空中回荡。
闽南乡村的戏台大都是露天的台子。自打我记事起,这些长期在田间劳作的艺人们,用广阔田野练就的本嗓在戏台上演唱,声音也能传得很远。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科技产品的进步,草台班子逐步由本声演唱改为话筒扩音,后来升级为无线耳麦和LED发光字幕,即使是台下奶奶高声唤孙的乡间粗俗,或者是宫门口善男信女烧纸的火光烈焰、燃花放炮光影弥漫的硝烟,还有过路汽车的轰鸣和喇叭的声响都不影响人们看戏。
正乙祠戏楼是一幢由榫卯结构连接起来的建筑,纯木的楼体经历了兵刀火马及各种自然灾害的严苛考验。戏台明堂高悬“盛世和声”的大匾,台口一副长联,二楼檐口挂“正乙祠戏楼”的金字大匾。戏台坐南朝北,戏台正中罩棚是池座,也就是观众席,戏台的北、东、西三面设二层楼座,与二层的戏台相对应。戏台的两侧有架空木梯,通二层的楼座。北面楼下的观众席与池座有一条通道相隔。戏台东侧伸出一条木栈道,从池座观众的头上横过,尽头有四级木梯与通道相连。



file:///C:UsersCWQAppDataLocalTempksohtmlwpsD8E9.tmp.png

file:///C:UsersCWQAppDataLocalTempksohtmlwpsD8EB.tmp.png

诞生于南宋的戏曲,来到福建沿海衍派为梨园戏、歌仔戏等福建地方戏种。不论是昆曲,还是梨园戏,不论是京剧还是其他地方戏种,都以语言的文雅,用词的清丽而著称,绝不像当今某些流行歌曲那样。“祥云冉冉波罗天”,一句话便勾勒出西天佛国的祥和;“雨过天晴湖山如洗,春风习习透罗衣”,描绘出急雨过后天空的通透、湖水的清澈、远山的葱茏、春天的暖阳、和熙的春风,春和景明抚开了心胸;“这颗心千百载微漪不泛,却为何今日里陡起狂澜?”清心寡欲修练千年的蛇妖,离开峨眉只为换一换环境,却为一个春天里的男子激发出凡人的真性情,妖精就是这样的一个女人。

file:///C:UsersCWQAppDataLocalTempksohtmlwpsD8FD.tmp.png

需求是创新、创造的根本动力。
正乙祠戏楼上下两层之间凿有井口相连,平面的戏台有了变化,方便鬼神戏的上天入地幻化万千。据记载,早在唐明皇的戏台上,几百上千年前就有了“威亚”的雏形。
颐和园的德和园戏楼是慈禧晚年经常观剧听戏的地方,与紫禁城里的畅音阁同为皇家大戏楼。这两座戏楼皆为三层,层与层之间,通过藻井相通,齐天大圣能够从一楼直接窜到顶层上天去看云头,二师兄也可以从天河下落到凡间。这些就是古代高难度的“威亚”表演。
《千回西域》号称全球最大的室内实景演出,金色雪莲造型的新疆大剧院里,敦煌飞天神女,从数十米高的天穹中凌空而下,随着龟兹仙笛上下翻腾,衣裙飘曳,玫瑰花瓣洋洋洒洒。两条丝绦上的缠绕,惊险有余的下滚,两腿劈叉的定格,帅哥孔武有力,美女纤柔灵巧,空中飞人赢来阵阵惊呼。有人把它比做拉斯维加斯的真人“O”秀,堪比太阳马戏团的绝活。
烟雾之中从舞台顶飘下一幅白布几及于地,吊神抓着白布条耍出“七十二吊式”。有时循布条急上,谓之平地升天;有时直落而下,做深渊探鱼;有时双腿缠布,伸双手向四侧捉摸,谓之蜻蜓点水;有时脑后掂布,四肢下垂谓之当空立停;有时攀布条而上,迅速倒滑而下,离地甚近,倒挂金钟。
宋杂剧《目连救母》一直到明清以后,都在江、浙、皖、赣地区盛行。新昌调腔目连戏的“男吊”“女吊”其一招一式比之空中飞人,更早千年。



看戏看戏,外行的人看到的是行头,听见的是热闹。正乙祠戏楼里的一唱一白、一板一眼展现出演员的科班功底明星范儿;乡村戏台上的一招一势、一声一腔也都是草班艺人亦农亦艺的十年辛苦。戏曲的基调是传统,传统的高点是文化,唯有文化的传承,自信的高唱,才能传遍阡陌传遍庙堂。

file:///C:UsersCWQAppDataLocalTempksohtmlwpsD8FF.tmp.png





——2018年3月4日~11日在中国人民大学参加九三学社中央举办的培训学习,正值北京的“两会”会期,同学们戏称“到北京,到人大开会学习”。期间与厦门的同学邵团兵、杨政莹、姚翠鸾、翟绍辉、杨金镜等一起,抽空到正乙祠戏楼观赏《梅兰芳华》《白蛇传奇》等古戏楼版京剧。正乙祠戏楼位于前门西河沿街,街上可直达前门城楼。
生活圈制作

转载请说明出处,本文地址:http://www.bike163.net/thread-8198-1-1.html
分享到:  !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qq!!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qq! !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qzone!!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qzone! !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t!!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t! !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pengyou!!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pengyou!
收藏收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